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精品教学辅导资料 第2课时 导入新课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季风水田农业。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另一种重要的农业地域类 商品谷物农业 从“商品谷物农业”这一农业地域类型的名称来看,它生产的粮食主要是出售的,种植 的是谷物。那么这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以什么粮食作物为主呢? 生:主要是小麦和玉米 师:为什么不是水稻呢? 生:因为水稻是水田作物,生产环节复杂,不利于大面积的机械化操作,所以生产效率 不高,商品率也不高 师:说得很好!商品谷物农业在世界上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请在地图上把它们找出来。 (出示世界地图,让学生指图) 生: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 家 师:对。我们国家有这种农业地域类型吗?和这几个国家有没有差别? 生:有。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地区,但主要是国营农场,而上面提到的几个国家的农 场是家庭经营。 师:对。下面我们看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完成“活动”。 (生阅读案例3,讨论) 活动与探究 1.参照归纳季风水田区水稻种植业特点的方法,归纳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出示美国农业带图) ⊙棉花959km (出示北美气候图) 北冰洋 极 地中海 亚热带湿润气候 墨西哥 回归 000km 师:同学们,请看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带图,说一说小麦带和玉米带的分布和美国的地
地理精品教学辅导资料 第 2 课时 导入新课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季风水田农业。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另一种重要的农业地域类 型——商品谷物农业。 从“商品谷物农业”这一农业地域类型的名称来看,它生产的粮食主要是出售的,种植 的是谷物。那么这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以什么粮食作物为主呢? 生:主要是小麦和玉米。 师:为什么不是水稻呢? 生:因为水稻是水田作物,生产环节复杂,不利于大面积的机械化操作,所以生产效率 不高,商品率也不高。 师:说得很好!商品谷物农业在世界上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请在地图上把它们找出来。 (出示世界地图,让学生指图) 生: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 家。 师:对。我们国家有这种农业地域类型吗?和这几个国家有没有差别? 生:有。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地区,但主要是国营农场,而上面提到的几个国家的农 场是家庭经营。 师:对。下面我们看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完成“活动”。 (生阅读案例 3,讨论) 活动与探究 1.参照归纳季风水田区水稻种植业特点的方法,归纳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出示美国农业带图) (出示北美气候图) 师:同学们,请看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带图,说一说小麦带和玉米带的分布和美国的地
形以及气候类型之间有着怎样的对应关系? 生: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中央大平原上,这里地势平坦开阔、地广人稀,土 壤肥沃,便于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 师:对。从气候图上可以看出,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什么气候区?对商品谷 物农业的发展有着怎样的有利条件? 生: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这里气候温和,降水较丰富。 师:对。以上是商品谷物农业的自然区位条件。影响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条件中还有着 怎样的社会经济条件呢? 生:美国农业科学技术先进,有全国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免费向农场主提供最新 农业科技成果,提高了商品谷物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这里铁路、公路、水运网发 达,交通运输便利,美国的工业发达,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以及电力、化肥、 农药等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全面。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总的来说,具有以下特点: (1)优越的自然条件 (2)便利的交通。 (3)地广人稀 (4)工业高度发达。 (5)农业科技先进 活动与探究 绘一幅概念框图,以表达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因素。 (生绘图,师指导) 总结见下图 农业科学 机械化水 技术先进 平高 自然条件 土壤肥沃 产量高 地广人稀 温温和、降水丰富 商品率 粮食需求少 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 2.把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和特点与季风水田农业作一比较,你认为最大的差 异是什么? 出示表格(生填写底纹部分),引导学生把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形成条件和季风水田农业 作比较 农作物品种生产目的 经营方式 气候条件 水稻 种植业 水稻 自给农业|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机械化 水平低 季风气候区 谷物衣业/小麦、玉米等商品农业「家庭农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温带大陆 美国商品 水平高 性气候区 师:你认为以上两种农业地域类型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生: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是商品农业,而季风水田农业是自给农业。 师:不错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商品谷物农业这一重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分析了它主要的区位条件及 在世界上的分布地区。并以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为例,分析了这一农业地域类型与季风水田 农业的对比,了解了它们之间的差异。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农 业地域类型
形以及气候类型之间有着怎样的对应关系? 生: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中央大平原上,这里地势平坦开阔、地广人稀,土 壤肥沃,便于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 师:对。从气候图上可以看出,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什么气候区?对商品谷 物农业的发展有着怎样的有利条件? 生: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这里气候温和,降水较丰富。 师:对。以上是商品谷物农业的自然区位条件。影响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条件中还有着 怎样的社会经济条件呢? 生:美国农业科学技术先进,有全国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免费向农场主提供最新 农业科技成果,提高了商品谷物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这里铁路、公路、水运网发 达,交通运输便利,美国的工业发达,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以及电力、化肥、 农药等。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全面。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总的来说,具有以下特点: (1)优越的自然条件。 (2)便利的交通。 (3)地广人稀。 (4)工业高度发达。 (5)农业科技先进。 活动与探究 绘一幅概念框图,以表达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因素。 (生绘图,师指导) 总结见下图: 2.把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和特点与季风水田农业作一比较,你认为最大的差 异是什么? 