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00)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1MB 文档页数:71
第一节 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第二节 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第三节 病毒的增殖 第四节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第五节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第六节 病毒的分类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55MB 文档页数:16
• 掌握毒性噬菌体的概念,温和噬菌体的概念及其与细菌遗传物质转移的关系 • 熟悉噬菌体的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和生活周期及其应用; • 了解噬菌体数量的测定方法(噬斑形成单位)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39MB 文档页数:73
核酸是以核苷酸为基本组成单位的生物大分子,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 第一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及一级结构 第二节 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第三节 RNA的结构与功能 第四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 一、一般理化性质 二、DNA变性 三、 DNA的复性与分子杂交 第五节 核酸酶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37.5KB 文档页数:34
一、高分子聚集态结构直接影响材料性能 二、尽管一种材料的基本性质取决于它的分子结构,但其本体性质则是由分子的排列状态所控制的。 三、晶态结构(crystalline structure) 四、非晶态结构(non-crystalline structure) 五、取向结构(oriented structure) 六、织态结构(texture structure)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46MB 文档页数:46
配位化合物过去叫络合物,是一类比较复杂的分子, 一般是指由中心原子(过渡金属原子或离子)与 若干配体以配位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32MB 文档页数:80
第一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及其一级结构 The Chemical Component and Primary Structure of Nucleic Acid 第二节 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Dimension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DNA 第三节 RNA的结构与功能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RNA 第四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Characters of Nucleic Acid 第五节 核酸酶 Nuclease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63MB 文档页数:71
5.1 价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 5.2 杂化轨道理论 5.3 离域分子轨道理论 5.4 HMO法 5.5 离域π 键和共轭效应 5.6 分子轨道的对称性和反应机理 5.7 共价键的键长和键能 5.8 分子间作用力和分子的大小与形状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8.46MB 文档页数:66
主要内容:介绍核酸的分类和化学组成, 重点讨论DNA和RNA的结构特征,初步认识核酸 的结构特征与其功能的相关性;介绍核酸的主 要理化性质和核酸研究的一般方法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68MB 文档页数:118
1联系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了解波函数、四个量子数和电子云的基本概念,了解波函数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示意图。 2掌握周期系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布的一般规律及其与周期表的关系,明确原子(及离子)的外层电子分布和元素分区的情况。联系原子结构了解元素的某些性质的一般递变情况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2MB 文档页数:55
第一节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一、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 (一)脂质双分子层 (二)细胞膜蛋白质 (三)细胞膜糖类 二、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一)单纯扩散 (二)易化扩散 (三)主动转运 (四)出胞与入胞式物质转运 第二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传递功能 一、由具有特异感受结构的通道蛋白质完成的跨膜信号传递 (一)化学门控通道 (二)电压门控通道 (三)机械门控通道 二、由膜的特异受体蛋白质、G-蛋白和膜的效应器酶组成的跨膜信号传递系统 第三节 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一、兴奋性和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 (一)兴奋性和兴奋含义及其变迁 (二)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和阈刺激 (三)组织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 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一)生物电现象的观察和记录方法 (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三)生物电现象的产生机制 三、兴奋的引起和兴奋的传导机制 (一)阈电位和锋电位的引起 (二)局部兴奋及其特性 (三)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一、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二、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 (一)肌原纤维和肌小节 (二)肌管系统 三、骨骼肌的收缩机制和兴奋-收缩耦联 (一)肌丝的分子组成和横桥的运动 (二)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四、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一)前负荷或肌肉初长度对肌肉收缩的影响枣长度-张力曲线 (二)肌肉后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张力-速度曲线 (三)肌肉收缩能力的改变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四)肌肉的单收缩和单收缩的复合 五、平滑肌的结构和生理特性 (一)平滑肌的微细结构和收缩机制 (二)平滑肌在功能上的分类 (三)平滑肌活动的控制和调节
首页上页141516171819202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0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