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精品课>>专门水文地质学>>教材>>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教学实习指导 §104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是秦皇岛市的重要水源,多储存于第四纪松散地层及基岩裂隙中,主要类型 为孔隙潜水和岩溶裂隙水。按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主要分为两大水文地质区,即 基岩裂隙水岩溶水区和第四纪松散岩类孔隙水区 1041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1041.1基岩裂隙水区 主要分布在青龙、卢龙、抚宁、昌黎四县及市区北部山区,可划为两个小区 (1)片麻岩裂隙水区:含风化裂隙潜水,厚度达10-20m,水量不大,一般可满足饮 用水,也可用于部分灌溉 (2)花岗岩、安山岩裂隙水区:裂隙不发育,富水条件差,属严重缺水区域,只在 地形或构造个别部位有少量地下水 1041.2岩溶裂隙水区 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区:分布在柳江盆地一带,以寒武奧陶系灰岩为主岩溶裂隙较 发育,单井出水量150~350m3/h之间。 1041.3第四纪松散岩类孔隙水区 主要分布南部平原区,按地理位置与物质来源,可分为6个小区 (1)石河冲洪积平原孔隙水区:分布在山海关区,主要含水层为砂砾卵石层,厚度 8~11m,透水性很强,地下水埋深1~2m,单井涌水量60~100m3/h,主要靠大气降水与 石河径流渗漏补给 (2)汤河冲洪积平原孔隙水区:分布在海港区,含水层岩性为粗中砂及卵砾石,单 井涌水量一般40~60m3/h (3)戴河、洋河冲洪积平原孔隙水区:分布在抚宁县以南留守营、剌园一带,含水 层岩性为中粗砂夹少量卵砾石,厚度2040m,单井涌水量为40~60m3/h (4)饮马河冲洪积平原孔隙水区:分布在卢龙县四百户以南到昌黎县晒甲坨、赤洋 口一带,在100m深度内,有中粗砂含水层34层,总厚度15~20m,地下水埋深15~60 m间,单井涌水量达40~60m3/h (5)滦河冲积扇孔隙水区:分布在昌黎县,北起安山,南到滦河口,东至渤海海湾
吉林大学精品课>>专门水文地质学>>教材>>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教学实习指导 §10.4 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是秦皇岛市的重要水源,多储存于第四纪松散地层及基岩裂隙中,主要类型 为孔隙潜水和岩溶裂隙水。按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主要分为两大水文地质区,即 基岩裂隙水岩溶水区和第四纪松散岩类孔隙水区。 10.4.1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10.4.1.1 基岩裂隙水区 主要分布在青龙、卢龙、抚宁、昌黎四县及市区北部山区,可划为两个小区。 (1) 片麻岩裂隙水区:含风化裂隙潜水,厚度达 10~20 m,水量不大,一般可满足饮 用水,也可用于部分灌溉。 (2) 花岗岩、安山岩裂隙水区:裂隙不发育,富水条件差,属严重缺水区域,只在 地形或构造个别部位有少量地下水。 10.4.1.2 岩溶裂隙水区 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区:分布在柳江盆地一带,以寒武奥陶系灰岩为主岩溶裂隙较 发育,单井出水量 150~350 m3 /h 之间。 10.4.1.3 第四纪松散岩类孔隙水区 主要分布南部平原区,按地理位置与物质来源,可分为 6 个小区。 (1) 石河冲洪积平原孔隙水区:分布在山海关区,主要含水层为砂砾卵石层,厚度 8~11 m,透水性很强,地下水埋深 1~2 m,单井涌水量 60~100 m3 /h,主要靠大气降水与 石河径流渗漏补给。 (2) 汤河冲洪积平原孔隙水区:分布在海港区,含水层岩性为粗中砂及卵砾石,单 井涌水量一般 40~60 m3 /h。 (3) 戴河、洋河冲洪积平原孔隙水区:分布在抚宁县以南留守营、刺园一带,含水 层岩性为中粗砂夹少量卵砾石,厚度 20~40 m,单井涌水量为 40~60 m3 /h。 (4) 饮马河冲洪积平原孔隙水区:分布在卢龙县四百户以南到昌黎县晒甲坨、赤洋 口一带,在 100 m 深度内,有中粗砂含水层 3~4 层,总厚度 15~20m,地下水埋深 1.5~6.0 m 间,单井涌水量达 40~60 m3 /h。 (5) 滦河冲积扇孔隙水区:分布在昌黎县,北起安山,南到滦河口,东至渤海海湾
可划分为顶部、中部及前缘3个水文地质地段,含水层厚度由顶部向前缘递增,含水层 岩性由粗粒变细粒,单井涌水量由50~-100m3/h,在前缘有单井涌水量为20-60m3h的 10.4.2石门禀地区水文地质条件 在石门寨地区,1984年河北省地质矿产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曾进行过柳江江水 源地水文地质勘察,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水文地质资料(表10-1)。 根据本区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可划分为五个水文地质分区,即松散岩层水文地质 区(Ⅰ)、碎屑岩类水文地质区(I)、碳酸盐岩类水文地质区(I)、火成岩类水文地质区 (IV)和变质岩类水文地质区(V),见表10-2、图10-8和图10-9
可划分为顶部、中部及前缘 3 个水文地质地段,含水层厚度由顶部向前缘递增,含水层 岩性由粗粒变细粒,单井涌水量由 50~100 m3 /h,在前缘有单井涌水量为 20~60 m3 /h 的 咸水。 10.4.2 石门寨地区水文地质条件 在石门寨地区,1984 年河北省地质矿产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曾进行过柳江江水 源地水文地质勘察,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水文地质资料(表 10-1)。 根据本区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可划分为五个水文地质分区,即松散岩层水文地质 区(I)、碎屑岩类水文地质区(II)、碳酸盐岩类水文地质区(III)、火成岩类水文地质区 (IV)和变质岩类水文地质区(V),见表 10-2、图 10-8 和图 10-9
表10-1石门寨地区井孔特征统计表 孔深|地面高程水位埋水位降涌水量涌水量第四系水化学 厚度/m类型 村wkm20721650440914157495302 74.9 6862169356 北刁村E20723920449501403170.521.065.67254.53 ZK4北刁村N207237254451472161341132 HS-C ZK05北林子村w30m207222514400042.2873.3605 杨庄村SE207205044404206L8664L_1025 ZK07上庄坨西庄20720375445800140.4687.4 7.296.543 ZKs上庄坨南村SE207217544314 4.9 11.9 ZK09石门寨村E207225044288140.357.947.81215 HS-C ZK上花野Nw300m2072413044400106.1773627.593.2685.8 HS