出示表格(生填写底纹部分),引导学生把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形成条件和季风水田农业 作比较: 农作物品种 生产目的 经营方式 气候条件 水稻 种植业 水稻 自给农业 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机械化 水平低 季风气候区 美国商品 谷物农业 小麦、玉米等 商品农业 家庭农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 水平高 温带大陆 性气候区 师:你认为以上两种农业地域类型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生: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是商品农业,而季风水田农业是自给农业。 师:不错。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商品谷物农业这一重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分析了它主要的区位条件及 在世界上的分布地区。并以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为例,分析了这一农业地域类型与季风水田 农业的对比,了解了它们之间的差异。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农 业地域类型
板书设计 商品谷物农业 主要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 自然条件优越 地广人稀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位条交通运输便利 市场广阔 机械化水平高 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规模大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机械化水平高 商品率高 课后练习 1.农业机械向大型、宽幅、高速、联合作业方面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非洲的种植园 B.荷兰的花卉种植 C.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D.日本的水稻种植业 2.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一组主导区位因素依次是( ①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②上海郊区的乳畜业③古巴的甘蔗④长江三角洲设商 品粮基地 A.①气候②市场③政策④地形 B.①地形②市场③气候④政策 C.①地形②土壤③科技④政策 D.①水源②政策③气候④市场 3.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国 B.商品谷物农场都是家庭经营方式 C.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也有商品谷物农场 D.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包括水稻种植业 答案:1.C2.B3.C 备课资料 中国农业地理 中国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为了因地制宜地实行农业生产合理布局,必须充 分认识各地区自然、经济条件的特点,掌握农业生产地域分异的客观规律。 (一)农业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中国农业自然条件的主要特点是: ①光热条件优越,地带性差异显著。中国国土共跨有8个温度带,各带温度条件不同, 宜种农作物种类及熟制差别很大。但除高寒气候(青藏高原大部)外,76.5%的地区温度条 件均较优越。夏半年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各种喜温作物。水稻、棉花的种植北界为世界最北。 暖温带及以南地区农作物均可复种, ②水资源丰富而地区分布极为不均,特别是水土资源不平衡,给农业带来重大影响。东 南部的湿润、半湿润地区和西北部的半干旱、干旱地区约各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东南部地区 雨量充沛,雨热同期,极有利于植物生长。全国90%以上的耕地和森林分布在东部和南部
板书设计 商品谷物农业 主要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优越 地广人稀 交通运输便利 市场广阔 机械化水平高 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 规模大 机械化水平高 商品率高 课后练习 1.农业机械向大型、宽幅、高速、联合作业方面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非洲的种植园 B.荷兰的花卉种植 C.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D.日本的水稻种植业 2.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一组主导区位因素依次是( ) ①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 ②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③古巴的甘蔗 ④长江三角洲设商 品粮基地 A.①气候 ②市场 ③政策 ④地形 B.①地形 ②市场 ③气候 ④政策 C.①地形 ②土壤 ③科技 ④政策 D.①水源 ②政策 ③气候 ④市场 3.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国 B.商品谷物农场都是家庭经营方式 C.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也有商品谷物农场 D.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包括水稻种植业 答案:1.C 2.B 3.C 备课资料 一、中国农业地理 中国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为了因地制宜地实行农业生产合理布局,必须充 分认识各地区自然、经济条件的特点,掌握农业生产地域分异的客观规律。 (一)农业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中国农业自然条件的主要特点是: ①光热条件优越,地带性差异显著。中国国土共跨有 8 个温度带,各带温度条件不同, 宜种农作物种类及熟制差别很大。但除高寒气候(青藏高原大部)外,76.5%的地区温度条 件均较优越。夏半年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各种喜温作物。水稻、棉花的种植北界为世界最北。 暖温带及以南地区农作物均可复种。 ②水资源丰富而地区分布极为不均,特别是水土资源不平衡,给农业带来重大影响。东 南部的湿润、半湿润地区和西北部的半干旱、干旱地区约各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东南部地区 雨量充沛,雨热同期,极有利于植物生长。全国 90%以上的耕地和森林分布在东部和南部
地区。西北部地区降水不足,农业必须依靠灌溉。这就限制了农林业的发展,大部是草原和 荒漠,成为天然的牧业地区。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河川径流量占全国的82.4%,而耕地仅 占全国的38%;北方黄淮海流域耕地占全国的37%,而河川径流量仅占全国的66%。 ③山地显著多于平地。山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3,平地只占1/3。山地自然条件的 多样性,要求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利用方式,方可发挥其生产潜力。特别是中国东南部的亚 热带和热带的丘陵山地,全部位于多雨湿润地区,为世界所罕见,有发展林特产等多种经济 的潜力 ④易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在季风气候条件下,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尤大。旱涝 威胁交替出现。冬季寒潮降温可影响到海南岛。春秋低温也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此外,冰 雹、干热风及沿海地区的台风等,对部分地区的农业也有重大影响 ⑤各地区农业自然条件配合不甚协调,各有利弊。东北地区平原面积大,土壤肥力高, 气候不甚干旱,但气温较低,生长期短,易受寒害。华北地区平原广阔,夏暖冬寒,水资源 不足而变率大,旱涝碱面积较大。南方地区温度条件好,水源充沛,植物生长发育快,但丘 陵山地比例大,耕地较少,降水变率大,易受洪涝威胁。西北地区土地面积广,太阳辐射强 光能资源丰富,夏季温度高,但严重干旱缺水,沙漠、戈壁和盐碱地分布很广。青藏地区地 势高,太阳辐射强度为全国之冠,但气候寒冷,生长期短 (二)社会经济条件 由于各地区在农垦历史先后、民族生活习惯、人口密度、工业交通城市分布及不同时期 国民经济需要等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别,往往在相同的或相似的自然条件下会出现不同的 农业特点。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农垦历史已超过3000年,而东北北部、内蒙古东部等 地区则不过一二百年甚至只有几十年,两地农业生产集约程度差别显著。藏、蒙古、哈萨克、 塔吉克等族是长期从事畜牧业的民族,而汉、维吾尔、回族等则长期习惯以农为主。这些民 族的不同分布区,基本上也就是牧区和农区的所在地。朝鲜族擅长种植水稻,东北地区的水 稻分布区过去往往就是朝鲜族分布区。