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国家开放大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开放专科”园艺专业土壤肥料学期末试题(7月)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6,文件大小:178.4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试卷代号:2091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一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土壤肥料学 试题 2008年7月 题 号 三 四 五 总 分 分 数 得分 评卷人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土壤肥力: 2.土壤团粒结构体: 3.土壤萎藕系数: 4.土壤母质: 5.土壤侵蚀: 得 分 评卷人 二、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土壤有机物的转化包括 和 两个完全对立的过程。 2.土壤胶体分为 3.土壤水分类型有 和 4.低产水稻士土一般都有 土层。 480

试卷代号:2091 座位号巨工口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土壤肥料学 试题 2008年 7月 题 号 四 五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名词解释(每题 4分,共 20分) 1.土壤肥力: 2.土壤团粒结构体: 3.土壤萎蔫系数: 4.土壤母质: 5.土壤侵蚀: 得 分 评卷人 二 、填空(每空 2分 ,共 20分) 1.土壤有机物的转化包括 两个完全对立的过程 。 2.土壤胶体分为 3.土 壤 水 分 类 型 有 4.低产水稻土一般都有 480 土层

得分 评卷人 三、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当土壤颗粒的粒径大于0.01mm时( )。 A.吸附能力比较强 B.吸附能力比较弱 C.吸附能力没有变化 D.不表现出任何吸附能力 2.土壤吸附阴离子的结果是()。 A,土壤胶体颗粒之间溶液中的阴离子浓度增大 B.土壤胶体颗粒之间溶液中的阴离子浓度减小 C.土壤颗粒分散 D.土壤颗粒凝聚 3.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 )。 A.非活性孔隙多 B.毛管孔隙多 C.通气孔隙多 D.通气孔隙少 4.土壤水吸力相同时()。 A.砂土比黏土的含水量高 B.砂土比黏土的含水量低 C.砂土与黏土的含水量差不多 D.决定于其它因素 5.土壤中的次生矿物是由( )风化而来。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原生矿物 6.中低产田指的是()。 A.作物产量比较低的田 B.作物平均产量比较低的田 C.作物平均产量相对比较低的田 D.作物产量相对比较低的田 7.作物吸收养分物质最根本的特点就是( )。 A.养分供给越多,根吸收的就越多 B.具有选择性 C.优先吸收小的物质 D.吸收供给量最少的那种养分物质 481

得 分 评卷人 三、单选题(每题 2分 .共 30分) 1.当土壤颗粒的粒径大于 0. Olmm时( )。 A.吸附能力比较强 B.吸附能力比较弱 C.吸附能力没有变化 D.不表现出任何吸附能力 2.土壤吸附阴离子的结果是( )。 A.土壤胶体颗粒之间溶液中的阴离子浓度增大 B.土壤胶体颗粒之间溶液 中的阴离子浓度减小 C.土壤颗粒分散 D.土壤颗粒凝聚 3.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 )。 A.非活性孔隙多 B.毛管孔隙多 C.通气孔隙多 D.通气孔隙少 4.土壤水吸力相同时( )。 A.砂土比赫土的含水量高 B.砂土 比猫土的含水量低 C.砂土与豁土的含水量差不多 D.决定于其它因素 5.土壤中的次生矿物是 由( )风化而来 。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原生矿物 6.中低产田指的是( )。 A.作物产量比较低的田 B.作物平均产量比较低的田 C.作物平均产量相对 比较低的田 D.作物产量相对比较低的田 7.作物吸收养分物质最根本的特点就是( )。 A.养分供给越多,根吸收的就越多 B.具有选择性 C.优先吸收小的物质 D.吸收供给量最少的那种养分物质 481

8.养分归还原理建立的基础是()。 A.作物养分吸收 B.土壤养分贮量有限性 C.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 D.获得高产 9.大多数作物吸收的氮素存在于作物体内是以( )形式。 A.NH,+,并起生理生化作用 B.NO累积 C.蛋白质 D.核酸 10.磷素供给不足,特别是作物生长后期,籽粒不饱满,直接原因是()。 A.光合作用弱 B.根系吸收其它养分少 C.光合产物不能向籽粒运输 D.蛋白质合成受阻 11.蛭石是()。 A.次生矿物 B.原生矿物 C.水化氧化物 D.有机物与次生矿物的结合物 12.土壤胶体是()。 A.一种矿物 B.很小的土壤颗粒 C.土壤中的一种物质 D.原生矿物 13.一旦表层土壤形成干土层,土壤水分蒸发损失()。 A.仍然比较多 B.比较少 C.决定于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D.决定于土壤质地 14.土壤与成土母质的明显差异在于( )。 A.颗粒大小 B.养分含量 C.有明显的发生层次 D.质地 15.所有作物的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最明显的差异是()。 A.养分亏缺 B.养分富集 C.氧化还原电位低 D.微生物比较多 482

