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98)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0.5KB 文档页数:8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由于腐蚀而遭受破坏报废的金属 设备和材料的重量约为金属年产量的20~30%! 其中还未计算由此引起的间接损失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9MB 文档页数:42
本门课程的产生及内容 化学工业是对原料进行化学加工以获得有用的产品。显然,其核心是化学反应过程及其设备, 为使化学反应经济有效的进行,反应器内必须保持某些最佳反应条件,如适宜的压强、温度和物料 的纯度。这些过程统称为前处理。反应后,产物与反应物必须分开,产物必须精制,这些过程称为 后处理。前后处理中,绝大多数过程是纯物理过程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28KB 文档页数:19
第八章电力拖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 一、拖动:应用各种原动机使生产机械产生运动,以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用电动机作为原动机则称为电力拖动。 二、电力拖动的组成:电动机、控制设备、传动机构、工作机构、电源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41.5KB 文档页数:23
高层: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 5.1给水工程 5.2排水系统 5.3热水供应系统 5.4消防给水系统 5.5管道敷设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11.01KB 文档页数:22
第七章吸附分离法 一、概述 定义:利用固体特有的吸附特性,从 液体中吸附目标物,再用适当的洗脱剂将 其解吸达到分离纯化的过程。 特点:浓缩倍数高;有机溶剂用量少 ;pH变化小;操作简便、安全、设备简单 等。 应用: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食品 、化工、环保及电子等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52MB 文档页数:35
一、概述 ·定义——也称色谱层析、色谱、色层;样品中各组成依据其 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作用行为的差别进行多次分离的过程。 ·特点——分离精度高、适用范围广、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处理量小、间歇操作等 ·发展史——1903年一位俄国植物学家首次提出。1931年首 次应用于制备;1938年适用范围扩展至无色物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44.51KB 文档页数:18
第四章萃取分离法 一、概述 1.定义——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水相与有机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的过程,也称溶媒萃取。 2.特点——浓缩倍数和纯化倍数较高,可连续、多级操作,溶剂耗量大,对设备、安全要求高。 3.应用——生物小分子物质:抗生素、有机酸、氨基酸等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74KB 文档页数:12
一、蒸发:使含有不挥发物质的溶液沸腾汽化并移出蒸气,从而使溶液中溶质浓度提高的单元操作 称为蒸发。所采用的设备称为蒸发器。蒸发是在液、固相之间进行,化学工业中以蒸发水溶液为 主,蒸发以流体输送为基础仍遵循传热基本规律。(蒸发效果是从溶液中分离出部分溶剂一传质过 程;实质上是传热壁面一侧的蒸汽冷凝与另一侧的溶液沸腾间的传热过程一传热。物理上的蒸发: 在溶液表面发生的气化现象。即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气化。)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63.5KB 文档页数:35
一、生产能力度量 1.产出度量:如汽车厂年产100辆汽车 2.投入度量:可利用的设备台数 3.最大能力正常能力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9.5KB 文档页数:16
第五章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规程 中试放大的目的是验证、复审和完善实验室工艺所研究 确定的反应条件,及研究选定的工业化生产设备结构、材质 、安装和车间布置等,为正式生产提供数据,以及物质量和消耗等。 第一节中试放大的研究内容 一、概述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直接关系到化学合成反应或生物合成途径的次序、条件(配料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方式、后处理方法和精制条件等)统称为工艺条件。其它过程则成为辅助过程
首页上页1516171819202122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98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