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119)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50.5KB 文档页数:19
15-6德布罗意波实物粒子的二象性 一、德布罗意假设(1924年) 光学理论发展历史表明,曾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徘徊于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之间,实际上这两种解释并不是对立的,量子理论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光量子理论,似过于强调粒子性,德布罗意企盼把粒子观点和波动观点统一起来,给予“量子”以真正的涵义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04.5KB 文档页数:22
15-4氢原子的玻尔理论 一、近代氢原子观的回顾 1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1885年瑞士数学家巴耳末发现氢原子光谱可见光部分的规律: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21.5KB 文档页数:6
一 光的衍射现象 光在传播过程中若遇到尺寸比光的波长大得不多的障碍物时,光会传到障碍物的阴影区并形成明暗变化的光强分布的现象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18KB 文档页数:17
1920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观察 X射线被物质散射时,发现散射线中含 有波长发生了变化的成分—散射束中除 了有与入射束波长相同的射线,还有 波长λ>的射线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58.5KB 文档页数:15
15-2光电效应光的波粒二象性 一、光电效应实验的规律 1实验装置及现象 2实验规律 (1)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光强成正比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18.5KB 文档页数:20
量子概念是1900年普朗克首先提出, 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其间,经过爱 因斯坦、玻尔、德布罗意、玻恩、海森伯、 薛定谔、狄拉克等许多物理大师的创新努 力,到20世纪30年代,就建立了一套 完整的量子力学理论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94KB 文档页数:16
一、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例1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用波长=589.3nm的纳灯作光源,屏幕距双缝的距离d=800mm,问: (1)当双缝间距1mm时,两相邻明条纹中心间距是多少? (2)假设双缝间距10mm,两相邻明条纹中心间距又是多少?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21.5KB 文档页数:19
8-2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 一、引起磁通量变化的原因 (1)稳恒磁场中的导体运动,或者回路面积变化、取向变化等 动生电动势。 (2)导体不动,磁场变化感生电动势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62.5KB 文档页数:17
一、惠更斯原理 介质中波动传播到的各点都可以看作是发射子波的波源,而在其后的任意时刻,这些子波的包络就是新的波前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68.5KB 文档页数:12
一、波动能量的传播 1波的能量 波的传播是能量的传播,传播过程中,介质中的质点运动,具有动能W,介质形变具有势能Wp
首页上页8990919293949596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119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