人口密度影响农业劳动力的保证程度和农产品的需要 程度,从而影响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和作物布局。全国大面积复种指数最高的地区,并不在地 处热带、人口较稀、灌溉不发达的海南岛和西双版纳,而却在人口稠密、灌溉发达的珠江三 角洲、潮汕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全国粮食单产最高的地区,往往即为人口最稠密地区。这同 劳力充裕、精耕细作有关。但粮食商品率的高低,则不仅同粮食单产有关,更重要的是同人 均耕地面积、当地粮食自给需要量的大小有关。因之,人均耕地最多的黑龙江省,粮食商品 率也最高。至于一些不便长途运输的作物如甘蔗、甜菜及蔬菜、园艺、奶牛饲养等的分布, 则和加工工业、交通条件、城市分布发生直接联系 (三)土地的农业利用与改善 据粗略估算,中国土地资源中,约有74%的土地已利用或可利用于农林牧渔生产。 ①耕地。全国耕地约09567亿公顷,垦殖指数为997%,耕地分布极为不均,90%以上 分布于大兴安岭经长城至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线以东地区。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 垦殖指数可达50%~60%,四川盆地409%,东北平原20%~30%,长江以南的丘陵低山地区 一般约10%~20%。西部地区耕地少,主要集中于山麓平原的小块沃洲,广大高原山区耕地 很少。宜农荒地资源估计共0.3535亿公顷,其中质量较好的仅0.1亿公顷左右,主要分布于 黑龙江、内蒙古东部及新疆等地区,其余多为质量较差、开垦需要投资较大的土地,且大多 又属于宜牧或宜林地,处置不当易引起农林牧业之间的矛盾。 从北到南,不同熟制之间耕地生产水平差别很大。东北、内蒙古、甘新、青藏及黄土高 原西部和北部等地区,约占全国35%的耕地,基本一年一熟,其中一部分尚实行轮歇撂荒, 复种指数低于100%。华北地区大部实行二年三熟,复种指数为120%~150%。长江流域及 华南地区一年二熟至三熟,复种指数为180%~250%有些地区人口较稀、劳力不足,水利 灌溉保证程度不高,虽位于生长期很长的亚热带或热带,复种指数并不高,甚至仍有一年 熟地。因此,无论南方还是北方,提高耕地复种指数潜力都较大。但也有一些地区,人多地 少,有机肥不足,片面强调提高复种指数,势必导致土壤肥力减退,实际是掠夺地力,这 情况亟须改善 在中国水田较旱地、水浇地较无灌溉地,单位面积产量往往高出50%,乃至200%以上 因之,兴修水利,解除旱涝威胁,是提高耕地生产力、实现稳产高产的关键。20世纪50年 代以来,灌溉面积已从0.153亿公顷发展到1990年的0474亿公顷,约占全部耕地的495%
地区。西北部地区降水不足,农业必须依靠灌溉。这就限制了农林业的发展,大部是草原和 荒漠,成为天然的牧业地区。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河川径流量占全国的 82.4%,而耕地仅 占全国的 38%;北方黄淮海流域耕地占全国的 37%,而河川径流量仅占全国的 6.6%。 ③山地显著多于平地。山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2/3,平地只占 1/3。山地自然条件的 多样性,要求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利用方式,方可发挥其生产潜力。特别是中国东南部的亚 热带和热带的丘陵山地,全部位于多雨湿润地区,为世界所罕见,有发展林特产等多种经济 的潜力。 ④易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在季风气候条件下,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尤大。旱涝 威胁交替出现。冬季寒潮降温可影响到海南岛。春秋低温也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此外,冰 雹、干热风及沿海地区的台风等,对部分地区的农业也有重大影响。 ⑤各地区农业自然条件配合不甚协调,各有利弊。东北地区平原面积大,土壤肥力高, 气候不甚干旱,但气温较低,生长期短,易受寒害。华北地区平原广阔,夏暖冬寒,水资源 不足而变率大,旱涝碱面积较大。南方地区温度条件好,水源充沛,植物生长发育快,但丘 陵山地比例大,耕地较少,降水变率大,易受洪涝威胁。西北地区土地面积广,太阳辐射强, 光能资源丰富,夏季温度高,但严重干旱缺水,沙漠、戈壁和盐碱地分布很广。青藏地区地 势高,太阳辐射强度为全国之冠,但气候寒冷,生长期短。 (二)社会经济条件 由于各地区在农垦历史先后、民族生活习惯、人口密度、工业交通城市分布及不同时期 国民经济需要等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别,往往在相同的或相似的自然条件下会出现不同的 农业特点。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农垦历史已超过 3000 年,而东北北部、内蒙古东部等 地区则不过一二百年甚至只有几十年,两地农业生产集约程度差别显著。藏、蒙古、哈萨克、 塔吉克等族是长期从事畜牧业的民族,而汉、维吾尔、回族等则长期习惯以农为主。这些民 族的不同分布区,基本上也就是牧区和农区的所在地。朝鲜族擅长种植水稻,东北地区的水 稻分布区过去往往就是朝鲜族分布区。人口密度影响农业劳动力的保证程度和农产品的需要 程度,从而影响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和作物布局。全国大面积复种指数最高的地区,并不在地 处热带、人口较稀、灌溉不发达的海南岛和西双版纳,而却在人口稠密、灌溉发达的珠江三 角洲、潮汕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全国粮食单产最高的地区,往往即为人口最稠密地区。这同 劳力充裕、精耕细作有关。但粮食商品率的高低,则不仅同粮食单产有关,更重要的是同人 均耕地面积、当地粮食自给需要量的大小有关。因之,人均耕地最多的黑龙江省,粮食商品 率也最高。至于一些不便长途运输的作物如甘蔗、甜菜及蔬菜、园艺、奶牛饲养等的分布, 则和加工工业、交通条件、城市分布发生直接联系。 (三)土地的农业利用与改善 据粗略估算,中国土地资源中,约有 74%的土地已利用或可利用于农林牧渔生产。 ①耕地。全国耕地约 0.9567 亿公顷,垦殖指数为 9.97%,耕地分布极为不均,90%以上 分布于大兴安岭经长城至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线以东地区。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 垦殖指数可达 50%~60%,四川盆地 40%,东北平原 20%~30%,长江以南的丘陵低山地区 一般约 10%~20%。西部地区耕地少,主要集中于山麓平原的小块沃洲,广大高原山区耕地 很少。宜农荒地资源估计共 0.3535 亿公顷,其中质量较好的仅 0.1 亿公顷左右,主要分布于 黑龙江、内蒙古东部及新疆等地区,其余多为质量较差、开垦需要投资较大的土地,且大多 又属于宜牧或宜林地,处置不当易引起农林牧业之间的矛盾。 从北到南,不同熟制之间耕地生产水平差别很大。东北、内蒙古、甘新、青藏及黄土高 原西部和北部等地区,约占全国 35%的耕地,基本一年一熟,其中一部分尚实行轮歇撂荒, 复种指数低于 100%。华北地区大部实行二年三熟,复种指数为 120%~150%。长江流域及 华南地区一年二熟至三熟,复种指数为 180%~250%。有些地区人口较稀、劳力不足,水利 灌溉保证程度不高,虽位于生长期很长的亚热带或热带,复种指数并不高,甚至仍有一年一 熟地。因此,无论南方还是北方,提高耕地复种指数潜力都较大。但也有一些地区,人多地 少,有机肥不足,片面强调提高复种指数,势必导致土壤肥力减退,实际是掠夺地力,这一 情况亟须改善。 在中国水田较旱地、水浇地较无灌溉地,单位面积产量往往高出 50%,乃至 200%以上。 因之,兴修水利,解除旱涝威胁,是提高耕地生产力、实现稳产高产的关键。20 世纪 50 年 代以来,灌溉面积已从 0.153 亿公顷发展到 1990 年的 0.474 亿公顷,约占全部耕地的 49.5%
抗旱能力大大増强。旱涝保收面积约占耕地的1/6。全部旱地中,还有70%无灌溉设施(其 中一般无需灌溉的南方旱地约占19%)。水田面积占耕地的2667%,约有90%分布于淮河秦 岭以南地区,但其中也有一部分无水利设施或水利保证程度不高 现有耕地中,约有1/3以上为各种低产耕地,其中约50%是易于引起水土流失的坡耕地 约20%是涝洼、盐碱地,约23%是风沙、干旱耕地,约7%为低产水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国家基本建设、城乡居民点、交通、水利等的发展,占 用耕地现象相当严重。平均每年占用耕地约83.3万公顷,多年累计达031亿公顷,而同期 垦荒扩大耕地面积约0.32多亿公顷,二者大致相抵,全国耕地总面积略略超过20世纪50 年代初期水平 ②草地。宜牧草地占国土面积的1/3以上。草场面积虽广,但类型很多,产草量和质量 差别很大。北部和西部的天然草场为中国主要放牧业基地。但长期以来,利用多而建设少, 全国人工草场和改良草场面积仅占可利用天然草场面积的15%,绝大部分还是靠天养畜, 草场产草量的年际和季节变化直接影响牧业生产,使牧区牲畜长期处于“夏饱、秋肥、冬瘦、 春死亡”的状态。由于多年来牲畜头数增加远远超过草场载畜能力,大部分牧场出现超载过 牧,局部地区草场兼受滥垦、滥樵和滥挖药材的破坏,造成草场退化、沙化。估计北部、西 部牧区退化草场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23%,平均产草量下降30%~50%,且质量变坏,可食 性牧草比重下降,毒草杂草增多。因此,必须大力改善对天然草场的利用和加强草原建设。 中国中部和南部的草山草坡,产草量高而质量较差,粗纤维含量多,草场又大多分布零散, 坡陡土薄,利用不当易引起强烈的水土流失。 ③林地。中国森林面积1246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2.98%,与世界平均数22%比差 距很大。地区分布极为不均。东北地区的大小兴安岭及长白山地一带为全国最大林区,次为 西南地区的川西、藏东南、滇西北等山区。内蒙古东部,东北3省及长江以南各省区,森林 覆盖率在25%~30%以上,广大农区和牧区少林甚至无林。