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批重庆市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 Chong Qing University 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 A大李 重庆大学张智 2017年4月25日
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 重庆大学 张智 2017年4月 25日 第四批重庆市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
Chong Qing University 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2.1 生态学概论
Chong Qing University 生态学概论 城市生态学原理 目录 CONTENTS
目录 CONTENTS 城市声环境的概念 噪音污染 1 生态学概论 2 城市生态学原理
、生态学概论 Chong Qing University 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 ecology)是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 ( Ernst heinrich haeckel)1869年首次提出,1886年创立了生 态学学科。 Ecology来自于希腊语“ oikos”和“ logos”。前者意味 house和 household(居住地、隐蔽所、家庭),后者意味:学科研究
1、生态学概论 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ecology)是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 (Ernst Heinrich Haeckel)1869年首次提出,1886年创立了生 态学学科。 Ecology来自于希腊语“oikos”和“logos”。前者意味house和 household(居住地、隐蔽所、家庭),后者意味:学科研究
、生态学概论 Chong Qing University 11生存环境论 生境:在一定时间内对生命有机体生活、生长发育、繁殖 以及对有机体存活数量有影响的空间条件及其其他条件的总和。 包括:能量环境、物质环境、生物环境
1.1 生存环境论 生境:在一定时间内对生命有机体生活、生长发育、繁殖 以及对有机体存活数量有影响的空间条件及其其他条件的总和。 包括:能量环境、物质环境、生物环境 1、生态学概论
、生态学概论 Chong Qing University 生物的能量环境: 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唯一性,能量环境的能量唯一来源来自太阳,是不可替代的; 其二,区间性,不同生物的生存环境条件具有时空的差异,具有选择“最适 区间”的趋势; 光:光照强度,光质,光照长度 太阳辐射:热能:温度——水循环、空气流动 光能:植物光合作用——食物链传递
一、生物的能量环境: 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唯一性,能量环境的能量唯一来源来自太阳,是不可替代的; 其二,区间性,不同生物的生存环境条件具有时空的差异,具有选择“最适 区间”的趋势; 光:光照强度,光质,光照长度 太阳辐射:热能:温度——水循环、空气流动 光能:植物光合作用——食物链传递 1、生态学概论
、生态学概论 Chong Qing University 光照强度:空间变化(纬度、海拔高度),时间变化(季节、昼夜) 光质:光谱成分、太阳高度↑→紫外线↑,可见光比例↑ 光照长度:纬度↑→光照时间变化明显↑ 温度:温度的空间变化(纬度、海拔高度),时间变化(季节、昼夜) 纬度向北移动1度,海拔高度升高100米,平均温度降低0.6℃
光照强度:空间变化(纬度、海拔高度),时间变化(季节、昼夜) 光质:光谱成分、太阳高度↑→ 紫外线↑,可见光比例↑ 光照长度:纬度↑→光照时间变化明显↑ 温度:温度的空间变化(纬度、海拔高度),时间变化(季节、昼夜) 纬度向北移动1度,海拔高度升高100米,平均温度降低0.6℃。 1、生态学概论
、生态学概论 Chong Qing University 二、生物的物质环境: ◇大气圈:大气组成(N278.09%、O20.95%、氩0.95%、其他0.03% 大气分层(对流(10-20km),平流(50km),中间(80 85km),热层(1100-1650℃); ◇水圈:海洋(占地球表面70%),湖泊,地下水,大气水,冰等的总称; 人类能利用的淡水约20%,其中只有0.5%可直接取自河湖
二、生物的物质环境: ◇大气圈:大气组成(N2 78.09%、O2 20.95%、氩 0.95%、其他 0.03%), 大气分层(对流(10-20km),平流(50km),中间(80- 85km),热层(1100-1650℃); ◇水圈:海洋(占地球表面70%),湖泊,地下水,大气水,冰等的总称; 人类能利用的淡水约20%,其中只有0.5%可直接取自河湖。 1、生态学概论
、生态学概论 Chong Qing University 世界年降水量 北 北冰洋 大 世界“湿极“平均年降水量达 11680毫米,每年有335天下雨 北回1线 西 世界“雨极181年年降水 量达2044毫米 西 太平洋 印度洋下 阿塔卡马沙 「世界“干极平均年降水量小于0,毫 洋 米,845-1936年的9年间未下雨 年降水量《毫米 020050010002000
1、生态学概论
、生态学概论 Chong Qing University 圆 Q 赤道 热带多 温带湿 雨地带 润地带 亚寒带 干旱地带 高山地带 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
1、生态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