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上册 课程教材研究所 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 人本A“出版发行 (北京沙滩后街55号邮编:100009 网址:htp://www,pep.com.cn 人点“汹丝印刷厂印装全国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787毫米×1092毫米1/16印张:6.5插页:1字数:1401000 2001年6月第1版2004年5月第7次印刷 ISBN7-107-14631-9 G·7721(课) 定价:7.75元 著作权所有·请勿擅用本书制作各类出版物·违者必究 如发现印、装质量问题,影响阅读,请与出轰社联系调换。 (联系地址:北京市方庄小区芳城园三区13号楼部编:100078)
与同学们谈地理 与同学们谈地理 新学期开始了,课程表中有一门新课——地理课。新的学期、新的课程,在 今天第一节地理课上,我们谈谈“生活与地理”这个新的话题。 生活离不开地理 “地理”这个词对你们来说并不陌生,在小学的科学、品德与社会等课程中, 你们已经知道了它。说到地理,你们会联想到什么呢?下面小卡片中的内容,是 部分同学的回答。 各种各样的 大江大河 多种多样的 地形 四季的变化 黄源 什么地方有 旅游景点 什么农产品 世界上有不 各种各样的 同的国家 地图 大洲和大洋 火山和地震 你认为还有哪些内容与地理有关,仿照上面的方法,添加到图中 从以上同学们的卡片中可以看到,从“地理”一词联想到的事物和现象,大 都是关于人们生活环境和衣食住行方面的 的确,生活离不开地理,或者说生活中出现或遇到的许多事情,都有一定的 地理背景。看看下面几个例子,你想到过它们与地理有什么关系吗?
与同学们谈地理 在沙特阿拉伯,一些旅店把床 日本人爱吃鱼,市场上的海产品 铺安排在屋顶上。 琳琅满目。 在国际中长跑比赛中,一些来 这些漂亮的丝绸服装大多出自我 自东非高原的选手常能取得好成绩。国江浙一带。 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地方,不同地方的环境有不同 的特点,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适应当地环境的长期过程中,人们 形成了一定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人类自开始进行生产活动,就注意观察所处的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并且积累这些方面的知识,逐步形成了地理学。地理学研究的领域非常广阔,像 后面课文中要讲到的地表形态的变化、天气和气候的形成、人口的分布、聚落的
与同学们谈地理 起源和发展等等,都是地理学研究的内容。 学习地理,不仅能使人们了解大自然的奥秘,了解一些经济、文化现象,更 重要的是可以给人们装上“地理的头脑”,也就是会用地理的思想和方法看待身 边的一些事情,更科学地选择、安排生活和生产。 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人们生活的环境是复杂的,但是有规 律可循。如果违反了自然规律,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自毁家园 风沙掩埋了古文明 在亚洲西部有两条河流,一条叫底格里斯河,一条叫幼发拉底河。大 约在公元前5000年,两河之间的区域—一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农业就已 经十分发达,并哺育了灿烂的文化,例如发明了楔形文字,创立了数学 天文学和历法,铺设了有路面的街道,等等。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城市巴 比伦就坐落在这里 然而,由于人们长期滥伐森林、过度放牧、陡坡种植,使两河上游亚 长尼亚高原发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两河携带 的泥沙使河床不断加高,河堤也随之不断加 高。尽管当时采取了一些保持河流畅通的措 施,防止河水决堤泛滥,但是,由于战乱等原 因,河堤的维修制度不时遭到破坏,造成河流 淤塞和泛滥。最终,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洪水横 流、田园荒筅、土地沙化。巴比伦也完全被掩 理在弥天的风沙之下。 M 巴比伦城复原图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人们的生活环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每个地区都 有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只有扬长避短,才能发展地区经济,增加财富,使人们过 上好日子。 听老家的姑姑说,她家住在山区,过 去在山坡上种粮食,收成很不好,家里挺 困难的。現在不种粮食,改种果树,每年 收入明显增加,生活也好起来了。这说明 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3
与同学们谈地理 ——综合地分析问题。生活中的许多地理事物或现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 制约。这就决定了在考察这些事物或现象时,必须要有综合分析的眼光 形 气官 8通會一 城市的形成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一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巨 大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日益严峻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人们为了能够世 世代代在地球上很好地生活下去,必须建立一种新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有这样一句话: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既是 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又是从子孙后代那里借用来的。 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呢?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交谈,你们一定感受到了地理是一门十分有用、有趣 的科学。地理课将进一步带领你们观察世界、认识中国,让你们感受到世界的 发展和变化,感受到祖国的伟大,激发建设祖国的热情。不论地理课选择讲述 的地区距你是否遥远,传达的地理思想却是共同的,是终生受用的