华北平原地区覆盖率不及10% 西北地区不及1%。林地面积中,用材林占73.2%,次为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竹林等 现有林地利用,在交通方便的林区,普遍存在重采轻造、超采过伐、更新跟不上采伐的现象, 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交通不便的边远林区,得不到开发利用,成过熟林比重大,自然病腐损 失多:森林火灾也较严重。人工造林则一般质量较低,成活率不高,成林面积小。除已有林 地外,尚有疏林地、灌木林、未成林造林地、苗圃用地及各种宜林荒山荒地,约占国土面积 的158% ④内陆水域。全国内陆水域约有0266亿余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8%,是发展淡水水 产的主要场所。其中江河0.126亿公顷,湖泊0.08亿公顷,池塘水库0.066亿公顷。约有92% 分布于爱辉一兰州一腾冲一线的东南部,自然条件极有利于淡水水产业。但多年来重捕捞 轻养殖,人工养殖面积占可养面积的比例,池塘占73%,湖泊仅占25%。加以不合理的围 垦,使湖泊池塘面积大为缩小,水域污染和水利设施的截流等措施,使鱼类生态环境受到破 坏。依中国农业用地的利用现状,宜牧地、宜林地远较宜农地(耕地及可垦荒地)广阔得多。 但长期以来,中国农业上往往只重视对耕地的利用与改善;反之,对于广阔的宜牧地、宜林 地和内陆水域,却是利用多而改良建设少,或进行掠夺式的滥牧、滥伐、滥捕,或者任其荒 芜,或进行毁林开荒、毁草原开荒、围垦水面,从而破坏林牧渔业的资源基础。发展中国农 业,必须着眼于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因地制宜地进行全面合理利用,从而发掘巨大 的土地生产潜力 (四)农业生产结构 990年全国农业总产值766209亿元,其中种植业占5849%,林业占431%,畜牧业 占2563%,副业占621%,渔业占536%,除西藏牧业比重大于种植业,青海、内蒙古牧业 比重稍大外,其他各省区种植业均占绝对优势。这是长期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同中国人口多、 粮食需要量特别大有关,也是多年来忽视多种经营发展的结果。 这种结构的主要缺点是: ①农业生产结构的单一性与自然资源的多样性很不适应,自然资源尚未充分合理利用 ②经济效益低,农业费用高,纯收入比例小 ③以大田作物为主的农业经济,经不起天灾(尤其水旱灾害)的考验,具有较大的脆弱 性。1978年以后,农业结构得到初步调整,农村经济正转向多部门综合经营,农村社会总 产值已由1978年的203754亿元,增加到1990年的1661921亿元:农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
抗旱能力大大增强。旱涝保收面积约占耕地的 1/6。全部旱地中,还有 70%无灌溉设施(其 中一般无需灌溉的南方旱地约占 19%)。水田面积占耕地的 26.67%,约有 90%分布于淮河秦 岭以南地区,但其中也有一部分无水利设施或水利保证程度不高。 现有耕地中,约有 1/3 以上为各种低产耕地,其中约 50%是易于引起水土流失的坡耕地, 约 20%是涝洼、盐碱地,约 23%是风沙、干旱耕地,约 7%为低产水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国家基本建设、城乡居民点、交通、水利等的发展,占 用耕地现象相当严重。平均每年占用耕地约 83.3 万公顷,多年累计达 0.31 亿公顷,而同期 垦荒扩大耕地面积约 0.32 多亿公顷,二者大致相抵,全国耕地总面积略略超过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水平。 ②草地。宜牧草地占国土面积的 1/3 以上。草场面积虽广,但类型很多,产草量和质量 差别很大。北部和西部的天然草场为中国主要放牧业基地。但长期以来,利用多而建设少, 全国人工草场和改良草场面积仅占可利用天然草场面积的 1.5%,绝大部分还是靠天养畜, 草场产草量的年际和季节变化直接影响牧业生产,使牧区牲畜长期处于“夏饱、秋肥、冬瘦、 春死亡”的状态。由于多年来牲畜头数增加远远超过草场载畜能力,大部分牧场出现超载过 牧,局部地区草场兼受滥垦、滥樵和滥挖药材的破坏,造成草场退化、沙化。估计北部、西 部牧区退化草场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 23%,平均产草量下降 30%~50%,且质量变坏,可食 性牧草比重下降,毒草杂草增多。因此,必须大力改善对天然草场的利用和加强草原建设。 中国中部和南部的草山草坡,产草量高而质量较差,粗纤维含量多,草场又大多分布零散, 坡陡土薄,利用不当易引起强烈的水土流失。 ③林地。中国森林面积 12465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 12.98%,与世界平均数 22%比差 距很大。地区分布极为不均。东北地区的大小兴安岭及长白山地一带为全国最大林区,次为 西南地区的川西、藏东南、滇西北等山区。内蒙古东部,东北 3 省及长江以南各省区,森林 覆盖率在 25%~30%以上,广大农区和牧区少林甚至无林。华北平原地区覆盖率不及 10%, 西北地区不及 1%。林地面积中,用材林占 73.2%,次为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竹林等。 现有林地利用,在交通方便的林区,普遍存在重采轻造、超采过伐、更新跟不上采伐的现象, 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交通不便的边远林区,得不到开发利用,成过熟林比重大,自然病腐损 失多;森林火灾也较严重。人工造林则一般质量较低,成活率不高,成林面积小。除已有林 地外,尚有疏林地、灌木林、未成林造林地、苗圃用地及各种宜林荒山荒地,约占国土面积 的 15.8%。 ④内陆水域。全国内陆水域约有 0.266 亿余公顷,占国土面积的 2.8%,是发展淡水水 产的主要场所。其中江河 0.126 亿公顷,湖泊 0.08 亿公顷,池塘水库 0.066 亿公顷。约有 92% 分布于爱辉―兰州―腾冲一线的东南部,自然条件极有利于淡水水产业。但多年来重捕捞、 轻养殖,人工养殖面积占可养面积的比例,池塘占 73%,湖泊仅占 25%。加以不合理的围 垦,使湖泊池塘面积大为缩小,水域污染和水利设施的截流等措施,使鱼类生态环境受到破 坏。依中国农业用地的利用现状,宜牧地、宜林地远较宜农地(耕地及可垦荒地)广阔得多。 但长期以来,中国农业上往往只重视对耕地的利用与改善;反之,对于广阔的宜牧地、宜林 地和内陆水域,却是利用多而改良建设少,或进行掠夺式的滥牧、滥伐、滥捕,或者任其荒 芜,或进行毁林开荒、毁草原开荒、围垦水面,从而破坏林牧渔业的资源基础。发展中国农 业,必须着眼于 960 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因地制宜地进行全面合理利用,从而发掘巨大 的土地生产潜力。 (四)农业生产结构 1990 年全国农业总产值 7662.09 亿元,其中种植业占 58.49%,林业占 4.31%,畜牧业 占 25.63%,副业占 6.21%,渔业占 5.36%,除西藏牧业比重大于种植业,青海、内蒙古牧业 比重稍大外,其他各省区种植业均占绝对优势。这是长期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同中国人口多、 粮食需要量特别大有关,也是多年来忽视多种经营发展的结果。 这种结构的主要缺点是: ①农业生产结构的单一性与自然资源的多样性很不适应,自然资源尚未充分合理利用。 ②经济效益低,农业费用高,纯收入比例小。 ③以大田作物为主的农业经济,经不起天灾(尤其水旱灾害)的考验,具有较大的脆弱 性。1978 年以后,农业结构得到初步调整,农村经济正转向多部门综合经营,农村社会总 产值已由 1978 年的 2037.54 亿元,增加到 1990 年的 16619.21 亿元;农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
总产值已由1978年的686%下降为46.1%,而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和饮食业 总产值则由1978年的314%,上升到539%,全国农村单一的农业结构正在发生根本变化。 (五)农业生产布局 可分为下列5方面: ①粮食生产布局。粮食生产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全国各县市粮食作物各有其组合特 征:第一,在淮河秦岭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稻谷占粮食总产量的70%乃至90%以上,平 原地区有较多的双季稻,旱地以玉米、甘薯为主,但占比重不大。在丘陵山地区域,尤其是 西南地区,玉米、甘薯比重也较大。第二,淮河秦岭以北、六盘山以东、长城以南,以冬小 麦、玉米为主,次为高粱、甘薯、大豆、谷子等。第三,东北地区以玉米、大豆、春小麦 高粱、谷子为主,20世纪60年代以后,玉米扩大很快,而大豆、高粱、谷子等则缩减很多。 第四,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地带,粮食作物种类多而杂,以春小麦、玉米、谷子、莜麦、马铃 薯、糜子、高粱、大豆等为主。第五,西北灌溉绿洲农业地区以春小麦为主,次为谷子、糜 子等。南疆等地以冬小麦和玉米为主。第六,青藏高原地区以青稞、春小麦为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粮食生产发展迅速,1990年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39 倍。其中,1953~1990年平均增长2.7%,而1981~1990年则平均增长3.4%,但年际很不 稳定,丰歉年起伏很大。1990年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平均每公顷为3.93吨,各地产量水 平相差很大,提高单产和平衡增产还有很大潜力 1990年全国人均粮食社会占有量为3931千克,粮食商品率为366%。为保证国家商品 粮的需要,提高粮食商品率,应在普遍提高各地区粮食产量的同时,有重点地选建若干片国 家商品粮生产基地 ②经济作物布局。