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本文对于LDH离子交换型阻锈剂在钢筋混凝土中的控释机制及缓蚀性能做了较好的理论 研究,尤其是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对LDH晶格中的离子嵌入与脱嵌机制做了较好的辅助计算说 明,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存在的问题: L.对于LDH-NO2膜层的缓蚀剂作用仅仅在模拟孔溶液中进行测试不够,至少应在水泥 砂浆试块中进行钢筋锈蚀测试才更有说服力。 答:实际混凝土中进行相关实验必不可少,作者正在进行此项工作(于2021年3月在湛江腐 蚀实验站挂样),但是实验周期过长,尚未取得实验结果。本文采用混凝土模拟液代替实际 混凝土结构以缩短新材料的评价周期,希望所得结果具有一定价值。 2.第5页18行,既然LDH-NO2插层结构的稳定性高于LDH-C1 如何保证NO2-从层间 释放来,并被CI离子取代? 答:LDH-NO2与氯离子反应时的离子交换能为负值(2.1.3节因此热力学上来讲LDH NO,可以被CI置换出来。从态密度图和d带理论的角度看,D-NO2的主层板稳定性高于 LDH-CI,因此动力学上来讲LDH-NO2难以被CI置换, 需要C在LDH层内外的浓度梯度相 对较大时,才能保证离子交换反应快速进行。实标锭释实验(图6)表明,0.01MNaC1(约 0.06wt.%)可使LDH中的亚硝酸根高子快速释放此氯离子浓度值对普通钢筋来讲尚属于 低腐蚀风险区。因此,作者认为,虽然LDO2与CT的离子交换反应不如其与CO⅓容易进 行,但在氯致腐蚀环境中的使用性能已经足够了。 3.第8页,图7,既然作者做了ES曲线拟合,则在曲线中应该加上拟合数据曲线,以便 读者比较拟合曲线与原始数据的误差。 答:已添加。 4第8页,图7擦根本看不到两个半圆环,此处解释比较牵强,没有证据表明Rct影响的 较小,而且图中也无法区分Rct和Rf。 答:一方面B图中相位角在中低频相对宽大,另一方面测试溶液偏碱性易于成膜,因此采 用两个时间常数。此外,R(QR(QR))的拟合相关度比R(QR)高很多。 5.第8页16行,这表明LDH-NO2的缓蚀作用主要来源于NO2-的释放,而非侵蚀性离子 的吸附。侵蚀性离子吸附怎么会抑制腐蚀?这句话不清晰。 答:已更正。作者没表达清楚,是LDH对氯离子的吸附,而非金属对氯离子的吸附。 6.第8页21行,既然作者提到NO2-离子加速了钢筋表面钝化膜的形成,作者应该提供 相应的极化曲线,以便比较钢筋钝化电位随缓蚀剂浓度的变化规律。本文对于 LDH 离子交换型阻锈剂在钢筋混凝土中的控释机制及缓蚀性能做了较好的理论 研究,尤其是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对 LDH 晶格中的离子嵌入与脱嵌机制做了较好的辅助计算说 明,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存在的问题: 1. 对于 LDH-NO2 膜层的缓蚀剂作用仅仅在模拟孔溶液中进行测试不够,至少应在水泥 砂浆试块中进行钢筋锈蚀测试才更有说服力。 答:实际混凝土中进行相关实验必不可少,作者正在进行此项工作(于 2021 年 3 月在湛江腐 蚀实验站挂样),但是实验周期过长,尚未取得实验结果。本文采用混凝土模拟液代替实际 混凝土结构以缩短新材料的评价周期,希望所得结果具有一定价值。 2. 第 5 页 18 行,既然 LDH-NO2 插层结构的稳定性高于 LDH-Cl,如何保证 NO2-从层间 释放来,并被 Cl 离子取代? 答:LDH-NO2与氯离子反应时的离子交换能为负值(2.1.3 节),因此热力学上来讲 LDH￾NO2可以被 Cl-置换出来。从态密度图和 d 带理论的角度看,LDH-NO2的主层板稳定性高于 LDH-Cl,因此动力学上来讲 LDH-NO2难以被 Cl-置换,需要 Cl-在 LDH 层内外的浓度梯度相 对较大时,才能保证离子交换反应快速进行。实际控释实验(图 6)表明,0.01 M NaCl(约 0.06 wt.%)可使 LDH 中的亚硝酸根离子快速释放,此氯离子浓度值对普通钢筋来讲尚属于 低腐蚀风险区。因此,作者认为,虽然 LDH-NO2与 Cl-的离子交换反应不如其与 CO3 2-容易进 行,但在氯致腐蚀环境中的使用性能已经足够了。 3. 第 8 页,图 7,既然作者做了 EIS 曲线拟合,则在曲线中应该加上拟合数据曲线,以便 读者比较拟合曲线与原始数据的误差。 答:已添加。 4. 第 8 页,图 7 擦根本看不到两个半圆环,此处解释比较牵强,没有证据表明 Rct 影响的 较小,而且图中也无法区分 Rct 和 Rf。 答:一方面 Bode 图中相位角在中低频相对宽大,另一方面测试溶液偏碱性易于成膜,因此采 用两个时间常数。此外,R(Q(R(QR)))的拟合相关度比 R(QR)高很多。 5. 第 8 页 16 行,这表明 LDH-NO2 的缓蚀作用主要来源于 NO2-的释放,而非侵蚀性离子 的吸附。侵蚀性离子吸附怎么会抑制腐蚀?这句话不清晰。 答:已更正。作者没表达清楚,是 LDH 对氯离子的吸附,而非金属对氯离子的吸附。 6. 第 8 页 21 行,既然作者提到 NO2-离子加速了钢筋表面钝化膜的形成,作者应该提供 相应的极化曲线,以便比较钢筋钝化电位随缓蚀剂浓度的变化规律。 录用稿件,非最终出版稿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