ZK12东部落村sw|2072501544784011211 ZK3石门寨E207241441206577841463768 1443 HS-C 南刁部落中学|20724650441450120.0167.1 4.04 67.15 ZK15石门寨村E250m20723100444875120.1572.957.661848 17.5HS-C ZK6石门寨中学s207223704443012 HS-C 8.12 zK8|上庄坨西庄2072042044540140.178778.3 ZK19沙锅店村NE20721450444950 5.14 ZK21北林子村 ZK38东部落南20725460447960120.0 表10-2水文地质分区简表 代号地下水类型主要特征 散岩层水文地质 Ⅰ孔隙潜水富水性较好,特别是与灰岩复合区富水性良好, 可作为本区主要供水水源。 碎屑岩类水文地质区 I1孔隙裂隙水富水性差,构成严重缺水区 碳酸盐岩类水文地质区Ⅲ岩溶裂隙水富水性较好,但极不均匀,可作为供水水源。 找岩类水文地质区V构造裂隙水一般无良好含水层,为贫水区。但构造部位往往 成为相对富水地带 变质岩类水文地质区 V风化裂隙水富水性较均匀,但水量不丰富,基本可满足居民 饮用水需要
表 10-1 石门寨地区井孔特征统计表 编号 位 置 E N 孔深 /m 地面高程 /m 水位埋 深 /m 水位降 深 /m 涌水量 /m3·h-1 涌水量 /m3·h-1·m-1 第四系 厚度/m 水化学 类型 ZK01 北林子村 W1 km 20721650 4440960 141.15 74.95 3.02 74.95 ZK02 北刁村 W100 m 20723850 4441510 140.58 68.62 16.9 3.56 15.08 HS-C ZK03 北刁村 E 20723920 4441950 146.73 70.52 1.06 5.67 254.53 10.2 H-C ZK04 北刁村 N 20723725 4441450 147.21 69.13 4.11 3.27 27.3 9.5 HS-C ZK05 北林子村 W30 m 20722225 4440900 42.28 73.3 6.05 73.3 ZK06 杨庄村 SE 20720850 4444100 142.06 86.64 1.025 ZK07 上庄坨西庄 20720375 4445800 140.46 87.54 7.29 6.543 42.98 20 SH-C ZK08 上庄坨南村 SE 20721175 4445330 140.31 85.98 4.97 19.88 11.95 HN-C ZK09 石门寨村 E 20722350 4442880 140.35 77.94 7.81 12.15 21.03 16 HS-C ZK10 上庄坨西庄 20720420 4445275 140.06 87.39 6.4 7.66 40.7 18.4 HS-CM ZK11 上花野 NW300 m 20724130 4443400 106.17 73.62 7.59 3.26 85.87 HS-C ZK12 东部落村 SW 20725015 4447840 111.2 111.1 ZK13 石门寨 E 20722400 4442900 120.65 77.84 14.63 7.68 14.43 HS-C ZK14 南刁部落中学 20724650 4441450 120.01 67.18 4.04 67.15 ZK15 石门寨村 E1250m 20723100 4442875 120.15 72.95 7.66 18.48 14.04 17.5 HS-C ZK16 石门寨中学 S 20722370 4443320 121.11 77.95 6.7 7.07 27.06 8.2 HS-C ZK17 石门寨 E 140.04 77.43 8.12 ZK18 上庄坨西庄 20720420 4445340 140.17 87.57 8.3 ZK19 沙锅店村 NE 20721450 