经济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逐年有所增长,1990年达144%, 主要为棉花(占经济作物面积的26%)和油料作物(占经济作物面积的50.90%,主要包括 油菜籽、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5大油料),其次为糖料作物(甘蔗和甜菜)、烟叶(烤 烟为主)、麻类(黄红麻为主)、药材等。此外还包括未计入农作物播种面积的茶、桑、水果、 橡胶等木本经济作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虽远小于粮食,但产值和商品率均高,在满足人民 生活多方面需要、增加农民收入、提供轻工业原料和出口商品等方面均占有重要地位。大多 数经济作物各有一定较集中的分布区。20世纪50年代初期,多数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较大 产量稳定增长。50年代后期起,经济作物面积缩减,种植分散,管理粗放,产量降低,商 品率下降,棉、油、糖均不能自给。自T年代末期以来,由于纠正了忽视经济作物的现象, 经济作物面积又有所扩大,大多数经济作物如棉花、花生、油菜籽、向日葵、甘蔗、甜菜、 烤烟、茶叶、蚕茧、水果等的产量均已创历史最高水平 ③畜牧业生产布局。1949年以来,全国畜牧业有很大发展,至1990年大牲畜达13021 万头,猪36240.8万头,羊21002.1万只,大小牲畜总计达到702649万头(只),为1949 年的3.39倍。但畜牧业仍然是农业经济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第一,畜牧业产值比 重低,人均畜产品很少。1990年畜牧业仅占农业总产值的2563%,人均年产肉量221千克 年产蛋量6.95千克,接近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年产奶量只有3.64千克,远低于世界平均 水平。第二,牲畜头数多而产品率很低。1990年猪出栏率只有87.84%,牛的出栏率更低 第三,牲畜增长很不稳定,广大牧区基本上“靠天养畜”,抗灾能力弱,牲畜常年死亡率超 过 5%。 为加速畜牧业发展,农区要扩大饲料作物种植和发展饲料工业,提高生猪的出栏率和出 肉率,改善畜禽结构,提高畜牧业在农业经济中的比重;半农半牧区要逐步过渡到以牧为主 农牧结合:牧区要大力加强草场的管理和建设,改善畜群结构,加速畜群周转。在城市郊区 和工矿区要建立和发展现代化畜牧业,增加肉、奶、蛋、禽产品供应。同时,应根据不同地 区条件,逐步建设一批不同类型的现代化的稳定、优质、高产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④林业布局。1949年以来,历年累计造林保存面积为0.28亿公顷,天然更新和封山育 林0.326亿公顷。木材年产量由50年代初期的500多万立方米增加到5000余万立方米,提 高9倍多。林产品产值增长17倍。但木材和林产品均远远不能满足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的 需要,林业仍是中国农业经济中十分薄弱的部门,在造林、育林、护林和木材生产方面,存 在许多问题,需要逐步加以解决 进一步发展林业生产,要把整个林业纳入以营林为基础的轨道,要重点建设好东北、西 南两大林区;加强广大农区的绿化造林;充分发挥南方亚热带和热带丘陵山地的林业生产潜
总产值已由 1978 年的 68.6%下降为 46.1%,而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和饮食业 总产值则由 1978 年的 31.4%,上升到 53.9%,全国农村单一的农业结构正在发生根本变化。 (五)农业生产布局 可分为下列 5 方面: ①粮食生产布局。粮食生产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全国各县市粮食作物各有其组合特 征:第一,在淮河秦岭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稻谷占粮食总产量的 70%乃至 90%以上,平 原地区有较多的双季稻,旱地以玉米、甘薯为主,但占比重不大。在丘陵山地区域,尤其是 西南地区,玉米、甘薯比重也较大。第二,淮河秦岭以北、六盘山以东、长城以南,以冬小 麦、玉米为主,次为高粱、甘薯、大豆、谷子等。第三,东北地区以玉米、大豆、春小麦、 高粱、谷子为主,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玉米扩大很快,而大豆、高粱、谷子等则缩减很多。 第四,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地带,粮食作物种类多而杂,以春小麦、玉米、谷子、莜麦、马铃 薯、糜子、高粱、大豆等为主。第五,西北灌溉绿洲农业地区以春小麦为主,次为谷子、糜 子等。南疆等地以冬小麦和玉米为主。第六,青藏高原地区以青稞、春小麦为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粮食生产发展迅速,1990 年粮食产量比 1949 年增长 3.9 倍。其中,1953~1990 年平均增长 2.7%,而 1981~1990 年则平均增长 3.4%,但年际很不 稳定,丰歉年起伏很大。1990 年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平均每公顷为 3.93 吨,各地产量水 平相差很大,提高单产和平衡增产还有很大潜力。 1990 年全国人均粮食社会占有量为 393.1 千克,粮食商品率为 36.6%。为保证国家商品 粮的需要,提高粮食商品率,应在普遍提高各地区粮食产量的同时,有重点地选建若干片国 家商品粮生产基地。 ②经济作物布局。经济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逐年有所增长,1990 年达 14.4%, 主要为棉花(占经济作物面积的 26%)和油料作物(占经济作物面积的 50.90%,主要包括 油菜籽、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 5 大油料),其次为糖料作物(甘蔗和甜菜)、烟叶(烤 烟为主)、麻类(黄红麻为主)、药材等。此外还包括未计入农作物播种面积的茶、桑、水果、 橡胶等木本经济作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虽远小于粮食,但产值和商品率均高,在满足人民 生活多方面需要、增加农民收入、提供轻工业原料和出口商品等方面均占有重要地位。大多 数经济作物各有一定较集中的分布区。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多数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较大, 产量稳定增长。50 年代后期起,经济作物面积缩减,种植分散,管理粗放,产量降低,商 品率下降,棉、油、糖均不能自给。自 70 年代末期以来,由于纠正了忽视经济作物的现象, 经济作物面积又有所扩大,大多数经济作物如棉花、花生、油菜籽、向日葵、甘蔗、甜菜、 烤烟、茶叶、蚕茧、水果等的产量均已创历史最高水平。 ③畜牧业生产布局。1949 年以来,全国畜牧业有很大发展,至 1990 年大牲畜达 13021 万头,猪 36240.8 万头,羊 21002.1 万只,大小牲畜总计达到 70264.9 万头(只),为 1949 年的 3.39 倍。但畜牧业仍然是农业经济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第一,畜牧业产值比 重低,人均畜产品很少。1990 年畜牧业仅占农业总产值的 25.63%,人均年产肉量 22.1 千克, 年产蛋量 6.95 千克,接近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年产奶量只有 3.64 千克,远低于世界平均 水平。第二,牲畜头数多而产品率很低。1990 年猪出栏率只有 87.84%,牛的出栏率更低。 第三,牲畜增长很不稳定,广大牧区基本上“靠天养畜”,抗灾能力弱,牲畜常年死亡率超 过 5%。 为加速畜牧业发展,农区要扩大饲料作物种植和发展饲料工业,提高生猪的出栏率和出 肉率,改善畜禽结构,提高畜牧业在农业经济中的比重;半农半牧区要逐步过渡到以牧为主, 农牧结合;牧区要大力加强草场的管理和建设,改善畜群结构,加速畜群周转。在城市郊区 和工矿区要建立和发展现代化畜牧业,增加肉、奶、蛋、禽产品供应。同时,应根据不同地 区条件,逐步建设一批不同类型的现代化的稳定、优质、高产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④林业布局。1949 年以来,历年累计造林保存面积为 0.28 亿公顷,天然更新和封山育 林 0.326 亿公顷。木材年产量由 50 年代初期的 500 多万立方米增加到 5000 余万立方米,提 高 9 倍多。林产品产值增长 17 倍。但木材和林产品均远远不能满足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的 需要,林业仍是中国农业经济中十分薄弱的部门,在造林、育林、护林和木材生产方面,存 在许多问题,需要逐步加以解决。 进一步发展林业生产,要把整个林业纳入以营林为基础的轨道,要重点建设好东北、西 南两大林区;加强广大农区的绿化造林;充分发挥南方亚热带和热带丘陵山地的林业生产潜
