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26)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81.46KB 文档页数:5
研究了O'-Siaion/BN和O'-Sialon/ZrO2复合材料抗熔融金属和保护法侵蚀.结果表明:O'-Sialon/BN复合材料抗钢水侵蚀的动力学分为两段控制:前期为界面化学反应控制,后期为扩散控制.O'-Sialon/ZrO2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保护渣侵蚀性能这是由于ZrO2在硅酸盐熔体中的溶解度较低,随着ZrO2的增加,抑制了O'-Sialon与CO,以及渣中其他组元的反应,从而提高了O'-Sialon抗渣的侵蚀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90.17KB 文档页数:6
通过振荡杯高温熔体黏度仪对含Ti铁液的黏度进行测定,研究在冷却过程中Ti、Si对铁液黏度、黏流活化能、凝固温度以及凝固速度的影响.发现含Ti铁液在发生凝固以前,其黏度差别不大,黏流活化能为37.07~44.03 kJ·mol-1.Ti含量对铁液的凝固温度和凝固速度影响较大,Ti含量高的铁液开始凝固温度较高,而且凝固速度更快.硅含量低是钒钛铁液凝固温度低的主要原因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64.95KB 文档页数:5
研究电磁搅拌对半固态铸铁初生奥氏体和弹簧钢铸态组织的作用.研究表明:铸铁在凝固过程中,经过短时间的电磁搅拌,粗大的初生奥氏体枝晶就可以被破碎细化,而且随着搅拌功率的加大,初生奥氏体更加球状化或非枝晶化;经过电磁搅拌,引起铸铁熔体的强烈流动和温度起伏,加速了初生奥氏体枝晶二次臂的熔断和一次臂的缩短,最终使树枝状初生奥氏体转变为球状的初生奥氏体.研究还表明:电磁搅拌可以明显细化弹簧钢的柱状枝晶,代之以细等轴晶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96.91KB 文档页数:4
针对材料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生态材料学的概念,即生态材料学是关于材料及材料循环过程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其目的在于使材料在满足所需性能的前提下,具有优良的生态环境协调性.分析了生态材料学的基本思想和主要研究内容,给出了环境负荷表达式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新判据.以铝合金熔体纯净化生态处理工艺为例,指出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方向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63.5KB 文档页数:91
溶液(solution)(混合物)广义地说,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彼此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均匀混合所形成的体系称为溶液(混合物)。溶液(混合物)以物态可分为气态溶液(如空气)、固态溶液(混合物)(如金属固熔体)和液态溶液。根据溶液中溶质的导电性又可分为电解质溶液和非电解质溶液。除此之外,溶液还包括大分子溶液。本章主要讨论液态的非电解质溶液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20.07KB 文档页数:5
基于Karma-Rappel相场模型,模拟了纯金属在量纲为1过冷度为0.45时等轴枝晶生长过程中晶粒形貌和温度场的变化.研究了不同各向异性条件下等轴晶晶粒形貌的演化过程.模拟结果显示,各项异性系数的大小对晶粒的形貌有重要影响.当各项异性为0.05时,枝晶在生长过程中出现了\颈缩\现象,枝晶中温度梯度最大的方向总是与最优生长方向保持一致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55.57KB 文档页数:4
研究了蓝晶石在不同温度、不同介质条件和不同粒度下转化为莫来石和SiO2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蓝晶石随着粒度的变细和分解温度降低,它的分解速度大幅度提高.当介质中出现熔体时能够大幅度地提高蓝晶石的分解速度和降低分解温度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48.16KB 文档页数:4
利用金相观察了电磁搅拌对弹簧钢60Si2Mn凝固组织的影响情况,并讨论了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在凝固过程中进行电磁搅拌,引起熔体的强烈流动,使液相区的温度场和溶质含量趋于均匀;凝固时奥氏体的一次臂生长速度减慢,消除弹簧钢60Si2Mn一次结晶组织中发达的柱状树枝晶层;而且随着搅拌功率的加大,弹簧钢一次结晶奥氏体的粒化或非枝晶化(nonden一drite)程度提高:电磁搅拌使弹簧钢凝固的晶核增多,一次结晶组织得到细化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46.69KB 文档页数:5
从理论分析将牛顿定律中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的关系转换为搅拌扭矩和转速的关系,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理论推导和实验的结果非常吻合,此方法可以用来判断熔体的流变特性,也可以间接衡量增粘过程的效果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49.86KB 文档页数:6
介绍了电解槽内电流分布、磁场和电磁力的计算模型和计算程序,结合我国自焙阳极上插棒式铝电解槽的实践计算了铝液中的电磁力,给出了电流分布、磁场及电磁力场图,为铝电解槽的设计和炉膛内形的优化提供了参考
首页上页456789101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26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