4446950 200.01 112.47 10.25 ZK20 伍庄 E 20716050 4446860 150.56 116.17 5.55 11.6 5.14 ZK21 北林子村 SE 20722840 4440925 140.58 71.48 6.21 ZK38 东部落南 20725460 4447960 120.05 9.64 4.36 表 10-2 水文地质分区简表 分 区 代号 地下水类型 主要特征 松散岩层水文地质区 I 孔隙潜水 富水性较好,特别是与灰岩复合区富水性良好, 可作为本区主要供水水源。 碎屑岩类水文地质区 II 孔隙裂隙水 富水性差,构成严重缺水区。 碳酸盐岩类水文地质区 III 岩溶裂隙水 富水性较好,但极不均匀,可作为供水水源。 火成岩类水文地质区 IV 构造裂隙水 一般无良好含水层,为贫水区。但构造部位往往 成为相对富水地带。 变质岩类水文地质区 V 风化裂隙水 富水性较均匀,但水量不丰富,基本可满足居民 饮用水需要
V Ⅲ Ⅳ IV 大洼山 地层成因时代代号 地层代号及其分界线 图 4m530机井编号 水量/mr 水位埋深/m 582#12.4民井,左为编号、右 为井深/m 例 ∞9]机井,左为编号、右为井深/区5下降泉,左为编号 。地下水流向 水文地质分区代号及分区界线 图10-8石门寨地区水文地质略图
2.3 V 4.3 I 河 50 85 2.9 584-1 沙河寨 I 582 地下水流向 机井编号 地层成因时代代号 图 例 60 105 80 2.9 44 30 pl+al Q3 C1 II C2 582 12.4 I 2 大洼山 78 583 2 218 Q 105 3 44 c2+3 60 30 2 40 60 69 I pl+al pl+al Q 4 45 38 25 80 30 584 45 5.8 80 78 31 20.4 石门寨 49 569 I 大 5 3 580 O1 5.6 572 O1 III 7.65 IV 77-1 2.88 J c2+3 P J P II 40 43 70 30 c2+3 4 上庄坨 pl+al IV P Q 218 石岭 105 42 573 45 石 31.3 C1 C1 C3 7.0 30 C2 574 C1 驻操营 O1 I C3 568 C2 pl+al 4 3 5 13.5 Q I O2 J C1 水文地质分区代号及分区界线 地层代号及其分界线 1.5 12.4 4.0 5 3 30 Q pl+al 575 4.6 黄家沟 II 576 4 1.3 6.0 黄土营 577 2 V 78 1.5 570 5.4 J I IV 3 5 V V IV qx qj I C2 O1 III III III III III III ☺ ☺ ☺ ☺ 上花野 C1 III 2 井深/m 水量/m h 水位埋深/m 下降泉,左为编号、 右为流量/L s 民井,左为编号、右 为井深/m 机井,左为编号、右为井深/m 图 10-8 石门寨地区水文地质略图
胛石 灰頁着 数合水管下及高 臣泥灰非 臣引音就普 =需 自灰普 团造角砾普 图10-9水文地质剖面图
石河 C O O O O J O O 2b 1x 1l 1y 3S 2 1f 1mo 1m 2z 2x 3c 3g 3f 3c 3f 3g 3f 3c 3g 3z 1y 1l 1y 1j 标高(m) 石河 2x P1x P1s O O 1y 1l O 1x C 2b C 3t O 1y O 1l O 1y O 1y 2z 2z 2x 3g 3c 3f 3f 3g 3c 3f 2z O 1y al+pl Q I--------- I' II--------- II' 图 10-9 水文地质剖面图
