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860)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13MB 文档页数:70
12.1 氧化还原反应 12.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2.3 电极电势 12.4 原电池的电动势和自由能变的关系 12.5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12.6 电极电势的应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36MB 文档页数:61
本章主要介绍脂类(主要是脂肪)物 质在生物体的分解及合成代谢。要求学生 重点掌握脂肪酸在生物体内的氧化分解途 径—β-氧化和从头合成途径,了解脂类物 质的功能和其他的氧化分解途径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51MB 文档页数:11
为了研究煤自燃发火气体产物与煤分子官能团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揭示煤自燃发火过程的微观变化特性,利用程序升温实验装置和原位红外光谱分析实验系统,得出了气体产物生成量和活性官能团含量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CO、C2H4等指标气体浓度伴随温度升高显示为抛物线模式增长;活性官能团中,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脂肪烃含量先持续增大,之后开始逐渐下降,C=C双键含量不断下降,含氧官能团含量先趋于稳定后逐渐增加。根据指标气体浓度变化,获得了高温反应过程中的5个特征温度点,进一步将其分为临界温度阶段、干裂–活性–增速温度阶段、增速–燃点温度阶段和燃烧阶段4个阶段,并对三个高温氧化阶段进行关联性分析发现:在临界温度阶段,影响CO、CO2、CH4和C2H6气体释放的主要活性官能团是羰基;在干裂–活性–增速温度阶段烷基链和桥键发生大量断裂,影响气体产物的主要活性官能团是脂肪烃和羰基;在增速–燃点温度阶段气体浓度与羰基和羧基等官能团呈负相关。得出干裂–活性–增速温度阶段是高温氧化过程中的危险阶段,需在该阶段前对氧化反应进行控制,以减少人员和物质损失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49KB 文档页数:11
苯的分子式为C6H6,碳氢数目比为1:1,应具有高度不饱和性。事实则不然,在一般 条件下,苯不能被高锰酸钾等氧化剂氧化,也不能与卤素、卤化氢等进行加成反应,但它却 容易发生取代发应。并且苯环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加热到900℃也不分解。象苯环表现出 的对热较稳定,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发生加成氧化反应,而易进行取代反应的特性,被称之 为芳香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80.74KB 文档页数:4
采用干压成型法,通过添加适量的金属Al粉来增韧Al2O3多孔支撑体,详细考察了热处理温度对多孔Al2O3/Al支撑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借助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样品的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较低时,支撑体内部大量未氧化的铝相是支撑体断裂韧性提高的主要的原因;当热处理温度较高时,铝氧化产生体积膨胀,膨胀裂纹对支撑体断裂韧性的提高贡献很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79KB 文档页数:2
1范围 本法最小检出浓度为40ig/L二氧化硅,检出上限2mg/L二氧化硅。 色度及浊度干扰测定,可以采用补偿法(不加钼酸铵的水样为参比予以消除。 丹宁,大量的铁、硫化物和磷酸盐干扰测定,加入草酸能破坏磷钼酸,消除其干扰并降 低丹宁的干扰。在测定条件下,加入草酸(3mg/mL),样品中含铁20mg/L;硫化物10mg/L 磷酸盐0.8mg/L;丹宁酸30mg/L以下时,不干扰测定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63.37KB 文档页数:4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制备了聚苯乙烯/聚吡咯(PS/PPY)复合微球,以其为载体负载钼活性中心制备了PS/PPY复合微球负载钼系催化剂,系统研究了载体性质对负载型催化剂催化环辛烯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亲水性的负载型催化剂在以过氧化氢为氧源的催化体系中催化活性较高;聚合物的掺杂离子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以硝酸铁为氧化剂制备的负载型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催化环辛烯环氧化的转化率可以达到90%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7.87KB 文档页数:2
水质一钼的测定一催化极谱法 钼是一切固氮植物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对植物内维生素C的合成,含量与分解具有一定 作用。钼也是人体黄呤氧化酶、醛氧化酶亚硫酸氧化酶等多种酶的重要成分,是人体必需 的微量元素。 天然水中钼的含量为每升数微克。冶金、电子、石油加工、陶瓷和纺织等工业废水中常 含钼,有的铜冶炼厂废水钼含浓度可达0.047mg/L,有色金属加工厂废水钼浓度约为 0.057mg/L可见废水中钼的含量一般比较低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19MB 文档页数:4
以乙醇为介质,用二氧化硅球沉降法制备有序性较好的人工欧泊(Opal),并对二氧化硅球排布进行了显微形貌及透射谱表征.结果显示二氧化硅微球有序堆积,其结构为类面心立方晶型,与目前的理论研究结果符合得很好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55MB 文档页数:51
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是指细胞内伴随有机物氧化,利用生物氧化 过程中释放的自由能,促使ADP与无机磷酸 结合生成ATP的过程
首页上页6364656667686970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86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