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01)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3.5KB 文档页数:3
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中。其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严格受第四纪地层的 成因类型、岩性、岩相变化规律所控制。而第四纪地层的时代、成因类型、岩性和岩相的 分布,又往往与地貌的时代、成因类型和形态类型的分布相对应;并受新构造运动所制 约,而且地貌还影响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因此在孔隙水分布区进行水文地质 测绘,要特别注意对第四纪地质、地貌和新构造运动的调查。此外,平原地区和河谷地区 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常常有密切的水力联系因此还要注意对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相互 转化补排关系的调查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60.5KB 文档页数:43
互联网地址能够将不同的物理地址统一起来, 采用的技术是在各种物理网络技术上覆盖一层 软件(IP协议+ARP协议+RARP协议),将物理地址 隐藏起来。但因特网技术并没有改变底层的物 理网络,最终数据还是在物理网络上传输,而 在物理网络上传输时使用的仍是物理地址。 因特网在网络层使用IP地址的同时,在物理网 络中仍使用物理地址。这样一来,网络中就同 时存在两套地址,而且在这两套地址之间必须 建立映射关系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86KB 文档页数:33
第一节 地理信息系统的产生 第二节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第四节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第五节 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内容 第六节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76MB 文档页数:51
第一节 防护绿地规划设计 一、防护绿地的概念及建设意义 二、城市各类防护绿地特点 三、城市防护绿地规划设计 第二节 生产绿地规划设计 一、生产绿地的概念及建设意义 二、生产绿地规划设计
文档格式:PPS 文档大小:1.09MB 文档页数:111
3.1 单质点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 3.2 加速度反应谱法 3.3 多质点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反应 3.4 单质点弹性体系水平地震作用的确定 3.5 地震作用的近似计算法-底部剪力法 3.6 考虑地基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楼层地震剪力调整 3.7 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 3.8 结构自振频率的近似计算 3.9 地震作用计算的一般规定 3.10 结构抗震验算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44.5KB 文档页数:358
本书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系专业基础课教材。内容包括总论、矿物、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矿床、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动、地震、大地构造学说、地壳历史的研究方法,以及各代地史等15章,基本包括了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作为第三版修订教材,本书注重吸收最新学科成果,如引入花岗岩的成因、特殊沉积岩、区域混合岩化作用、火山矿床、多成因矿床、干酪根成油说、韧性断层、区域性大断裂、地体、地质事件和生物事件、寒武纪生命大爆炸、恐龙灭亡事件等内容,以及较新的《中国地震烈度表》、《地质年代表》。适用作地理学、地质学、地学、环境学及相关学科教材及供有关读者阅读、参考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1MB 文档页数:41
许多地貌形态可反映内力地质作用及形 成的地质构造的特点,称构造地貌。可分 为大地构造地貌、褶曲构造地貌和断层构 造地貌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MB 文档页数:41
按一定的法则,有选择地在平面上表示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 和社会现象的图,通称地图,按内容地图可分为普通地图及专题地 图。普通地图是综合反映地面上物体和现象一般特征的地图,内容 包括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如水系、地貌、植被等)和社会经济要素 (如居民点、行政区划及交通线路等),但不突出表示其中的某一 种要素。专题地图是着重表示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中的某一种或几 种要素的地图,如地籍图、地质图和旅游图等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83.5KB 文档页数:6
一、地面沉降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地面沉降(Land Subsidence)是指在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影响下发生的幅度较大、速 率较大的地表高程垂直下降的现象。地面沉降,又称地面下沉或地陷,是指某一区域内日 于开采地下水或其它地下流体所导致的地表浅部松散沉积物压实或压密引起的地面标高下 降的现象。意大利威尼斯城最早发现地面沉降。之后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和地下水 (油气)开采量增大,世界上许多国家如美国、日本、墨西哥、欧洲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均 发生了严重的地面沉降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7.5KB 文档页数:7
第一节地下水概述 —是指地表以下的岩石孔隙中或土层里的水,称为地下水。 地下水主要是由大气降水、地面流水、冰雪融水、湖泊水渗透 到地下而形成的,称为渗透水。此外有凝结水、埋藏水、原生水 等
首页上页456789101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01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