10421松散岩层水文地质区(I 该区主要沿大石河河谷及其支流河谷分布,除含有松散岩层孔隙潜水外,在河谷宽缓部 位,往往下伏有岩溶裂隙水,因此可根据松散岩层孔隙水分布特点和下伏基岩情况,将该区 进一步划分为石河一鸭水河河谷孔隙水与岩溶裂隙水亚区(I1)、东宫河河谷孔隙水和岩溶 裂隙水亚区(2)、石岭一驻操营山间河谷孔隙水和岩溶裂隙水亚区(I3)和泉水河一伍庄山间 河谷孔隙水和岩溶裂隙水亚区(I4)。 石河一鸭水河河谷孔隙潜水与岩溶裂隙水亚区(I1) 分布于大石河、鸭水河河谷地带,含水层具有双层结构。 上部第四系冲积层砂砾卵石孔隙潜水,枯水期含水层厚度2~10m,平均6m:岩性由 粗砂卵砾石组成,卵石直径一搬5~20cm,磨圆较好,水量丰富,水质良好。民井水位降深 0.5~1.0m,涌水量为4657~202.1m3/h。孔隙潜水与基岩水和地表水联系密切,洪水时潜水 接受河水补给,干旱时又可接受基岩水顶托补给。含水层给水度0.15~0268,平均为0.1924 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Ca型 下部为灰岩岩溶裂隙水,根据富水性可分为3个地段。 强富水带(I11):该地段岩溶裂隙水,是石门寨水源地的强径流带,含水层岩性为灰岩 岩溶裂隙发育深度一般为40~60m,构造带附近为80m,钻孔见溶洞高度一般为0.20-1.0m, 最大为3.95m,未见充填物。浅部岩溶裂隙比深部发育,依据钻孔统计,标高30m以上岩 溶率为2.94~20.02%;标高30~0m岩溶率为1.55-9.02%。裂隙发育段的电阻率值为 70~1009·m。地下水水量丰富,水质良好。上、下含水层水力联系密切,雨后地表水、河 水通过第四系含水层补给岩溶裂隙水。年水位变幅2~5m。1976年地震后,沿河谷可见漏 斗状塌陷坑。钻孔抽水单位涌水量1643-254.53m3/hm,水化学类型为 HCOSO-Ca型 中等富水带(l12):分布于大石河、鸭水河一级阶地,岩溶裂隙水为中等富水带,含水 层岩性以灰岩为主,岩溶裂隙发育深度一般为30-50m,钻孔见溶洞高度一般为0.20-0.9m, 最大为1.38m,未见充填物。浅部岩溶裂隙发育,依据钻孔统计,标高30m以上岩溶率为 2.34~5.17%;标高30~0m岩溶率为023-101%。裂隙发育段的电阻率值为110~250g·m 上、下含水层水力联系密切。地下水水量较丰富,水质较好。钻孔抽水单位涌水量1404-858 m/hm 弱富水带(I13):分布于沟谷边缘地带,岩溶裂隙水为弱富水带,含水层岩性以灰岩为 主,加部分火成岩或碎屑岩,除构造部位外,岩溶裂隙发育率低,发育深度一般为小于40ms 据钻孔早zK02统计,标高30m以上岩溶率为247%;标高30~0m岩溶率为0.6%,电阻率 值>2509·m。孔抽水单位涌水量8~10m3/hm。西侧因石炭系覆盖而具有承压性 2东宫河河谷孔隙水和岩溶裂隙水亚区(12) 东宫河河谷区第四系冲积洪积砂砾卵石层厚度50~-100m。东宫河在黄土营至东部落西 形成干谷,在东部落以南形成明流。东部落一带河谷孔隙水比较丰富。下寒武系府君山组的 豹皮灰岩,岩溶发育条件受构造和火成岩侵入的控制。在沙河寨、东部落村,地表都见有高 大溶洞,特别是东部落村,东宫河河谷见有岩溶沉陷坑多处。东部落村南是灰岩岩溶水溢岀 带。ZK12孔在孔深37.39~3959m见有高度22m的大溶洞,钻进中见有大量卵砾石从洞中
10.4.2.1 松散岩层水文地质区(I) 该区主要沿大石河河谷及其支流河谷分布,除含有松散岩层孔隙潜水外,在河谷宽缓部 位,往往下伏有岩溶裂隙水,因此可根据松散岩层孔隙水分布特点和下伏基岩情况,将该区 进一步划分为石河—鸭水河河谷孔隙水与岩溶裂隙水亚区(I1)、东宫河河谷孔隙水和岩溶 裂隙水亚区 (I2)、石岭—驻操营山间河谷孔隙水和岩溶裂隙水亚区 (I3)和泉水河—伍庄山间 河谷孔隙水和岩溶裂隙水亚区 (I4)。 1.石河—鸭水河河谷孔隙潜水与岩溶裂隙水亚区(I1) 分布于大石河、鸭水河河谷地带,含水层具有双层结构。 上部第四系冲积层砂砾卵石孔隙潜水,枯水期含水层厚度 2~10 m,平均 6 m;岩性由 粗砂卵砾石组成,卵石直径一搬 5~20 cm,磨圆较好,水量丰富,水质良好。