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纺织纤维的形态及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纺织纤维的形态及基本性质。 2、使学生掌握纺织纤维的形态、基本性质、衡量指标及对纺织性能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几种主要纺织纤维的特性及其性能指标。 2、教学难点:指标体系及表述。 教学与学习建议: 1、教学建议 授课形式:讲解与讨论,实验 准备常规纺织纤维的实物样品和显微镜标样,让学生观察认识常规纺织纤维的形态 特征:建立清晰的概念,对在后面章节还会出现的长度、细度、强度等的概念和指标 可采用螺旋上升的方法教学,成熟度要讲透: 充分做好实验准备。 2、学习建议 通过观察纺织纤维的实物样品和显微镜标样认识纺织纤维的形态特征: 通过记忆和理解,掌握纤维的形态特征、基本性能、衡量指标及对纺织性能的影响: 通过实验掌握主要性质的测试方法,熟悉有关国家标准
第二章 纺织纤维的形态及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纺织纤维的形态及基本性质。 2、使学生掌握纺织纤维的形态、基本性质、衡量指标及对纺织性能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几种主要纺织纤维的特性及其性能指标。 2、教学难点:指标体系及表述。 教学与学习建议: 1、教学建议 授课形式:讲解与讨论,实验 准备常规纺织纤维的实物样品和显微镜标样,让学生观察认识常规纺织纤维的形态 特征;建立清晰的概念,对在后面章节还会出现的长度、细度、强度等的概念和指标 可采用螺旋上升的方法教学,成熟度要讲透; 充分做好实验准备。 2、学习建议 通过观察纺织纤维的实物样品和显微镜标样认识纺织纤维的形态特征; 通过记忆和理解,掌握纤维的形态特征、基本性能、衡量指标及对纺织性能的影响; 通过实验掌握主要性质的测试方法,熟悉有关国家标准
第二章纺织纤维的形态及基本性质 第一节纤维的细度与纤密度 一、定义 纤维细度是指纤维粗细的程度。 纤密度是指在公定回潮率时,1000m长的纤维或纱线所具有的质量克数。特克 斯(tx)是我因法定的纤密度计量单位,对于同一种纱线,纤密度越大,纱线越粗: 反之,纤密度越小,纱线越细。纤密度表达式为: T=1000G G-公定回潮率时的纱线重量,g:L-纱线长度,m 2.旦数Nb 旦数即旦尼尔数(Denier),较多地用于丝和化纤长丝中,又称纤度D。是指90O0m 长的纤维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即 D-900G=97 L 3.公制支数Nm 公制支数N。简称支数,是指在公定回潮率时1g纤维或纱线所具有的长度米(m) 数,即 4、直径与截面积 通过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测直径d和截面积A,常用于羊毛及其他动物毛, 圆形化学纤维的细度表达。由于纤维很细,以微米()为单位,近似圆形的计算为 A=d2/4 由于纱线为纤维与空隙的共构物,纱线的界面形状并不是圆形的,纱线表面存在 毛羽,纤维在纱线横截面内的分布是非均匀的,同时沿纱线长度方向的的截面尺寸又 存在非均匀变化的特征,因此纱线直径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际测量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 异 第二节纤维的形态及其对纺织品的性能影响 纤维的形态主要是指:纤维的长度、细度、截面、卷曲或转曲等。纤维的形态与纤
