1542 辽宁中医杂志2007年第34卷第1!期 《黄帝内经》的时空病理观 贾会欣,陈利国 (1.暨南大学中西医结合2005级硕士研究生,广东广州5106532:2暨南大学医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摘要:《黄帝内经》中“人与天地相参”说的实质是指人体的生理过程、病理变化是以时间的形式,按照一定的方向 和顺序而发生发展变化的,实际就是中医时空观的观点。《黄帝内经》在阐逑人的病理变化时也充分体现了时空观点 关键词:黄帝内经;时空病理观;疾病;节律 中图分类号:R221;R2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19(2007)11-1542-02 时空观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生理功能综合作用的体现,它的生、长、收、藏随着昼夜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变动,所以在病理过程中也表现缓急的不同。当正气 基本形式,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任随自然界变化,蓬勃旺盛时,机体的抵抗能力增强,疾 何一门科学,其产生、发展都脱离不了时空观的“纠缠” 病表现为衰,病情较轻;反之,则表现为病情的加重。 医学也不例外。医学之渊薮—《黄帝内经》(以下简称1.1.2五脏主时的病理节律另外,一日也可分五 《内经》)在阐述人的生理病理变化时处处体现了其注行,即:“一日一夜五分之……"(《素问·玉机真脏论 重时间注重循环的时空观。“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篇》)平旦为春(木)、日中为夏(火)、日晡为长夏 以下主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分析《内经》中应,根据五行制胜,五脏疾病往往在不同的时辰有不同 所涉及的病理过程、病理变化,以阐明其时空病理观。的轻重转归—五脏在与其本气旺的时辰病情轻浅 【《内经》中时间病理节律 为“獻”;在其受克的时辰病情加重,为“蒌”;在其非旺 《内经》是在时间的进程中认识疾病,探讨疾病的非受克的时辰病情稳定,为“静”,即:“肝病者,平旦 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时间的延续性是疾病发展变慧,下晡甚,夜半静。”“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 化的契机,其以民族历法计时为标尺,闸述了病理变化静。”(《素问·脏气法时论篇》) 的时序规律。在阐述病理变化时有日节律、月节1.2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月节律 、季节律等等。现试举例如下 2.1气血盛衰的病理节律《内经》根据月杯盈亏 1.1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日节律 的变化对人体血气胜衰、肌肉、经络的生理活动产生周 1.1.1正气消长而产生的病理节律《内经》根据一期性的影响,从而总结出感邪后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 日人气的生、长、收、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疾病的发展预后情况:“月始生”人体的气血逐渐旺盛,抗邪能力 变化规律:“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增强,“月廓满”气血达到非常充实的阶段,人体的抵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由于正气是机体多种抗力最强,当时即使感受外邪,病情也比较轻戎;以后 2.2出血中风病因病机之今论20世纪70年代以气血衰少,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 来,许多学者2认为急性脑出血病位在脑但与脾胃关乱。其是指出血中风阳类证而言,实际亦然,临床上出 系密切,中焦壅塞不通,气机升降失常,气血逆乱于脑血中风阳类证占80%以上,而阴类证少见,但亦应重 是其中心病理环节。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视。郑国庆等°认为:素体阴虚阳盛者,机能相对亢 据微观辨证和中医理论“离经之血便是瘀”(如清·奋,病邪作用机体多从热化,表现为阳类证,大多为阳 血”),提出急性出血中风属中医血证,瘀血阻滞粗口臭烦躁失眠,躁扰不宁,尿赤便秘,舌质红或红 是急性期脑出血的最基本病机,是治疗的关键所在。绛,舌苔薄黄或黄膩,脉弦数或滑数;素体阳虚阴盛者 亦有学者从内生热毒来论述出血中风的病变机制,林机体机能相对减弱,在致病因子影响下多从寒化,表现 明认为,“出血性中风病发后,瘀血、痰浊、热邪偏为阴类证,大多为阴盛之体,兼有头晕目眩,面白唇黯 盛,壅滞于体内不得外泄则化为毒邪。内生之毒,虽静卧不烦痰浊壅盛舌质黯或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 无传染性而有别于外感疫疠之毒但其仍具毒性猛烈、弦细或滑 善变、易攻脏腑而多属火热之特点能导致脏腑功能失参考文献 常或损害脏腑器官,尤其是损害脑质,甚至导致死 1]韩纯庆试述中风病的三次突破性进展[].中医药学报,14 亡。”王左认为脑出血病位在肝牌肾,病机以气阴不 足,脑窍闭塞为主,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治疗脑出血 2]顾宁,周仲英通下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 急性期,总以益气养阴治本,常选用《内外伤辨惑论》[3]林亚明出血性中风的内生毒邪说[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 之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加味。提示“补虚”一 14(1):18 法在治疗出血中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有待深入[4]马承泰王左教授辨治脑出血急性期经验[J四川中医,200,19 研究。刘茂才等认为出血中风发病本为肝肾阴虚 (2):5 5]黄培新,刘茂才中医专科专病临床诊治丛书·神经科专病临床 稿日期:2007-06-04 作者简介:贾会欣(1981-),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6]郑国庆 刘茂才出血中风病因病机的发展及发[J]浙 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 江中医学院学报,205,29{4):8-9 万方数据·1542· 垂主主医塞盍垫盟生墨坠鲞星!!翅 《黄帝内经》的时空病理观 贾会欣1。陈利国2 (1暨南大学中西医结合2005级硕士研究生,广东广州510632;2.