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国家开放大学: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开放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试题(7月)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5,文件大小:169.9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试卷代号:1254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一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计算机组成原理 试题 2009年7月 题 号 二 三 四 总分 分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数中最小的数是( A.(1010010)2 B.(00101000)xD C.(512)8 D.(235)16 2.某机字长16位,采用定点整数表示,符号位为1位,尾数为15位,则可表示的最大正整 数为 ,最小负整数为 。( A.+(215-1),-(215-1) B.+(215-1),-(216-1) C.+(214-1),-(215-1) D.十(25-1),-(1-25) 3.运算器虽由许多部件组成,但核心部分是(,)。 A.数据总线 B.算术逻辑运算单元 C.多路开关 D.累加寄存器 4.在定点运算器中,无论采用双符号位还是采用单符号位,都必须要有溢出判断电路,它 一般用( )来实现。 A.与非门 B.或非门 C.异或门 D.与或非门 5.立即寻址是指( )。 A,指令中直接给出操作数地址 B.指令中直接给出操作数 C.指令中间接给出操作数 D.指令中间接给出操作数地址 1357

试卷代号:1254 座位号[二口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计算机组成原理 试题 2009年 7月 题 号 四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 36分 ) 1.下列数 中最小的数是( )。 A.(1010010)2 B. (00101000),D C. (512)8 D. (235),, 2.某 机字长 16位,采用定点整数表示 ,符号位为 1位 ,尾数为 15位,则可表示的最大正整 数为 ,最小负整数为 。( ) A.十(215一 1),一 (215一1) B.十(215一1),一 (216一1) C. +(2"一1),一(215一1) D.十(215一1),一(1一215) 3.运算器虽 由许多部件组成,但核心部分是( )。 A.数据总线 B.算术逻辑运算单元 C.多路开关 D.累加寄存器 4.在定点运算器中,无论采用双符号位还是采用单符号位 ,都必须要有溢 出判断电路 ,它 一般用( )来实现。 A.与非门 B.或非门 C.异或门 D.与或非门 5.立 即寻址是指( )。 A.指令中直接给出操作数地址 B.指令中直接给出操作数 C.指令中间接给出操作数 D.指令中间接给出操作数地址 1357

6.输入输出指令的功能是()。 A.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B.进行主存与CPU之间的数据传送 C.进行CPU和I/O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 D.改变程序执行的顺序 7.微程序控制器中,机器指令与微指令的关系是()。 A.一段机器指令组成的程序可由一条微指令来执行 B.一条微指令由若干条机器指令组成 C.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条微指令来执行 D.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段用微指令编成的微程序来解释执行 8.相对指令流水线方案和多指令周期方案,单指令周期方案的资源利用率和性能价格比 () A.最低 B.居中 C.最高 D.都差不多 9.某一RAM芯片,其容量为1024×8位,除电源端和接地端外,连同片选和读/写信号该 芯片引出脚的最小数目应为()。 A.23 B.20 C.17 D.19 10.在主存和CPU之间增加Cache的目的是()。 A.扩大主存的容量 B.增加CPU中通用寄存器的数量 C.解决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 D.代替CPU中的寄存器工作 11.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是( )之间的交接界面。 A.CPU与存储器 B.主机与外围设备 C.存储器与外围设备 D.CPU与系统总线 12.在采用DMA方式的I/O系统中,其基本思想是在( )之间建立直接的数据通路。 A.CPU与外围设备 B.主存与外围设备 C.外设与外设 D.CPU与主存 1358

