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420)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97.75KB 文档页数: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ZrO2载体,然后采用柠檬酸溶液浸渍法制备Cr-MnOx/TiO2-ZrO2复合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测试(BET)、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测试方法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能进行表征分析,并进行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实验,考察催化剂在低温下的活性及抗硫抗水性能.Cr元素介入到MnOx中,形成了新型的CrMn1.5O4活性物相,其中的Mn元素多以Mn3+和Mn4+存在.高价态的Cr5+使Mn元素由Mn3+向高氧化态的Mn4+转化,有利于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的进行.鉴于Cr元素第一电离能和电负性均低于Mn元素,能优先于Mn与SO42-和SO32-结合,保护MnOx不被硫酸化,从而提高Cr-MnOx/TiO2-ZrO2催化剂的抗毒性能.制备的五种不同Cr/(Cr+Mn)摩尔比的催化剂中,Cr(0.4)-MnOx/TiO2-ZrO2的性能最优,其颗粒分散均匀,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在180℃时脱硝效率能够达到95.8%,同时通入5%H2O和10-4SO2,脱硝效率缓慢下降,反应8h后,下降到73%,并保持稳定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14.5KB 文档页数:79
学习本门课程的总体要求 1.熟悉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PCR的技术特点及其原理 2.掌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操作流程 3熟悉免疫化学反应相关术语及其所用免疫试剂的来源和质量控制 4.了解多克隆抗体制备程序与操作要求 5.了解单克隆抗体制备原理和步骤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75KB 文档页数:14
概述 一、链传动工作原理与特点 1、工作原理:两轮(至少)间以链条为中间挠性元件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运动 2、组成:主、从动链轮、链条、封闭装置、润滑系统和张紧 装置等。 3、特点优点:①平均速比i准确,无滑动②结构紧凑,轴上压力Q 小③传动效率高n=98%④承载能力高P=100KW⑤ 可传递远距离传动a=8mm⑥成本低 max 缺点:①瞬时传动比不恒定Ⅰ②传动不平稳③传动时有噪 音、冲击④对安装粗度要求较高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6.5KB 文档页数:3
一、地下水资源减少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一)地下水资源减少的概念 水资源减少是指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陆地上江河地表径流量或地下水储存量总体上 呈现减少的现象。可以分为地表水资源减少和地下水资源减少,前者指江河湖库的径流量 或储存量减少的现象后者指地下水储存量或地下水径流量减少的现象。水源枯竭是因自 然或人为原因导致供水水源的出水量减少以至完全断水的现象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55.81KB 文档页数:9
摘要综述:硝酸生产过程中铂合金催化网的损耗以及回收铂的原理与方法,讨 论了高钯合金捕集网回收铂的原理、效率和效益等问题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03MB 文档页数:99
1、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 2、掌握运算器的功能,了解运算器的工作原理。 3、掌握存储器的功能、分类,了解其工作原理, 性能指标与相关新技术。 4、掌握外设的分类及其功用,了解其工作原理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19MB 文档页数:28
第三节过流部件的作用原理 过流部件(通流部件)=固定元件 叶轮与环境(机器或相邻级进、出 口)之间的连接,影响叶轮的工作,决 定了整机尺寸与重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38.41KB 文档页数:7
以十二胺为捕收剂,木薯原淀粉、取代度为0.026和0.21的羧甲基淀粉和取代度为0.0065和0.055的磷酸酯淀粉作为抑制剂,考察了赤铁矿与石英的可浮性,重点研究了基团取代度对变性淀粉抑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淀粉、取代度0.026的羧甲基淀粉和取代度0.0065的磷酸酯淀粉对赤铁矿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而取代度0.21的羧甲基淀粉和取代度0.055的磷酸酯淀粉对赤铁矿的抑制能力较弱;原淀粉和取代度0.026的羧甲基淀粉对石英有较强抑制作用,其他3种淀粉对石英抑制能力较弱.可见,低取代度的磷酸酯淀粉,在赤铁矿阳离子反浮选脱硅中可作为较高选择性的抑制剂.Zeta电位测定结果表明,特征基团取代度相对较高的变性淀粉,与赤铁矿和石英作用后,矿物Zeta电位负值较大.变性淀粉的取代度越高,其伸展向溶液中荷负电的基团越多,使阳离子捕收剂通过静电作用吸附于矿物表面,减弱了变性淀粉的抑制能力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MB 文档页数:39
第一章 食品的干制 ◼ 干制的基本特性 ◼ 干制原理 ◼ 干制方法 ◼ 影响干制的因素 ◼ 干制工艺条件的合理选择 ◼ 干制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第二章 食品的浓缩 ◼ 浓缩的基本特性 ◼ 浓缩方式及原理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7MB 文档页数:11
真空电弧重熔镍基高温合金GH220,自耗电极端部熔化区\突出环\内部的镁分布基本均匀;而熔化液层及液固两相区的镁分布不均匀,从熔化液层表面到原始电极区镁含量显著增高。熔化液层中距表面约0.3毫米内的镁含量[Mg]s和重熔锭镁含量[Mg]i均与电极原始镁含量[Mg]e呈直线关系,本试验条件下,[Mg]s=0.18[Mg]e;[Mg]i=0.30[Mg]e。重熔过程的镁挥发主要发生于电极端部熔滴形成阶段,挥发过程主要受控于镁由原始电极向熔化液层-气相界面迁移的速度,传质系数K12=0.107厘米·秒-1。真空感应熔炼GH220,镁挥发受液相边界层中扩散与界面挥发反应的混合控制,并非受控于气相边界层中镁的扩散。在试验条件下,液相边界层中镁的扩散与界面挥发反应总传质系数K23=10-1~10-2厘米·秒-1,而气相边界层中镁扩散的传质系数K4=47.17厘米·秒-1。根据(d[Mg])/dτ=-K23·VA及-K23与工艺参数的关系,建立了镁挥发的数学模型,即[Mg]e与镁加入量、挥发温度、气相压力、保持时间、合金液面面积、溶体体积之间的定量关系式。此模型在实验室和生产条件下均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可用于调整真空感应熔炼的工艺参数,实现有效的控制合金镁含量
首页上页119120121122123124125126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42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