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278)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28.51KB 文档页数:3
在既有的研究工作基础上,给出了更为合适的锻造、轧制等工艺参数和工艺方法.利用普通的锻造和轧制设备,成功制备了良好的约 1.5 mm厚的 Fe3Si基合金薄板,制备过程中典型的微观组织变化如下:铸态组织的晶粒较大且很不均匀;锻造组织为通过再结晶而形成的晶粒较细且均匀的等轴状组织;轧态组织为纤维组织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44.34KB 文档页数:3
研究了激光焊接工艺参数对金刚石锯片焊接质量和焊缝成分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功率、焊速、离焦量等对焊接质量有影响.焊缝组织由α-Fe和γ-(Fe,Ni)涸溶相组成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5KB 文档页数:4
一、填空(每小题0.5分,共计15分) 1、凡是按一个 组织施工,建成后具有完整的系数,可以 的建设工程,成为一个建设项目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33MB 文档页数:10
通过热处理制备出具有回火马氏体组织、下贝氏体组织以及粒状贝氏体组织的718钢,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万能拉伸实验机比较其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同时借助高速铣削实验及光学轮廓仪,研究力学性能以及组织结构对切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切削速度低于145 m·min?1时,贝氏体组织类型比回火马氏体组织更易切削,切削贝氏体组织比切削回火马氏体组织的刀具使用寿命高30%~40%。当切削速度高于165 m·min?1时,马氏体组织发生了加工软化现象,刀具使用寿命提高,切削性能上升。粒状贝氏体组织加工表面因为严重的刀具黏附而出现背脊纹路,马氏体组织具有最佳的切削表面粗糙度。综合考虑之下,三种组织的综合切削性能从高到低排序为:下贝氏体组织、马氏体组织、粒状贝氏体组织,采用300 ℃等温淬火工艺可以有效提升718塑料模具钢的综合切削性能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25MB 文档页数:7
针对国产690合金成品管晶粒组织均匀性控制差的问题,引入不均匀因子Z评定组织均匀性,设计单、双道次冷轧和退火实验.实验结果表明:690合金荒管经变形量50%的单道次冷轧,在1100℃下保温5 min的中间退火处理后晶粒组织最均匀;荒管经一二道次变形量依次为50%、70%的双道次冷轧,两道冷轧工序之间采用1100℃保温时间5 min的中间退火,最后在1060℃下保温5 min或者1100℃保温3 min进行固溶处理获得的组织均匀性最好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66MB 文档页数:6
用薄晶体透射电镜研究锰对热轧空冷后低碳Si-Mn双相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钢中锰含量为1.79%时,显微组织中出现珠光体。拉伸工程应力-应变曲线有明显物理屈服延伸。钢中锰含量越少、珠光体量越多时,应力-应变曲线上屈服平台越长。锰含量大于2.09%时,轧态组织中不再出现非马氏体型转变产物珠光体。轧态组织中的马氏体岛区,由几个微区组成。这些微区分别为内孪晶马氏体区和位错板条马氏体区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7MB 文档页数:5
利用热模拟技术研究了不同弛豫-析出-控制相变(RPC)工艺对含Nb,Ti低碳微合金钢最终组织的影响,结合半定量金相统计、电镜观察及EBSD技术分析了弛豫过程晶体缺陷组态与析出变化及相互作用规律.结果表明,经RPC艺处理后,试验钢组织得到了有效的细化,主要为超细的贝氏体马氏体复合组织,当变形量增加,组织细化效果较好,出现最佳效果的弛豫时间缩短.终轧温度升高,细化效果减弱.从综合效果来看,当工艺参数的选取可以使弛豫析出速度与位错多边形化演变速度相匹配时,细化效果最佳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2MB 文档页数:7
采用应力比为0.1的轴向拉伸疲劳试验分别研究了低合金钢DG20Mn和35CrMo钢的疲劳性能与带状组织的关系.结果表明:带状组织对试验材料的轴向拉伸性能没有明显影响,对35CrMo钢的轴向拉伸疲劳性能影响较小,但严重减弱DG20Mn钢的轴向疲劳性能.带状组织对疲劳性能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在高的疲劳拉应力下,带状组织引发疲劳微裂纹、微空洞等疲劳损伤,导致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模式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疲劳性能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36.49KB 文档页数:5
分析在热轧低碳含锰钢板上观察到的表面带状组织,讨论了带状组织形成的原因和预防方法.实验测定了厚度为8mm与5mm热轧钢板冷弯时表面的局部相对伸长,通过实验结果说明表面带状组织是导致钢板出现冷弯裂纹的主要原因之一.提出了防止带状组织生成、避免冷弯裂纹的方法要点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52.05KB 文档页数:6
在模拟实验和工业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建立了高碳钢高速线材在轧制和冷却过程中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系列模型,包括临界应变、奥氏体动态及静态再结晶、奥氏体相变体积分数、珠光体片间距以及组织-性能关系等子模型.基于以上模型,开发了一个模拟程序,对高速线材生产的物理冶金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轧件的温度场、奥氏体晶粒尺寸演变、最终组织特征和力学性能.模拟结果显示主要轧制温度及最终组织性能与现场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首页上页456789101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278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