8.养分归还原理建立的基础是( )。 A.作物养分吸收 B.土壤养分贮量有限性 C.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 D.获得高产 9.大多数作物吸收的氮素存在于作物体内是以( )形式。 A. N H:十,并起生理生化作用 B. NO,一累积 C.蛋白质 D.核酸 10.磷素供给不足,特别是作物生长后期,籽粒不饱满,直接原因是( A.光合作用弱 B.根系吸收其它养分少 C.光合产物不能向籽粒运输 D.蛋白质合成受阻 11.蛙石是( )。 A.次生矿物 B.原生矿物 C.水化氧化物 D.有机物与次生矿物的结合物 12.土壤胶体是( )。 A.一种矿物 B.很小的土壤颗粒 C.土壤中的一种物质 D.原生矿物 13.一旦表层土壤形成干土层,土壤水分蒸发损失( )。 A。仍然比较多 B.比较少 C.决定于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D.决定于土壤质地 14.土壤与成土母质的明显差异在于( )。 A.颗粒大小 B.养分含量 C.有明显的发生层次 D.质地 15.所有作物的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最明显的差异是( )。 A.养分亏缺 B.养分富集 C.氧化还原电位低 D.微生物比较多 482

得分 评卷人 四、问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何谓土壤比重和土壤容重? 2.土壤分布有哪些规律? 3.什么是报酬递减规律? 得 分 评卷人 五、论述题(共15分)》 说明我国农业水资源状况及水资源匮乏的特点。 483

得 分 评卷人 四、问答题 (每题 5分,共 15分) .何谓土壤比重和土壤容重? .土壤分布有哪些规律? .什么是报酬递减规律? 得 分 评卷人 五、论述题(共 15分) 说明我国农业水资源状况及水资源匾乏的特点。 483

试卷代号:209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一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土壤肥料学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8年7月 一、名词解释(每词4分,共20分) 1.土壤肥力:是土壤经常地、适时适量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 气、温度、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2.土壤团粒结构体:是指近似圆球形的较疏松多孔的小土团,直径一般在0.25~10mm 之间,直径小于0.25mm的为微团粒。 3.土壤萎藕系数:当土壤供水不能补充作物叶片的蒸腾消耗时,叶片发生萎蔫,如果再供 水时,叶片萎蕊的现象不能消失,即成为永久萎蔫,此时土壤的水分含量就是土壤萎蕊系数或 永久萎蔫点。 4.土壤母质:地壳表面岩石的风化产物及其各种沉积体。 5.土壤侵蚀:也称水土流失,是指表层土壤或成土母质在水、风、重力等的作用下,发生各 种形式的剥蚀、搬运和再堆积的现象。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矿物质化 腐殖质化 2.有机胶体 无机胶体 有机无机复合胶体 3.吸湿水 膜状水 毛管水 重力水 4.潜育化 三、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B 2.A 3.C 4.B 5.D 6.C 7.B 8.B 9.C 10.C 11.A 12.B 13.B 14.C 15.D 四、问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答:土壤比重是指土粒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土粒密度是指单位容积的固体土粒(不包 括粒间孔隙)的重量(2分)。土壤容重是指单位容积原状土壤(包括孔隙)的重量,土壤容重可 以判断土壤的松紧程度(3分)。 484

