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547)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83.5KB 文档页数:44
1. 真菌及其分类 2. 真菌的形态与结构 3. 真菌的培养特点 4. 真菌的致病性 • 真菌(fungus):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 组成:核膜和核仁(细胞核) 完整的细胞器(胞浆) 单细胞(少数)或多细胞(多数) • 生存方式:腐生或寄生 • 繁殖方式:有性或无性 第一节 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第二节 真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第三节 真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法 第四节 真菌感染的防治原则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953.5KB 文档页数:174
绪论 上篇 植物器官形态和显微结构 第一章 植物的细胞 第二章 植物的组织 第三章 植物的器官 第一节 根 第二节 茎 第三节 叶 第四节 花 第五节 果实 第六节 种子 下篇 药用植物的分类 第四章 植物分类概述 第五章 藻类植物 第六章 菌类 第七章 地衣门 第八章 苔藓植物门 第九章 蕨类植物门 第十章 裸子植物门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门 实验: 1、植物界的各大类群 2、植物的细胞构造和显微镜的使用 3、质体与贮藏营养物质 4、晶体 5、保护组织 6、机械组织 7、输导组织和分泌组织 8、根的初生构造 9、根的次生构造和异常构造 10、根和茎的外形 11、茎的初生构造 12、茎的次生构造 13、根状茎和叶的构造 14、叶的形态 15、花的构造 16、花粉和花序 17、果实与种子的形态与构造 18、药用植物腊叶标本制作 19、藻类、真菌、地衣植物(低等植物) 20、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颈卵器植物) 21、裸子植物 22、双子叶植物纲离瓣花植物之一 23、双子叶植物纲离瓣花植物之二 24、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植物 25、单子叶植物纲植物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73MB 文档页数:48
教学要求:掌握细胞的基本概念,以及病毒、原核细胞与古核细胞的概念,掌握真核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概念 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二、细胞概念的一些新思考 三、细胞的基本共性 第二节 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 一、 病毒的基本知识 二、 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复制) 三、 病毒与细胞在起源和进化中的关系 第三节 原核细胞与古核细胞 一、 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支原体 二、 原核细胞的两个代表——细菌和蓝藻 三、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四、 古核细胞(古细胞) 第四节 真核细胞基本知识 一、 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 细胞的大小及其分析 三、 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四、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比较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3MB 文档页数:62
一、什么是程序性细胞死亡PCD 一个固有的遗传程序即生物钟,在一个受控制的时间和空间内激活,从而导致细胞死亡。又称细胞凋亡(apoptosis): 在体内外因素诱导下,由基因严格调控而发生的自主性细胞有序死亡。 二、PCD/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 三、胚胎发育中的程序性细胞死亡 四、PCD/细胞凋亡的调节 五、PCD的主要途径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3.37MB 文档页数:110
• 一、病毒概述 • 二、病毒的形态和特征 • 三、病毒的复制 • 四、病毒的多样性(按寄主分)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07MB 文档页数:65
第三节 染色体 一、 中期染色体的形态结构 二、 染色体DNA的三种功能元件 三、 核型与染色体显带 四、 巨大染色体 第四节 核仁 一、 核仁的超微结构 二、 核仁的功能 三、 核仁周期 第五节 染色质结构核基因转录 一、 活性染色质的主要特征 二、 染色质结构与基因转录 第六节 核基质与核体 一、 核基质 二、 核体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17MB 文档页数:45
教学要求:掌握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的概念结构变化及其发生分子机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细胞衰老 一、 早期的细胞衰老研究 二、 Hayflick界限 三、 细胞在体内条件下的衰老 四、 衰老细胞结构的变化 五、 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 第二节 细胞凋亡 一、 细胞凋亡的概念及其生物学意义 二、 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和生物化学特征 三、 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四、 植物细胞的凋亡 五、 细胞凋亡与衰老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54.59KB 文档页数:10
教学目的:根据药学课程的特点和后续课程(如生物化学、药理学等)的需要开设,使学生了解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并以后者为主。课程基本内容简介: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各部正常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由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门课程合并而成,但主要侧重于人体生理学。基本要求:通过教学应使学生了解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并以后者为主。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思维的能力,以及树立科学的态度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5MB 文档页数:15
目前添加促进剂后水合物形成机理并无统一定论,本文详细阐述了气体水合物形成的降低表面张力理论、临界胶束理论、毛细效应理论、模板效应理论和表面疏水效应理论等促进机理,综述了传统促进剂(THF、CP、SDS)、生物环保型促进剂(氨基酸、淀粉),尤其是离子液体在气体水合物形成相平衡实验、动力学规律和促进机理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阐述了离子液体半笼型水合促进剂在混合气体分离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应从促进剂结构性质及其在水相中的聚集形态入手,研究促进剂?气体?水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建立各类气体水合物促进剂的筛选体系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47MB 文档页数:8
含氟矿石中生物浸出技术推广应用存在瓶颈,究其原因在于伴随含氟脉石矿物溶解,氟对浸矿微生物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利用氟的水化学特性,通过添加可形成稳定络合物的物质来转换F离子存在形态,进而使浸矿微生物可以耐受高氟环境.本文系统研究了氟对细菌的抑制机理,明确了氟的真实毒性形态HF,发现了氟对细菌存在跨膜抑制作用,氟胁迫条件下,干细胞内氟离子质量分数明显高于无氟对照组达到18%以上.选择在生物冶金体系中常见Fe3+做为研究对象,研究了Fe3+对F-的络合解毒作用,热力学分析结果可知,Fe3+可以与HF发生一级竞争络合反应,破坏HF络合结构.在铁离子存在条件下,细菌最高可以耐受F-质量浓度1.0 g·L-1的环境下生长.铁氟络合形态分析可知,只有当培养基中Fe3+质量浓度5倍过量于F-质量浓度,细菌才能正常生长,对应的FeF2+在氟化物中质量分数达45%时,而游离氟离子浓度为2.87×10-5 mol·L-1.络合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根据配位化学原理,随着F-/Fe3+浓度比的减小,配体浓度相对较低,氟与铁的络合物向低配位方向移动,可以通过调整培养基中的氟铁浓度比来调整氟铁络合产物,使细菌在高氟环境中生长成为可能
首页上页3738394041424344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547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