第二章 纺织纤维的形态及基本性质 第一节纤维的细度与纤密度 一、定义 纤维细度是指纤维粗细的程度。 纤密度是指在公定回潮率时,1000m 长的纤维或纱线所具有的质量克数。 特克 斯(tex)是我国法定的纤密度计量单位,对于同一种纱线,纤密度越大,纱线越粗; 反之,纤密度越小,纱线越细。纤密度表达式为: L 1000 k t G T = Gk -公定回潮率时的纱线重量,g; L -纱线长度,m 2.旦数 ND 旦数即旦尼尔数(Denier),较多地用于丝和化纤长丝中,又称纤度 D 。是指 9000m 长的纤维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即 t k 9 L 9000G D = = T 3.公制支数 Nm 公制支数 N m 简称支数,是指在公定回潮率时 1g 纤维或纱线所具有的长度米(m) 数,即 k t m L 10000 G T N = = 4、直径与截面积 通过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测直径 d 和截面积 A,常用于羊毛及其他动物毛, 圆形化学纤维的细度表达。由于纤维很细,以微米( μm )为单位,近似圆形的计算为 4 2 A = d 由于纱线为纤维与空隙的共构物,纱线的界面形状并不是圆形的,纱线表面存在 毛羽,纤维在纱线横截面内的分布是非均匀的,同时沿纱线长度方向的的截面尺寸又 存在非均匀变化的特征,因此纱线直径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际测量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 异。 第二节 纤维的形态及其对纺织品的性能影响 纤维的形态主要是指:纤维的长度、细度、截面、卷曲或转曲等。纤维的形态与纤
维的可纺性、成纱质量、手感、保暖性等关系密切 一、纤维的长度 1、基本概念 纤维长度:一般指伸直长度,即纤维伸直而未伸长时两端的距离。 另有自然长度(自然长度:纤维在自然伸展状态下的长度):例毛丛长度 ①天然纤维一一随动物、植物的种类、品系与生长条件而不同。 棉、麻、毛:短纤维,纤维长度一般25~250mm:长度差异很大(不同品种或同 品种) 蚕丝:长丝,一个茧子上的茧丝长度可达数百米至上千米。 天然纤维长度(m)范围 棉纤维:25-45 亚麻单纤维:15-20 亚寐工艺纤维:500-750 黄麻单纤维:2-4 黄麻工艺纤维:2000-3000 大麻单纤维:10-15 大麻工艺纤维:700-1500 细毛、半细毛:50-100 粗毛、半粗毛:50-200 ②化学纤维一一人工制造,可根据需要而定。 化学纤维分类:长丝:可无限长:短纤维:等长或不等长。 长度离散性小,但超长纤维和倍长纤维对纺纱工艺危害较大。 短纤维分类:棉型化纤:30-40m 用棉纺设备纺纱 纯纺或混纺 毛型化纤:70-150mm用毛纺设备纺纱 纯纺或混纺 中长纤维:51-65mm 用棉纺或化纤专纺设备纺纱仿毛织物 2、纤维长度的测试 ①手扯法 指标:手扯长度。手扯长度接近原棉中大多数纤维的长度,即接近纤维的主体长度。 在原棉的工商贸易中使用,人工操作。 ②仪器检测法 通过仪器测量得到纤维长度分布情况,根据统计理论计算得到相应的纤维长度指
维的可纺性、成纱质量、手感、 保暖性等关系密切. 一、纤维的长度 1、基本概念 纤维长度:一般指伸直长度,即纤维伸直而未伸长时两端的距离。 另有自然长度(自然长度:纤维在自然伸展状 态下的长度):例毛丛长度 ①天然纤维——随动物、植物的种类、品系与生长条件而不同。 棉、麻、毛 :短纤维,纤维长度一般 25~250mm;长度差异很大(不同品种或同 品种) 蚕丝 : 长丝,一个茧子上的茧丝长度可达数百米至上千米。 天然纤维长度(mm)范围 棉纤维:25-45 亚麻单纤维:15-20 亚麻工艺纤维:500-750 黄麻单纤维:2-4 黄麻工艺纤维:2000-3000 大麻单纤维:10-15 大麻工艺纤维:700-1500 细毛、半细毛:50-100 粗毛、半粗毛:50-200 ②化学纤维——人工制造,可根据需要而定。 化学纤维分类:长丝:可无限长;短纤维:等长或不等长。 长度离散性小,但超长纤维和倍长纤维对纺纱工艺危害较大。 短纤维分类:棉型化纤:30-40 mm 用棉纺设备纺纱 纯纺或混纺 毛型化纤:70-150 mm 用毛纺设备纺纱 纯纺或混纺 中长纤维:51-65 mm 用棉纺或化纤专纺设备纺纱 仿毛织物 2、纤维长度的测试 ①手扯法 指标:手扯长度。手扯长度接近原棉中大多数纤维的长度,即接近纤维的主体长度。 在原棉的工商贸易中使用,人工操作。 ②仪器检测法 通过仪器测量得到纤维长度分布情况,根据统计理论计算得到相应的纤维长度指
