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42)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3MB 文档页数:5
兰州交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打印版)第九章 传染与免疫(含答案)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85MB 文档页数:51
重点掌握: 1. 甲~戊五种肝炎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基因组特征、抗原组成、抵抗力 2. 五种肝炎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传播途径、致病特点、致病与免疫机制 3. 五种肝炎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法及预防措施 难点 1. 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结构与功能 2. 乙型肝炎病毒的致病与免疫机制 3. 五种肝炎病毒血清标记物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点: 世界性传染病 传染性强 传播途径复杂 流行广泛 发病率较高 肝炎病毒的类型: 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 HAV)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 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C virus, HCV) 丁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D virus, HDV) 戊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E virus, HEV)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939KB 文档页数:35
重点掌握: 1. 虫媒病毒的定义及在我国流行的虫媒病毒病 2. 乙脑病毒和登革病毒流行病学特征:传染源、传播媒介、流行特点 3. 乙脑病毒、登革病毒和森林脑炎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4. 乙脑病毒和登革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法及预防措施 难点: 乙型脑炎病毒和登革病毒的致病与免疫机制 乙型脑炎病毒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 登革病毒( Dengue virus) 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DHF/DSS) ◼ 登革病毒抗体依赖的增强作用(ADE) (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63MB 文档页数:102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第四章 病毒与亚病毒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第六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 第八章 微生物的遗传 第九章 微生物的生态 第十章 传染与免疫 第十一章 食品微生物的利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74MB 文档页数:51
动物传梁病等 感染( infection),又称传染,是病原体对动物体的 种寄生过程。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有些寄生物与动物体宿主之 间达到了互相适应,互不损害对方的共生状态.例 如肠道中的大肠杆菌和某些真菌。但这种平衡是相 对的,当某些因素导至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如艾 滋病)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其固有寄生部位而到 达其不习惯寄生的部位,如大肠杆菌进入腹腔或泌 回本节尿道时,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伤,则可产 生机会性感染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27KB 文档页数:34
一、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类型核酸(RNA/DNA),必须在活的易感细胞内以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二、人类传染病有70%-80%是由病毒引起。 三、某些病毒性疾病死亡率高(如爱滋病.狂犬病) 四、缺乏有效治疗药物 五、与某些癌症的发生有关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7MB 文档页数:52
本章小结: 1、目前已发现的肝炎病毒的种类 2、HAV的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 3、 HBV的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血清学诊断指标的临床意义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59MB 文档页数:44
实验一 流行病学统计、临诊记录和表报 实验二 病料取材和送检 实验三 预防接种与免疫程序 实验四 消毒与消毒剂 实验五 法氏囊病琼扩试验诊断 实验六、七 结核病诊断 实验八、九、十 布氏杆菌病的诊断 实验十一 病理标本观察 实习一 猪瘟的诊断 实习二 新城疫的诊断 实习三 禽霍乱的诊断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56MB 文档页数:59
第一节 感染的一般概念 infection 第二节 宿主的非特异免疫 non specific immunity 第三节 宿主的特异性免疫 specific immunity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9KB 文档页数:22
一、免疫接种的定义 二、免疫接种的分类 三、药物预防
上页1234567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42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