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820)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75.3KB 文档页数:11
编辑程序是计算机系统中基本应用软件包之一。文章论述了北京钢铁学院软件开发室研制成功的屏幕编辑程序Y—edit的主要设计思想和结构特点Y—edit是在Unix操作系统支持下,用C语言编写的,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采用终端虚拟化的方法,Y—edit可以在任何终端使用。定义了控制命令和对应控制键的语法,给用户提供了自己定义控制命令和对应控制键的便利。采用GaP工作区域结构和简化控制命令。以提高响应速度。通过研制Y—edit,为设计系统应用程序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36MB 文档页数:20
本文论证了Stelco第6号和第7号焦炉燃烧室物理模型是能够定性地决定火焰的位置及高度的,模型表明燃烧室中控制燃烧的流动条件受到空气流动状态的强烈影响,尤其是和连接蓄热室和空气喷口的倾斜上升道有关。在6号焦炉燃烧室中空气流量分二部分供入,此时煤气流被从下空气喷口出流的倾斜空气射流吸至燃烧室的一侧,在7号炉燃烧室中,所有空气是从一个庭部喷口进入燃烧室的,由于倾斜空气流引起燃烧室中再循环气流,它控制着化学当量混合火焰的高度,同样可以看到,从煤气喷口底部通过一个小圆孔进入的煤气实际上是一个限制射流;它造成在喷口中的再循环促进了煤气高温裂解的可能性。应用模型来决定\火焰\的高度及位置,和从正在加热的燃烧室拍摄的照片大致相符,但正如所预期的那样,实际火焰约比根据模型化学当量混合浓度预测的火焰要高1.35至1.5倍,通过模型预测的火焰高度和测得的焦碳VTD结果相符较好,尤其对6号焦炉是如此。还应用模型研究了6号和7号焦炉燃烧室改变操作后的效果,其中包括在6号焦炉中采用改变气流的装置如转向砖,煤气喷口延伸管以及空气喷口角部盖板以及减少7号燃烧室的过剩O2等,模型试验表明只有采用延伸管能有效地使火焰在6号焦炉燃烧室下半部分布更均匀,而对7号炉来说采用5%过剩O2将获得同样的效果。模型试验的潜力和局限性需要继续研究,因为它们为燃烧室设计操作和燃烧以及它对VTD的影建立了重要的联系,可以认为这不仅是对上述个别燃烧室设计及操作条件的叙述,它还将对燃烧室系统的工作提供一般性的见解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16.43KB 文档页数:9
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以操作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富余煤气优化分配模型.与前人的优化模型相比,本文模型选取了较短的时间步长,并考虑了锅炉权重因子及煤气柜权重因子对优化结果的影响.根据国内某钢铁企业生产数据进行计算,发现优化结果对煤气柜权重因子和锅炉权重因子敏感,因此合理确定煤气柜权重因子和锅炉权重因子十分重要.优化模拟计算与现场经验调度的结果相比,降低了煤气柜储气量波动,提高了锅炉45.9%的发电量,煤气系统运行稳定性增强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37.92KB 文档页数:12
为能彻底解决群体智能算法早熟问题的同时保持原算法主体不变且可与现有优化理论协同优化,在前期仿真实验和理论证明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逐层演化的改进策略.利用在原算法中构建基于搜索空间压缩理论的自适应系统,通过逐层的压缩、选择、再初始化的操作,以包括压缩后搜索空间在内的社会信息作为遗传知识,指导寻优过程,从而实现最终解精度的提升、避免早熟问题的出现.对基准函数进行仿真实验可以看出该策略在提升算法精度,增强后期个体活性方面具有良好的表现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57MB 文档页数:8
采用硫印法,X光透射法、大样电解法和金相法,对钢包、中间包和连铸坯中的夹杂物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对浇注过程中夹杂物类型、数量、组成和分布以及二次氧化进行了讨论。所得结果,对改进生产操作和提高铸坯纯净度具有指导意义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99.92KB 文档页数:7
从材料大气腐蚀数据库应用系统如何在IBM/PC-XT计算机上实现的角度,介绍它的机器环境和系统构成,详细地叙述了该系统的应用程序。该系统的优点是操作方便,容易掌握。它的应用对实现全国大气腐蚀试验站的管理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55.74KB 文档页数:5
采用反向传播网络作为推理机,构造了高炉异常炉况判断专家系统,该系统具有良好的自学习功能和联想记忆功能.系统采用离线学习方式,在线运行时,可将高炉操作实绩存入知识库,作为进一步学习的样本,从而提高了系统精度和联想能力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03.6KB 文档页数:6
讨论了实现高炉铜冷却壁冷却系统自保护能力的两个方面:挂渣能力和挂渣环境.在编制通用三维冷却壁传热计算软件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际铜冷却壁进行计算并结合高炉实际操作经验分析得出:铜冷却壁更适合应用在高炉的高热负荷区;铜冷却壁具备很好的挂渣能力,但在高炉生产过程中实现冷却系统的“自保护”能力以达到长寿高效,还必须提供好的挂渣环境.分析了挂渣环境的诸因素,给出了煤气温度变化时炉墙温度场的变化规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94.7KB 文档页数:6
通过分析太钢4350m3高炉(5#高炉)炉缸以上冷却系统的设计特点,研究其在高煤比、高产量情况下炉内煤气流分布对炉体热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太钢5#高炉的边缘气流指数W值控制在0.55左右;中心气流指数Z值应控制在8.8左右;5#高炉下部炉腰炉腹的热负荷较为稳定,而炉身的中上部稳定性较差;5#高炉的热负荷还有降低的潜力,热负荷控制在10~120GJSh-1范围4350m3高炉仍可稳定操作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23.71KB 文档页数:4
采用带动量项的线性再励自适应变步长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基于多周期运行模式的烧结矿化学成分预报模型;使用基于数据库技术的知识库和正向推理的推理机,开发了化学成分控制专家系统.系统自投入运行以来,预报模型命中率稳定在90%以上,操作指导建议采纳率达到92%,实现了对烧结矿化学成分的稳定控制
首页上页17117217317417517617717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82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