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27)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59MB 文档页数:45
生物体内不断进行着各种化学变化。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能以十分简单的物质(如 水、CO2和无机盐)为原料合成各种复杂物质,并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于有机物质 中;而其他生物又能分解这些复杂物质,从中获取能量。例如,动物以植物体中的淀粉等 复杂物质为食物,将淀粉降解成单糖,并在细胞内进一步分解为CO2和水,同时释放能 量供动物生长、发育、运动等各种生命活动需要。 第一节 酶的命名与分类 第二节 酶的催化性质 第三节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第四节 酶的作用机制 第五节 别构酶、同工酶、诱导酶、抗体酶 第六节 酶的分离提纯与活力测定 第七节 维生素与辅酶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06KB 文档页数:13
5-3质系动能定理 柯尼希定理 “质系动能等于质系相对质心运动的动能 加上位于质心上质量为质系总质量的质 点的动能。”或者:“质系的动能等于 跟随质心平动的动能加上相对质心平动 坐标系运动的动能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3KB 文档页数:6
1、课程简介 《专业外语》是园林专业的重要选修课程,它结合园艺、园林等观赏植物研究对象,介绍 与园林学有关的园林艺术及园林植物栽培繁育技术等科学研究成果。通过学习,了解园林学的 发展动态,掌握园艺学的专业词汇、提高专业外语的阅读能力、翻译能力和写作能力,为将来 从事园林专业生产和科研奠定雄厚的基础 2、地位和任务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园林美化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专业外语》的学习,对培养高素质的、符合国际化标准的园林专业人才提供了可能 学习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掌握园林学的专业词汇,提高专业外语翻译能力和写作能力,了 解当前园林生产上推广应用的高新技术,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社会的需求、能够进行国际 交流和合作、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25.89KB 文档页数:4
针对传统供能装置的缺点,提出了一种传递能量方式——使用微带天线传递能量。设计了用于监测系统传递能量的微带天线,并对微带天线对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其传输衰减和天线的效率及匹配条件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和分析表明:在近距离、小功率的情况下,使用微带天线传递能量的方法是可行的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0.5KB 文档页数:3
1.1 概述 定义:电机就是一种将机电能量进行转换的电磁装置。 包括机械能→电能;电能→机械能;电能→电能。 特点:(1)它依赖于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力定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53.33KB 文档页数:4
对兴澄特钢的一些主要工序:烧结、炼铁、炼钢和轧钢的能源物质消耗和耗能工质消耗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基于相同的统计和计算方法,得到生产每吨产品的工序电耗、能耗以及折算的全流程吨钢电耗、能耗值.特炼分厂电炉炼钢年产量2002年为79.18万t,2004年为91.60万t,增长15.69%;电炉吨钢冶炼电耗由340.20kW·h·t-1降至166.30kW·h·t-1,降幅51.12%;而全流程吨钢能耗由289.51kgce·t-1上升到615.44kgce·t-1,增长1.13倍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8.24MB 文档页数:83
1886年,A. Mayer 发现具有传染性的烟草花叶病毒; 1892年,D. Ivanovsky烟草花叶病病原体能通过 细菌滤器:一种能通过细菌滤器的”细菌毒素” 或极小的细菌” 1898年,M W Beijerinck对烟草花叶病病原体的研究 结果:能通过细菌滤器;可被乙醇沉淀而不失去 其感染性,能在琼脂凝胶中扩散;用培养细菌的 方法不能被培养出来,推测只能在植物活细胞 中生活;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03.5KB 文档页数:9
1、概念:特种加工主要是利用电能、光能、声能、热能和化学能对材料进行加工的方法。 2、特点: (1)工具的硬度可以低于工件的硬度。 (2)工具与工件无显著的切削力。 (3)能用简单的运动加工复杂的型面。 (4)其内容包括去除和结合等加工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4.5KB 文档页数:2
一、制定本课程实验大纲依据 依据2000级作物专业栽培学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为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而制定。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和深入理解每个实验的基本原理,学会用原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验中要认真、仔细,爱护 公物,并能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以保证顺利完成每次试验。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及学生能力标准 1、通过实验教学验证部分作物栽培学的基础理论,加强学生对一些 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掌握。 2、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作物栽培研究的基本方法。 3、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等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基本技 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栽培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作物生产实践中有关 问题的能力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24MB 文档页数:135
什么是化学? 我们身边发生的化学反应与变化; 本课程学习绪论的目的; 本课程的内容范围; 本课程的授课安排及知识要点掌握的方法。 1. 简话化学发展 2. 化学学科的分支及其形成 3.现代化学的若干基本问题 • 反应过程与控制 • 合成化学 • 基于能量转换的化学反应 • 新反应途径与绿色化学 • 设计反应 • 纳米化学与单分子化学 • 复杂体系的组成、结构与功能间关系研究 • 物质的表征、鉴定与测试方法 4.化学研究的方法和特点 5.如何学好化学? 1.通过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的讨论,建立近代微观粒子结构的初步概念; 2.了解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能量量子化和统计解释。 3.了解波函数、原子轨道、电子云、能级的基本概念。 4.掌握n、l、m、ms四个量子数及其物理意义;明确s、p、d原子轨道和电子云角度分布图的特征。 5.了解原子轨道的能级组,屏蔽效应理论及有效核电荷的计算。 6.掌握核外电子的分布原则及电子分布式的书写,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7. 明确原子半径、元素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氧化数、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概念及其周期变化规律
首页上页222324252627282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27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