民井水位降深 0.5~1.0 m,涌水量为 46.57~202.1 m3 /h。孔隙潜水与基岩水和地表水联系密切,洪水时潜水 接受河水补给,干旱时又可接受基岩水顶托补给。含水层给水度 0.15~0.268,平均为 0.1924。 水化学类型为 HCO3SO4-Ca 型。 下部为灰岩岩溶裂隙水,根据富水性可分为 3 个地段。 强富水带(I1-1):该地段岩溶裂隙水,是石门寨水源地的强径流带,含水层岩性为灰岩, 岩溶裂隙发育深度一般为 40~60 m,构造带附近为 80 m,钻孔见溶洞高度一般为 0.20~1.0 m, 最大为 3.95 m,未见充填物。浅部岩溶裂隙比深部发育,依据钻孔统计,标高 30 m 以上岩 溶率为 2.94~20.02%;标高 30~0 m 岩溶率为 1.55~9.02%。裂隙发育段的电阻率值为 70~100·m。地下水水量丰富,水质良好。上、下含水层水力联系密切,雨后地表水、河 水通过第四系含水层补给岩溶裂隙水。年水位变幅 2~5 m。1976 年地震后,沿河谷可见漏 斗状塌陷坑。钻孔抽水单位涌水量 16.43~254.53 m3 /h.m,水化学类型为 HCO3SO4-Ca 型。 中等富水带(I1-2):分布于大石河、鸭水河一级阶地,岩溶裂隙水为中等富水带,含水 层岩性以灰岩为主,岩溶裂隙发育深度一般为 30~50 m,钻孔见溶洞高度一般为0.20~0.9 m, 最大为 1.38 m,未见充填物。浅部岩溶裂隙发育,依据钻孔统计,标高 30 m 以上岩溶率为 2.34~5.17%;标高 30~0 m 岩溶率为 0.23~10.1%。裂隙发育段的电阻率值为 110~250 ·m。 上、下含水层水力联系密切。地下水水量较丰富,水质较好。钻孔抽水单位涌水量 14.04~85.8 m3 /h.m。 弱富水带(I1-3):分布于沟谷边缘地带,岩溶裂隙水为弱富水带,含水层岩性以灰岩为 主,加部分火成岩或碎屑岩,除构造部位外,岩溶裂隙发育率低,发育深度一般为小于 40m。 据钻孔早 ZK02 统计,标高 30m 以上岩溶率为 2.47%;标高 30~0m 岩溶率为 0.6%,电阻率 值>250·m。孔抽水单位涌水量 8~10 m3 /h.m。西侧因石炭系覆盖而具有承压性。 2.东宫河河谷孔隙水和岩溶裂隙水亚区 (I2) 东宫河河谷区第四系冲积洪积砂砾卵石层厚度 5.0~10.0 m。东宫河在黄土营至东部落西 形成干谷,在东部落以南形成明流。东部落一带河谷孔隙水比较丰富。下寒武系府君山组的 豹皮灰岩,岩溶发育条件受构造和火成岩侵入的控制。在沙河寨、东部落村,地表都见有高 大溶洞,特别是东部落村,东宫河河谷见有岩溶沉陷坑多处。东部落村南是灰岩岩溶水溢出 带。ZK12 孔在孔深 37.39~39.59 m 见有高度 2.2 m 的大溶洞,钻进中见有大量卵砾石从洞中
流到钻孔中,说明溶洞与远距离的河道相联通。此孔简易抽水,降深3.69m,水量为140.19 m3/h,单位涌水量3799m3/hm。另外村南出露季节性大泉1处 3石岭一驻操营山间河谷孔隙水和岩溶裂隙水区(l3) 第四系孔隙水分布在孟庄至马家峪之间的开阔河谷地带,松散沉积物厚度一般5~8m, 岩性为砂砾卵石。沿河一级阶地地下水比较丰富,大口井可以满足3~4吋(762~1016cm) 泵抽水 石岭一带的奥陶系灰岩岩溶不发育,ZK24孔孔深200.0m,静止水位9.10m,提桶抽 水,降深1.03m,水量仅为0723m3/h。石岭一带为南北方向的灰岩岩溶裂隙水的分水岭。 以驻操营为中心的开阔河谷区灰岩岩溶比较发育,地表见有大型溶泂和塌陷坑,孟庄一带由 于构造和碎屑岩阻挡地下水形成明流,显示出溢出带的特征。 4泉水河一伍庄山间河谷孔隙水和岩溶裂隙水区(4) 第四系孔隙水分布在泉水河和北部的小溪流两侧,松散沉积物厚度4~-10m,岩性为砂 砾卵石。沿河谷两岸可以打大口井,满足生活饮用和小片农田灌溉 西部花岗岩侵入接触带,沿构造带灰岩岩溶比较发育。伍庄ZK20孔静止水位5.55m, 降深1160m,单位涌水量5.14m3/h·m。