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303)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93.95KB 文档页数:6
为了准确测量水射流冲击冷却过程靶面热流密度,提出在靶体背侧增加绝热材料,采用单点测温,使用一维导热反问题计算靶体表面热流密度的方法.实验数据分析显示,采用该方法对靶体背侧温度预测的相对误差±5%以内的概率为93%以上,由于靶体背侧仅是近似的绝热条件,导热反问题计算的靶体背侧温度略高于实测温度.结果表明,通过在靶体背侧增加绝热材料,即便采用单点测温,仍然可以很容易地获得足够精确的靶体温度和表面热流密度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70.87KB 文档页数:6
为了对匹配决策问题进行建模与预测,提出了一种具有更多神经生理学特征的稀疏回声状态网络(ESN),并基于在线监督学习方法对网络进行训练.为了评估网络的匹配决策性能,设计了三组测试数据集对网络性能进行测试,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期望输出与实际输出序列最大相关系数的评价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新模型只需要较少的训练时间即可获得较好的决策性能,且对发放时间间隔、平移和网络噪声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26.87KB 文档页数:11
本文以某初轧厂一个月实际生产的调度和现场记录数据为依据,建立了生产过程系统仿真的数学模型,利用这些模型在计算机上对初轧厂钢锭加热和轧制过程进行多次仿真试验和过程研究,为现场的生产调度和管理等技术人员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供过程控制等系统研究人员参考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11.88KB 文档页数:6
通过对某钢厂脱磷转炉炉渣磷酸盐容量计算和分析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得出实测炉渣磷酸盐容量与炉渣中碱性氧化物含量、炉渣光学碱度、炉渣中全铁含量和温度的变化关系,并结合生产数据拟合出炉渣的组成与炉渣磷酸盐容量的表达式.将文献报道的不同炉渣磷酸盐容量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基于共存理论建立了本渣系炉渣磷酸盐容量预测模型,误差分析表明该预测模型准确可信,将为现场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69MB 文档页数:11
选用文献报道的14个渣系铁氧化物活度aFetO作为基础实验数据,验证了基于炉渣离子-分子共存理论(IMCT)所定义的铁氧化物综合质量作用浓度NFetO表征炉渣氧化性的可能性和精度.为了得到14个渣系的NFetO,建立了CaO-SiO2-MgO-FeO-Fe2O3-MnO-Al2O3-P2O5渣系的IMCT-Ni模型,其他13个渣系NFetO可由该渣系的IMCT-Ni模型经简化得到.结果表明,铁氧化物综合质量作用浓度NFetO不仅可像活度aFetO一样表征炉渣氧化性,而且比实测aFetO精度更高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65.96KB 文档页数:9
带钢热连轧是一个多阶段的生产过程,在工序繁多的加工过程中与产品质量直接相关的控制参数和目标参数近百个.如何找到控制参数和目标参数之间存在的信息加以利用,提高热轧带钢产品质量一直是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努力的目标.研究表明,利用数据挖掘方法结合热连轧生产的工业特点,提取潜在的、有用的、最终可理解的工艺知识,得到质量缺陷与控制状态的对应关联关系,通过控制变量权值向量和数据挖掘高危关联状态集合综合分析,可以迅速对带钢质量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定位,找出关键控制变量做出调整,减少经济损失,提高生产效率,为热轧带钢产品质量问题分析提供科学、准确的思路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1.5KB 文档页数:5
某地区内有12个气象观察站(位置如图),有 10年各观察站的年降水量数据.为了节省开支, 想要适当减少气象站. 问题:减少哪些观察站可以使得到的降水量 的信息量仍然足够大? 如何利用熵的概念解决此问题,给出解决问 题的思路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40.5KB 文档页数:7
线性规划中所使用的数据,大多是些估计值,有的不够准确,这就需要研究当对某些数据作稍许改变 时,最优解是否变化?如何变化?更何况实际情况还常有变动,特别经济问题是如此,象产品价格的变动,资 源限制数的增减,约束条件的增减,变量的增减等等。这势必影响最优解和最优值。可见充分利用原最优 表,分析最优解对某些数据变化的反应程度即灵敏度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避免了因条件的些许改变而去 从头求解,故灵敏度的分析亦称最优化后分析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4MB 文档页数:13
采用线性极化技术对几种不同用途的耐海水腐蚀低合金新钢种进行了测量和评选。讨论了化学成分、工艺因素和热处理条件对腐蚀性能的影响。线性极化技术的测量结果与外海掛片数据有更好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局部腐蚀指数δ可以作为定性评定低合金钢/海水体系局部腐蚀性能的一种方法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35.13KB 文档页数:5
针对网络控制系统模型参数选取困难的问题,利用特征模型和动态特征模型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建模简单、控制精度较高的特点,以直流电机的网络控制系统为例,研究了具有时延和数据丢包网络情况下的网络控制系统,提出了基于特征模型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和基于模糊动态特征模型的自适应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丢包率对特征模型控制器系统的影响较大,而网络延时对模糊动态特征模型控制器系统影响较大.所提两种方法均可有效保证网络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
首页上页6364656667686970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303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