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642)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2KB 文档页数:5
(1)淬火钢回火的组织转变过程和与之相对应的基本组织;(2)掌握并区分相 似名称的各种显微组织(如淬火马氏体和回火马氏体;奥氏体、过冷奥氏体和残 余奥氏体;索氏体和回火索氏体;屈氏体和回火屈氏体;平衡态a相和非平衡 态a相)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26.56KB 文档页数:7
楔横轧随形轧制空心零件在过渡轴肩位置会产生壁厚减薄,降低零件的力学强度,改善轴肩的壁厚状况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有限元模拟方法,揭示空心零件成形时壁厚减薄的产生原因,提出采用楔横轧反楔堆轧改善轴肩壁厚的成形方法,分析反楔堆轧增加轴肩壁厚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获得轴肩壁厚增厚的成形方法和最佳条件,实现了楔横轧随形轧制空心零件轴肩位置的显著增厚.通过轧制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拟分析模型的可靠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93.95KB 文档页数:6
为了准确测量水射流冲击冷却过程靶面热流密度,提出在靶体背侧增加绝热材料,采用单点测温,使用一维导热反问题计算靶体表面热流密度的方法.实验数据分析显示,采用该方法对靶体背侧温度预测的相对误差±5%以内的概率为93%以上,由于靶体背侧仅是近似的绝热条件,导热反问题计算的靶体背侧温度略高于实测温度.结果表明,通过在靶体背侧增加绝热材料,即便采用单点测温,仍然可以很容易地获得足够精确的靶体温度和表面热流密度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5.51KB 文档页数:6
通过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实验测得干燥曲线,进而求出燥速度曲线,目的是为了求算干燥时间,并了解干燥过程中水迁移机理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25KB 文档页数:10
秘书办公室: 李总:小王,你帮我找 一下上个月合肥天则公 司来我们公司时双方谈 判的会议记录。 王俐:好的。我马上送 过去。 (过了好久,王俐也没 找到,她与小胡两人一 起找,还是没找到。)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43.58KB 文档页数:7
本文通过热重实验研究了烧结矿作为载氧体的H2还原反应特性,将其与通过溶解法制备的Fe2O3/Al2O3载氧体进行了氧化还原反应性比较,在500~1250℃范围内研究了温度对于烧结矿还原反应过程的影响,在950℃下进行了30次循环反应实验,采用四种模型进行了反应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烧结矿的H2还原转化率大于80%,可以完全再氧化,并具有良好的循环反应性能.在500~950℃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还原反应速率及最终转化率都显著增加;而当温度高于1100℃时,在反应后期还原反应速率和最终转化率有下降的趋势.在500~950℃范围内,对烧结矿的还原过程第一反应阶段(Fe2O3-Fe3O4/FeO,还原转化率 25%)采用收缩核模型(M4)拟合,得到的表观活化能为E=51.176 kJ·mol-1,指前因子为A0=1.066×10-2 s -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48.96KB 文档页数:7
利用电加工的方法在不锈钢表面分别制备了垂直织构和倾斜织构两种条纹织构试样,利用UMT-3摩擦磨损仪研究了具有不同倾斜角表面织构试样的摩擦性能,考察了在干摩擦和油润滑条件下摩擦接触副在织构区摩擦系数的变化情况,分析了条纹织构倾斜角对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球在织构表面区域滑动过程中,摩擦系数经历了一个先降低后增高的过程,即织构的存在导致了摩擦系数的波动.与垂直织构相比,倾斜织构会导致更明显的摩擦系数波动,且波动幅度与织构倾斜方向有关.当摩擦方向与织构倾斜方向相同时,摩擦系数的变化幅度较反方向更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96.73KB 文档页数:8
为实现岩石试样蠕变全过程的准确模拟,并从细观角度探究蠕变过程中微裂隙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在二维颗粒流程序(PFC2D)中开发出具有黏弹塑性特征的西原体流变接触本构模型,进一步提出包含两种非定常元件的非定常西原体模型,推导了模型本构关系和蠕变方程.在PFC2D中调用自定义西原体流变模型,通过参数调试,获得与真实试样具有相同强度特性的数值试样.以室内单轴压缩蠕变试验数据为基础,在Matlab中对模型非定常参数进行拟合反演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单轴压缩蠕变试验的模拟,计算过程中分别采用定常和非定常两种模型,并对微裂隙进行监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定常模型仅适用于衰减和稳定蠕变阶段;非定常模型也可用于描述加速蠕变阶段,从而准确模拟蠕变全过程;加速蠕变阶段主要是由微裂隙的加速发展而产生,加速蠕变将导致试样剪切破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66.76KB 文档页数:9
本文根据刚塑性有限单元法,采用20节点曲六面体等参单元对平辊轧制过程进行了分析。求得金属三维流动的速度场,以及在稳态轧制时轧件的外轮廓形状等,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765.5KB 文档页数:54
第一节 赖氨酸发酵概述 第二节 赖氨酸生产菌FB42的获得 第三节 连续培养中FB42菌株的动力学特性及其代谢流分析 第四节 分批发酵过程的控制及分批发酵动力学 第五节 赖氨酸流加发酵的最优控制
首页上页326327328329330331332333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642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