地球和地图 ○人类是如何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 ○地球仪有什么用处? ○地球运动对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 ○你会在地图上查找地理信息吗? ○你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吗?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我们看到的太阳是圆形的,月亮是圆形的,从地球卫星照片上看到的地球也 是圆形的。地球是一个球体,这个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在古代 却是一个难解的谜。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图1.1)。 天圆地方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 随着人们视野的扩大,很多现象 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眠前的 说明大地不是直觉的那么平。于 地面是平的,以为整个大地是平 是人们臆想中的大地变成了 的,并且把天空看作是倒扣着的 只倒扣的盘子,天像一顶半圆的 口巨大的锅。我国古代有“天圆如 斗笠。 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 太平洋 大 印度洋 菲律宾拆 洋 洋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地球卫星照片 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 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于是就有了“地球”的概念。1519~1522年,葡萄牙 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航海家麦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 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 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休。 一个球体。 图1.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阅读材料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1519年9月,在麦哲伦的带领下,二百多名探险队員分乘五艘船,从西班牙出 发,渡过大西洋,绕过南美洲的南端进入太平洋。一路上,船员们历尽千辛万苦, 于1521年3月到达菲律宾群岛。麦哲伦因为介入当地土著 人的纠纷而身亡。船员们决定继续西航,他们艰难地横渡 过印度洋,再绕过妤望角,最后只剩下一艘船和十几名船 员,于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结柬了人们关于地平、地 方与地圆的争论。有趣的是,当船队的勇士们回到西班牙 后、在得到的许多礼物中就有一件是地球仪。在地球仪上 麦哲伦(1480-1521) 题写着这样一句话——“你首先拥抱了我! 人们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图1.2所示 的是一组关于地球大小的数据。 平均半径 6371千米 地球表面积 51亿平方千米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图1.2地球的大小 匹活动 1.下面的事例能够作为地球是球形的证据吗? (1)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参 照图1.3,做一个小实验,体验在球面上看船的情景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图1.3 图14月食照片 (2)你看见过月食吗?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亮。请你根据月食照 片推测一下地球的形状。 (3)如果只根据上面两个实证,能不能得出地球是球形的结论?你还能 举出一些其他例子吗? 2.谈谈你从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感悟到了什么。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们在这个家园中生活,需 要了解它的面貌。例如,地球是什么形状?地球上海 洋和陆地是怎样分布的?世界上有哪些国家和地区, 它们分别在地球上的什么位置?等等。但是,地球太 大了,人们无法看到它的全貌。于是,人们仿照地球 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 的模型—地球仪(图1.5)。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 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 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图1.5地球仪 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活动 参照图1.6,按以下步骤制作地球仪(材料:乒乓球、铁丝、胶布、橡 皮泥等)。 (1)如图中①所示,在乒乓球的中部用红笔画上一个圆圈,作为赤道; 在赤道两侧各钻一个小孔,使小孔到赤道上各点的距离相等。 4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2)把铁丝弯成图中②所示的形状,注意倾斜的铁丝要与垂线成23.5° 角,同时所弯的半圆要比乒乓球略大一些。 (3)把乒乓球用倾斜的铁丝穿起来。 (4)在图中箭头④所指的倾斜铁丝两头,用胶布裹几圈,这样可把乒乓 球固定在倾斜铁丝的中间,同时又可以自由转动。 (5)在图中⑤的部位,包上一些橡皮泥,使做好的小地球仪不会翻倒。 图1.6制作简易地球仪 一纬线和经线 仔细观察地球仪,可以看到地球仪上有很多点和线。下图是简化了的地球 仪 地轴地球自转轴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 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 环绕地球一周的 面的交点。 圆图。赤道是最 大的纬线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 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飞 与纬线垂直相交的 的交点。 半圆。 图1.7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为了区别出各条经线和纬线,人们 给它们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分别叫做经度和纬度。 实际上,地球里并不是真的有一根轴,地球表面也没有画出经线和纬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