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这主要也就是说,“理至"、“事至"与情至"相结合,才能形成默会的意象之表,使¨理与事¨能得到鲜明的表现。看 来,他们都是把意象理解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由心物交互作用而产生的意中之象 至唐代,在三教合一的精神气候下,释典中常常用来借指某种心灵状态和精神世界的境、“界ˉ等概念被引进 到文论领域中来,出现了境、“意境ˆ、等—些与¨意象相接近的概念。直接拈岀“意境ˉ两字的是旧题王昌龄的《诗 格》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 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 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这里所谈的物境、‘情境、“意境三境,表面看来是并列的,因而一般学者认为这个意境¨的意义比较狭窄,不同 于后来被广泛运用的意境ˆ的概念,甚至认为与作为美学概念的境ˆ相去甚远。其实,假如细细琢磨的话,可以发 现《诗格》中所谈的噫意境与物境、“情境并不并列:意境¨是指-般意义上的心物交互作用后创造的艺术境界, 而物境¨和情境乃是在这一般意义的心物交互作用的前提下,创造岀一种或偏重于物°和或偏重于情的艺术境 界。请看《诗格》论意境的创造日 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 这里首先应该注意的是一个亦"字。亦者,与上相同之谓也;与上相同,即与上具有共同和普遍的意义也。事实也 正是这样,论物境所云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即可视为“张之于意 而思之于心"的最好注脚。后论情境ˆ曰ˆ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云云,其文意与上下均同,都强调心、境统 。其实,据《文镜秘府论》所引,王昌龄论诗多注重心物相交,意与境兼,而其"意境即是在此基础上的产物。 如云 夫作文章,但多 令左穿右穴,苦心竭智,必须忘身,不可拘束。思若不来,即放情宽却之,令境 生。然后以境照之,思即便来,来即作文。如其境、思不来,不可作也 这里所言之境、思来,也同于他所说的"景物与意惬者相兼道 诗贵销题目中意尽,然看当所见景物与意惬者相兼道。若一向言意,诗中不妙及无味;景语若多,与意相兼不 紧,虽理道亦无味。昏旦景色,四时气象,皆以意排之,令有次序,令兼意说之,为妙 于此可见,王昌龄认为意、景相兼,思、境统一是艺术创作的根本。基于此,才能形成意境。有"意境'是有"物 境与情境ˆ的前提。物境、崝情境之所以与¨意境冇有所不同的是,一着重在写山水,张泉石云峰之境¨,表 现物;一着重抒ˆ娱乐愁怨”,表现凊情,如此而已。因此,《诗格》中所标举的檍境,与后来司空图在《与王驾 评诗书》中所说的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的精神昰完全相通的:创造艺术意境的关键就是“思与境偕 这也就是说,唐代《诗格》中所说的意境,与后来一般意叉上使用的意境τ概念是一致的。以上是就《诗格》要 说明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要说明的是王昌龄(?)在《诗格》及《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境和意境,已不同于刘勰等说意 象时是指作者创作过程中的意中之象,而是在不同的层面上使用了境字和使读者可从不同的层面上来理解意 境的含义。比如,天地之境,洞焉可观"之境就相当于景,指诗人面对的客观世界;“思若不来,即须放情却宽 之,令境生",“目击其物,使以心击之,深穿其境之境¨,是指诗人创作过程中的意中之境;诗有三境之境¨,可 以说是指诗作本体所有的境;然而,面对着诗作之所以形成有物境`、情境、和"意境之别,是离不开读者的接受 的,故物境`、情境¨和"意境的概念在实际上已指向读者欣赏过程中所得到的一种审美感受和形成的一种审美具 象。与此相联系的,王昌龄也使用了一个“味”字。他说:若一向言意,诗中不妙及无味;景语若多,与意相兼不 紧,虽理道亦无味。"这就是说,只有景意相兼,有意境¨,才有味;反之,景意相离,不能形成意境¨,则 无"味。从钟嵘《诗品》以来,诗的所谓味、滋味,即是指读者的审美感受。总之,我们就《诗格》中首先拈岀 的“意境¨来看,虽然不能割断它与诗作本体之间的联系,甚至也应该看到作者在具体论述毎一境ˇ的创造过程中 所得之“形似"、嗜情和真咐时,还是可以理解为这是作者在描述所得的意中之境,但假如统观诗有三境'整段文字 的话,则可见此处所论的对象乃是诗。“诗是将作者的意中之象“迹化之后成为可供阅读的现成作品,读者 从"诗中所得之物境`、情境¨和"意境,只能是在欣赏、接受过程中所得的审美意象。它虽与作者的意象ˆ有关 但实际上已成为另一种意象,即读者面对作品而通过联想、想象等重新创造的意象。这种另一层面上的意象 唐人开始就用多义的境或意境¨来加以称呼。唐人对于这类从诗作中的具体形象出发,读者通过一系列的审美的 心理活动所得到的意境或境,实际上是谈得比较多的。如刘禹锡的所说的境生于象外"(〈《董氏武陵集这主要也就是说,“理至”、“事至”与“情至”相结合,才能形成“默会”的“意象之表”,使“理与事”能得到鲜明的表现。