力;建设以木本油料为主的经济林和林特产品生产基地;在黄土高原和北方干旱地区大力发 展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林 ⑤水产业布局。1990年全国水产总量1237万吨,为1949年产量的265倍,但人均水 产品占有量仅10.8千克。海洋水产占577%,以捕捞产量为主(占77.28%),养殖产量较小 (2.72%)。淡水水产中,养殖产量占8492%,捕捞产量占1508%。长江及淮河流域拥有 全国最大的淡水湖群和最密的水网,淡水水产产量占全国60%以上,次为珠江流域。进 步发展水产生产,主要在于保护和合理利用水产资源,发展人工养殖和资源增殖,重点建设 批海水和淡水养殖基地 (六)农业区划概述 中国可综合地划分为以下10大农业区: ①东北农林区。包括辽、吉、黑3省及内蒙古东北部大兴安岭地区。农垦历史短,可垦 荒地广,森林资源丰富,是中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木材供应基地,也是重点开荒扩耕地区 大豆、甜菜、亚麻、温带水果等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发展本区的农业生产,必须战胜自然 灾害特别是低温寒害的威胁,改变粗放种植习惯,大力提高单产。同时合理开垦荒地,建设 高产稳产的商品粮基地: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采育并重,建设永续采伐基地 ②内蒙古及长城沿线牧农林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包头以东地区及从辽宁至宁夏的长城 沿线地区。草原辽阔,农牧兼营,在全国牧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本区生产,需要因 地制宜地逐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坚持以牧为主,牧农林结合:合理利用和建设草原,逐步 摆脱靠天养畜状态:以草定畜,制止草原继续退化、沙化;稳定农区耕地,着力提高单产, 逐步实行粮草轮作:营造防风固沙林 ③黄淮海农业区。包括长城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及豫西山地以东的黄淮海平原及山 东丘陵地区,是中国小麦、高粱、谷子等旱粮的主产区和棉花、花生、芝麻、烤烟等经济作 物的集中产区。发展本区农业的关键在于综合治理旱涝碱,实现水利化,改良低产土壤,大 大发掘增产潜力,实现稳产高产;因地制宜地建设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商品生产基地:改变农 业结构过分单一状况,大力发展畜牧业及林果渔业生产。 ④黄土高原农牧林区。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及秦岭以北地区, 是重要的旱杂粮产区,但水土流失极其严重,是全国突出的低产、贫困地区。发展农业的关 键在于把土地合理利用和治理措施结合起来,控制水土流失;利用川地、坪地、塬地建设稳 产高产的农业生产基地:逐步把陡坡耕地退耕种草造林,尽快扩大草地林地比重,实行农牧 林副综合发展;以流域为单位开展综合性水土保持工作。 ⑤长江中下游农林养殖区。包括淮可一伏牛山以南、福州—英德一梧州以北、鄂西山地 雪峰山以东的广大地区。是全国稻谷、棉花、油菜籽、麻类、茶叶、蚕丝、木本油料、生 猪、淡水水产等的主要商品基地或集中产区,农业经营较集约,复种指数和粮棉单产均为各 大区最高。发展农业的关键在于加强水利建设,战胜洪涝渍害及伏旱威胁,改进耕作制度 合理利用丘陵山地及淡水水域,大力发展亚热带经济林、用材林、家畜家禽及水产养殖业。 ⑥西南农林区。位于秦岭以南,百色一新平一盈江一线以北,宜昌一溆浦一线以西,川 西高原以东,包括四川大部、滇黔地区及陕南、湘鄂西部,是重要的粮食产区和油菜籽、烤 烟、甘蔗、生猪及经济林、用材林生产基地。但大部地区农业生产水平不高,增产潜力很大 发展农业的关键在于大力发展丘陵区水利事业,改造低产田,提高单产;充分合理利用丘陵 山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建设用材林和经济林基地,发展多种经济 ⑦华南农林热带作物区。位于福州一大埔一英德一百色一盈江一线以南,包括闽南、两 广大部、滇南及台湾省。农业经营较集约,大部粮食单产较高,是全国主要的蔗糖、热带亚 热带水果产区,也是橡胶、椰子、剑麻、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的唯一产区。发展本区农业的 关键是要发挥本区的自然优势,建设以橡胶为主的热带作物基地,蔗糖基地和热带水果、经 济林、用材林生产基地:大兴水利,战胜洪涝旱渍,提高复种指数,提高粮食自给水平。 ⑧甘新农牧林区。位于包头一盐池一天祝一线以西,祁连山一阿尔金山以北。农业基本 上完全依靠灌溉,农区小而分散,利用荒漠及山地牧场进行季节性游牧,甜菜、瓜果、长绒 棉及畜牧业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发展本区农业的关键在于合理开发和合理利用区内有 限水源,改良盐碱地:调整季节牧场,加强草原建设,实行农牧结合:造林种草,防风固沙 ⑨青藏高原牧林农区。是国内最大的牧区,大牲畜和绵羊头数均为全国各区之冠,人均 牲畜头数也为各区最多,南部和东南部拥有全国第二大林区,农业主要限于东部和南部的河
力;建设以木本油料为主的经济林和林特产品生产基地;在黄土高原和北方干旱地区大力发 展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林。 ⑤水产业布局。1990 年全国水产总量 1237 万吨,为 1949 年产量的 26.5 倍,但人均水 产品占有量仅 10.8 千克。海洋水产占 57.7%,以捕捞产量为主(占 77.28%),养殖产量较小 (22.72%)。淡水水产中,养殖产量占 84.92%,捕捞产量占 15.08%。长江及淮河流域拥有 全国最大的淡水湖群和最密的水网,淡水水产产量占全国 60%以上,次为珠江流域。进一 步发展水产生产,主要在于保护和合理利用水产资源,发展人工养殖和资源增殖,重点建设 一批海水和淡水养殖基地。 (六)农业区划概述 中国可综合地划分为以下 10 大农业区: ①东北农林区。包括辽、吉、黑 3 省及内蒙古东北部大兴安岭地区。农垦历史短,可垦 荒地广,森林资源丰富,是中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木材供应基地,也是重点开荒扩耕地区。 大豆、甜菜、亚麻、温带水果等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发展本区的农业生产,必须战胜自然 灾害特别是低温寒害的威胁,改变粗放种植习惯,大力提高单产。同时合理开垦荒地,建设 高产稳产的商品粮基地;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采育并重,建设永续采伐基地。 ②内蒙古及长城沿线牧农林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包头以东地区及从辽宁至宁夏的长城 沿线地区。草原辽阔,农牧兼营,在全国牧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本区生产,需要因 地制宜地逐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坚持以牧为主,牧农林结合;合理利用和建设草原,逐步 摆脱靠天养畜状态;以草定畜,制止草原继续退化、沙化;稳定农区耕地,着力提高单产, 逐步实行粮草轮作;营造防风固沙林。 ③黄淮海农业区。包括长城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及豫西山地以东的黄淮海平原及山 东丘陵地区,是中国小麦、高粱、谷子等旱粮的主产区和棉花、花生、芝麻、烤烟等经济作 物的集中产区。发展本区农业的关键在于综合治理旱涝碱,实现水利化,改良低产土壤,大 大发掘增产潜力,实现稳产高产;因地制宜地建设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商品生产基地;改变农 业结构过分单一状况,大力发展畜牧业及林果渔业生产。 ④黄土高原农牧林区。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及秦岭以北地区, 是重要的旱杂粮产区,但水土流失极其严重,是全国突出的低产、贫困地区。发展农业的关 键在于把土地合理利用和治理措施结合起来,控制水土流失;利用川地、坪地、塬地建设稳 产高产的农业生产基地;逐步把陡坡耕地退耕种草造林,尽快扩大草地林地比重,实行农牧 林副综合发展;以流域为单位开展综合性水土保持工作。 ⑤长江中下游农林养殖区。包括淮可—伏牛山以南、福州—英德—梧州以北、鄂西山地 —雪峰山以东的广大地区。是全国稻谷、棉花、油菜籽、麻类、茶叶、蚕丝、木本油料、生 猪、淡水水产等的主要商品基地或集中产区,农业经营较集约,复种指数和粮棉单产均为各 大区最高。发展农业的关键在于加强水利建设,战胜洪涝渍害及伏旱威胁,改进耕作制度, 合理利用丘陵山地及淡水水域,大力发展亚热带经济林、用材林、家畜家禽及水产养殖业。 ⑥西南农林区。位于秦岭以南,百色—新平—盈江一线以北,宜昌―溆浦一线以西,川 西高原以东,包括四川大部、滇黔地区及陕南、湘鄂西部,是重要的粮食产区和油菜籽、烤 烟、甘蔗、生猪及经济林、用材林生产基地。但大部地区农业生产水平不高,增产潜力很大。 发展农业的关键在于大力发展丘陵区水利事业,改造低产田,提高单产;充分合理利用丘陵 山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建设用材林和经济林基地,发展多种经济。 ⑦华南农林热带作物区。位于福州—大埔—英德—百色—盈江一线以南,包括闽南、两 广大部、滇南及台湾省。农业经营较集约,大部粮食单产较高,是全国主要的蔗糖、热带亚 热带水果产区,也是橡胶、椰子、剑麻、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的唯一产区。发展本区农业的 关键是要发挥本区的自然优势,建设以橡胶为主的热带作物基地,蔗糖基地和热带水果、经 济林、用材林生产基地;大兴水利,战胜洪涝旱渍,提高复种指数,提高粮食自给水平。 ⑧甘新农牧林区。位于包头—盐池—天祝一线以西,祁连山―阿尔金山以北。农业基本 上完全依靠灌溉,农区小而分散,利用荒漠及山地牧场进行季节性游牧,甜菜、瓜果、长绒 棉及畜牧业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发展本区农业的关键在于合理开发和合理利用区内有 限水源,改良盐碱地;调整季节牧场,加强草原建设,实行农牧结合;造林种草,防风固沙。 ⑨青藏高原牧林农区。是国内最大的牧区,大牲畜和绵羊头数均为全国各区之冠,人均 牲畜头数也为各区最多,南部和东南部拥有全国第二大林区,农业主要限于东部和南部的河