暨南大学医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摘要:《黄帝内经》中“人与天地相参”说的实质是指人体的生理过程、病理变化是以时间的形式,按照一定的方向 和顺序而发生发展变化的,实际就是中医时空观的观点。《黄帝内经》在阐迷人的病理变化时也克分体现了时空观点。 关键词:黄帝内经;时空病理观;疾病;节律 中图分类号:R221;P.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19(2007)】1—1542—02 时空观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同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 基本形式,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任 何一门科学,其产生、发展都脱离不了时空观的“纠缠”, 医学也不例外。医学之渊薮——《黄帝内经》(以下简称 《内经》)在阐述人的生理、病理变化时处处体现了其注 重时间、注重循环的时空观。“人与天地相参电,与日月 相应也”、“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以下主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分析《内经》中 所涉及的病理过程、病理变化,以阐明其时空病理观。 1《内经》中时间病瑾节律 《内经》是在时间的进程中认识疾病,探讨疾病的 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时间的延续性是疾病发展变 化的契机,其以民族历法计时为标尺,阐述了病理变化 过程的时序规律。在阐述病理变化时有日节律、月节 律、季节律等等。现试举例如下: 1.1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日节律 1.1.1 正气消长而产生的病理节律《内经》根据一 日人气的生、长、收、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疾病的发展 变化规律:“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由于正气是机体多种 生理功能综合作用的体现,它的生、长、收、藏随着昼夜 变动,所以在病理过程中也表现缓急的不同。当正气 随自然界变化,蓬勃旺盛时,机体的抵抗能力增强,疾 病表现为衰,病情较轻;反之,则表现为病情的加重。 1.1.2五脏主时的病理节律另外,~日也可分五 行,即:“一日一夜五分之……”(《索问·玉机真脏论 篇》)平恩为春(木)、日中为夏(火)、El晡为长夏 (土)、下晡为秋(金)、夜半为冬(水)。五脏与五时相 应,根据五行制胜,五脏疾病往往在不同的时辰有不同 的轻重转归——五脏在与其本气旺的时辰病情轻浅, 为“慧”:在其受克的时辰病情加重,为“甚”;在其非旺 非受克的时_fi芟病情稳定,为“静”,即:“肝病者,平旦 慧,下晡甚,夜半静。…‘心病者,El中慧,嵌牛甚,平旦 静。”(《索闸·脏气法时论篇》) 1.2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月节律 1.2.I 气血盛囊的病理节律《内经》根据月督!盈亏 的变化对人体血气胜衰、肌肉、经络的生理活动产生周 期性的影响,从而总结出感邪后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 预后情况:“月始生”人体的气血逐渐旺媾,抗邪能力 增强,“月廓满”气血达到非常充实的阶段,人体的抵 抗力虽强,当时即使感受外邪,病情也比较轻拽;以后 2.2 出血中风病因病机之今论20世纪70年代以 来,许多学者”3认为急性脑出血病位在脑,但与脾胃关 系密切,中焦壅塞不通,气机升降失常,气血逆乱于脑 是其中心病理环节。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 根据微观辨证和中医理论“离经之血便是瘀”(如清· 唐容川《血证论》谓“既是离经之血,虽是清血鲜血,亦 是瘀血”),提出急性出血中风属中医血证,瘀血阻滞 是急性期脑出血的最基本病机,是治疗的关键所在。 亦有学者从内生热毒来论述出血中风的病变机制,林 亚明”3认为.“出血性中风病发后,瘀血、痰浊、热邪偏 盛,壅滞于体内不得外泄,则化为毒邪。内生之毒,虽 无传染性而有别于外感疫疠之毒,但其仍具毒性猛烈、 善变、易攻脏腑而多属火热之特点,能导致脏腑功能失 常或损害脏腑器官,尤其是损害脑质,甚至导致死 亡。”壬左”’认为脑出血病位在肝脾肾,病机以气阴不 足,脑窍闭塞为主,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治疗脑出血 急性期,总以益气养阴治本,常选用《内外伤辨惑论》 之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加昧。提示“补虚”一 法在治疗出血中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有待深入 研究。刘茂才等”1认为出血中风发病本为肝肾阴虚, 收稿日期:2007—06—04 作者简介:贾会欣(1981一),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 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 气亦褒少,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 乱。其是指出血中风阳类证而言,实际亦然,临床上出 血中风阳类证占80%以上,而阴类证少见,但亦应重 视。郑国庆等“’认为:素体阴虚阳盛凿,帆能相对亢 奋,病邪作用机体多从热化,表现为阳类证,大多为阳 盛之体,兼有眩颦头痛,口苦咽干,甚则面赤身热或气 粗口臭,烦躁失眠,躁扰不宁,尿赤便秘.舌质红或红 绛,舌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数或滑数;素体阳虚阴盛者, 机体机能牛H对减弱,在致病因子影响下多从寒化,表现 为阴类证,大多为阴盛之体,兼有头晕目眩,面白羼黯, 静卧不烦,痰浊壅盛,舌质黯或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 弦细或滑。 参考文献 [I]韩纯庆.试述中风病的三次突破性进展[J].中医药学报,1994, (2):9 [2]顾宁,周仲英通下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研兖迸展[Jj巾国中医急 诊,2000,9(5 J:227 [3]林亚明.出血性中风的内生毒邪说[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1, 14(1):18 [4] 马承泰.王左教授辨治脑出血急性期鲐验[J].四川中联.2001.19 (2):5 [5] 黄培新,刘茂才中医专科专病临床诊治丛书-神经科争病临床 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07 [6]郑国庆,黄培新,剂茂才出血中风病因病机的发展及嗍发[J].浙 扎中医学院学掇,2005,29(4):8—9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