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孙中山(1866一1925)在回忆录中写道:“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 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清王朝。”孙中山28岁那年”的主要行动是( ) A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B.联合其他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 C.与革命党人一起发动广州起义D.领导华侨支持维新运动 2.1911年4月在广州发生的起义之所以被称为“黄花岗起义”,是因为( A起义是在黄花岗发动的 B.起义军去进攻设在黄花岗的清军要塞 C.起义中牺牲的烈士后被葬在黄花岗D.起义是在黄花岗失败的 3.1911年10月12日和13日,英国《泰晤士报》均在显要位置开辟专栏报道中国的革命,相 关报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叛乱”。这是针对中国发生的(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武昌起义 D.南昌起义 4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先贤们一直在探索中艰难前行。戊戌变法与辛亥 革命的共同点有( A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B.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5.袁世凯统治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的事件是() A.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B.制造旅顺屠杀惨案 C割占澎湖列岛 D.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6.在20世纪初的《新青年》杂志上,文学革命派与守旧派唇枪舌剑,争论不已。《新青年》 的创办者是( A鲁迅 B.李大钊 C.胡适 D.陈独秀 7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启示青年“应战胜恶社会,而不可为恶社会所征服”,他希望青年们高 举的大旗是( A.自强、求富 B.爱国救亡 C.民主、科学D.实业救国 8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一“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开 花好…”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写的!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东西已 经很了不得。没人提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么多新书,我也不会写小说。”这个故事与新文化 运动联系最紧密的内容是() A提倡民主 B.建设新文学,推倒旧文学 C.提倡科学 D.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9.毛泽东曾说:“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里 “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是指( A.工人阶级的参与 B.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C.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D.运动扩展到中国多数城市 10右面是马星驰所作的漫画《民气一致之效果》,它揭示了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原 因是( 星果效i致一气 A.商人罢市的推动 B.工人阶级参加斗争的巨大作用 C.各阶层人民的联合斗争 D.辛亥革命的鼓舞
第三、四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孙中山(1866—1925)在回忆录中写道:“28 岁那年,我就与 20 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 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清王朝。”孙中山“28 岁那年”的主要行动是( ) A.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B.联合其他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 C.与革命党人一起发动广州起义 D.领导华侨支持维新运动 2.1911 年 4 月在广州发生的起义之所以被称为“黄花岗起义”,是因为( ) A.起义是在黄花岗发动的 B.起义军去进攻设在黄花岗的清军要塞 C.起义中牺牲的烈士后被葬在黄花岗 D.起义是在黄花岗失败的 3.1911 年 10 月 12 日和 13 日,英国《泰晤士报》均在显要位置开辟专栏报道中国的革命,相 关报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叛乱”。这是针对中国发生的(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武昌起义 D.南昌起义 4.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先贤们一直在探索中艰难前行。戊戌变法与辛亥 革命的共同点有( ) A.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 B.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5.袁世凯统治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的事件是( ) A.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B.制造旅顺屠杀惨案 C.割占澎湖列岛 D.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6.在 20 世纪初的《新青年》杂志上,文学革命派与守旧派唇枪舌剑,争论不已。《新青年》 的创办者是( ) A.鲁迅 B.李大钊 C.胡适 D.陈独秀 7.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启示青年“应战胜恶社会,而不可为恶社会所征服”,他希望青年们高 举的大旗是( ) A.自强、求富 B.爱国救亡 C.民主、科学 D.实业救国 8.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开 花好……”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写的!”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东西已 经很了不得。没人提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么多新书,我也不会写小说。”这个故事与新文化 运动联系最紧密的内容是( ) A.提倡民主 B.建设新文学,推倒旧文学 C.提倡科学 D.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9.毛泽东曾说:“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里 “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是指( ) A.工人阶级的参与 B.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C.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D.运动扩展到中国多数城市 10.右面是马星驰所作的漫画《民气一致之效果》,它揭示了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原 因是( ) A.商人罢市的推动 B.工人阶级参加斗争的巨大作用 C.各阶层人民的联合斗争 D.辛亥革命的鼓舞
11.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 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 () A建立中国同盟会 B.成立无产阶级政党 C.创办黄埔军校 D.实现国共两党合作 12.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血腥镇 压这次罢工的军阀是() A.袁世凯 B.吴佩孚 C.孙传芳 D.段祺瑞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 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 们的本意。达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一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1)孙中山当时欲建立的至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4分) (2)《民报》是什么性质的报刊?(4分) (3)为实现上面三种革命目标,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了怎样的政治纲领?(6分) (4)辛亥革命前,孙中山为实现上述革命目标做了哪些革命活动?(提示:从组织建立、报刊宣传 和军事活动三个方面来展开叙述)(8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日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 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材料彐 A周EE 回回国回g 陈独秀 《青年杂志》封面 (1)材料一反映了陈独秀的哪一主张?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6分) (2)除陈独秀外,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还有哪些?请举出两位。(4分) (3)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有什么历史意义?(6分)
11.1921 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 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 ( ) A.建立中国同盟会 B.成立无产阶级政党 C.创办黄埔军校 D.实现国共两党合作 12.1923 年 2 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血腥镇 压这次罢工的军阀是( ) A.袁世凯 B.吴佩孚 C.孙传芳 D.段祺瑞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52 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 分) 材料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 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 们的本意。达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1)孙中山当时欲建立的“至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4 分) (2)《民报》是什么性质的报刊?(4 分) (3)为实现上面三种革命目标,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了怎样的政治纲领?(6 分) (4)辛亥革命前,孙中山为实现上述革命目标做了哪些革命活动?(提示:从组织建立、报刊宣传 和军事活动三个方面来展开叙述)(8 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 分) 材料一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 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了陈独秀的哪一主张?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6 分) (2)除陈独秀外,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还有哪些?