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31)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22KB 文档页数:23
1.1测量学的定义、任务、分类 1.2地面点位的确定 1.3以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1.4测量工作概述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1MB 文档页数:29
一、测量实习规定 (1)在测量实验之前,应复习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预习实验或实验指导书,明确目的与要 求、熟悉实验步骤、注意有关事项,并准备好所需文具用品,以保证按时完成实验任务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86KB 文档页数:10
1.1测量学的任务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 1.2我国测量学发展概况 1.3地面点位的确定 1.4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73KB 文档页数:33
题库题型:计算题 序号:500 题型:计算 章节:7-1 题目:地面上两点的水平距离为150M,问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11MB 文档页数:49
第八章 地下建筑物的施工测量 §8-1 概述 §8-2 隧道贯通误 §8-3 隧道控制测量误对横向贯通精度影响 §8-4 进洞关系数据的推算 §8-5 地下控制测量 §8-6 隧道施工中的测量工作 §8-7 隧道贯通误差的测定 第九章 竖井联系量与陀螺经纬仪测量 §9-1 竖井联系测量的任务和内容 §9-1 一井定向 §9-3 两井定向 §9-4 通过竖井传递高程的方法 §9-5 陀螺仪指北的原理 §9-7 用陀螺经纬仪观测陀螺北方向的方法 §9-8 仪器常数测定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4MB 文档页数:10
膏体充填是推动金属矿绿色开采发展的关键技术,并可为资源的深部开采提供安全、绿色、高效的技术支撑。全尾砂膏体流变学是膏体充填技术的基础理论,本文在综述膏体流变概念、特性与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流变测量技术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概述了现阶段常用的浆式旋转流变仪、坍落筒、L管、倾斜管及环管法进行流变测量的原理及应用,针对膏体这一屈服型非牛顿流体,重点分析了屈服应力的测量,并对以上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综合论述。流变测量深刻地影响着膏体流变理论及膏体充填工艺的发展,为此,对测量技术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构建膏体流变测量标准及加强流变测量技术与充填工艺的结合是重点,并对膏体流变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文档格式:PPS 文档大小:6.04MB 文档页数:33
学习目标: • 理解测量科学技术在土木工程的意义。 • 掌握坐标系统、高程系统的概念和应用。 • 理解测量定位概念与技术过程。 • 把握绪论对于学习工程测量技术的基本导向。 第一节 测量学与土木工程 • 一、测量学概念 • 二、测绘学的分支学科 • 三、测绘科学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 第二节 地球体的有关概念 • 测量在地球上进行,必须了解有关地球体的概念 • 一、地球体的有关概念 • 二、参考椭球体的参数 第三节 坐标系统的概念 • 一、大地坐标系统 • 二、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 三、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四节 高程系统的概念 • 一、高程系统的一般概念 • 二、实际应用中的地面点高程的概念 第五节 地面点定位的概念 • 一、地面点定位的技术过程 • 二、地面点定位元素 • 三、地面点定位的工作原则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77MB 文档页数:11
提出了基于双偏心误差齿轮副的驱动齿面与齿背面(双齿面)无负载传动误差计算模型,建立与时变侧隙计算公式的等价关系,从理论上证明了基于双齿面传动误差的侧隙测量方法。通过实验方法测量不同负载力矩、不同初始啮合面的双面传动误差并获得相应载荷下的初始回差。基于双齿面传动误差实验曲线,实现了对齿轮副整个大周期侧隙的连续测量与预测。结果表明,连续侧隙曲线与机械滞后回差法测量结果吻合良好,而侧隙预测较好地反应了侧隙值变化范围和变化趋势。同时,侧隙连续测量方法及侧隙预测均证明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提高了侧隙测量效率并获得了更全面的侧隙数据,对齿轮传动的非线性研究、消隙控制以及齿轮精度研究等均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97KB 文档页数:5
为了测量地球相对于“以太”的运动 , 1881年迈克尔孙用他自制的干涉仪进行测量, 没有结果 . 1887年他与莫雷以更高的精度重新 做了此类实验,仍得到零结果, 即未观测到地 球相对“以太”的运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85.5KB 文档页数:3
为了测量地球相对于“以太”的运动,1881年迈克尔孙用他自制的干涉仪进行测量,没有结果. 1887年他与莫雷以更高的精度重新做了此类实验, 仍得到零结果,即未观测到地球相对“以太”的运动
首页上页1920212223242526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31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