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77)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51KB 文档页数:108
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认识 到,不能依靠满清当局进行自上而下的变革,要 想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振兴之路,必须推翻满 清王朝,走民族与民主革命的道路。自此,中国 近代哲学进入反对改良,鼓吹反满革命的阶段。 哲学上,也开始对西方的进化论与西方文明的负 面性进行反思,提出质疑。在政治上,虽然以西 方的民主制度为共国的篮图,但无论是严复、章 太炎还是孙中山都认识到中国的民主革命有其自 身的特点,未来中国要建立符合本民族特点的政 治体制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2.03KB 文档页数:7
1.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认识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决定胜负的斗争是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基本内容.2.了解国民党政权的反动本质及其所面临的全面危机,认识这一政权遭到广大人民的反对并迅速走向崩溃的根本原因。3.了解“第三条道路”幻想破灭的历史必然性;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形成的历史条件;认识人民共和国的创建和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4.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进一步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928.5KB 文档页数:52
学习和了解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把握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 必胜的信心;明确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坚持党的领导的自觉性。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 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 一、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 • 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 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 四、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7MB 文档页数:5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一、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 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四、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88MB 文档页数:136
第一节 统一战线 教学目的 1、认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三个基本问题,是党领导人民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正确理解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理解了全部中国革命。 2、认识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熟悉中国无产阶级创建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可能性、基本构成、基本政策和经验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建立或被迫分裂革命的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特点 第二节 武装斗争 教学目的 1、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必要性,掌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基本特点和历史经验。 2、了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新道路的历史意义和理论启迪。 3、熟悉人民军队的宗旨和人民军队建设的原则,认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和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 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规律。“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第三节 党的建设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后自身建设的有利条件和特殊困难。 2、认识和掌握中国共产党关于自身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经验。 3、认识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与新挑战。 教学难点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自身建设的有利条件和特殊困难。正确开展党内斗争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21MB 文档页数:159
第一章 五四文学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节 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 第三节 新文学社团与流派 第四节 20年代文学论争 第五节 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二章 文化巨人——鲁迅 ❖ 大视野下概述对鲁迅的评价 ❖ 鲁迅的创作道路及《呐喊》、《彷徨》 ❖ 说不尽的阿Q ❖ 故事新编 ❖ 《野草》与《朝花夕拾》 第三章 20年代的小说(二) 第一节 20年代小说概述 第二节 “问题小说”作家 第三节 主观抒情小说家—郁达夫 第四章 20年代新诗 第一节 概述 • 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 • “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 • 胡适《尝试集》及早期诗人 • 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 • 象征派诗歌 第二节 徐志摩 闻一多 第六章 20年代的戏剧 第七章 20年代丰富绚烂的散文 第八章 30年代文学思潮 ◼ 革命文学运动与思潮 ◼ 文学论争 ◼ 人文主义文学思潮 第九章 三十年代小说 第十章 茅盾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40KB 文档页数:131
绪论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 第一节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一、人生与人生观 二、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 正确的人生观 第三节 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一、辩证对待人生矛盾 二、反对错误人生观 三、成就出彩人生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第一节 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一、什么是理想信念 二、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第二节 崇高的理想信念 一、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三、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第三节 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一、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二、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三、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第三章 弘扬中国精神 第一节 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二、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第二节 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 一、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二、新时代的爱国主义 三、做忠诚爱国者 第三节 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一、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二、改革创新是时代要求 三、做改革创新生力军 第四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节 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第二节 坚定价值观自信 第三节 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一、扣好人生的扣子 二、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第一节 道德及其变化发展 一、什么是道德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三、道德的变化发展 第二节 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一、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三、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 第三节 遵守公民道德准则 第四节 向上向善、知行合一 一、向道德模范学习 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三、引领社会风尚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第二节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三、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 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第四节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第五节 培养法治思维 一、法治思维及其内涵 二、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三、怎样培养法治思维 第六节 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上页12345678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77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