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48)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31.98KB 文档页数:6
为了提出适合南钢的操作原则和控制目标,根据转炉脱磷反应基本热力学原理和复吹转炉双渣脱磷工艺特点,针对南钢铁水条件,分析了铁水硅含量、温度、磷含量对脱磷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冶炼方案.南钢120t复吹转炉双渣深脱磷工艺实践表明,通过优化造渣、供氧、一次倒渣及终点控制等工艺操作,能取得转炉终点钢液磷的质量分数 ≤ 40×10-6和脱磷率达97.3%的脱磷效果.按照优化后的方案进行冶炼能满足南钢超低磷钢的生产需要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95MB 文档页数:418
作者根据5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组织编写组成员参阅多本英文原版教材,充分利用互联网上工程热力学课程的教学资源,根据国内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编排各章节的内容,用中、英文两种文字编写了这部适合我国学生使用的双语教材。本书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第12章还对可再生能源的相关知识和应用新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以拓宽学生能源利用方面的知识。各章节后有中文思考题和习题,可供不同专业及不同层次的学生参考使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1MB 文档页数:11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具有燃料适用范围广、能量转换效率高(发电效率40%~60%,综合能效≥80%)、全固态结构、模块化组装、零污染等优点,作为固定式或分布式发电可增强电网清洁供电的能力、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SOFC具有多种不同的结构,其发电规模覆盖几十瓦至百兆瓦,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的结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固定式发电、分布式供电、热(冷)电联供、交通车辆辅助动力电源等领域。国内的SOFC技术发展较晚,目前已取得一定的研究进展,并且能够自主研发出十几千瓦的SOFC发电系统,但与国际领先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输出功率、生产成本及使用寿命等方面。欧洲的SOFC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具有一批成功实现产品化的公司,通过对其技术和产品的调研,可深入的了解欧洲SOFC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国内SOFC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58MB 文档页数:165
一 学科平台课程 1《工程制图 C1》 2《工程制图 C2》 3《电工与电子技术》 4《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 5《工程力学 B》 二 专业课程 1《机械设计基础》 2《自动控制原理》 3《流体力学》 4《工程热力学》 5《传热学》 6《建筑环境学》 7《建筑概论》 8《建筑环境测试技术》 9《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 10《供热工程》 11《流体输配管网》 12《建筑设备自动化》 13《暖通空调》 14《建筑热源》 15《空调用制冷技术》 16《建筑给排水》 17《建筑设备施工经济与组织》 三 个性化发展课程 1《专业文献阅读》 2《建筑设备施工技术》 3《建筑电气》 4《高层建筑防排烟》 5《工程测量》 6《专业概论与学科前沿》 7《建筑节能新技术》 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9《BIM 技术应用》 四 实践环节 1《建筑热源课程设计》 2《供热工程课程设计》 3《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 4《暖通空调课程设计》 5《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6《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7《建筑设备施工经济与组织课程设计》 8《建筑电气课程设计》 9《工程训练 B》 10《认识实习》 11《生产实习》 12《毕业设计》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69.25KB 文档页数:6
