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5章酸、碱和配合物及水溶液中的平衡 (multidentate ligand)。如乙二胺HN-CH2-CHz-NH2(简写作en)及草酸根等。 HN—(CH2h-NH2 M 多基配位体能和中心离子(原子)M形成环状结构,象螃蟹的双螯钳住东西起鳌合作用 一样,因此称这种多基配位体为螯合剂。 有些配位体虽然也具有两个或多个配位原子,但在一定条件下,仅有一种配位原子与金 属配位,叫做两可配位使。如,硝基(一NO2,以N配位)与亚硝酸根(O一N=O,以O 配位),又如硫氰根(SCN,以S配位)与异硫氰根NCS,以N配位)。 配位体中多数是向中心离子(或原子)提供孤电子对,但有些没有孤电子对的配位体却能 提供出T键上的电子,例如乙烯(C2H)、环戊二烯离子(C,H)苯(CH6)等。 ③配位数(coordination number) 与中心离子直接以配位键结合的配位原子数且称为中心离子的配位数,配位键个数。 单基配位体:中心离子的配位数=配位体数目。 多基配位体:配位数=配位体的数目与齿数相乘。 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一般为2,4,6,8等,其中最常见的是4和6。 影响配位数的因素有: 1)中心离子的电荷数:电荷越高吸引配位体的数目越多: 2)中心离子的半径:半径大,可容纳的配位体多,配位数也增大。 3)温度升高时,常使配位数减小。 ④配离子的电荷 配离子的电荷数等于中心离子和配位体总电荷的代数和。 在Co(NH)”,Co(H,0)。”,Cu(NH)和Cu(en),中,由于配位体都是中性分子,所 以配离子的电荷(和中心离子的电荷相等)依次为+3,+2,+2和+2; 在[CoNH),C1,[Co(NH).C1]',[Co(NH),C1】,[CoNH),C1]ˉ,[Co(NH)C1]2- 和[CoC1]ˉ中,由于配位体中有带负电荷的C1ˉ离子(和中心离子的电荷相减得到所带 电荷数),从2+到3-。 如果形成的是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配离子,那么为了保持配合物的电中性,必然 有电荷相等符号相反的外界离子同配离子结合。因此,由外界离子的电荷也可以标出配 离子的电荷,例如,K[Fe(CN)]和K[Fe(C)中的配离子电荷分别是-3和-4。 ⑤配合物的命名(nomenclature of coordination compound) 配合物的命名与一般的无机化合物的命名相类似,某化某、某酸某、某某酸,配合物的 内界有一套特定的命名原则。 先来看一下外界的命名: a、外界的命名,即[]外部分的命名。 (a)若外界是简单的阴离子,则称“某化某”。 (b)若外界是酸根离子,则称“某酸某” (c)若是氢离子,则以酸字结尾,若是其盐,则称是某酸盐。 b、配离子(内界)的命名 (系统命名法:习惯命名法:俗名) 一般按照下列顺序: 配位体数→配位体名称→合→中心离子的氧化数(用罗马数字表示):不同配位体之间 5第 5 章 酸、碱和配合物及水溶液中的平衡 5 (multidentate ligand)。如乙二胺 H2N-CH2-CH2-NH2(简写作 en)及草酸根等。 H2N (CH2)2 NH2 M C C O O O O M 多基配位体能和中心离子 (原子)M 形成环状结构,象螃蟹的双螯钳住东西起螯合作用 一样,因此称这种多基配位体为螯合剂。 有些配位体虽然也具有两个或多个配位原子,但在一定条件下,仅有一种配位原子与金 属配位,叫做两可配位体。如,硝基(—NO2 -,以 N 配位)与亚硝酸根(—O—N=O -,以 O 配位),又如硫氰根(SCN-,以 S 配位)与异硫氰根(NCS-,以 N 配位)。 配位体中多数是向中心离子(或原子)提供孤电子对,但有些没有孤电子对的配位体却能 提供出π 键上的电子,例如乙烯(C2H4)、环戊二烯离子(C5H5 - )、苯(C6H6)等。 ③ 配位数(coordination number) 与中心离子直接以配位键结合的配位原子数目称为中心离子的配位数,配位键个数。 单基配位体:中心离子的配位数=配位体数目。 多基配位体:配位数=配位体的数目与齿数相乘。 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一般为 2,4,6,8 等,其中最常见的是 4 和 6。 影响配位数的因素有: 1)中心离子的电荷数:电荷越高吸引配位体的数目越多; 2)中心离子的半径:半径大,可容纳的配位体多,配位数也增大。 3)温度升高时,常使配位数减小。 ④ 配离子的电荷 配离子的电荷数等于中心离子和配位体总电荷的代数和。 ⑤ 配合物的命名(nomenclature of coordination compound) 配合物的命名与一般的无机化合物的命名相类似,某化某、某酸某、某某酸,配合物的 内界有一套特定的命名原则。 先来看一下外界的命名: a、外界的命名,即[ ]外部分的命名。 (a)若外界是简单的阴离子,则称“某化某”。 (b)若外界是酸根离子,则称“某酸某” (c)若是氢离子,则以酸字结尾,若是其盐,则称是某酸盐。 b、配离子(内界)的命名 (系统命名法;习惯命名法;俗名) 一般按照下列顺序: 配位体数→配位体名称→合→中心离子的氧化数(用罗马数字表示);不同配位体之间 在 Co(NH3)6 3+,Co(H2O)6 2+,Cu(NH3)4 2+和 Cu (en)2 2+中,由于配位体都是中性分子,所 以配离子的电荷(和中心离子的电荷相等)依次为+3,+2,+2 和+2; 在[Co(NH3)5Cl]2+,[Co(NH3)4Cl2] +,[Co(NH3)3Cl3],[Co(NH3)2Cl4] -,[Co(NH3)Cl5] 2- 和[CoCl6] 3-中,由于配位体中有带负电荷的 Cl-离子(和中心离子的电荷相减得到所带 电荷数),从 2+到 3-。 如果形成的是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配离子,那么为了保持配合物的电中性,必然 有电荷相等符号相反的外界离子同配离子结合。因此,由外界离子的电荷也可以标出配 离子的电荷,例如,K3[Fe(CN)6]和 K4[Fe(CN)6]中的配离子电荷分别是-3 和-4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