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38)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03.43KB 文档页数:7
为了实现微尺度辊缝形状调节,提出了辊型电磁调控技术,并自行设计制造了φ270 mm×300 mm辊型电磁调控实验平台.通过电磁-热-力耦合数理建模,并对比分析相同工况实验和仿真结果,发现两者结果十分接近,模型可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等效电流密度和频率下轧辊凸度及轧辊凸度增长速率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规律,给出了等效电流密度、频率、加热时间对辊型曲线的影响,并从避免电磁棒局部温度过高及便于轧辊凸度调节出发,给出了合理的工艺参数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9MB 文档页数:12
为揭示各种行波磁场铸流搅拌的电磁冶金效果,基于计算域分段法建立了断面1280 mm×200 mm板坯连铸电磁、流动、传热和凝固的耦合模型,利用电气参数和磁感应强度的实测值和预测值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研究表明:行波磁场搅拌器因电磁推力的方向性特点在板坯二冷区搅拌过程中均表现有不同程度与特征的端部效应,辊后箱式搅拌器(Box-typed electromagnetic stirrer, B-EMS)的单侧安装形式导致板坯内弧侧磁感应强度远大于外弧侧,辊式搅拌器(Roller-typed electromagnetic stirrer, R-EMS)的对辊安装形式则使磁感应强度呈现对称分布。在400 kW和7 Hz的相同电气参数下,R-EMS的电流强度比B-EMS高75 A;尽管箱式电磁搅拌的有效作用区域较辊式电磁搅拌大,铸坯中心钢液过热耗散区域大,但辊式搅拌推动钢液冲刷凝固前沿形核作用则明显大于箱式搅拌。两者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柱状晶生长、促进凝固前沿等轴晶形核与发展的能力,将不锈钢板坯等轴晶率提高至45%的门槛值以上,其中间隔型反向辊式搅拌器下的等轴晶率比箱式搅拌高约17%。综合表明,基于行波磁场铸流搅拌的间隔型反向辊式搅拌器有望更好地消除铁素体不锈钢板材表面皱折缺陷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9.01MB 文档页数:111
第九章 导行电磁波 主 要 内 容 几种常用的导波系统,矩形波导传播特性, 圆波导传播特性,谐振腔,同轴线。 1. TEM波、TE波及TM波 2. 矩形波导传播特性 3. 矩形波导中TE10波 4. 电磁波的群速 5. 圆波导传播特性 6. 波导传输功率和损耗 7. 谐振腔 8. 同轴线 第十章 电磁辐射及原理 主 要 内 容 电流元辐射,天线方向性,线天线, 面天线,天线 阵,对偶原理,镜像原理,互易原理,惠更斯原理。 1. 电流元辐射 2. 天线方向性 3. 对称天线辐射 4. 天线阵辐射 5. 电流环辐射 6. 对偶原理 7. 镜像原理 8. 互易原理 9. 惠更斯原理 10. 面天线辐射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2.5KB 文档页数:2
一、了解LC电路中电磁振荡的规律; 二、了解电磁波产生的条件和传播规律以及电磁波的特性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75MB 文档页数:76
第1.1节光的电磁理论 一、光是某一波段的电磁波 1.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1 C Eo从o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43.5KB 文档页数:13
麦克斯韦(1831-1879)英国物理学家 经典电磁理论的奠基人,气 体动理论创始人之一.提出 了有旋电场和位移电流的概 念,建立了经典电磁理论, 预言了以光速传播的电磁波 的存在.在气体动理论方面 ,提出了气体分子按速率分 布的统计规律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34KB 文档页数:12
第五版 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1867) 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 电磁理论的创始人之一 他创造性地提出场的思想 ,最早引入磁场这一名称 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后又相继发现电解定律 ,物质的抗磁性和顺磁性 ,及光的偏振面在磁场中 的旋转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10KB 文档页数:12
法拉第(Michael Faraday, 1791-1867),伟大的英国物理学 家和化学家他创造性地提出场的 思想,磁场这一名称是法拉第最 早引入的他是电磁理论的创始人 之一,于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现 象,后又相继发现电解定律,物 质的抗磁性和顺磁性,以及光的 偏振面在磁场中的旋转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77.5KB 文档页数:33
主要内容 电磁感应定律,自感与互感,能量与力。 1.电磁感应定律 由物理学知,穿过闭合线圈中的磁通发生变化时,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为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09MB 文档页数:73
麦克斯韦方程组 媒质的电磁特性——本构关系 边界条件 电磁能量与能流 波动方程 电磁位函数
首页上页7891011121314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38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