在废钢入炉熔炼前,利用电炉产生的高温废气进行废钢预热,节能效果明显.炉料连续预热式电炉过程实现废钢连续加料、连续预热及连续熔化,电弧加热熔池、熔池熔化废钢,与普通电炉有着很大的区别.为了实现高效节能、追求流程设备顺行及其指标优化,本文在研究炉料连续预热式电炉工艺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如下论点:应对电炉炉衬的砌筑、供电、吹氧去碳、造渣脱磷等予以重视;由于全程\平熔池期\,给电一开始电弧就加热钢水、就对渣线进行高温辐射,这就必须考虑保护渣线,因此,要求全程造泡沫渣进行埋弧操作;全程\平熔池期\及\变渣线\现象,要求渣线镁碳砖的砌筑要向下加厚(~300mm),增加抵御变渣线的能力;炉料连续预热式电炉变压器参数的确定,既要考虑电弧对废钢的熔化(电压要高些)、又要考虑电弧对平熔池的加热及保温的要求(电压要低些),供电上根据电弧的遮蔽状态(废钢或炉渣的遮蔽状态)确定电压的大小;为了最大限度节能及环保,必须采取余热再利用技术,二垩英新的公害值得重视与研究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01MB 文档页数:523
第一章 统一合同法概论 第二章 合同的订立 第三章 合同的效力 第四章 合同的履行 第五章 合同的担保 第六章 合同的变更和转让 第七章 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 第八章 违约责任 第九章 合同的解释 第十章 买卖合同 第十一章 供应水、电、气、热力合同 第 十二章 赠与合同 第十三章 借款合同 第十四章 租赁合同 第十五章 融资租赁合同 第十六章 借用合同 第十七章 承揽合同 第十八章 建设工程合同 第十九章 运输合同 第二十章 保管合同 第二十一章 仓储合同 第二十二章 委托合同 第二十三章 行纪合同 第二十四章 居间合同 第十五章 合伙合同 第二十六章 技术合同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36MB 文档页数:20
本文论证了Stelco第6号和第7号焦炉燃烧室物理模型是能够定性地决定火焰的位置及高度的,模型表明燃烧室中控制燃烧的流动条件受到空气流动状态的强烈影响,尤其是和连接蓄热室和空气喷口的倾斜上升道有关。在6号焦炉燃烧室中空气流量分二部分供入,此时煤气流被从下空气喷口出流的倾斜空气射流吸至燃烧室的一侧,在7号炉燃烧室中,所有空气是从一个庭部喷口进入燃烧室的,由于倾斜空气流引起燃烧室中再循环气流,它控制着化学当量混合火焰的高度,同样可以看到,从煤气喷口底部通过一个小圆孔进入的煤气实际上是一个限制射流;它造成在喷口中的再循环促进了煤气高温裂解的可能性。应用模型来决定\火焰\的高度及位置,和从正在加热的燃烧室拍摄的照片大致相符,但正如所预期的那样,实际火焰约比根据模型化学当量混合浓度预测的火焰要高1.35至1.5倍,通过模型预测的火焰高度和测得的焦碳VTD结果相符较好,尤其对6号焦炉是如此。还应用模型研究了6号和7号焦炉燃烧室改变操作后的效果,其中包括在6号焦炉中采用改变气流的装置如转向砖,煤气喷口延伸管以及空气喷口角部盖板以及减少7号燃烧室的过剩O2等,模型试验表明只有采用延伸管能有效地使火焰在6号焦炉燃烧室下半部分布更均匀,而对7号炉来说采用5%过剩O2将获得同样的效果。模型试验的潜力和局限性需要继续研究,因为它们为燃烧室设计操作和燃烧以及它对VTD的影建立了重要的联系,可以认为这不仅是对上述个别燃烧室设计及操作条件的叙述,它还将对燃烧室系统的工作提供一般性的见解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36MB 文档页数:15
金属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短流程、近终形的新型材料成形技术.在金属增材制造技术中, 设备是载体, 材料是关键, 工艺是基础, 三者是影响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的特点进行总结, 分析了设备、材料和工艺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者在金属增材制造技术中的重要作用; 综述了金属增材制造设备的原料供给系统、成形系统和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 总结了金属增材制造材料中钛合金、镍合金、铝合金和钢铁材料的典型组织特点和力学性能; 论述了金属增材制造工艺参数对残余应力、孔洞、精度和组织的影响; 指出了目前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在设备方面存在设备成本高、产品成形尺寸受限、成形效率低等问题, 在材料方面存在生产成本高、适用性差等问题, 在工艺方面存在参数匹配困难、热积累严重等问题; 从降低设备和材料成本、扩大产品成形尺寸范围、提高产品精度和成形效率、拓展材料种类和适用范围、减少工艺参数匹配难度、提升产品质量及综合性能、开发金属增材制造新技术方面展望了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上页12345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48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