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900)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MB 文档页数:9
通过热力学平衡相计算方法,系统研究了某新型镍基粉末高温合金时效温度下合金元素对热力学平衡相析出行为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René 104合金析出的主要平衡相为γ'、MC、M23C6、M3B2和TCP相.Cr和Co含量主要影响TCP相的析出行为及γ'相的析出温度,Cr含量对M23C6和M3B2的析出行为有一定的影响,Cr的建议质量分数为13%;Mo和W含量影响TCP相和M3B2的析出行为.质量比Al/Ti和Nb/Ta影响γ'相的析出行为,建议控制Al/Ti和Nb/Ta比平衡,以使γ'相起到理想的强化效果.C和B含量显著影响碳化物和硼化物的析出量,还可间接抑制TCP相析出;Zr含量对MC和M23C6碳化物的析出有影响;增Co降Cr和调节合金元素含量以获得小的点阵错配度是第3代涡轮盘用粉末冶金高温合金成分优化设计的趋势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20.84KB 文档页数:6
High temperature corrosion tests in 75%Na2SO4-25%. NaCl molten salt have been conducted on waspalloy specimens plasma sprayed with Co-Cr-B-Si, Ni-Cr-B-Si-hCr3C2, X-40, X-40 + TiC and Ni/Al + Al2O3 coatings, test coupons were exposed isothermally at 750℃up to 200 h. After the corrosion tests, each sample was examined by OM, SEM and EMPA. It was found that X-40, X-40 + TiC and Ni/Al + Al2O3 were violently corroded by the molten salt due to cracking and spalling of the coatings, whereas Co-Cr-B-Si and Ni-Cr-B-Si + Cr3C2 exhibited superior corrosion resistance, which were thought to be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of chromium and silicon oxide film. A possible corrosion mechanism had been proposed an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excellent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high hot-hardness of the two B-Si containing coatings may be of significance for applications in petroleum refining industry as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74MB 文档页数:12
GH220合金正常热处理组织有γ基体。γ′、MC、M6C和M3B2相。第一阶段晶粒长大温度1150℃—1170℃,第二阶段为1210℃。碳化物相M6C最大析出峰在1000℃左右,并发现不同成分的二种M6C相。正常热处理得不到大小二种γ′,等温弯晶热处理能得到大小γ′和弯曲晶界组织。长期时效,低W、Mo、Al、Ti(17.61%)合金析出M23C6相。当W+Mo大于12%(如12.31%)正常热处理会析出少量μ相;等于12%时,时效后才出现μ相。合金中加入微量元素Mg可改变碳化物形状,使之细化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93MB 文档页数:8
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核壳结构Fe3O4@C微米粒子,通过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对粒子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研究了粒子作为非均相催化剂在UV-Fenton氧化去除挥发性有机物(VOCs)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核壳结构Fe3O4@C粒子由于包覆了孔隙状碳层而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显著增加VOCs气体分子与Fenton试剂的接触几率,有助于提高VOCs的去除效率.通过计算反应速率常数及协同因子,证实在核壳结构Fe3O4@C粒子去除VOCs的过程中存在吸附-催化氧化协同作用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831.5KB 文档页数:16
[填空题] 1.微分方程y+ytanx-cosx=0的通解为y=(x+)cosx 2.过点(,0)且满足关系式yarcsin+y=1的曲线方程为 x 1 yarcsinx=x- C 3.微分方程xy+3y=0的通解为y=C1+2 x 4.设y1(x),y2(x),y3(x)是线性微分方程y\+ax)y+b(x)y=f(x)的三个特解,且 y2(x)-y1(x)+C,则该微分方程的通解为 y3(x)-y(x) y=C1(y2(x)-y1(x))+2((y3(x)-y1(x)+y1(x)。 5.设y1=3+x2,y2=3+x2+e-是某二阶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的两个特解,且相应齐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45.64KB 文档页数:4
