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0554)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73MB 文档页数:13
白口铸铁是一种重要的抵抗磨损的金属材料。其抗磨性决定于硬度,强度和韧性的综合性能指标因而与其组织组成物的结构,显微硬度,相对数量,分布及内聚强度都有密切的关系。铸态组织就是高显微硬度的碳化物孤立地分布在马氏体基体时较为理想,而合金化和变质处理的正确选用是最经济合理地获得理想组织的关键。从我国资源出发,锰合金化是有前途的但为扬长避短,锰含量不宜过高,而为获得铸态马氏体组织应辅加铜、铬、钼、硼等多种合金元素。硼的加入可以提高锰白口铸铁的淬透性,碳化物的显微硬度和整体硬度。合适的硼加入量既可得到上述效果而又不降低韧性。硼在镍铬白口铸铁中也可以提高碳化物的显微硬度。硼的加入使白口铸铁中碳化物的数量增多。采用包内变质处理的方法而不用高合金化的方法改变碳化物的分布,经济合理而且简便可行。稀土变质处理能使碳化物成为紧实的板块状而不是成为粗的网状聚合物,使韧性显著提高(αk=0.8公斤-米/厘米2)。硼的加入能使碳化物成为方块形。但如何控制工艺参数保证获得应有的变质效应的试验研究工作还需继续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08MB 文档页数:8
针对传统选矿方法难以回收低品位红七镍矿中有价金属镍的问题,采用选择性还原焙烧法研究了不同焙烧温度以及不同焙烧时间条件下红土镍矿(Ni品化为1.49%)中发生的微观结构变化以及相变转化.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X射线能谱分析等测试手段分析表明,在不同焙烧温度及不同时间条件下经选择性还原后的红土镍矿中,镍氧化物逐渐被还原成镍铁合金相,铁氧化物主要转变成浮氏体相,硅酸盐主要以橄榄石形式存在.最后通过还原焙烧磁选试验证实,还原剂为烟煤,添加剂为NCS,两者用量分别为原矿质量的2%和7%,在1200℃条件下焙烧50min,磁选分离得到镍铁产品中镍品位为9.78%,镍的回收率为92.06%,镍铁回收率差为62.51%,实现了红土镍矿中镍铁的选择性还原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12.5KB 文档页数:18
A general lagged variable model2:滞后时期数 1)如=0,称为分布滞后模型 (1)又如有限,称为有限分布滞后模型 (2)又如无限,称为无限分布滞后模型 2)如s=0,称为自回归模型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69MB 文档页数:90
一、VB程序中语句的规定 V中的语句可以由中关键字、事 件、属性、函数和运算符组成并能由VB 编辑器识别的指令。语句是进行具体操 作的指令,一个语句若在一行中写不完 可以有续行。VB中用分行符“”把一 个长语句分成若干行来存放。一行中也 可以写多个语句,每个语句之间用“: “分隔。但并不提倡这种写法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22.4KB 文档页数:8
以KOH为改性剂,利用渣碱共熔反应对攀钢含钛电炉熔分渣进行改性处理,成功地将炉渣中Ti元素从原来的重钛酸镁选择性地富集到偏钛酸钾中,同时渣中镁铝尖晶石和镁橄榄石转化为易溶于水的铝酸盐和硅酸盐.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共熔反应中煅烧温度、渣碱比(含钛电炉熔分渣的质量与KOH质量之比)、保温时间等对Ti元素迁移富集和镁铝尖晶石转化的影响.当渣碱比为1∶2.1、煅烧温度700℃及保温时间1 h时,生成的偏钛酸钾衍射峰达到最强,镁铝尖晶石的衍射峰最弱,有效地实现了Ti元素的选择性富集及镁铝尖晶石的物相转化.实验证实了较高K/Ti比(K2O与TiO2的摩尔比)是生成偏钛酸钾的主要原因.以最佳碱熔条件下得到的共熔渣为原料,经过后续处理,在850℃的条件下合成了六钛酸钾纳米晶须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50KB 文档页数:35
第四章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一、表达式 1、关系表达式 2、逻辑表达式 3、条件表达式 二、语句 1、近f语句 2、多分支语句( switch)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4MB 文档页数:10
以含钛电炉熔分渣提钛后的水浸液为原料,采用常压回流法和水热法分别合成了4A分子筛.在控制硅铝比(n(SiO2)/n(Al2O3)摩尔比)为2的条件下,系统探讨了水钠比(n(H2O)/n(Na2O)摩尔比)、反应时间和温度对合成4A分子筛物相和微观形貌的影响.当控制水钠比为80且反应时间为8 h时,采用常压回流法可以制备出尺寸均一且结晶完全的4A分子筛;而采用水热法在120℃条件下,3 h即可制备得到形状规则的4A分子筛.另外,探讨了水热法不同反应温度条件下制备的分子筛对硫酸铜溶液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120℃条件下合成的4A分子筛对铜离子的吸附效率最高,在150 min时其吸附率可达70%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46.5KB 文档页数:32
一、概念 二、根据日常记录资料和通过特殊调查所得到的资料,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特征,设计时无需设立对照,不能分析暴露与效应之间的联系。 三、分类 四、横断面研究(现况研究) 五、纵向研究 六、生态学研究(关系研究)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72.5KB 文档页数:64
一、概述 1 疾病分布的定义 2 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3.5KB 文档页数:8
课程简介本课程介绍药用植物的分类及分布情况,重点讲述药用植物栽培的基本理论(包括生长 发育规律、播种育苗、田间管理、产品分级和加工等技术原理)和几种具有北方特色、珍 贵的、栽培技术具有代表性或有特殊特点的根茎类、全草类、花类、果实种子类药用植物 栽培技术。本课程以基础理论知识为基础,突岀栽培技术,加强理论和实践环节的联系是 学习本课程的关键所在
首页上页867868869870871872873874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0554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