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法会大幅限制内载阻锈剂的装载量进而影响其缓蚀性能,本文作者目前正在查阅相关文献以 期解决自发泄露问题。 直接添加NaNO2和使用LDH-NO2的区别:作者未通过相关文献查到直接向混凝土添加 亚硝酸盐时的泄露量。但前期工作表明:直接向新鲜混凝土中添加NaNO2时,会有很大一部 分亚硝酸根离子在早期即被消耗,用于加速钢筋钝化。但是与无阻锈剂的情况相比,在早期 钝化而后缓慢受氯离子侵蚀的环境中,NaNO2对钢筋钝化膜的改善作用并不显著。随腐蚀性 离子不断在混凝土中积累,NaNO,测试组因缺乏亚硝酸根离子而钢筋早早发生去钝化: LDH-NO2测试组因亚硝酸根离子缓慢释放,实时与氯离子竞争F©+(即促进钝化、抑制点蚀 过程),而大幅延缓钢筋去钝化时间。此部分工作已发表在Journal of Applied Electrochemistry,2020,50:835]. 本文补充工作:图6的实验结果主要是想证明,在碳仫环境和氯离子环境中LDH-NO2可 以快速释放阻锈剂,与模拟计算结果相符,因此作者设有在此部分补充讨论LDH-NO2和 NaNO,的区别。为解决审稿人提出的“LDH-NOz相对S6,的优势”问题,作者补充了混 凝土模拟液中的长期浸泡实验,腐蚀起始时间和腐独面积表明,LDH-NO2确实具有更好的长 效性。 4.正如作者所说,LDH-NO2优异的缓蚀效率主要得益于亚硝酸根离子的释放及其对铁离 子的强氧化作用,抑制了亚稳态点蚀的发生和发展,使钢筋表面钝化膜稳定性和保护性提高。 这种情况下,直接使用Rf或Rp来描述钢筋的腐蚀速度和缓蚀剂的缓蚀效率有待商榷。 答:已更正。 补充了混凝土模拟液中的长期浸泡实验,改用点蚀发生时间、腐蚀面积和腐蚀形貌来评 价其缓蚀性能。同时都充了极化曲线以分析LDH-NO2的缓蚀效率。 原交流阻抗谱的实验结果用于分析LDH-NO2的缓蚀性能是源于LDH对NO的释放,还 是对环境CT的吸附。按照设计,LDH-NO,智能阻锈剂在恶化混凝土环境中可以吸附氯离子、 同时释放阻锈剂,因此设计了同时吸附氯离子并释放阻锈剂的LDH-NO2测试组、只吸附氯离 子而不释放阻锈剂的LDH-NO3测试组和只释放阻锈剂而不吸附氯离子的NNO2测试组。 申高专家2法会大幅限制内载阻锈剂的装载量进而影响其缓蚀性能,本文作者目前正在查阅相关文献以 期解决自发泄露问题。 直接添加 NaNO2和使用 LDH-NO2的区别:作者未通过相关文献查到直接向混凝土添加 亚硝酸盐时的泄露量。但前期工作表明:直接向新鲜混凝土中添加 NaNO2时,会有很大一部 分亚硝酸根离子在早期即被消耗,用于加速钢筋钝化。但是与无阻锈剂的情况相比,在早期 钝化而后缓慢受氯离子侵蚀的环境中,NaNO2对钢筋钝化膜的改善作用并不显著。随腐蚀性 离子不断在混凝土中积累,NaNO2测试组因缺乏亚硝酸根离子而钢筋早早发生去钝化; LDH-NO2测试组因亚硝酸根离子缓慢释放,实时与氯离子竞争 Fe2+(即促进钝化、抑制点蚀 过程),而大幅延缓钢筋去钝化时间。此部分工作已发表在[Journal of Applied Electrochemistry, 2020, 50: 835]。 本文补充工作:图 6 的实验结果主要是想证明,在碳化环境和氯离子环境中 LDH-NO2可 以快速释放阻锈剂,与模拟计算结果相符,因此作者没有在此部分补充讨论 LDH-NO2和 NaNO2的区别。为解决审稿人提出的“LDH-NO2相对 NaNO2的优势”问题,作者补充了混 凝土模拟液中的长期浸泡实验,腐蚀起始时间和腐蚀面积表明,LDH-NO2确实具有更好的长 效性。 4. 正如作者所说,LDH-NO2 优异的缓蚀效率主要得益于亚硝酸根离子的释放及其对铁离 子的强氧化作用,抑制了亚稳态点蚀的发生和发展,使钢筋表面钝化膜稳定性和保护性提高。 这种情况下,直接使用 Rf 或 Rp 来描述钢筋的腐蚀速度和缓蚀剂的缓蚀效率有待商榷。 答:已更正。 补充了混凝土模拟液中的长期浸泡实验,改用点蚀发生时间、腐蚀面积和腐蚀形貌来评 价其缓蚀性能。同时补充了极化曲线以分析 LDH-NO2的缓蚀效率。 原交流阻抗谱的实验结果用于分析 LDH-NO2的缓蚀性能是源于 LDH 对 NO2 -的释放,还 是对环境 Cl-的吸附。按照设计,LDH-NO2智能阻锈剂在恶化混凝土环境中可以吸附氯离子、 同时释放阻锈剂,因此设计了同时吸附氯离子并释放阻锈剂的 LDH-NO2测试组、只吸附氯离 子而不释放阻锈剂的 LDH-NO3测试组和只释放阻锈剂而不吸附氯离子的 NaNO2测试组。 审稿专家 2 录用稿件,非最终出版稿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