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74)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41MB 文档页数:70
1、酶生物合成过程 2、常见产酶微生物 3、酶的发酵工艺条件及控制 4、酶生产过程的动力学 5、动植物细胞培养产酶,自学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26MB 文档页数:66
真核微生物(Eukarya) 又称真细菌(eubacteria),包括普通细菌、放线菌、蓝细菌、 枝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等 古生菌在进化谱系上与真细菌及真核生物相互并列,且与后者关系 更近,而其细胞构造却与真细菌较为接近,同属于原核生物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71MB 文档页数:91
生长缓慢,专性需氧,有分枝生长的趋势; 细胞壁含有大量脂质,含有分枝菌酸:抗酸染色(Acid-fast stain)使之着色,故又称抗酸杆菌(acid-fast bacilli); 胞内寄生菌; 无鞭毛、菌毛,不形成芽胞,也不产生外毒素和内毒素,其致病与菌体成分引发机体的超敏反应有关。 引起的疾病都呈慢性,并伴有肉芽肿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98MB 文档页数:54
抗体(antibody,Ab)是B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地结合,具有免疫功能;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存在于血液、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一、基本概念 二、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 三、免疫球蛋白的特点与功能 四、抗体的生物学活性 五、免疫球蛋白的免疫原性 六、人工制备的抗体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76MB 文档页数:64
正逆转录病毒亚科 (Orthoretrovirinae) Retroviridae 泡沫逆转录病毒亚科 (Spumavirinae) 未发现与人类疾病有关 慢病毒属 Lentivirus: 人免疫缺陷病 毒(HIV-1,2) 丁型逆转录病毒属 Deltaretrovirus:人 嗜T淋巴细胞病毒I型 (HTLV-1)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64MB 文档页数:65
微 生 物 的 新 陈 代 谢 新陈代谢:微生物不断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 通过生物酶催化的复杂生化反应,在体内不断进行物 质转化和交换的过程。 分解代谢:分解复杂营养物质,降解高能化合物,获 得能量; 合成代谢:通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将营养物质转化 为复杂的细胞成分,机体制造自身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86.5KB 文档页数:17
第一节 过敏反应(Ⅰ型) 第二节 细胞毒型(Ⅱ型)变态反应 第三节 免疫复合物型(Ⅲ型)变态反应 第四节 迟发型(Ⅳ型)变态反应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57MB 文档页数:68
◼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 指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发生以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表现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 异常或病理性的免疫应答 ◼ 变态反应(allergy) 第一节 I型超敏反应 第三节 Ⅱ型超敏反应 第四节 Ⅲ型超敏反应 第五节 Ⅳ型超敏反应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47MB 文档页数:8
含氟矿石中生物浸出技术推广应用存在瓶颈,究其原因在于伴随含氟脉石矿物溶解,氟对浸矿微生物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利用氟的水化学特性,通过添加可形成稳定络合物的物质来转换F离子存在形态,进而使浸矿微生物可以耐受高氟环境.本文系统研究了氟对细菌的抑制机理,明确了氟的真实毒性形态HF,发现了氟对细菌存在跨膜抑制作用,氟胁迫条件下,干细胞内氟离子质量分数明显高于无氟对照组达到18%以上.选择在生物冶金体系中常见Fe3+做为研究对象,研究了Fe3+对F-的络合解毒作用,热力学分析结果可知,Fe3+可以与HF发生一级竞争络合反应,破坏HF络合结构.在铁离子存在条件下,细菌最高可以耐受F-质量浓度1.0 g·L-1的环境下生长.铁氟络合形态分析可知,只有当培养基中Fe3+质量浓度5倍过量于F-质量浓度,细菌才能正常生长,对应的FeF2+在氟化物中质量分数达45%时,而游离氟离子浓度为2.87×10-5 mol·L-1.络合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根据配位化学原理,随着F-/Fe3+浓度比的减小,配体浓度相对较低,氟与铁的络合物向低配位方向移动,可以通过调整培养基中的氟铁浓度比来调整氟铁络合产物,使细菌在高氟环境中生长成为可能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18MB 文档页数:61
第一节 病毒的致病作用 第二节 抗病毒免疫 固有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适应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干扰素(IFN) NK cells、巨噬细胞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首页上页2021222324252627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74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