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715)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94.51KB 文档页数:3
桃、杏、李褐腐病 Stone fruits brown rot 褐腐病又名菌核病、果腐病、实腐病等。1796年最早记载,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病害。 可寄生在桃、杏、李、樱桃、梅等核果类果树上,引起果腐、花腐和叶枯。我国从南到北各 桃、杏、李产区均有发生。在核果类果树中以桃受害较重,江淮流域,江苏、浙江和山东每 年都有发生,北方桃园则多在多雨年份发生流行。褐腐病在春季开花展叶期如遇低温多雨, 引起严重的花腐和叶枯:在生长后期如遇多雨潮湿天气,引起果腐,使果实丧失经济价值 除在果园发生外,在运输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8.51KB 文档页数:3
桃穿孔病 Peach Perforation 桃穿孔病是桃树上最常见的叶部病害。在世界各桃产区都有发生。该病包括细菌穿孔、 霉斑穿孔和褐斑穿孔三种。其中以细菌性穿孔最为常见,并广泛分布于全国各桃产区。桃树 感染此病可造成大量叶片穿孔脱落,枝梢枯死,严重削弱树势,影响花芽分化,造成巨大损 失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27.51KB 文档页数:3
烟草根结线虫病 Tobacco Root Knot Nematode 烟草根结线虫病是世界各国烟草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一般在温暖地区轻砂质土或砂 壤土发生严重。我国根结线虫病分布范围很广,据90年代初统计,我国云南、贵州、广东、 广西、湖南、湖北、浙江、安徽、福建、陕西、四川、河南和山东等13个省市烟区不同程 度地发生根结线虫病。特别是近年来烟草根结线虫病扩展迅速,危害逐年加重,已成为烟草 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2MB 文档页数:5
烟草病毒病 Tobacco viral diseases 烟草病毒病是世界各烟草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类重要病害,种类很多,国外报道已从烟草 上分离到的病毒有27种左右,国内已发现16种,其中发生普遍的有烟草花叶病毒(TMV) 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Y病毒(PVY)和烟草蚀纹病毒(TEV)等。各种病毒病在 不同的地区间分布略有差异,TMV主要分布在东北、云南、贵州、广东、四川等烟区,CMV 主要发生在黄淮、西南、西北、福建等烟区,在很多地区还存在TMV和CMV的复合侵染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1.51KB 文档页数:2
棉花生理病害 Cotton Physiological Diseases 棉花生理病害是由不适宜的生态环境所引起的非侵染性病害的总称,世界各产棉国都有 发生,我国各产棉区发生也比较普遍,个别年份发生较重。如1987年江苏徐州市发生面积 占棉花种植面积的40.5%,盐城市重病区发病率高达60%以上,产量损失达30%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7.51KB 文档页数:3
大豆菌核病 Soybean Sclerotinia Stem Rot 大豆菌核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国外分布于巴西、加拿大、美国、匈牙利、日本、印 度等国。我国以黑龙江、内蒙古大豆产区发病重,发病率可达60%100%,造成绝产 症状 从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生,以花期危害严重。地上部发病,可产生苗枯、叶腐、茎腐 荚腐等症状,最后导致全株腐烂死亡,严重影响产量。幼苗发病,茎基部呈湿润状变褐,潮 湿时病部生长出絮状菌丝,病部干缩呈黄褐色,苗倒伏枯死,表皮撕裂状。叶片发病,多从 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初为暗青色水渍斑,后渐扩展成圆形或不规则形斑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0.01KB 文档页数:1
薯类作物包括甘薯和马铃薯。全世界已报道甘薯病害50多种,我国已发现近30种。发 生普遍而危害较重的有:甘薯黑斑病、甘薯根腐病、甘薯瘟、甘薯茎线虫病和甘薯软腐病等。 甘薯黑斑病于1937年从日本传入我国东北后,逐渐自北向南蔓延,在甘薯生产上造成巨大 损失。甘薯瘟于1940年在我国广东信宜县首次发现,随后在我国南方的一些省(区)传播 危害。甘薯根腐病是我国在20世纪加年代新发现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曾在黄淮海、长江中 下游一些地区猖獗危害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62.51KB 文档页数:5
玉米茎基腐病又称茎腐病或青枯病,世界玉米产区普遍发生,其中美国发生普遍,危害 严重。我国该病在20世纪20年代即有发生,60年代后由于主推的自交系和杂交种对茎基 腐病多数抗性不强,因此很快成为玉米上亟待解决的重要病害问题。目前在我国广西、浙江 湖北、陕西、河北、山东、辽宁等18省(区)均有发生,一般年份发病率109%20%,严 重年份达20%~30%,个别地区高达50%60%,减产25%,重者甚至绝收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80.01KB 文档页数:4
小麦叶锈病是禾谷类锈病中分布最广、发生最普遍的一种小麦病害,全世界小麦种植区, 包括北美、欧洲、亚洲、澳洲、非洲等的许多国家都有发生。中国小麦叶锈病以西南和长江 流域一带发生较重,华北和东北部分麦区也较重。华北冬麦区1969、1973、1975和1979 年叶锈病大流行,东北春麦区1971、1973、1975和1980年中度流行,均造成相当大的经济 损失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76.01KB 文档页数:4
小麦赤霉病在全世界普遍发生,主要分布于潮湿和半潮湿区域,尤其气候湿润多雨的温 带地区受害严重。在我国该病过去主要发生于小麦穗期湿润多雨的长江流域和沿海麦区,20 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向北方麦区蔓延
首页上页223224225226227228229230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715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