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278)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7MB 文档页数:5
采用离心浇铸挤压工艺制备了20Cr/1Cr18Ni9Ti复合钢管.通过扫描电镜研究了试制复合钢管界面区域的显微组织,利用拉伸实验和热疲劳实验测试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离心浇铸挤压工艺生产的复合钢管实现了界面完全冶金结合,界面结合强度大大提高,界面处存在的过渡区增强了复合管的加工、使用性能.采用此新工艺生产的复合钢管具有较好的组织和性能,并且工序简短,生产成本低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28.93KB 文档页数:4
研究了在晶态Ni-P合金刷镀液中添加稀土后,镀层组织结构上的变化,X射线衍射及透射电子衍射分析表明:在镀液中添加一定量的稀土可显著提高镀层中的非晶态组织比例,其变化规律与相应的镀层耐蚀性能变化规律是一致的,并讨论了可能的机理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38MB 文档页数:17
在铁基粉末冶金中,采取铁磷合金化,是改善和提高铁基粉末冶金制品的强度和韧性的有效方法之一。研究铁磷合金的组织与性能,对于制定铁磷合金的最佳工艺、获得更高的综合性能以及铁磷合金的推广应用,都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列举了不同成份的Fe-P二元系及Fe-P-C三元系合金所具有的优越性能,并以金相方法配合显微硬度的测定,着重研究了不同烧结及冷却条件下的组织和性能变化,并对强化机理进行了探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07.39KB 文档页数:6
利用透射电镜、能谱仪(EDX)及多功能内耗仪系统地研究了在相同成分、轧制工艺、淬火工艺和不同回火温度条件下Q960钢组织中析出物的形态、分布和组成,给出了回火温度对析出物组织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回火温度低于400℃时,马氏体内固溶碳量下降趋势较剧烈;回火温度高于400℃时,马氏体内固溶碳量下降非常缓慢.此外,大量细小且平行析出的θ-碳化物溶解并最终被沿马氏体板条界析出的Cr的碳化物代替.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Nb、V和Ti的复合碳氮化物长大,形状也由方形向椭圆形演变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68.96KB 文档页数:5
研究了热轧终轧温度(FT)对超低碳高强度烘烤硬化钢板(简称ELC-BH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两相区终轧形成的混晶组织是导致退火板r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3MB 文档页数:7
GCr6钢在拉伸速度由0.375毫米/分到5毫米/分和温度范围由650℃到710℃的区间呈现出超塑性。拉伸实验的最大延伸率是在0.375毫米/分和710℃的条件下达到459.3%。GCr6钢的组织是铁素体加细小的碳化物颗粒。研究表明经二次调质处理可得到满意的适合于呈现超塑性的显微组织,此时所看到的最大的碳化物颗粒为4μ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2MB 文档页数:23
《工程科学学报》:金属增材制造的微观组织特征与其抗腐蚀行为的研究进展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8.24MB 文档页数:227
徐州工程学院:《植物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植物细胞与组织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22.91KB 文档页数:5
利用热模拟压缩变形实验研究了Q235碳素钢多道次热变形及后续处理过程的组织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采用高温奥氏体的形变再结晶及过冷奥氏体的形变强化相变,可以使Q235低碳钢的铁素体晶粒细化至4-5μm,材料的屈服强度达到400MPa级,延伸率达到40%.经适当的后续处理后,渗碳体、珠光体等第二组织弥散分布于细晶铁素体晶界上,使Q235低碳钢在保持细晶钢原有强度级别和塑性的基础上,屈强比有效降低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1MB 文档页数:6
研究了硅对低碳Si-Mn双相钢纤维状马氏体形成、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过热度△TⅡ(奥氏体化温度与AC1的温度差值)相近的条件下,钢中硅含量提高有阻止马氏体纤维粗化的作用。原始组织为高温淬火态的钢,在(α+γ)两相区二次淬火组织中,纤维马氏体开始消失的温度随钢中硅含量增多而升高,钢中硅含量每增加一倍,该温度相应升高约40℃
首页上页1920212223242526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278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