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61)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7MB 文档页数:80
第十二章羧酸 12-1羧酸的分类与命名 12-2羧酸的性质 12-3羧酸的来源与制备 12-4二元羧酸 12-5重要的一元、二元羧酸 12-6取代酸 12-7酸碱理论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02MB 文档页数:77
第九章配位化合物 序言 一、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及命名 1配位化合物的组成 2配位化合物的命名 二、配位化合物的异构现象 三、配位化合物的理论 1价键理论 2晶体场理论 四、配位平衡 1配位平衡和稳定常数 2配位平衡的移动 五、软硬酸碱理论 六、配位化合物的应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41MB 文档页数:58
第一节维生素在食品加工贮藏中的变化 第二节矿物质在食品加工贮藏中的变化 ✓ 是构成生物体的组成部分。 ✓ 维持生物体的渗透压。 ✓ 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 ✓ 酶的活化剂。 ✓ 对食品的感官质量有重要作用 重点和难点: 维生素变化的化学机制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26KB 文档页数:6
中国科学院 一九九八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生物化学〉 一、是非题:12题,共12分。每题答对得一分,答错倒扣半分,不 答者不倒扣。答“是”写“+”,答“非”写“-”,写在题后的(中。 1..糖蛋白中的糖肽连接键,是一种共价键,简称为糖肽键。() 2.电泳和等电聚焦都是根据蛋白质的电荷不同,即酸碱性质不同的两种分离蛋白质混合物的方法。() 3.激素按其化学本质来说是有特定生理功能的多肽或蛋白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43KB 文档页数:67
第一节强电解质溶液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 第三节弱酸弱碱的离解平衡 第四节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 第五节盐类的水解 第六节酸碱质子理论 第七节沉淀和溶解平衡 第八节溶度积规则和应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21MB 文档页数:196
第一节 氨基酸: 1、氨基酸的分类、氨基酸的酸碱性质与解离、氨基酸的化学性质与理化性质。3、氨基酸混合物的分析分离方法。第二节 蛋白质的共价结构:1、蛋白质通论;2、肽和肽链结构;3、蛋白质的一级结构;4、蛋白质一级结构与生物学功能。第三节 蛋白质的三维结构:1、维持蛋白质三维结构的力;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超二级结构、结构域以及三级结构。3、蛋白质的四级结构。第四节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1、蛋白质的酸碱性质;2、蛋白质的分子大小与形状;3、蛋白质的胶体性质与蛋白质的沉淀;4、蛋白质分离纯化的一般原则;5、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方法以及纯度测定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08MB 文档页数:36
第一章 分析化学实验基本知识.1 第一节 分析化学实验的要求.1 第二节 分析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1 第二章 化学分析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3 第一节 分析天平 .3 第二节 滴定分析的仪器和基本操作 .5 第三节 重量分析基本操作 .7 第三章 定量分析实验.9 实验一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9 实验二 工业纯碱总碱度的测定 . 11 实验三 铋、铅含量的连续滴定 . 13 实验四 水的硬度测定 . 15 实验五 石灰石或白云石中钙镁的测定. 17 实验六 溴酸钾法测定苯酚 . 19 实验七 铁矿中全铁含量的测定 . 21 实验八 可溶性硫酸盐中硫的测定. 23 实验九 邻二氮菲吸光光度法测定铁 . 25 附 录. 28 附录 1 相对原子质量表. 28 附录 2 常用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表. 29 附录 3 化学试剂等级对照表. 32 附录 4 常用酸碱试剂的密度、含量和近似浓度. 32 附录 5 常用指示剂. 33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08MB 文档页数:92
实验一 电视教学(基本操作方法) 实验二 仪器认领、玻璃加工和塞子钻孔 实验三 粗食盐的提纯 实验四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实验五 硫代硫酸钠的制备 实验六 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 实验七 中和热的测定 实验八 凝固点降低法测分子量 实验九 胶体溶液 实验十 酸碱平衡(一)与缓冲溶液 实验十一 酸碱平衡(二)与沉淀平衡 实验十二 醋酸离解常数与离解度的测定 实验十三 氧化还原与电化学 实验十四 配合物的性质 实验十五 硫酸四氨合铜(Ⅱ)和三氯化六氨合钴(Ⅲ)的制备 实验十六 银氨配离子配位数及稳定常数的测定 实验十七 磺基水杨酸合铁(Ⅲ)配合物的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 实验十八 重要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化合物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2MB 文档页数:81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第三节 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 一、副反应及副反应系数 二、条件稳定常数 (一)配位剂Y的副反应和副反应系数 (二)金属离子M的副反应和副反应系数 (三)配合物MY的副反应系数 第四节 金属离子指示剂 一、金属离子指示剂及特点 二、指示剂配位原理 三、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 四、指示剂的封闭、僵化现象及消除方法 五、常用金属离子指示剂 第五节 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 一、配位滴定曲线 二、化学计量点时金属离子浓度的计算 三、配位滴定曲线与酸碱滴定曲线比较 四、影响配位滴定突跃大小的两个因素 五、指示剂变色点金属离子浓度的计算 六、滴定终点误差计算(林邦误差公式) 第六节 滴定条件的选择 一、单一离子测定的滴定条件 1. 准确滴定的判定式 2. 滴定的适宜酸度范围 3. 滴定的最佳酸度 4. 缓冲溶液的作用 二、提高混合离子配位滴定的选择性 1. 控制酸度分步滴定 2. 使用掩蔽剂选择性滴定 第七节 标准溶液及配位滴定的主要方式 一、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二、配位滴定的主要方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5.58MB 文档页数:226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酸碱平衡、配位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沉淀平衡体系的定量计算,以及相应滴定分析方法。不同于经典的分析化学教材,本书采用“去公式化”解析策略,注重化学平衡体系的分析和算式的推导,数值计算和方程求解则通过软件完成。相关软件的Matlab代码附于书后。本书还介绍了常见数理统计方法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特别强调方法的正确使用和结果的合理阐释。本书包含了数量众多、难度不同的例题,并且给出解题思路和分析过程。每章最后包括习题并附有答案
首页上页3031323334353637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61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