标。 3、纤维长度的指标 纤维长度的指标有:主体长度、平均长度、品质长度、短绒率 ①主体长度:纤维中含量最多的纤维长度。 (1)根数主体长度:纤维中根数最多的一部分纤维的长度。 (2)重量主体长度:纤维中重量最重的一部分纤维的长度。 棉的手扯长度≈主体长度 细绒棉手扯长度以1mm为级距,分级如下: 25mm 25.9mm以下: 26mm 26.0-26.9mm 30mm 30.0-30.9mm: 31mm 31m以上。 28mm为标准级 ②平均长度:是纤维长度的平均值。 (1)根数平均长度L:各根纤维长度之和的平均数。 L-> ∑M 其中:Li为各组纤维的长度,Ni为各组纤维的根数。 (2)重量加权平均长度L8:各组长度的重量加权平均数。 4器 其中:L为各组纤维代表长度,gi为各组纤维的重量。 ③品质长度(右半部平均长度)(L):比主体长度长的那部分纤维的平均长度。(是 棉纺工艺中决定罗拉隔距的重要参数) ④短绒率:长度在某一界限以下的纤维所占的百分率。(表示长度整齐度的指标) 界限:细绒棉16mm: 长绒棉20mm:毛30mm 芝麻40mm 短纤维多→制成本低一成本高,不宜纺细支纱 4、纤维长度的测量 常用的纤维长度方法有: ①罗拉法(适用于棉纤维的长度测定) 将纤维整理成伸直平行、一瑞平齐的纤维束后,利用罗拉的据特和输出,将纤维 由短到长按一定组距(即罗拉每次输出的长度,2)分组后称重,从而得到纤维长度 一重量分布,求出各指标 ②梳片法(适用于羊毛、苎麻、绢丝或不等长化纤的长度测定)
标。 3、纤维长度的指标 纤维长度的指标有:主体长度、平均长度、品质长度、短绒率 ①主体长度:纤维中含量最多的纤维长度。 (1)根数主体长度:纤维中根数最多的一部分纤维的长度。 (2)重量主体长度:纤维中重量最重的一部分纤维的长度。 棉的手扯长度≈主体长度 细绒棉手扯长度以 1mm 为级距,分级如下: 25mm 25.9mm 以下; 26mm 26.0-26.9mm; 。 30mm 30.0-30.9mm; 31mm 31mm 以上 。 28mm 为标准级 ②平均长度:是纤维长度的平均值。 (1)根数平均长度 L:各根纤维长度之和的平均数。 其中:Li 为各组纤维的长度,Ni 为各组纤维的根数。 (2)重量加权平均长度 Lg:各组长度的重量加权平均数。 其中:Li 为各组纤维代表长度,gi 为各组纤维的重量。 ③品质长度(右半部平均长度)(Lp) :比主体长度长的那部分纤维的平均长度。(是 棉纺工艺中决定罗拉隔距的重要参数) ④短绒率:长度在某一界限以下的纤维所占的百分率。(表示长度整齐度的指标) 界限:细绒棉 16mm; 长绒棉 20mm;毛 30mm, 苎麻 40mm 短纤维多→制成本低→成本高,不宜纺细支纱 4、纤维长度的测量 常用的纤维长度方法有: ①罗拉法 (适用于棉纤维的长度测定) 将纤维整理成伸直平行、一端平齐的纤维束后,利用罗拉的握持和输出,将纤维 由短到长按一定组距(即罗拉每次输出的长度,2mm)分组后称重,从而得到纤维长度 -重 量分布,求出各指标。 ②梳片法 (适用于羊毛、苎麻、绢丝或不等长化纤的长度测定) = Ni Li Ni L * = i i i g g L g L
利用彼此间隔一定距离的梳片,将羊毛或不等长毛型化纤整理成伸直平行,一端 平齐的纤维束后,由长到短按一定组距(梳片间的距离)分组后称量,从而得到纤维 长重量分布,计算有关指标。 ③中段切断称重法(适用于等长化纤的长度测定) 利用纤维切断器切取一端排列整齐纤维束的中段,称取中段和两端重量后,经计 曾求相纤维冬长指 平均长度mm=4xm We 超长纤雀率(6)-受×10 纤推率(%)-是0 W0:纤维总质量,g:t:切下的纤维束两端质量,g:Wc:中段纤维质量,g Ws:短纤维质量,mg:Woz:超长纤维质量,mg:Lc:中段纤维长度,m。 ④排图法(适用于棉或不等长化纤、羊毛、苎麻、绢丝等长度分布的测定) 用人工或借助梳片式长度分析机,将纤维经过整理后,由长到短,一端平齐、密 度均匀地排列在黑绒板上,从而得到纤维长度排列图。 可得到:有效长度B4L4:中间长度B0L0:短纤维率(B3B/BA)*100:长短差异率 (B5L5/B4L4)*100 ⑤ALMETER电容测量法(适用于毛条、棉、麻纤维条子的长度测定) ⑥光电式:530型数字式纤维照影仪。 5、长度与成纱质量、纺纱工艺的关系 ①纤维长度与成纱强度的关系在其他条件相同下,纤维越长,成纱强度越大,在保 证成纱具有一定强度的前提下,纤维长度越长,纺出纱的极限细度越细(棉纤维)。 ②纤维长度与成纱毛羽关系成纱的毛羽是由伸出成纱表面的纤维端头,纤维圈等形 成。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长度较长的纤维成纱表面比较光滑,毛羽较少。 2×103T nt= Trl 式中::为每米成纱中纤维端头的平均数
利用彼此间隔一定距离的梳片,将羊毛或不等长毛型化纤整理成伸直平行,一端 平齐的纤维束后,由长到短按一定组距(梳片间的距离)分组后称量,从而得到纤维 长重量分布,计算有关指标。 ③中段切断称重法(适用于等长化纤的长度测定) 利用纤维切断器切取一端排列整齐纤维束的中段,称取中段和两端重量后,经计 算求得纤维各项长度指标。 W0 :纤维总质量,mg;Wt :切下的纤维束两端质量,mg;Wc :中段纤维质量,mg; Ws :短纤维质量,mg; Woz:超长纤维质量,mg; Lc :中段纤维长度,mm。 ④排图法 (适用于棉或不等长化纤、羊毛、苎麻、绢丝等长度分布的测定) 用人工或借助梳片式长度分析机,将纤维经过整理后,由长到短,一端平齐、密 度均匀地排列在黑绒板上,从而得到纤维长度排列图。 可得到:有效长度 B4L4; 中间长度 B0L0; 短纤维率(B3B/BA)*100;长短差异率 (B5L5/B4L4)*100 ⑤ALMETER 电容测量法(适用于毛条、棉、麻纤维条子的长度测定) ⑥光电式:530 型数字式纤维照影仪。 5、长度与成纱质量、纺纱工艺的关系 ①纤维长度与成纱强度的关系在其他条件相同下,纤维越长,成纱强度越大,在保 证成纱具有一定强度的前提下,纤维长度越长,纺出纱的极限细度越细(棉纤维)。 ②纤维长度与成纱毛羽关系成纱的毛羽是由伸出成纱表面的纤维端头,纤维圈等形 成。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长度较长的纤维成纱表面比较光滑,毛羽较少。 式中:nf为每米成纱中纤维端头的平均数 c c c t W L W W mm ( ) ( ) + 平均长度 = 100 0 0 = W 超长纤维率(%) W v 100 0 = W 短纤维率(%) Ws f f y f T l T n = 3 2 10
T,为单纱平均线密度(tex) T,为纤维的平均线密度(tex 1,为纤维长度的平均值 ③纤维长度整齐度和短绒率与成纱强度、条干的关系当纤维长度整齐度差,短绒率 大时,成纱条干变差,强度下降。生产高档产品时,需经过精梳以去除短纤维。 二、纤维的截面形状 1、异性纤维的基本概念 纤维的截面变化或称异形化,主要以两类形式,一是截面形状的非圆形化,下又分 为轮廓波动的异形化和直径不对称的异形化:一是截面的中空和复合化。 ( 中空 πd 复合 异形 周被动异形 复合 >)直径变异异形 粗随多角多叶跑道双四单四 图子1纤维截面变化的过程、类型及相互关系 2、截面空心与复合的表征 ①截面的空心 (1)中空度 (2)空隙率(3)中腔率(4)中空偏心 (a) (c 图3-2中空和复合纤维几何特征参数示意 2.复合截面特征 三、纤维的细度 1、纤维细度不匀指标 纤维的细度不匀主要包括二层含义,一是纤维之间的粗细不匀,一是纤维本身沿
