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911)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5KB 文档页数:23
亚病毒:凡在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种,只含有 其中之一的分子病原体,称为亚病毒。该名词最 早是由Lwoff提出(1981年)。 有三类: 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01.51KB 文档页数:3
大豆疫霉根腐病 Soybean Phytophthora root Rot 大豆疫霉根腐病又名大豆疫病、大豆疫霉病,是重要植物检疫对象。美国目前大约有 800万hm2大豆受害,是危害大豆生产的三大严重病害之一,高感品种受害几乎绝产。该病 最早于1948年在美国印地安纳州东北部发现,以后相继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匈牙利、日 本、阿根廷、前苏联、意大利和新西兰发现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1MB 文档页数:32
肝炎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肝炎 的病原体。目前公认的肝炎病毒 有5种:即HAV、HBV、HCV、HDV HEV等。 近年来还发现一些与人类肝 炎相关的病毒,如HFV、HGV TTV等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99KB 文档页数:34
第一节人乳头瘤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 属乳多空病毒科(Papovaviridae)乳头瘤病毒属 (Papi llomavirus)。乳头瘤病毒属还包括多种对 动物致病的动物乳头瘤病毒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0.01KB 文档页数:1
薯类作物包括甘薯和马铃薯。全世界已报道甘薯病害50多种,我国已发现近30种。发 生普遍而危害较重的有:甘薯黑斑病、甘薯根腐病、甘薯瘟、甘薯茎线虫病和甘薯软腐病等。 甘薯黑斑病于1937年从日本传入我国东北后,逐渐自北向南蔓延,在甘薯生产上造成巨大 损失。甘薯瘟于1940年在我国广东信宜县首次发现,随后在我国南方的一些省(区)传播 危害。甘薯根腐病是我国在20世纪加年代新发现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曾在黄淮海、长江中 下游一些地区猖獗危害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92MB 文档页数:41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AS) 第二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第三节 高血压 第四节 风湿病概念 第五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六节 心瓣膜病 第七节 心肌病和心肌炎 第九节 周围血管病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74MB 文档页数:30
第一节病毒的特性 第二节病毒的形状与大小 第三节病毒结构、组成、繁殖 第四节噬菌体 第五节动物及植物病毒 第六节理化因子对病毒的影响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62.51KB 文档页数:5
玉米茎基腐病又称茎腐病或青枯病,世界玉米产区普遍发生,其中美国发生普遍,危害 严重。我国该病在20世纪20年代即有发生,60年代后由于主推的自交系和杂交种对茎基 腐病多数抗性不强,因此很快成为玉米上亟待解决的重要病害问题。目前在我国广西、浙江 湖北、陕西、河北、山东、辽宁等18省(区)均有发生,一般年份发病率109%20%,严 重年份达20%~30%,个别地区高达50%60%,减产25%,重者甚至绝收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92.5KB 文档页数:25
1、掌握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宫颈浸润癌的病变特点及发展关系。 2、掌握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的病变特点及区别。 3、掌握乳腺癌的病理类型及病变特点。 4、熟悉慢性宫颈炎、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异位及前列腺增生的病变特点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3MB 文档页数:72
第一节 病情观察 病情观察 一、病情观察的概念及意义 二、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三、病情观察的方法 四、病情观察的内容 第二节 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护理 一、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与抢救设备管理 二、危重患者的护理 第三节 心肺脑复苏 第四节 洗胃法(gastric lavage) 第五节 人工呼吸器(the use of artificial respirator)
首页上页8081828384858687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911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