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节课
第二十节课
等成本线 ■含义 ·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 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 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第四章 第2页
第四章 第2页 等成本线 含义 z 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 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 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等成本线 ■成本方程 。C=WL+rK W=既定的劳动价格即工资率 =既定的资本价格即利息率 C=厂商既定的成本支出 第四章 第3页
第四章 第3页 等成本线 成本方程 z C = wL + rK w=既定的劳动价格即工资率 r=既定的资本价格即利息率 C=厂商既定的成本支出
等成本线 K 等成本线类似于消 费者的预算线。 C/r C=WL rK C/w 第四章 第4页
第四章 第4页 等成本线 K O L C/r C/w C = wL + rK 等成本线类似于消 费者的预算线
等成本线 K ·总结 ·从某一截距开始沿着 WL +rK=C 等成本线移动时,生 产者在一种要素上的 支出越来越少,而在 另一种要素上的支出 越来越多。 G L 0 C/w 第四章 第5页
第四章 第5页 等成本线 A wL + rK = C K 总结 z 从某一截距开始沿着 等成本线移动时,生 产者在一种要素上的 支出越来越少,而在 另一种要素上的支出 越来越多。 C/r G L 0 C/w
等成本线 ·总结 K K- C w ●等成本线的斜率是两 种要素价格的负比率 C/r 斜率=-Cr= C/w r L 0 C/w 第四章 第6页
第四章 第6页 等成本线 总结 z 等成本线的斜率是两 种要素价格的负比率 。 0 r w - C w C r 斜率 = − = L r w r C K = − K C/r L C/w
等成本线 K ·总结 等成本线的斜率表明 wL +rK=C 在不改变成本支出的 C/r 情况下,两种要素相 互替代的比率。 斜率= K L △K AL L 0 C/w 第四章 第7页
第四章 第7页 等成本线 K 总结 z 等成本线的斜率表明 在不改变成本支出的 情况下,两种要素相 互替代的比率。 0 L K ∆ ∆ 斜率 = ΔK ΔL wL + rK = C C/r L C/w
等成本线 K ·总结 ·纵轴截距 (Cr)表明 WL+rK=C C/r 用全部的成本可以买 到资本的最大数量。 ●横轴截距(Cw)表 明用全部成本可以买 到劳动的最大数量。 L 0 C/w 第四章 第8页
第四章 第8页 等成本线 C/w K 总结 z 纵轴截距(C/r)表明 用全部的成本可以买 到资本的最大数量。 z 横轴截距(C/w)表 明用全部成本可以买 到劳动的最大数量。 wL + rK = C C/r L 0
等成本线 K ·总结 ● 等成本线把坐标平面 WL +rK=C 分为三部分: C/r )等成本线以外区域 中的任何一点代表 的要素组合,在既 a 定成本下是不能实 K WLa +rKg>I 现购买的。 L 0 La C/w 第四章 第9页
第四章 第9页 等成本线 0 a wLa + rKa>I Ka La C/w K 总结 z 等成本线把坐标平面 分为三部分: 1)等成本线以外区域 中的任何一点代表 的要素组合,在既 定成本下是不能实 现购买的。 wL + rK = C C/r L
等成本线 K ·总结 ● 等成本线把坐标平面 WL +rK=C 分为三部分: C/r 2)等成本线以内区域 中的任何一点代表 的要素组合,在既 定成本下不仅能够 实现购买并且还有 b 剩余。 K。 ----0 wLb+rK。<I 0 Lo C/w 第四章 第10页
第四章 第10页 等成本线 0 b wLb + rKb< I Kb Lb C/w K 总结 z 等成本线把坐标平面 分为三部分: 2)等成本线以内区域 中的任何一点代表 的要素组合,在既 定成本下不仅能够 实现购买并且还有 剩余。 wL + rK = C C/r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