以酚醛树脂为基体,加入B4C作为改性填料制备出高温粘结剂,并对Si3N4陶瓷进行粘接。在300~800℃温度范围内对Si3N4陶瓷粘接试样进行热处理,并测试了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室温剪切强度。结果表明,经过700~800℃热处理后,粘结剂表现出较为理想的粘接性能,剪切强度测试结果为Si3N4陶瓷基体破坏。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粘接试样的断面形貌及胶层结构特征。研究表明,在高温热处理过程中,B4C改性填料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通过B4C与树脂挥发分之间的改性反应,有效提高了酚醛树脂热解后的残炭值,进而改善了粘接胶层结构的高温稳定性;纤维状物质的形成与B2O3颗粒的细化,有助于提高粘接胶层的连接强度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28MB 文档页数:235
一 学科平台课程 1《工程制图 C1》 2《工程制图 C2》 3《管理学 C》 4《会计学 C》 5《土木工程材料》 6《土木工程材料实验》 7《工程力学 A》 8《工程测量》 9《工程测量实验 A》 二 专业课程 1《土木工程与工程管理概论》 2《房屋建筑学 B》 3《材料力学实验》 4《经济学》 5《经济法》 6《运筹学》 7《工程财务管理》 8《工程结构 1》 9《工程结构 2》 10《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11《建设法规》 12《工程经济学》 13《土木工程施工》 14《工程项目管理》 三 个性化发展课程 1《建筑信息模型技术》 2《工程合同管理》 3《工程估价》 4《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5《房地产估价》 6《工程大数据分析与处理》 7《工程项目融资》 8《高层建筑施工》 9《工程监理》 10《工程管理软件应用》 11《建筑工程估价》 12《装饰工程估价》 13《安装工程估价》 14《工程造价管理》 15《安装工程施工》 16《装饰工程施工》 17《工程造价软件》 18《房地产市场营销》 19《建筑设备》 20《城市规划原理》 21《国际工程合同管理》 22《工程造价案例分析》 23《项目融资》 24《装配式建筑》 25《组织行为学》 26《工程管理综合训练》 四 实践环节 1《毕业设计》 2《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3《工程结构课程设计》 4《工程合同管理课程设计》 5《认识实习》 6《测量实习》 7《生产实习》 9《工程估价课程设计》 10《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11《建筑工程估价课程设计》 12《安装工程估价课程设计》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93.92KB 文档页数:6
研究了La2(Zr0.7Ce0.3)2O7(LZ7C3)的合成动力学及相结构,并根据合成过程中的损失对初始成分进行了设计,最终制备出符合原子比La:Zr:Ce为10:7:3的LZ7C3粉末.用X射线衍射仪和场发射扫描电镜研究了样品的相成分和微观组织,用激光脉冲法和推杆法测量了样品的热导率和热膨胀系数.结果表明:LZ7C3是由烧绿石结构的La2Zr2O7(LZ)固溶体和萤石结构的La2Ce2O7(LC)固溶体组成,其中LZ固溶体是主相;热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在1473 K时为0.79 W·m-1·K-1,较LZ降低了50%左右;热膨胀系数在1473 K时为11.6×10-6 K-1,比LZ提高了20%左右.这些优越的性能表明LZ7C3是一种具有较大应用前景的新型热障涂层陶瓷材料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98MB 文档页数:66
结缔组织的一般特点: 1.细胞少,间质多,细胞分散,种类多 2.细胞无极性 3.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 4.来源于胚胎间充质(中胚层的细胞先形成间充质,然后分化为各种结缔组织、肌组织、血管等) 5.功能:连接、支持、营养、运输、保护 固有结缔组织 (胶体状基质) 结缔组织的分类:依据基质的物理性状 疏松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脂肪组织 网状组织 血液、淋巴(液体状基质) 软骨与骨(固体状基质) 本章重点: 1.结缔组织的一般特点和分类 2.成纤维C、巨噬C、浆C、肥大C的结构特点、功能 3.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形态特点、分子构成、特性 4.基质的分子构成和作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97MB 文档页数:6
采用CCT-AY-Ⅱ型钢板连续退火机模拟分析了退火时间对中锰TRIP钢0.1C-7Mn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和X射线能量色散谱等研究了不同工艺下制备的0.1C-7Mn钢的微观组织和成分,利用X射线衍射法测量了残留奥氏体量,利用拉伸试验测试了其力学性能.0.1C-7Mn钢在650℃保温3 min退火后获得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其强度为1329 MPa,总延伸率为21.3%,强塑积为28 GPa·%.分析认为,0.1C-7Mn钢的高塑性是由亚稳奥氏体的TRIP效应和超细晶铁素体共同提供的,而高强度是由退火冷却过程中奥氏体转变的马氏体和拉伸变形过程中TRIP效应转变的马氏体的强化作用造成的
首页上页7980818283848586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90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