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429)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76MB 文档页数:126
§7-1 Internal Energy Heat & Work 内能 功 热量 §7-2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热力学第一 定律 §7-3 Application of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等容、等压和等温过 程的应用 §7-4 The Heat Capacities of an Ideal Gas 理想气体 的热容 §7-5 Application of the First Law to Adiabatic Processes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绝热过程 的应用 §7-6 Cyclical Processes Thermal Efficiency Carnot Cycle Reverse Cycle 循环过程 热机 的效率 卡诺循环 逆循环 §7-7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热力学 第二定律 §7-8 Reversible & Irreversible Process 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卡诺定理 §7-9 Statistical Meaning of The Second Law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 §7-10 Entropy 熵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46MB 文档页数:501
许多物理问题可通过不同途径归结为不同形式的数学模型 它们或是表现为偏微分方程的边值问题,或是表现为区域上的变 分问题,或是归结为边界上的积分方程。这些不同的数学形式在 理论上是等价的,但在实践中并不等效,它们分别导致有限差分 法、有限元方法和边界元方法等不同的数值计算方法 边界元方法是在经典的边界积分方程法的基础上吸取了有限 元离散化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它把微 分方程的边值问题归化为边界上的积分方程然后利用各种离散化 技术求解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72KB 文档页数:6
1、课程简介 本课程以气侯系统为主线,讲述了气象学、天气学和气侯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使学生对气象、气侯学领域的研究新成果有所了解,掌握人类与大气圈的相互关系,由于 人类的不合理开发活动造成的全球气侯问题,以及与此有关的环境问题。通过实验教学, 使学生初步掌握气象观测、气侯资料的调查整理等方法。 2、地位和任务 《气象学与气候学》是一门专业性和综合性、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教学的 目的旨在使学生掌握气象学、天气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正确解释大气中所发生的物 理现象、物理过程和天气演变过程,分析掌握气候形成、分布和变化的原因及规律;结合 气象气候实习,掌握气象观测的基本技能和气候资料的统计方法,会分析气候事件;为自 然地理其它课程的开设打下牢固的气象学基础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8MB 文档页数:67
6.1 化学动力学的任务和目的 化学热力学的研究对象和局限性 化学动力学的研究对象 化学动力学发展简史 6.2 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法 反应速度与速率 平均速率 瞬时速率 反应进度 转化速率 反应速率 6.3 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 速率方程 基元反应 质量作用定律 总包反应 反应机理 反应分子数 反应级数 准级数反应 反应的速率系数 6.4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 一级反应 二级反应 三级反应 零级反应 n级反应 积分法确定反应级数 孤立法确定反应级数 半衰期法确定反应级数 微分法确定反应级数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81.5KB 文档页数:5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一、学习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的意义 注意讲清几个概念: 1、力学:研究机械运动的科学 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包括变形和流动 静力学:研究物体平衡的一般规律 平衡:物体对惯性参考系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 静力学的研究对象:质点、质点系、刚体(实际物体经过抽象或理想化后的物理模型)。 2、力的性质 a)力的概念:相互机械作用,其结果为: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外效应)或变形(内效应)。 b)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用力矢表示F 力的表示方法 固定矢量需要作用点 滑移矢量需要作用线 自由矢量作用线和作用点都不需要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6KB 文档页数:7
1、课程简介 该课程由三部分构成: (1) Microsoft. net架构和 Visual basic.NET编程基础 (2)数据库原理和 Microsoft SQL Server基础 (3) Visual Basic. NET数据库开发技术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微软公司目前最新的编程技术,并在“计算机技术基础 课程之后掌握一门 Windows98/2000XP下的实用的语言编程方法,同时也掌握一些关于数 据库建模、物理数据库设计、管理信息系统(MS)设计的基本方法。 2、地位和任务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涉及到很多信息处理的内容,从目前学科发展来看,一个重要的 研究手段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所以开设《资源与环境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9.5KB 文档页数:8