看 来,他们都是把“意象”理解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由心物交互作用而产生的“意中之象”。 至唐代,在“三教合一”的精神气候下,释典中常常用来借指某种心灵状态和精神世界的“境”、“界”等概念被引进 到文论领域中来,出现了“境”、“意境”、等一些与“意象”相接近的概念。直接拈出“意境”两字的是旧题王昌龄的《诗 格》: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 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 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这里所谈的“物境”、“情境”、“意境”三境,表面看来是并列的,因而一般学者认为这个“意境”的意义比较狭窄,不同 于后来被广泛运用的“意境”的概念,甚至认为与作为美学概念的“境”相去甚远。其实,假如细细琢磨的话,可以发 现《诗格》中所谈的“意境”与“物境”、“情境”并不并列:“意境”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心物交互作用后创造的艺术境界, 而“物境”和“情境”乃是在这一般意义的心物交互作用的前提下,创造出一种或偏重于“物”和或偏重于“情”的艺术境 界。请看《诗格》论“意境”的创造曰: 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 这里首先应该注意的是一个“亦”字。亦者,与上相同之谓也;与上相同,即与上具有共同和普遍的意义也。事实也 正是这样,论“物境”所云“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即可视为“张之于意 而思之于心”的最好注脚。后论“情境”曰“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云云,其文意与上下均同,都强调心、境统 一。其实,据《文镜秘府论》所引,王昌龄论诗多注重心物相交,意与境兼,而其“意境”即是在此基础上的产物。 如云: 夫作文章,但多立意。令左穿右穴,苦心竭智,必须 忘身,不可拘束。思若不来,即放情宽却之,令境 生。然后以境照之,思即便来,来即作文。如其境、思不来,不可作也。 这里所言之“境、思”同来,也同于他所说的“景物与意惬者相兼道”: 诗贵销题目中意尽,然看当所见景物与意惬者相兼道。若一向言意,诗中不妙及无味;景语若多,与意相兼不 紧,虽理道亦无味。昏旦景色,四时气象,皆以意排之,令有次序,令兼意说之,为妙。 于此可见,王昌龄认为意、景相兼,思、境统一是艺术创作的根本。基于此,才能形成“意境”。有“意境”是有“物 境”与“情境”的前提。“物境”、“情境”之所以与“意境”有所不同的是,一着重在写山水,“张泉石云峰之境”,表 现“物”;一着重抒“娱乐愁怨”,表现“情”,如此而已。因此,《诗格》中所标举的“意境”,与后来司空图在《与王驾 评诗书》中所说的“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的精神是完全相通的:创造艺术意境的关键就是“思与境偕”。 这也就是说,唐代《诗格》中所说的“意境”,与后来一般意义上使用的“意境”概念是一致的。以上是就《诗格》要 说明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要说明的是王昌龄(?)在《诗格》及《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境”和“意境”,已不同于刘勰等说“意 象”时是指作者创作过程中的意中之象,而是在不同的层面上使用了“境”字和使读者可从不同的层面上来理解“意 境”的含义。比如,“天地之境,洞焉可观”之“境”就相当于“景”,指诗人面对的客观世界;“思若不来,即须放情却宽 之,令境生”,“目击其物,使以心击之,深穿其境”之“境”,是指诗人创作过程中的意中之境;“诗有三境”之“境”,可 以说是指诗作本体所有的境;然而,面对着诗作之所以形成有“物境”、“情境”、和“意境”之别,是离不开读者的接受 的,故“物境”、“情境”和“意境”的概念在实际上已指向读者欣赏过程中所得到的一种审美感受和形成的一种审美具 象。与此相联系的,王昌龄也使用了一个“味”字。他说:“若一向言意,诗中不妙及无味;景语若多,与意相兼不 紧,虽理道亦无味。”这就是说,只有景意相兼,有“意境”,才有“味”;反之,景意相离,不能形成“意境”,则 无“味”。从钟嵘《诗品》以来,诗的所谓“味”、“滋味”,即是指读者的审美感受。总之,我们就《诗格》中首先拈出 的“意境”来看,虽然不能割断它与诗作本体之间的联系,甚至也应该看到作者在具体论述每一“境”的创造过程中 所“得”之“形似”、“情”和“真”时,还是可以理解为这是作者在描述所得的意中之境,但假如统观“诗有三境”整段文字 的话,则可见此处所论的对象乃是“诗”。“诗”是将作者的意中之象“迹化”之后成为可供阅读的现成作品,读者 从“诗”中所得之“物境”、“情境”和“意境”,只能是在欣赏、接受过程中所得的审美意象。它虽与作者的“意象”有关, 但实际上已成为另一种“意象”,即读者面对作品而通过联想、想象等重新创造的“意象”。这种另一层面上的“意象”, 唐人开始就用多义的“境”或“意境”来加以称呼。唐人对于这类从诗作中的具体形象出发,读者通过一系列的审美的 心理活动所得到的“意境”或“境”,实际上是谈得比较多的。如刘禹锡的所说的“境生于象外”(〈《董氏武陵集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