Ty为单纱平均线密度(tex) Tf为纤维的平均线密度(tex) lf为纤维长度的平均值 ③纤维长度整齐度和短绒率与成纱强度、条干的关系当纤维长度整齐度差,短绒率 大时,成纱条干变差,强度下降。生产高档产品时,需经过精梳以去除短纤维。 二、纤维的截面形状 1、异性纤维的基本概念 纤维的截面变化或称异形化,主要以两类形式,一是截面形状的非圆形化,下又分 为轮廓波动的异形化和直径不对称的异形化;一是截面的中空和复合化。 粗 糙 跑 道 单 凹 粗 糙 多 角 多 叶 异 形 d 2 中空 圆周波动异形 直径变异异形 双 凹 复合 复 合 复 合 复合 图 3-1 纤维截面变化的过程、类型及相互关系 2、截面空心与复合的表征 ①截面的空心 (1)中空度 (2)空隙率 (3)中腔率 (4)中空偏心 r re dv O re (a) dv R0 (b) (c) 图 3-2 中空和复合纤维几何特征参数示意 2.复合截面特征 三、纤维的细度 1、纤维细度不匀指标 纤维的细度不匀主要包括二层含义,一是纤维之间的粗细不匀,一是纤维本身沿
长度方向上的粗细不匀。 ①细度不匀的概念 对天然纤维 同一棉包的棉纤维,因胞壁厚度、生长部位的不同而粗细不同:同一根棉纤维 还两端细、中段粗并截面形态变化。 同一毛包的毛纤维,不仅纤维间因在羊体上的生长部位不同而粗细不同(变异 系数达20-35%),而且单纤维因生长季节和营养的影响也会有明显的粗细差异(粗细 差异可达310um),并且有截面形态的变化. 蚕丝本身粗细差异在总长度上较为明显,茧外层和内层的丝较细,中间主茧层 的丝相比较粗,由于缫丝的合并,均匀性较好。 麻纤维的粗细差异更大,不仅单纤维的粗细差异大(变异系数达30-40%),而 且工艺纤维因分离的随机性粗细差异更大。 2.细度不匀指标及分布 (1)不匀率指标 (2)纤维间细度不匀的分布 可以参照纤维长度分布的原理,表达纤维的细度(直径)不匀,其典型分布曲 线为图3-10。纤维的平均直径d,变异系数Ca均可求得。 d 连续曲线 图3-3纤维直径分布直方图及分布曲线 3、纤维细度及分布的测量方法 ①称重与长度的测量 称重与长度结合的测量,简称称重法,主要解决纤维的线密度指标测量
长度方向上的粗细不匀。 ①细度不匀的概念 对天然纤维 同一棉包的棉纤维,因胞壁厚度、生长部位的不同而粗细不同;同一根棉纤维 还两端细、中段粗并截面形态变化。 同一毛包的毛纤维,不仅纤维间因在羊体上的生长部位不同而粗细不同(变异 系数达 20~35%),而且单纤维因生长季节和营养的影响也会有明显的粗细差异(粗细 差异可达 3~10 μm ),并且有截面形态的变化。 蚕丝本身粗细差异在总长度上较为明显,茧外层和内层的丝较细,中间主茧层 的丝相比较粗,由于缫丝的合并,均匀性较好。 麻纤维的粗细差异更大,不仅单纤维的粗细差异大(变异系数达 30~40%),而 且工艺纤维因分离的随机性粗细差异更大。 2.细度不匀指标及分布 (1)不匀率指标 (2)纤维间细度不匀的分布 可以参照纤维长度分布的原理,表达纤维的细度(直径)不匀,其典型分布曲 线为图 3-10。纤维的平均直径 d ,变异系数 CVd 均可求得。 n(d) 分组测量 直方图 N(d) 连续曲线 d O 图 3-3 纤维直径分布直方图及分布曲线 3、纤维细度及分布的测量方法 ①称重与长度的测量 称重与长度结合的测量,简称称重法,主要解决纤维的线密度指标测量
图34中段切断称重法示意图 ②直径测量法 (1)传统的显微镜观测法 此方法又称为显微镜投影测量法,多用于圆形或近圆形纤维直径的测量,源于近圆 形羊毛纤维的测量。 (2)OFDA法 图3-50FDA100测量仪 (3)激光纤维直径测量法 纤维样品 SIROLAN-LASERSCAN 异丙醇 光 泥电识别器 图3-6激光扫描纤维直径测量原理图 ③气流仪法
A LC LC B 图 3-4 中段切断称重法示意图 ②直径测量法 (1)传统的显微镜观测法 此方法又称为显微镜投影测量法,多用于圆形或近圆形纤维直径的测量,源于近圆 形羊毛纤维的测量。 (2)OFDA 法 图 3-5 OFDA100 测量仪 (3)激光纤维直径测量法 纤维样品 激光 泵 二级过 滤器 纤维 分散 容器 测量 传感器 纤维 光电识别器 透镜 异丙醇 测量 单元 过滤器 信号 处理 电路 计算机 参考 传感器 微孔 分光 装置 分束 器 图 3-6 激光扫描纤维直径测量原理图 ③气流仪法
