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42)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9.55MB 文档页数:18
本病是由媒介昆虫—库蠓传播的反刍动 物的一种病毒性疾病。特征表现为发热、消瘦、 口腔损伤、跛行。主要发生于绵羊以羔羊损失为重。 我国于1979年在云南首次确定绵羊蓝舌病。本病是当前重点防制而难防制的传染病其原因是: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病情重、死亡率高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8KB 文档页数:5
《禽病学》是一门研究禽类疾病发生与发展、流行与终结,并对之进行诊断、治疗和 防制的科学,它是兽医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选修课,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应掌握禽 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临床及实验室诊断方法,治疗药物具体应用以及当前切实可靠的预防 及控制的方法,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与本学科有关的生产、教学及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73.5KB 文档页数:8
肺功能是建立在临床生理学基础上的呼吸功能的测定。其实肺除了呼吸功 能之外,还具有防御、代谢和免疫等功能,但本节仅涉及肺的呼吸功能。在少 数情况下,肺功能对疾病的病理和病因诊断可提供有力依据,如肺动静脉瘘患 者作静脉血分流测定,职业性哮喘患者作特异性支气管激发试验及睡眠一呼吸 暂停综合征患者作睡眠生理监测。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肺功能测定仅仅提供了呼 吸功能障碍的性质和程度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44KB 文档页数:52
机械通气是藉助呼吸机建立气道口与肺泡 之间压力差,形成肺泡通气的动力和提供不等 氧浓度,增加通气量、改善换气,降低呼吸功, 达到改善或纠正缺氧、C2潴留和酸碱失衡, 防治多脏器功能损害。机械通气给呼吸衰竭 (呼衰)患者予以呼吸支持,维持生命,为基 础疾病治疗、呼吸功能改善和康复提供条件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97MB 文档页数:35
鸡慢性呼吸道病 又称为鸡败血霉形体感染 鸡败血霉形体感染可引起鸡慢性呼吸道病 和火鸡传染性窦炎,其特征为呼吸罗音咳嗽流鼻涕(火鸡则常有窦炎)。本病通常为慢性, 且病程长,由于气囊炎、窦炎使屠检时废弃, 胴体降级,饮料利用率和产蛋量降低,医疗费用增加,带来经济损失,是养禽业重要疾病。 ▪ 概述 ▪ 病原 ▪ 流行病学 ▪ 临床症状 ▪ 病理变化 ▪ 诊 断 ▪ 防治措施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6.29MB 文档页数:61
禽流感在世界范围内至少流行了一个世 纪与人和哺乳动物流感有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11月26日公布 的资料,全球每年人类的流感病例为6亿至12 亿例,其中重症流感病例300万至500万例, 死亡25万至50万人,重症流感的病死率为8% 至10%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家禽和野 禽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 种疾病综合征。 § 引言 § 病原学 § 流行病学 § 临床症状 § 病理变化 § 诊断 § 防制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7.31KB 文档页数:1
1.脑膜脑炎是怎样发生的?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预防? 分析与综合 1.脑膜脑炎过程中,颅内压有什么变化?应采取什么措施对症治疗 2.请制定出夏季防暑措施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9.28MB 文档页数:46
▪ 是由鸡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主要侵害鸡和火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感染鹅鸭等水禽,人偶尔亦可感染。 ▪ 自1926年首次发现于英国新城发现,故名。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严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疾病之一。为A类传染病。 ▪ 发病死亡率可达90%以上,表现呼吸困难、下痢、神经机能紊乱,消化道出血性病变是突出的病理学特征。 概述 病原 流行病学特点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诊断 防制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47.78KB 文档页数:3
我国具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 民间应用中草药物 来防治水产动物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兽) 医学上 的研究及渔业生产实践均已证明, 中草药作为混饲剂 或饲料添加剂尤其适用于当前水产养殖业的集约化、 规模化生产的需要, 便于进行养殖鱼类病害的群体防 治。应用中草药防治鱼病不但可以解决化学药物、抗 生素等引发的抗(耐) 药性和养殖鱼类药残超标等问 题, 而且完全符合发展无公害水产业、生产绿色水产 品的病害防治准则。近年来, 随着中药化学和中药免 疫药理学研究的进展, 现已证明 200 余种中草药有多 方面的免疫活性物质, 能影响和调节动物机体的免疫 功能。鱼类免疫学的研究也证实, 鱼类的免疫系统虽 较低级, 但与人类及哺乳动物有相似之处。因此, 一些 学者提出: 人与哺乳动物所用的中药免疫增强剂大多 数都适用于鱼类。现将中药免疫增强剂在水产上的应 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29.5KB 文档页数:25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该课程的学 习,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中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 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人 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中医学对疾病及其 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 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该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多媒体教学、病 案分析、课堂讨论等以增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培养 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页12345下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42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