谷低地,主要牲畜、作物和树种均带有高寒地区特点。地广人稀,农牧业经营较粗放,生产 水平一般较低。进一步发展本区生产,必须加速建设巩固的草料生产基地,摆脱靠天养畜状 态;提高牲畜质量,调整畜群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加速林业生产建设:提高作 物单产,建设区内的粮食基地。 ⑩海洋水产区。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太平洋西部5大海域,各海域 鱼、虾、贝、藻品种繁多,资源丰富。发展海洋水产生产,要根据海洋水产资源增殖及变动 规律,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调整或减轻沿岸和近海捕捞强度,保护和増殖海洋水产资源 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和建设海水养殖基地,积极发展外海及远洋渔业。 教学设计(二) 作者:李频川,常熟市中学。 本文荣获江苏省高中地理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案例评选二等奖 课程标准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完农业区位的基础上,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使学生能揭示隐含的 地理原理,并逐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分析气候、地形、劳动 力等因素对水稻分布的影响以及通过读图分析训练,培养学生基本的读图分析能力。 2.通过学习商品谷物农业,学会分析主要区位因素之间的关系,学会绘制简单的图表 表达地理事物 3.理解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差异及他们的区位因素的差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的分析,训练读图析图能力。 2.分析亚洲水稻生产商品率低的原因,找出这些区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学会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 3.分析商品谷物农业时,采用案例分析的形式,并结合图表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归纳总 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自然条件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基础,制约着人类农业活动类型 2.培养学生顺应自然、尊重客观规律的观念。 3.增加对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方向的认识,树立科技兴农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 2.提高利用资料和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归纳。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谷低地,主要牲畜、作物和树种均带有高寒地区特点。地广人稀,农牧业经营较粗放,生产 水平一般较低。进一步发展本区生产,必须加速建设巩固的草料生产基地,摆脱靠天养畜状 态;提高牲畜质量,调整畜群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加速林业生产建设;提高作 物单产,建设区内的粮食基地。 ⑩海洋水产区。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太平洋西部 5 大海域,各海域 鱼、虾、贝、藻品种繁多,资源丰富。发展海洋水产生产,要根据海洋水产资源增殖及变动 规律,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调整或减轻沿岸和近海捕捞强度,保护和增殖海洋水产资源, 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和建设海水养殖基地,积极发展外海及远洋渔业。 教学设计(二) 作者:李频川,常熟市中学。 本文荣获江苏省高中地理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案例评选二等奖。 课程标准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完农业区位的基础上,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使学生能揭示隐含的 地理原理,并逐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分析气候、地形、劳动 力等因素对水稻分布的影响以及通过读图分析训练,培养学生基本的读图分析能力。 2.通过学习商品谷物农业,学会分析主要区位因素之间的关系,学会绘制简单的图表 表达地理事物。 3.理解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差异及他们的区位因素的差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的分析,训练读图析图能力。 2.分析亚洲水稻生产商品率低的原因,找出这些区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学会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 3.分析商品谷物农业时,采用案例分析的形式,并结合图表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归纳总 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自然条件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基础,制约着人类农业活动类型。 2.培养学生顺应自然、尊重客观规律的观念。 3.增加对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方向的认识,树立科技兴农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 2.提高利用资料和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归纳。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1.分布:读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图导出结论(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 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 2.区位优势:从图入手,给同学展示三张亚洲的概况图,分别是 气候、地形、人口分布图,让学生读图思考:(1)所列因素对农 业生产有什么影响?(2)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区有什么有利条件? 让学生去图中找有用的信息,归纳回答 总结: 以同学身边 (1)高温多雨的气候 熟悉的事物 (2)比较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 作为切入口, 季/(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引起学生的 风/(4)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生产经验 学习兴趣 水|(过渡:亚洲季风区有着如此好的区位条件,使它成为世界上的 田|类型呢2我们应该从什么角度理解它的特点?) 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用图导入,把 业 【读一读,填一填】 抽象的地理 先给学生一些自学时间,阅读课本内容,多媒体展示一些相关提|事物形象化 让学生据此去看书,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本内容 增加学生的 感性认识 A.经营模式→() B.水利工程量→() C.单位面积产量→() D.商品率→() E.科技水平→() F.机械化水平→() 生小结规律:一小一大一高三低 学生活动】同桌学生讨论,结合书本知识归纳出季风水田农业 特点产生的原因及今后的进一步的发展措施,完成表格 【学生讨论填表】 原因 发展措施 家庭经营为主,人均耕地 此活动的目 小农经营 适度规模经营‖的,培养学生 合作学习的 单产高,商品率低|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多,控制人口数量‖能力,以及独 自给为主 加快机械化发∥立探究地理 机械化水平低 体力劳动为主 问题的本领 商品谷物农 科技水平低 依靠传统经验加大科技投入 水利工程量大 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大力投资兴修 业(过渡):刚才我们了解了一种以水稻为种植对象的农业地域类培养学生从 型,那么世界上是不是只有这一种农业地域类型呢?有没有其他图中获取有 的类型呢?下面让我们随着地图去世界其他地方走走 用地理信息 、商品谷物农业 的能力 1.分布:展示商品谷物农业的世界范围分布图,请同学读图回答 并指出分布的地区 地区: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俄、乌等国,以家庭经营为 我国东北和西北也有此类农场,不过属于国家经营 培养学生的 思考:为什么分布在这些地区?与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区的条件是独立探究问 否相同? 题的能力