R 图37气流仪测量纤维细度原理示意图 ④振动测量法 纤维 修上夹头 上弦座 感应振动频率 蜂◆ T=To+Ra 拨动器 下弦座可上下移动调节L 预张 >1 调节链轮链条 微弹簧夹 图3-8振动(拨弦)法测纤维细度原理示意图 4、纤维细度及其不匀对纺织性能的影响 ①基本现状 a棉纤维较多地采用气流仪法,其次为切断称重法: b毛纤维几乎采用OFDA和LaserScan方法,其次为显微镜法和气流仪法: c麻纤维为切断称重法,其次套用显微镜法或OFDA法: 丝纤维大多为绞丝称重法(类切断称重),其次显微镜法: ©化纤短纤根据毛型、棉型分别采用各自纤维在纺织加工工艺体系中的测量方法: 化纤长丝一般用绞丝称重,或显微镜法,其次为振动法。 ②细度及其不匀对纤维集合体性质的影响 (1)对纤维本身 (2)对纱线 从纱线可纺性的经验可知,纤维长度L越长、纤维细度D越细、纱线截面中纤维 根数n越多,纤维自身的细度不匀CVd越小,可纺性S越好。即 s号/+ (3-1) 100 式中,L为英时(1in=25.4mm):c为纺纱加工中纱截面中临界纤维根数。显然>1 时,纺纱容易,S<1时纺纱困难,且成纱质量会下降
L Q P0 Q P R = M, SS, K (μ) Q P1 图 3-7 气流仪测量纤维细度原理示意图 ④振动测量法 T 纤维 上夹头 上弦座 感应振动频率 f 拨动器 可上下移动调节 L 链条 微弹簧夹 预张力 T 调节链轮 T=T0+R L 下弦座 图 3-8 振动(拨弦)法测纤维细度原理示意图 4、纤维细度及其不匀对纺织性能的影响 ①基本现状 a 棉纤维较多地采用气流仪法,其次为切断称重法; b 毛纤维几乎采用 OFDA 和 LaserScan 方法,其次为显微镜法和气流仪法; c 麻纤维为切断称重法,其次套用显微镜法或 OFDA 法; d 丝纤维大多为绞丝称重法(类切断称重),其次显微镜法; e 化纤短纤根据毛型、棉型分别采用各自纤维在纺织加工工艺体系中的测量方法; 化纤长丝一般用绞丝称重,或显微镜法,其次为振动法。 ②细度及其不匀对纤维集合体性质的影响 (1)对纤维本身 (2)对纱线 从纱线可纺性的经验可知,纤维长度 L 越长、纤维细度 ND 越细、纱线截面中纤维 根数 n 越多,纤维自身的细度不匀 CVd 越小,可纺性 S 越好。即 ( ) ( ) 2 C D 100 d 1 CV N L n n S = + (3-1) 式中,L 为英吋(1in=25.4mm);nC 为纺纱加工中纱截面中临界纤维根数。显然 S>1 时,纺纱容易,S<1 时纺纱困难,且成纱质量会下降
(3)对织物 不同细度尺度纤维会极大地影响织物的手感、透通性和舒适性,影响见表3-4所列 表3-4纤维细度与功能的关系 纤锥细度种类 线密度(dcs) 直径m) 性能特征 细且 0.89-22 8.4117.7 柔状、均匀、高支轻薄化 棉、丝型纤维 0.894-1.33 8.41-13.7 柔软、均匀、高支轻薄化 毛、麻型纤维 1.2.2 13.717. 柔软、均匀、高支轻薄化 超细 0.011-0.89 3.0-112 吸湿、导湿、细腻、仿皮革 皮革(特细 0.011-0.11 0.9-4.0 透汽、防水、细密、麂皮特征 极细 0.0001-0.01 0.09-0.12 吸附、超滤、功能 纳米尺度 10r%10 0.0010.1 特殊功能
(3)对织物 不同细度尺度纤维会极大地影响织物的手感、透通性和舒适性,影响见表 3-4 所列。 表 3-4 纤维细度与功能的关系 纤维细度种类 线密度(dtex) 直径(m) 性能特征 细旦 0.89~2.2 8.41~17.7 柔软、均匀、高支轻薄化 棉、丝型纤维 0.89~1.33 8.41~13.7 柔软、均匀、高支轻薄化 毛、麻型纤维 1.1~2.2 13.7~17.7 柔软、均匀、高支轻薄化 超细 0.011~0.89 3.0~11.2 吸湿、导湿、细腻、仿皮革 皮革(特细) 0.011~0.11 0.9~4.0 透汽、防水、细密、麂皮特征 极细 0.0001~0.01 0.09~0.12 吸附、超滤、功能 纳米尺度 10-8 ~10-4 0.001~0.1 特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