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33)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44MB 文档页数:164
热力学体系达平衡时,要求同时达到四大平衡 热平衡,力平衡,化学平衡和相平衡 ·相平衡是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在化学,化工 冶金,化肥,采矿,选矿,农业,医药等等国民经 济重要领域中都有广泛地应用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02MB 文档页数:15
一、烃源岩的定义 烃源岩:指富含有机质能生成并提供工业数量石油的岩石。如果只提供工业数量的天然 气,称生气母岩或气源岩。 由生油岩组成的地层叫生油层。在相同的地质背景下和一定的地史阶段中形成的生油 岩与非生油岩的组合称为生油层系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8KB 文档页数:2
晚期生油理论认为:油气生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足够的有机质并能保存下 来;一是要有足够的热量保 证有机质转化为油气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12.5KB 文档页数:1
一、油气生成的原始物质的来源 1.生物种类来源 沉积有机质的生物种类来源首先是浮游植 物,其次是细菌、高等植物、浮游动物。 2.生化组分来源 对沉积有机质来源提供最多的生化组成是 脂类化合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木质素。 类脂物质的特征是抗腐力较强,能在各种地质 条件下保存起来,其元素组成和分子结构也最接近 于石油烃,被认为是生成油气的主要原始物质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06KB 文档页数:5
一、水动力圈闭和油气藏的定义 水动力圈闭:在水动力作用下,储集层中被高油、气势面,非渗透性遮挡单独或联合 封闭而形成的油或气的低势区称为水动力圈闭。在其中聚集了烃类之后则称为水动力油气 臧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19.5KB 文档页数:16
由于地壳运动使储集层顶面发生了变形或变位而形成的圈闭,称为构造圈闭,在其中 聚集了烃类之后就称为构造油气藏。 根据其变形或变位及储层的变化特点可分为: 背斜圈闭和油气藏、断层圈闭和油气藏裂缝性背斜圈闭和油气臧、刺穿圈闭和油气藏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8.5KB 文档页数:2
一、圈闭的度量 圈闭的大小,主要是由圈闭的有效容积确定的。它表示能容纳油气的最大 体积,是评价圈闭的重要参数之一。一个圈闭的有效容积,取决于闭合面积、 闭合高、储集层的有效厚度和有效孔隙度等参数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21.5KB 文档页数:5
一、概念 盖层:指在储集层的上方,能够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岩层。 常见的盖层有:石膏和盐岩占33%,泥岩、页岩占65%,致密灰岩占2% 。 二、盖层的封闭机制 盖层较致密,岩石孔径小,渗透性差;无或少开启裂缝,即使产生裂缝,由于其可 朔性较好,也容易弥合成为闭 合裂缝;盖层具较高的排替压力;异常压力带也能阻止油气向上逸散而成为盖层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13KB 文档页数:7
现在,从碳酸盐岩储集层中发现的油气储量已接近世界油气储量的一半,产量则已达 总产量的60%以上碳酸盐岩储集层的类型很多,岩性以粒屑灰岩、生物骨架灰岩和白云 岩为主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40KB 文档页数:9
储集层的基本特征是具孔隙性和渗透性其孔隙渗透性的好坏、分布规律是控制地下 油气分布状况、油气储量及产量的主要因素。 一、储集层的孔隙性 绝对孔隙度:岩样中所有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总体积的 比值。是衡量岩石孔隙的发育程度
首页上页7891011121314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33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