秋子峪ZK26孔岩芯完整,水量极其贫乏,证明 秋子峪一带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分水岭位置。 10.42.2碎屑岩类水文地质区(I1) 主要分布于不同时代的碎屑岩类分布地区。地层主要为石炭、二迭和三迭系,主要岩性 为砂岩、页岩夹煤层及粘土矿层,侏罗系下部为一整套陆相沉积的砾岩、粗砂岩、西砂岩 页岩夹煤层,含水微弱,属于贫水区。粘土矿勘探钻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0.0054-0.046 8m3/h·m。但煤矿采空区面积较大,有利于降水λ渗补给地下水。据调査,柳江煤矿六个 煤矿总排水量洪水期为2.7~2.9万m)d,枯水期为1.5~1.7万m3d。由于矿坑排水疏干,使 该地区严重缺水,解决居民和矿山用水只有打深井取奥陶系岩溶裂隙水 元古界下马岭组、景儿峪组石英岩夹页岩、泥质页岩、灰岩薄层,寒武系馒头组、毛庄 组、徐庄组页岩、薄层灰岩含水微弱,属于相对隔水层。 10.42.3岩溶裂隙水区(Ⅲ) 此区分布于石河及其支流河谷外缘地区,包括碳酸盐岩层出露部分和被石炭、二迭系碎 屑岩掩埋部分。地表岩溶较发育,形成高大的溶洞,如亮甲山下的狼洞高2.0m,延伸至今 尚未查清。ZK04孔的两侧及上庄坨西庄石河岸边的大溶洞高度都超过20m。大溶洞的形 成都与构造和火山岩侵入有关。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发育方向与主构造线相同,以北西和北 东向为主,大气降水沿岩溶裂隙补给深部地层和河谷第四系地层中的地下水。此区含水比较 丰富,埋藏在碎屑岩之下的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比较发育,局部形成承压水。供水勘察资料表 明,在构造发育的岩溶区,水量丰富,单井单位涌水量405-4298mh·m:;但在无构造发 育的碳酸盐岩区打井,有时无水而成为干井,说明岩溶发育极不均匀。水质较好,矿化度 般小于0.5g/ 0.424火成岩类水文地质区(ⅣV)
流到钻孔中,说明溶洞与远距离的河道相联通。此孔简易抽水,降深 3.69 m,水量为 140.19 m3 /h,单位涌水量 37.99 m3 /h·m。另外村南出露季节性大泉 1 处。 3.石岭—驻操营山间河谷孔隙水和岩溶裂隙水区 (I3) 第四系孔隙水分布在孟庄至马家峪之间的开阔河谷地带,松散沉积物厚度一般 5~8 m, 岩性为砂砾卵石。沿河一级阶地地下水比较丰富,大口井可以满足 3~4 吋(7.62~10.16cm) 泵抽水。 石岭一带的奥陶系灰岩岩溶不发育,ZK24 孔孔深 200.0 m,静止水位 9.10 m,提桶抽 水,降深 1.03 m,水量仅为 0.723 m3 /h。石岭一带为南北方向的灰岩岩溶裂隙水的分水岭。 以驻操营为中心的开阔河谷区灰岩岩溶比较发育,地表见有大型溶洞和塌陷坑,孟庄一带由 于构造和碎屑岩阻挡地下水形成明流,显示出溢出带的特征。 4.泉水河—伍庄山间河谷孔隙水和岩溶裂隙水区 (I4) 第四系孔隙水分布在泉水河和北部的小溪流两侧,松散沉积物厚度 4~10 m,岩性为砂 砾卵石。沿河谷两岸可以打大口井,满足生活饮用和小片农田灌溉。 西部花岗岩侵入接触带,沿构造带灰岩岩溶比较发育。伍庄 ZK20 孔静止水位 5.55m, 降深 11.60 m,单位涌水量 5.14 m3 /h·m。秋子峪 ZK26 孔岩芯完整,水量极其贫乏,证明 秋子峪一带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分水岭位置。 10.4.2.2 碎屑岩类水文地质区(II) 主要分布于不同时代的碎屑岩类分布地区。地层主要为石炭、二迭和三迭系,主要岩性 为砂岩、页岩夹煤层及粘土矿层,侏罗系下部为一整套陆相沉积的砾岩、粗砂岩、西砂岩、 页岩夹煤层,含水微弱,属于贫水区。