试卷代号:209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土壤肥料学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8年 7月 一、名词解释(每词 4分 ,共 20分) 1.土壤肥力:是土壤经常地、适时适量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 气、温度、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2.土壤团粒结构体:是指近似圆球形的较疏松多孔的小土团,直径一般在 0. 25一 10mm 之间,直径小于 0. 25mm 的为微团粒 。 3.土壤萎蔫系数 :当土壤供水不能补充作物 叶片的蒸 腾消耗时 ,叶片发生萎蔫,如果再供 水时,叶片萎蔫的现象不能消失,即成为永久萎蔫,此时土壤的水分含量就是土壤萎蔫系数或 永久萎蔫点。 4.土壤母质:地壳表面岩石的风化产物及其各种沉积体。 5.土壤侵蚀:也称水土流失,是指表层土壤或成土母质在水、风、重力等的作用下,发生各 种形式的剥蚀 、搬运 和再堆积的现象。 二、填空题(每空 2分 ,共 20分 ) 1.矿物质化 腐殖质化 2.有机胶体 无机胶体 有机无机复合胶体 3.吸湿水 膜状水 毛管水 重力水 4.潜育化 三、单选题(每题 2分,共 30分) 1. B 2. A 3. C 4. B 5. D 6. C 11. A 7. B 12. B 8. B 13. B 9. C 14. C 10. C 15. D 四、问答题(每题 5分,共 15分) 1.答:土壤比重是指土粒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土粒密度是指单位容积的固体土粒(不包 括粒间孔隙)的重量(2分)。土壤容重是指单位容积原状土壤(包括孔隙)的重量,土壤容重可 以判断土壤的松紧程度(3分)。 484

2.答:由于成土因素在地理上的规律性变化,土壤分布也存在地理分布上的规律性。土壤 地带性就是土壤类型在地理分布上的规律性,一般包括水平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区域地带性 3种(2分)。 土壤水平地带性是指土壤类型分布大致与纬度平行的规律性,包括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 带性。(1分) 土壤垂直地带性是指土壤类型随山体高度的变化而呈有规律分布的现象。(1分) 土壤区域地带性是指同一气候带内,由于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的不同,土壤类型呈 现有规律性分布的现象。(1分) 3.答:在合理的施肥量范围内,随着肥料用量的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但单位肥料的增产量 (即实际报酬)却逐渐减少(4分)。此时只有更换新的品种,或采取其它新的技术,才能在提高 产量的同时提高报酬(1分)。 五、论述题(共15分】 答:我国人均占有水量只是世界平均值的1/4,每亩占有水量为世界的3/4,约有一半以上 的旱地得不到灌溉,是世界13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2分)。我国水资源短缺可分为4种类 型:资源性缺水;水质不良型缺水;设施型缺水;工程性缺水(4分)。我国农业水资源匮缺有以 下几个特点:水资源区域分布与经济发展格局很不匹配(2分):占国土面积69%的山区、丘陵 地区,水源工程建设难度大,缺水严重(2分);降雨集中,年际之间变化大,可利用水量少,早涝 灾害频繁(2分);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经很高,接近世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的三倍,很难 进一步提高利用率(1分):水质差、水污染严重(1分);水分利用率低(1分)。 485

2.答:由于成土因素在地理上的规律性变化,土壤分布也存在地理分布上的规律性。土壤 地带性就是土壤类型在地理分布上的规律性,一般包括水平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区域地带性 3种(2分)。 土壤水平地带性是指土壤类型分布大致与纬度平行的规律性,包括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 带性。(1分) 土壤垂直地带性是指土壤类型随山体高度的变化而呈有规律分布的现象。(1分) 土壤区域地带性是指同一气候带内,由于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的不同,土壤类型呈 现有规律性分布的现象。(1分) 3.答:在合理的施肥量范围内,随着肥料用量的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但单位肥料的增产量 (即实际报酬)却逐渐减少(t4分)。此时只有更换新的品种,或采取其它新的技术,才能在提高 产量的同时提高报酬(1分)。 五、论述题(共 15分) 答:我国人均占有水量只是世界平均值的 1/4,每亩占有水量为世界的3/4,约有一半以上 的早地得不到灌溉,是世界 13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2分)。我国水资源短缺可分为 4种类 型:资源性缺水;水质不良型缺水;设施型缺水;工程性缺水(4分)。我国农业水资源If缺有以 下几个特点:水资源区域分布与经济发展格局很不匹配(t2分);占国土面积 69师的山区、丘陵 地区,水源工程建设难度大,缺水严重(<2分);降雨集中,年际之间变化大,可利用水量少,旱涝 灾害频繁(<2分);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经很高,接近世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的三倍,很难 进一步提高利用率(1分);水质差、水污染严重(1分);水分利用率低(1分)。 485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