6.输人输出指令的功能是 ( )。 A.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B.进行主存与CPU之间的数据传送 C.进行CPU和1/0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 D.改变程序执行的顺序 7.微程序控制器中,机器指令与微指令的关系是( )。 A.一段机器指令组成的程序可由一条微指令来执行 B.一条微指令 由若干条机器指令组成 C.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条微指令来执行 D.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段用微指令编成的微程序来解释执行 8.相对指令流水线方案和多指令周期方案 ,单指令周期方案的资源利用率和性能价格 比 A.最低 B.居中 C.最高 D.都差不多 9.某一 RAM芯片,其容量为 1024 X 8位,除电源端和接地端外,连同片选和读/写信号该 芯片引出脚的最小数 目应为( )。 A. 23 B. 20 C. 17 D. 19 10.在主存和 CPU之间增加 Cache的目的是( )。 A.扩大主存 的容量 B.增加 CPU中通用寄存器的数量 C.解决 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 D.代替 CPU 中的寄存器工作 11.计算机系统的输人输出接口是( )之间的交接界面。 A. CPU与存储器 B.主机与外围设备 C.存储器与外围设备 D. CPU与系统总线 12.在采用 DMA方式的 1/O系统中,其基本思想是在( )之间建立直接的数据通路。 A. CPU与外围设备 B.主存与外围设备 C.外设与外设 D. CPU与主存 1358

得分 评卷人 二、判断题(将判断结果填在括弧内,正确打√号,错误打X号。每小 题3分,共15分) 1.两个补码数相加,只有在最高位都是1时有可能产生滋出。() 2.相对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等于程序计数器内容与偏移量之和。() 3.指令是程序设计人员与计算机系统沟通的媒介;微指令是计算机指令和硬件电路建立 联系的媒介。() 4.半导体ROM是非易失性的,断电后仍然能保持记忆。() 5.在统一编址方式下,CPU访问1/O端口时必须使用专用的I/O指令。() 得分 评卷人 三、简答题(共29分) 1.简述浮点运算器的作用,它由哪几部分组成?(7分) 2.计算机指令中要用到的操作数一般可以来自哪些部件?(7分) 3.Cache有哪3种基本映像方式?直接映像方式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7分) 4.简述总线的串行传送、并行传送、复用传送和数据包传送四种基本信息传输方式的特 点。(8分) 得分 评卷人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写出X=10111101,Y=一00101011的原码和补码表示,并用补码计算两个数的和。 2.将十进制数一0.288转换化成二进制数,再写出它的原码、反码、补码表示(符号位和数 值位共8位)。 1359

得 分 评卷人 二、判断题(将判断结果填在括弧内。正确打I/号,错误打X号。每小 题 3分.共 15分) 1.两个补码数相加,只有在最高位都是 1时有可能产生溢出。( ) 2.相对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等于程序计数器内容与偏移量之和。( ) 3.指令是程序设计人员与计算机系统沟通的媒介;微指令是计算机指令和硬件电路建立 联系的媒介 。( ) 4.半导体ROM是非易失性的,断电后仍然能保持记忆。( ) 5.在统一编址方式下 ,CPU访问 1/O端 口时必须使用专用的 1/O指令 。 得 分 评卷人 三、简答题(共 29分 ) 1.简述浮点运算器的作用,它由哪几部分组成?(7分) 2.计算机指令中要用到的操作数一般可以来自哪些部件?(7分) 3. Cache有哪 3种基本映像方式?直接映像方式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7分) 4.简述总线的串行传送、并行传送、复用传送和数据包传送四种基本信息传输方式的特 点 。(8分) 得 分 评卷人 四、计算题 (每题 10分 ,共 20分) 值位共 写出 X=10111101,Y=-00101011的原码和补码表示,并用补码计算两个数的和。 将十进制数一0. 288转换化成二进制数,再写出它的原码、反码、补码表示(符号位和数 8位)。 1359

试卷代号:125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一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计算机组成原理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9年7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B 2.A 3.B 4.C 5.B 6.C 7.D 8.A 9.B 10.C 11.B 12.B 二、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X 2./ 3./ 4./ 5.X 三、简答题(共29分) 1.简述浮点运算器的作用,它由哪几部分组成?(7分) 答:浮点运算器是主要用于对计算机内的浮点数进行运算的部件。浮点数通常由阶码和 尾数两部分组成,阶码是整数形式的,尾数是定点小数形式的。这两部分执行的操作不尽相 同。因此,浮点运算器总是由处理阶码和处理尾数的这样两部分逻辑线路组成。 2.计算机指令中要用到的操作数一般可以来自哪些部件?(7分) 答:操作数的来源一是CPU内部的通用寄存器,二是外围设备(接口)中的一个寄存器, 三是内存储器的一个存储单元。 3.Cache有哪3种基本映像方式,直接映像方式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7分)》 答:Cache存储器通常使用3种映像方式,它们是全相联映像方式、直接映像方式、组相联 映像方式。 直接映像是简单的地址映像,地址变换速度较快,且遇到冲突替换时,只要将所在的块替 换出来,不需要替换算法,硬件实现更容易,但它的命中率略低。 4.简述总线的串行传送、并行传送、复用传送和数据包传送四种基本信息传输方式的特 点。(8分) 答:串行传送方式是n位字长的数据通过一条通信信号线一位一位地传送; 1360

