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素能演练提升 一、选择题 1.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关于某次会议的资料卡片,由于他的疏忽,没有注明题目。根据卡片的 内容推测,他应注明的题目是( 】 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 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八大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中共七大 2.1958年6月12日,《人民日报》报道,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2.9亩小麦试验田亩产达1 765千克。这篇浮夸报道的出现反映了“左”的错误的泛滥。“左的错误出现的原因是() ①中共八大的指引②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 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 自由。这突出表明“文化大革命”期间() A.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取得的哪一农业上的成就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A.原子弹爆炸成功 B.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C.发射人造地球卫星 D.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5.王进喜、焦裕禄和雷锋是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身上所反映出 的时代精神是() A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D.坚持科学,崇尚民主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 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 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材料二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鼓足千劲、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材料二中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有什么积极作用?又存在什么问题? (3)这个总路线开始实施后,党中央为了加快建设速度发动的两大运动是什么?我们应当如何 评价总路线? (4)中国共产党是勇于承认错误并善于改正错误的政党,请结合史实进行说明
第 6 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素能演练提升 一、选择题 1.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关于某次会议的资料卡片,由于他的疏忽,没有注明题目。根据卡片的 内容推测,他应注明的题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八大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中共七大 2.1958 年 6 月 12 日,《人民日报》报道,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 2.9 亩小麦试验田亩产达 1 765 千克。这篇浮夸报道的出现反映了“左”的错误的泛滥。“左”的错误出现的原因是( ) ①中共八大的指引 ②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 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 自由。这突出表明“文化大革命”期间( ) A.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取得的哪一农业上的成就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 A.原子弹爆炸成功 B.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C.发射人造地球卫星 D.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5.王进喜、焦裕禄和雷锋是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身上所反映出 的时代精神是( ) A.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D.坚持科学,崇尚民主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 年中共八大指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 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 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材料二 1958 年 5 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材料二中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有什么积极作用?又存在什么问题? (3)这个总路线开始实施后,党中央为了加快建设速度发动的两大运动是什么?我们应当如何 评价总路线? (4)中国共产党是勇于承认错误并善于改正错误的政党,请结合史实进行说明
【素能·演练提升】 1.B2.B3.A4.B5.A 6.(1)发展社会经济,实现国家工业化,满足人民经济文化的需要。 (2)积极作用:调动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忽视客观规律,容易产生不良影响。 (3)两大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评价:总路线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 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4)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 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 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素能·演练提升】 1.B 2.B 3.A 4.B 5.A 6.(1)发展社会经济,实现国家工业化,满足人民经济文化的需要。 (2)积极作用:调动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忽视客观规律,容易产生不良影响。 (3)两大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评价:总路线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 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4)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 字方针,于 1961 年初开始实施。到 1965 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 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