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37)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84KB 文档页数:14
一、基本概念 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称为外源化合物 的生物转运,也称作毒物的生物转运。外源化学物由机体接触到入血液的过程 称为吸收,通过血流分散到全身组织细胞中为分布。在组织细胞中,外源化学 物经各种酶系的催化,发生化学结构与物理性质的变化的这一过程称为代谢。 代谢产物和一部分未经代谢的母体化学物排除体外的过程为排泄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11MB 文档页数:81
掌握:铅中毒、汞中毒苯临床表现 熟悉:铅中毒、汞和苯中毒的诊断、处理原则和治疗 了解:铅、汞和苯的理化特性 (一)生产性毒物和职业中毒概述 (二)铅中毒 (三)汞中毒 (四)苯中毒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70KB 文档页数:62
接触化学毒物人员的营养与膳食 职业接触涉及的大多数有毒、有害化合物 进人机体后在肝脏经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 化酶代谢,其中绝大多数经代谢减毒后经 胆汁或尿排出体外,部分有毒有害化学物 质可直接与还原性谷胱甘肽结合而解毒。 机体营养状况良好时,可通过对酶活性的 调节来增加机体的解毒能力,提高机体对 毒物的耐受和抵抗力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29MB 文档页数:42
第一节外源化学物的增毒与终毒物的形成 第二节终毒物与靶分子的反应 第三节细胞功能障碍与毒性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46MB 文档页数:41
一、基本概念 1.毒物(Toxicant):能引起机体暂时或永久性损害,甚至导致死亡的物质。 2.毒性( toxicity):毒物引起生物体损害的性质和能力。 3.中毒(Toxication):有害物引起生物机体出现功能或器质性改变而出现的疾病状态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43.5KB 文档页数:23
一、植物性食品中固有的毒物 (一)有毒植物蛋白及氨基酸 1,凝集素:在豆类及一些豆状种子如蓖麻、大豆、豌豆、扁豆、菜豆、刀豆、蚕豆等籽实中含有一种能使红细胞凝集的蛋白质,简称凝集素。吃豆类时,应充分加热熟透,破坏其中的凝集素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11KB 文档页数:8
由于接触途径不同,机体对 毒物的吸收速度、吸收量和代谢 过程亦不相同,故对毒性有较大 影响。实验动物接触外源化学物 的途径不同,化学物吸收入血液 的速度和吸收的量或生物利用率 不同。这与机体的血液循环有关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97MB 文档页数:15
含义 凡以涌吐药为主组成, 具有涌吐疲涎、宿食、毒物等作用, 用以治疗治疗痰厥、食积、误食毒物 的方剂, 统称涌吐剂。(吐法)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10.5KB 文档页数:52
第一节毒物、毒性和毒作用 第二节剂量、剂量-量反应关系和剂量-质反应关系 第三节表毒性常用指标 第四节安全限值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58.5KB 文档页数:30
临床前毒理学评价目的意义 一、新药评价的核心内容之一 二、目的: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1、超过限量、改变应用范围或用药途径→变成毒物 2、1985--1994,收审新药近四千种,已批准上市约占50%,而另外50%未被批准上市新药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因毒理学评价没有通过
上页1234567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37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