试卷代号 :125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计算机组成原理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9年 7月 一、选择题 (每小题 3分 ,共 36分 ) 1.B 2.A 3.B 4.C 5.B 6.C 7.D 8.A 9.B 10.C 11.B 12.B 二、判断题 (每小题 3分 ,共 15分) 1. X Z.丫 3.丫 4.,/ 5.X 三、简答题 (共 29分 ) 1.简述浮点运算器的作用,它由哪几部分组成?(7分) 答 :浮点运算器是主要用于对计算机 内的浮点数进行运算 的部件。浮点数通常 由阶码和 尾数两部分组成 ,阶码是整数形式的,尾数是定点小数形式的。这两部分执行的操作不尽相 同。因此,浮点运算器总是由处理阶码和处理尾数的这样两部分逻辑线路组成 。 2.计算机指令中要用到的操作数一般可以来 自哪些部件?(7分) 答:操作数的来源一是CPU内部的通用寄存器,二是外围设备(接口)中的一个寄存器, 三是内存储器的一个存储单元。 3. Cache有哪 3种基本映像方式,直接映像方式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7分) 答:Cache存储器通常使用 3种映像方式,它们是全相联映像方式、直接映像方式、组相联 映像方式 。 直接映像是简单的地址映像,地址变换速度较快,且遇到冲突替换时,只要将所在的块替 换出来,不需要替换算法,硬件实现更容易,但它的命中率略低。 4.简述总线的串行传送、并行传送、复用传送和数据包传送四种基本信息传输方式的特 点。(8分) 答:串行传送方式是 n位字长的数据通过一条通信信号线一位一位地传送; 1360

并行传送方式是字长n位的数据由n条信号线同时传送,数据传输的速度当然快多了; 复用传送方式也就是将数据分时分组传送的方式,它由同步信号控制,在一组通信线上采 用分时的办法,轮流地并行传送不同组信号。这种方式减少了信号线的数目,提高了总线的利 用率,同时也降低了成本,但影响了整体的传输速度; 数据包传送方式是将被传送的信息组成一个固定的数据结构,通常包含数据、地址和时钟 等信息,这样诚少了通信中同步操作的时间。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0分) [X]厦=010111101 [Y]原=100101011 [X]#=010111101 [Y]#=111010101 [X+Y]#=010010010 2.(10分) X=(-0.288)1o=(-0.0100100)2 [X]原=10100100 [X]发=11011011 [X]#=11011100 1361

并行传送方式是字长n位的数据由n条信号线同时传送,数据传输的速度当然快多了; 复用传送方式也就是将数据分时分组传送的方式,它由同步信号控制,在一组通信线上采 用分时的办法,轮流地并行传送不同组信号。这种方式减少了信号线的数 目,提高了总线的利 用率,同时也降低了成本,但影响了整体的传输速度; 数据包传送方式是将被传送的信息组成一个固定的数据结构,通常包含数据、地址和时钟 等信息,这样减少了通信中同步操作的时间。 四、计算题(每题 10分,共 20分) 1. (10分) [X]M =0 10111101 [Y]a=1 00101011 [X〕补=0 10111101 [Y〕补二1 11010101 [X+Y]ati=0 10010010 2. (10分) X=(一0.288)1,=(一0.0100100), [X]W二1 0100100 [X」反= 1 1011011 [X〕补二1 1011100 1361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