请举出两位。(4 分) (3)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有什么历史意义?(6 分)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日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19世纪 60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70年代兴起的民族资本企业中。…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 以上。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 一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日《新青年》杂志创导的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 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新文化运动提 出来的问题,归根结蒂,问题就是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 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一胡绳《从鸡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目1919年6月3日,北洋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6月5 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 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1)材料一认为,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何时?从1914年到1919年,其人数有何新变化?(4 分)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和口号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归纳其主要影响。(4分) (3)五四运动爆发在何地?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1919年6月5日前后,运动的主力分别是什 么?(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4分)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 分) 材料一 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 19 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 19 世纪 60 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 70 年代兴起的民族资本企业中。……到 1914 年,增加到 100 万人 以上。到 1919 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 200 万人以上。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 《新青年》杂志创导的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 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新文化运动提 出来的问题,归根结蒂,问题就是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 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 1919 年 6 月 3 日,北洋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6 月 5 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 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1)材料一认为,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何时?从 1914 年到 1919 年,其人数有何新变化?(4 分)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和口号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归纳其主要影响。(4 分) (3)五四运动爆发在何地?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1919 年 6 月 5 日前后,运动的主力分别是什 么?(2 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4 分)
第三、四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1.A孙中山出生于1866年,28岁那年”即1894年。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华 侨,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 2.C1911年4月广州起义爆发,经过一昼夜激战起义失败。后来,将收殓到的七十二具烈士 遗骸合葬在广州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因此这次起义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3.C武昌起义发生在1911年10月10日,与题千时间相吻合。 4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主张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辛亥革命是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中国 发展资本主义。综上所述,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5.D袁世凯统治时期,日本政府向袁世凯提出了“二十一条”。袁世凯为获得日本支持,接受 了大部分内容。 6.D 7.C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 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8.B9.C 10.C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举行示威游行,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参加罢市,支 持学生运动,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11B根据题干中“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可知李大钊主张在中国建 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中国革命。 12.B 二、非选择题 13.(1)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 (3)“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4)组织上:成立了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报刊宣传:创办了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 军事活动:准备在广州发动起义。 14.(1)主张:提倡民主与科学。标志:《青年杂志》的创办。 (2)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举出两位即可) (3)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它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 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15.(1)19世纪中叶。人数增加,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己达200万人以上。 (2)时间:1915年。口号:民主与科学。影响:解放了青年们的思想:启发青年们探索救国真理。 (3)爆发地:北京。主力:学生,工人阶级。 (4)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第三、四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1.A 孙中山出生于 1866 年,“28 岁那年”即 1894 年。1894 年 11 月,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华 侨,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 2.C 1911 年 4 月广州起义爆发,经过一昼夜激战起义失败。后来,将收殓到的七十二具烈士 遗骸合葬在广州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因此这次起义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3.C 武昌起义发生在 1911 年 10 月 10 日,与题干时间相吻合。 4.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主张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辛亥革命是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中国 发展资本主义。综上所述,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5.D 袁世凯统治时期,日本政府向袁世凯提出了“二十一条”。袁世凯为获得日本支持,接受 了大部分内容。 6.D 7.C 1915 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 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8.B 9.C 10.C 1919 年 5 月 4 日,北京学生举行示威游行,6 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参加罢市,支 持学生运动,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11.B 根据题干中“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可知李大钊主张在中国建 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中国革命。 12.B 二、非选择题 13.(1)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 (3) “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4)组织上:成立了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报刊宣传:创办了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 军事活动:准备在广州发动起义。 14.(1)主张:提倡民主与科学。标志:《青年杂志》的创办。 (2)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举出两位即可) (3)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它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 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15.(1)19 世纪中叶。人数增加,到 1919 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 200 万人以上。 (2)时间:1915 年。口号:民主与科学。影响:解放了青年们的思想;启发青年们探索救国真理。 (3)爆发地:北京。主力:学生;工人阶级。 (4)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