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809)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77.29KB 文档页数:7
针对碳酸盐脉石对氧化铜矿酸浸动力学的影响进行探讨,研究了温度、酸度、矿石粒径、液固质量比、振荡速度等因素对含碳酸盐脉石氧化铜矿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高酸度、高液固质量比、小粒径和高振荡速度利于矿石的浸出,但碳酸盐脉石使得酸耗增加.考虑浸出成本确定合理的浸出条件为温度303 K、酸度35 g·L-1、矿石粒径0.074~0.125 mm、液固质量比3∶1以及振荡速度180 r·min-1,浸出180 min后铜浸出率达53.6%.对浸出前后矿石表面形貌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碳酸盐脉石与酸反应后在矿石表面形成CaSO4·2H2O沉淀,覆盖在颗粒表面,限制了矿石颗粒孔裂隙的发育.基于收缩未反应核模型对浸出动力学进行分析,发现碳酸盐脉石反应生成的沉淀阻碍了浸出反应,固体产物层扩散为浸出反应的控制步骤,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8.65 kJ·mol-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52MB 文档页数:8
以平均粒径2.2μm、纯度99.99%的硅粉为原料,采用纯度99.993%的高纯氮气作为反应气体,在1350和1400℃下进行了氮化时间为10~30 min的氮化实验,得出了不同温度下硅粉转化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将硅氮反应看成非催化气固反应,建立了硅颗粒氮化动力学模型.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拟合,得出两个模型参数:硅氮反应速率常数和氮气在产物层中的扩散系数.假定反应速率常数和扩散系数均满足阿伦尼乌斯公式,求得化学反应激活能和指前因子分别为2.71×104J·mol-1和3.07×10-5m·s-1,扩散激活能和指前因子分别为1.06×105J·mol-1和1.12×10-9m2·s-1.利用本文得出的氮化动力学模型对各温度下不同粒径硅粉的转化曲线进行了预测,预测曲线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在趋势上吻合较好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66.18KB 文档页数:3
研究了Ca3N2对高温常压下B4C与NH4CL生成hBN反应的作用.在950℃,B4C与NH4Cl的反应产物中含少量hBN,加入Ca3N2后hBN含量无明显变化;在1200℃,B4C与NH4Cl的反应产物中hBN含量高于950℃时的含量,加入Ca3N2后hBN含量明显增加.分析表明:Ca3N2在上述生成hBN的反应中表现出催化作用.Ca3N2对生成hBN反应的催化作用弱于Li3N,而且Ca3N2和Li3N都只有在熔融状态下才有催化作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19.5KB 文档页数:26
1、供应链概念的提出 所谓供应链管理指的是从供应商开始,经由制造商与各级分销商, 直到用户的全过程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成化管理。其目的是将顾 客所需的、正确的产品在正确的时间,按照正确的数量、正确的质量、正 确的状态送到正确的地点,并使总成本最小。因此,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 客户需求,其手段是供应链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而供应链成员在通过相 互合作来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中实现价值增值,达到双赢的目的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7.5KB 文档页数:46
4.1 条码技术 4.2 条码技术的应用 4.3 物流标识技术的应用 4.4 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的应用 4.5 射频技术的应用 4.6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应用 4.7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的应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90.5KB 文档页数:78
⚫金属应变片式传感器 ◼金属丝式应变片 ◼金属箔式应变片 ◼测量电路 ◼应变式传感器应用 ⚫压阻式传感器 ◼压阻效应 ◼晶向、晶面的表示方法 ◼压阻系数 ◼固态压阻器件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01KB 文档页数:59
第5章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电路 5.1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基础 5.2集成运放的线性应用 5.3集成运放的非线性应用 5.4集成运放在应用中的实际问题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21.29KB 文档页数:5
在高温水环境中,采用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方法研究了温度对316 L不锈钢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对试样断口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高温水环境中,温度为200~345℃时316 L不锈钢具有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材料脆性指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增强,断口分析与之吻合;250℃是316 L不锈钢发生应力腐蚀开裂的敏感温度,断口边缘形貌呈现明显脆性断裂特征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85MB 文档页数:66
1、应激反应的概念,及定义的基本特点。 2、应激反应时机体神经、内分泌变化、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 3、应激反应时机能代谢、肾上腺、消化道的变化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74.95KB 文档页数:81
 碱性(结构与碱性间的规律)  烃基化(季铵盐的制备)  酰化反应(伯、仲胺 )  Hinsberg 反应及应用  与HNO2反应及应用  季铵碱的生成及 Hofmann 消除反应 (胺的结构推断)  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胺类化合物的鉴别方法
首页上页444546474849505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809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