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78)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17MB 文档页数:7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6111铝合金进行高温拉伸试验,研究了其在变形温度为350、450和550℃以及应变速率为0.1、1和10 s-1时的热变形行为.6111铝合金的流变应力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应变速率增大而增大,其热变形从应变硬化阶段过渡到稳态变形阶段.建立了综合考虑应变、温度和应变速率对流变应力的影响以及耦合位错密度的统一黏塑性本构模型,并通过遗传优化算法求解出本构模型中的材料常数.模型计算得到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86MB 文档页数:7
利用扫描电镜(SEM)对XCQ16和20Mn2两种车轴用钢疲劳断口和裂纹扩展断口进行分析,研究疲劳失效过程中的裂纹萌生及扩展机理.结果表明:裂纹均是从试样表面萌生,非金属夹杂和位错是主要的萌生机制;XCQ16钢在疲劳断口中部区的裂纹闭合效应大于20Mn2钢,裂纹扩展较慢;两者在裂纹扩展区的扩展机理不同,XCQ16钢属于塑性断裂,20Mn2钢属于解理断裂;在非金属夹杂上,XCQ16钢多含氧化物和硫化物的混合夹杂,20Mn2钢主要是氧化物夹杂,混合夹杂对材料的疲劳性能影响较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10.67KB 文档页数:6
论述隔热技术在军用装甲车辆上的应用意义,分析发动机燃烧室应用隔热技术存在的困难和关键问题.采用类比实验的方法,应用金属半固态加工理论和材料属性的研究方法,通过对金属陶瓷(以TiC-Ni为例)进行热模拟实验,研究金属陶瓷在高温下的变形规律和性能,从而探索性地研究陶瓷在高温下的破坏机理.实验和研究表明:基于经典弹塑性及蠕变理论的本构方程,非弹性应变在高温下其本质上是时间相关的.非弹性变形是由一单一的机理控制,宜用统一的方法,即把塑性及蠕变相联系起来的弹粘塑性本构方程来处理.根据热模拟实验数据,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拟合出反映某金属陶瓷在高温下变形性能的数学模型,最后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是合理的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50KB 文档页数:47
本章主要内容 纺织材料的热学性质 导热与保温、热转变点、阻燃性与抗熔性、热 膨胀与热收缩、热塑性与热定型、耐热性与热稳定性等性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89MB 文档页数:86
5-1引言 5-2平面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5-3梁横截面上的剪应力 5-4梁的正应力和剪应力强度条件·梁的合理截面 5-5非对称截面梁的平面弯曲·开口薄壁截面的弯曲中心 5-6考虑材料塑性时的极限弯矩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40.5KB 文档页数:2
第一章:金属的晶体结构 第二章:纯金属的结晶 第三章:二元合金的相结构与结晶 第四章:铁碳合金 第五章: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906KB 文档页数:32
长期以来,人们根据对材料破坏现象的分 析,提出过各种各样的假说,认为材料的某一 类型的破坏是由某种因素引起的,这种假说就 称为强度理论。 比如铸铁,其拉伸试样是沿横截面断裂的, 扭转圆试样则沿斜截面断裂,两者都是在无明 显变形的情况下发生脆性断裂而破坏的。 又如低碳试样受拉伸和压缩时,通常会有 显著的塑性变形,当构件变形过大时,就失去 了正常工作和承载能力。 第一节 概念 第二节 四个强度理论及相当应力 第三节 四个强度理论适用范围及应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5MB 文档页数:27
钢结构是由钢板、热轧型钢和冷加工 成型的薄壁型钢制造而成。与其他材料的 结构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材料强度高,钢材质量轻 (2)韧性、塑性好 (2)材质均匀 (3)制造简单,施工周期短。 (4)密封性好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46.5KB 文档页数:27
第一节 冲压成型操作前的技术准备 第二节 冲压成型操作试验的模具安装与调试 第三节 锻造成型操作前的技术准备 第四节 锻造成型操作试验的模具安装与调试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6.5KB 文档页数:14
晶体中塑性流动强烈地决定于结晶学,即具有一定的滑移系统,与此相比较,液体和玻璃的粘滞形变完全是各向同性的,只决定于作用应力
首页上页1920212223242526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78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