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450)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06.4KB 文档页数:6
研究以煤泥为还原剂,印尼某海滨钛磁铁矿在直接还原焙烧过程中,不同焙烧温度下矿物组成变化规律.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钛磁铁矿逐渐被还原.其中铁矿物经过浮士体(FeO),最终被还原成金属铁;而钛则经过钛尖晶石最终生成钛铁矿和少部分的铁板钛矿.在整个直接还原焙烧过程中,金属铁颗粒在1100℃左右生成,然后不断长大,在1250℃时金属铁颗粒明显增多,在之后的保温过程中,金属铁颗粒不断长大,并在此过程中将金属铁从中分离出来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7.9KB 文档页数:4
1.过渡元素的共性是什么? 2.根据下列配合物的中心离子价层电子分布,估计哪个配合物是有色的,哪个配合物是无色 3.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MB 文档页数:5
采用膨胀法在DIL805热膨胀仪上测定了不同加热温度下实验钢的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不同加热温度对CCT曲线和冷却试样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热温度由完全奥氏体化温度降低到两相区内较高温度时,CCT曲线中铁素体转变区左移;当加热温度处在两相区范围内时,随着加热温度的降低,铁素体转变被推迟,使得CCT曲线右移;新生铁素体外延生长方式和奥氏体中碳富集程度的差异是导致上述变迁的主要因素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44.5KB 文档页数:40
在原子结构中,电子分布符合能量最 低原则。基态是原子最稳定状态。 但是自然界中却发现,绝大多数元素 不以原子形式存在,而以化合物形 式存在,并且的原子数总是符合一 定比例的结合Na-Cl,H2O 说明化合物中的元素之间,存在着内 在地关系;说明原子并非是最稳定 的状态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4.03KB 文档页数:2
1.根据下列配离子的空间构型,画出它们形成时中心离子的价层电子分布,并指出它们以何 种杂化轨道成键,估计其磁矩(B.M.)各为多少? [CuCl2](直线形)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42MB 文档页数:166
§20.1 热辐射的量子性 §20.2 光的二象性 §20.3 康普顿效应 §20.4 玻尔氢原子理论 §20.5 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设 §20.6 不确定关系 §20.7 定态薛定谔方程 §20.8 氢原子 §20.9 原子中的电子分布 §20-10 固体的能带
文档格式:PPTX 文档大小:1.48MB 文档页数:57
一 氢原子的薛定谔方程 二 量子化条件和量子数 三 基态径向波函数和电子分布概率 四 激光器的特性和应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25.32KB 文档页数:6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用作制备高强度人工鱼礁的钢渣-矿渣-熟料-石膏体系胶凝材料的强度.净浆正交试验表明:钢渣:矿渣的复合比为5:3,并与10%的水泥熟料和10%的脱硫石膏复合的胶凝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以优化后的胶凝材料代替水泥,并以热闷法稳定化的钢渣颗粒为骨料,可以制备出抗压强度达到50 MPa以上的人工鱼礁混凝土.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净浆的水化过程,发现体系在早期水化主要生成AFt相和C-S-H凝胶,在后期钢渣和矿渣的火山灰活性反应对强度的增长起主要作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94.95KB 文档页数:3
通过电解分离,X射线衍射等实验,探讨了铈在高碳钢中形成铈碳化物应满足的成分条件.结果表明:只有当铈含量和碳含量均较高时,才能够形成铈碳化物.本实验中,Ce:0.25%、C:1.22%的试样即出现Ce2C3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4MB 文档页数:4
通过研究不同固溶温度对Inconel690合金硬度、晶粒度和析出相的影响,以期确定Inconel690合金固溶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固溶温度对Incone1690合金硬度有比较明显的影响,而对晶粒度影响很大.温度超过1070℃时,发生晶粒显著长大现象.从理论计算和扫描电镜分析得出Inconel690合金中(Fe,Cr,Ni)23C6碳化物的完全溶解温度范围为1070~1090℃
首页上页828384858687888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45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