季 风 水 田 农 业 1.分布:读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图导出结论(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 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 区) 2.区位优势:从图入手,给同学展示三张亚洲的概况图,分别是 气候、地形、人口分布图,让学生读图思考:(1)所列因素对农 业生产有什么影响?(2)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区有什么有利条件? 让学生去图中找有用的信息,归纳回答。 总结: (1)高温多雨的气候 (2)比较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 (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4)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生产经验 (过渡:亚洲季风区有着如此好的区位条件,使它成为世界上的 主要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地区,那它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农业地域 类型呢?我们应该从什么角度理解它的特点?) 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读一读,填一填】 先给学生一些自学时间,阅读课本内容,多媒体展示一些相关提 示:让学生据此去看书,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本内容。 提示: A.经营模式→( ) B.水利工程量→( ) C.单位面积产量→( ) D.商品率→( ) E.科技水平→( ) F.机械化水平→( ) (学生小结规律:一小一大一高三低) 以同学身边 熟悉的事物 作为切入口, 引起学生的 学习兴趣 用图导入,把 抽象的地理 事物形象化, 增加学生的 感性认识 商 品 谷 物 农 业 【学生活动】同桌学生讨论,结合书本知识归纳出季风水田农业 特点产生的原因及今后的进一步的发展措施,完成表格。 【学生讨论填表】 特点 原因 发展措施 小农经营 家庭经营为主,人均耕地 少 适度规模经营 单产高,商品率低 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多, 自给为主 控制人口数量 机械化水平低 体力劳动为主 加快机械化发 展 科技水平低 依靠传统经验 加大科技投入 水利工程量大 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大力投资兴修 水利 此活动的目 的,培养学生 合作学习的 能力,以及独 立探究地理 问题的本领 (过渡):刚才我们了解了一种以水稻为种植对象的农业地域类 型,那么世界上是不是只有这一种农业地域类型呢?有没有其他 的类型呢?下面让我们随着地图去世界其他地方走走。 二、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展示商品谷物农业的世界范围分布图,请同学读图回答, 并指出分布的地区。 地区: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俄、乌等国,以家庭经营为 主。我国东北和西北也有此类农场,不过属于国家经营。 思考:为什么分布在这些地区?与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区的条件是 否相同? 培养学生从 图中获取有 用地理信息 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 独立探究问 题的能力
学生得出最大不同就是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都是地广人稀,进一 步引导学生得出其特点 多媒体展示分布国家→老师提示,学生总结共同特点:地广人稀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地广→(土地多)→(农业生产占地广)→(生产规模大) 人稀→(人口少)→(劳动力不足)→(依靠机械化) 学生小结:2.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3.农作物:图片欣赏,给出不同农作物需要的条件,由学生思考 什么样的农作物适宜当地的环境 学生总结:小麦和玉米 【问题承转】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在很多国家,这些国家拥有哪些 良好的区位条件呢?下面让我们跨越时空,走进美国,向当地的 农民请教一番吧。 【案例分析】美国——世界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4.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图片引入→分布于美国的中部平原(中央大平原)的 北部和中部(小麦区和玉米带) 注:小麦区有两片,一个在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温度低,种植 的是春小麦:另一个纬度较低,种植的是冬小麦 (2)区位优势:(表格归纳)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分组,分别从两个角度入手,并利用现有 身边资料,找出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最后归纳合并, 完成学习。 【图片展示】美国的相关概况图片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自 地形 地势平坦广阔(中央大平原) 然「王壤 土壤肥沃深厚(黑土) 因匚水源水源充足(五大湖、密西西比河 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 运、公路和铁路相衔接,交通四通八达 社会[人口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 通过此活动 因素工业工业发达,为农业提供机械、电力、化肥、农加强学生之 经济 间的交流,让 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 他们成为课 【学生小结】 堂的主人,学 优越的自然条件 习的主体 便利的交通运输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位优势)地广人稀 高度发达的工业 通过案例分 先进的科技 析,培养学生 独立思考问 本课总结: 题、解决问题 农业地域 季风水田农业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的能力,开拓 类型 了学生思路 农作物品 水稻 小麦和玉米 生产目的 自给农业 商品农业 经营方式/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家庭农场、生产规模大 机械化水平低 机械化水平高 气候条件季风气候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
学生得出最大不同就是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都是地广人稀,进一 步引导学生得出其特点。 多媒体展示分布国家→老师提示,学生总结共同特点:地广人稀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地广→(土地多)→(农业生产占地广)→(生产规模大) 人稀→(人口少)→(劳动力不足)→(依靠机械化) 学生小结:2.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3.农作物:图片欣赏,给出不同农作物需要的条件,由学生思考 什么样的农作物适宜当地的环境 学生总结:小麦和玉米 【问题承转】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在很多国家,这些国家拥有哪些 良好的区位条件呢?下面让我们跨越时空,走进美国,向当地的 农民请教一番吧。 【案例分析】美国——世界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4.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图片引入→分布于美国的中部平原(中央大平原)的 北部和中部(小麦区和玉米带) 注:小麦区有两片,一个在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温度低,种植 的是春小麦;另一个纬度较低,种植的是冬小麦。 (2)区位优势:(表格归纳)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分组,分别从两个角度入手,并利用现有 身边资料,找出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最后归纳合并, 完成学习。 【图片展示】美国的相关概况图片 【学生小结】 本课总结: 农业地域 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农作物品 种 水稻 小麦和玉米 生产目的 自给农业 商品农业 经营方式 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 机械化水平低 家庭农场、生产规模大 机械化水平高 气候条件 季风气候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自 然 因 素 地形 地势平坦广阔(中央大平原) 土壤 土壤肥沃深厚(黑土) 水源 水源充足(五大湖、密西西比河) 气候 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 社会 经济 因素 交通 水运、公路和铁路相衔接,交通四通八达 人口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 工业 工业发达,为农业提供机械、电力、化肥、农 药 科技 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 通过此活动, 加强学生之 间的交流,让 他们成为课 堂的主人,学 习的主体 通过案例分 析,培养学生 独立思考问 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开拓 了学生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