粘土矿勘探钻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 0.005 4~0.046 8 m3 /h·m。但煤矿采空区面积较大,有利于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据调查,柳江煤矿六个 煤矿总排水量洪水期为 2.7~2.9 万 m3 /d,枯水期为 1.5~1.7 万 m3 /d。由于矿坑排水疏干,使 该地区严重缺水,解决居民和矿山用水只有打深井取奥陶系岩溶裂隙水。 元古界下马岭组、景儿峪组石英岩夹页岩、泥质页岩、灰岩薄层,寒武系馒头组、毛庄 组、徐庄组页岩、薄层灰岩含水微弱,属于相对隔水层。 10.4.2.3 岩溶裂隙水区(III) 此区分布于石河及其支流河谷外缘地区,包括碳酸盐岩层出露部分和被石炭、二迭系碎 屑岩掩埋部分。地表岩溶较发育,形成高大的溶洞,如亮甲山下的狼洞高 2.0 m,延伸至今 尚未查清。ZK04 孔的两侧及上庄坨西庄石河岸边的大溶洞高度都超过 2.0 m。大溶洞的形 成都与构造和火山岩侵入有关。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发育方向与主构造线相同,以北西和北 东向为主,大气降水沿岩溶裂隙补给深部地层和河谷第四系地层中的地下水。此区含水比较 丰富,埋藏在碎屑岩之下的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比较发育,局部形成承压水。供水勘察资料表 明,在构造发育的岩溶区,水量丰富,单井单位涌水量 4.05~42.98 m3 /h·m;但在无构造发 育的碳酸盐岩区打井,有时无水而成为干井,说明岩溶发育极不均匀。水质较好,矿化度一 般小于 0.5 g/l。 10.4.2.4 火成岩类水文地质区(IV)
分布于燕山期花岗岩(y53)区,分布面积大,岩石致密坚硬,抗风化能力强,风化裂 隙不发育,在个别地段的构造裂隙发育带有泉水泄出,泉水流量不均,一般都小于1/s:在 花岗岩侵入带附近的破碎带,泉流量可达15Ls以上,如温泉堡汤河岸边的温泉,流量可达 5000~10000m3/d。该温泉受深循环地热影响较大,水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有一定医疗意义 侏罗系上部安山岩类分布于柳江向斜的核心部位,地形成高平台,岩性为中性喷出岩、安山 岩类,致密坚硬,抗风化能力很强,地表没有泉水出露,为非含水层,属于严重缺水区。 10425变质岩类水文地质区(V) 分布于变质花岗岩(γ2)区,弱风化裂隙水,风化深度5~20m,泉水流量为0.1~30s, 个别地段构造发育,深部赋存构造裂隙水(脉状水),大口井可满足饮用水需要。水质较好 矿化度一般小于0.50gL。该区一般属于缺水不严重区
分布于燕山期花岗岩(5 3)区,分布面积大,岩石致密坚硬,抗风化能力强,风化裂 隙不发育,在个别地段的构造裂隙发育带有泉水泄出,泉水流量不均,一般都小于 1l/s;在 花岗岩侵入带附近的破碎带,泉流量可达 15 L/s 以上,如温泉堡汤河岸边的温泉,流量可达 5 000~10 000 m3 /d。该温泉受深循环地热影响较大,水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有一定医疗意义。 侏罗系上部安山岩类分布于柳江向斜的核心部位,地形成高平台,岩性为中性喷出岩、安山 岩类,致密坚硬,抗风化能力很强,地表没有泉水出露,为非含水层,属于严重缺水区。 10.4.2.5 变质岩类水文地质区(V) 分布于变质花岗岩(2)区,弱风化裂隙水,风化深度 5~20m,泉水流量为 0.1~3.0l/s, 个别地段构造发育,深部赋存构造裂隙水(脉状水),大口井可满足饮用水需要。水质较好, 矿化度一般小于 0.50 g/L。该区一般属于缺水不严重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