课程简介环境分析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先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因生产活动而排放于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质,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中的各种污染物质。 环境监测是一环境分析为基础发展起来,包括的范围大,既包括化学物质的污染,也包含各种物理因素如噪音、振动、热能、辐射和放射等污染:既包含直接污染,也包 含间接污染。这两者是环境保护工作的“耳目”,是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科学研究的基 础,是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立法的依据。本科程以污染物为主线,系统讲授水 和废水、大气和废气、土壤、生物、噪声、环境放射性污染监测及监测过程的质量保 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知识、环境污染监测的基本 原理和技术方法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2.45MB 文档页数:1006
地球科学概论实验 地质学基础 B实验 结晶学与矿物学 A实验 结晶学与矿物学 B实验 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学实验 岩石学 AI实验 岩石学 AⅡ实验 岩石学 AⅢ实验 构造地质学 A实验 构造地质学 B实验 古生物学及地层学 A()实验 古生物学及地层学 B()实验 地球化学 A实验 地质学基础 AI(矿物部分)实验 地质学基础 AI(岩石学部分)实验 地质学基础 AII实验 地球化学通论实验 中国地质学实验 岩石学 B实验 遥感地质学 A实验 宝石资源地质学实验 区域地质调查方法与技术实验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实验 理论古生物学()实验 门类古生物学实验 地球演化Ⅱ实验 中国区域地层()实验 地理信息系统 A实验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实验 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 A实验 砂岩中的地质流体记录实验 地球化学理论与应用()实验 火成岩成因研究方法与实例实验 变质作用研究方法与实例实验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实验 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 B实验 矿床学 B实验 石油地质学 A实验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实验 自然地理学 A实验 地层学基础()实验 构造解析实验 区域构造分析实验 成矿构造分析实验 第四纪地质与环境实验 构造地质学研究方法实验 电子探针分析方法及在地质中的应用实验 现代同位素分析方法及在地学中的应用实验 地质力学实验 数字地质科学概论实验 矿田构造学实验 地图学 A实验 三维地质建模与可视化实验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 A实验 地学计算与可视化实验 空间数据库原理实验 矿产勘查学()实验 矿床学 A实验 矿山地质学实验 采矿学概论实验 选矿学概论实验 矿石学实验 矿相学()实验 矿业权评估概论实验 流体包裹体实验 重砂测量与分析实验 中外含油气盆地()实验 不动产估价实验 土地利用规划实验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实验 土地信息系统实验 土壤学()实验 气候与气象学实验 遥感技术及应用 A实验 显微构造学()实验 现代沉积学实验 现代地貌学实验 油层物理学实验 GIS 设计与开发实验 地质认识实习 地质教学实习 地质教学实习(地理科学专业) 地质学基础教学实习 A 地质学基础教学实习 B 地质学专业专业实习 A 土地资源调查与测量教学实习 地质学专业生产实习 A 地质学专业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A 实践技能培训 学科基础主干课程综合研修 地理科学专业“3S”技术综合运用实习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石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72MB 文档页数:224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程的重要性和内容 1-2 能源概况 1-3 能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4 燃烧学的发展史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燃料 2-1 煤 2-2 液态燃料 2-3 气态燃料 第三章 燃烧过程的热工计算 3-1 燃料燃烧所需的空气量 3-2 完全燃烧产物生成量、成分和密度 3-3 不完全燃烧产物及燃烧过程的质量检测 3-4 空气消耗系数及运行时的风量调整 3-5 燃烧温度计算 第四章 燃烧化学动力学基础 4-1 化学反应速率 4-2 阿累尼乌斯定律 4-3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4-4 链锁反应 第五章 着火过程 5-1 热自燃理论 5-2 强迫着火 5-3 熄火 第六章 火焰传播和火焰稳定 6-1 层流火焰传播速度 6-2 影响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因素、火焰传播界限及淬熄距离 6-3 湍流火焰传播速度 6-4 本生灯燃烧过程及其火焰稳定 6-5 高速混气流中火焰稳定原理及稳焰方法 第七章 气体燃料燃烧 7-1 扩散燃烧与动力燃烧 7-2 射流流动 7-3 扩散火焰结构 7-4 预混火焰结构 7-5 引射式大气燃烧器 7-6 鼓风式燃烧器 7-7 燃烧器的适应性 7-8 新型气体燃料燃烧器 第八章 液体燃料燃烧 8-1 液体燃料的燃烧过程 8-2 燃油雾化过程 8-3 燃油雾化装置——喷嘴 8-4 燃油喷嘴的雾化特性 8-5 油珠的蒸发与燃烧 8-6 油雾燃烧 8-7 乳化油及其燃烧 8-8 典型液体燃料燃烧装置简介 第九章 固体燃料燃烧 9-1 煤的燃烧过程 9-2 固体碳粒的燃烧 9-3 碳粒燃烧的化学反应 9-4 多孔性碳粒的燃烧 9-5 二次反应对碳粒燃烧的影响 9-6 扩散与动力控制的碳粒表面燃烧 9-7 灰分对碳燃烧的影响 9-8 固体燃料的燃烧方式和燃烧装置 9-9 水煤浆燃烧 9-10 煤的气化 第十章 燃料燃烧引起的污染及其防治 10-1 燃料燃烧对空气污染的影响 10-2 碳黑与飞灰的形成与防治 10-3 硫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 10-4 氮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 附录 燃烧物理学基本方程 1 分子输运基本定律 2 基本守恒方程 3 二维边界层守恒方程 4 泽尔多维奇转换和广义雷诺比拟 5 斯蒂芬(Stefan)流
首页上页136137138139140141142143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429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