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商业银行 ■第一节商业银行概述 ■第二节商业银行业务 ■第三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第四节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
第五章 商业银行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第二节 商业银行业务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第四节 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
第五章 商业银行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商业银行的性质、 职能和组织制度;商业银行的业务及管理理论和方法。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和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构成及商业银行管理理论和方 法。 教学内容:商业银行概述;商业银行的业务;商业银行的 经营管理;中国商业银行改革 教学重点: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 ■教学难点:商业银行的业务 教学时数:6课时
第五章 商业银行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商业银行的性质、 职能和组织制度;商业银行的业务及管理理论和方法。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和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构成及商业银行管理理论和方 法。 教学内容:商业银行概述;商业银行的业务;商业银行的 经营管理;中国商业银行改革 教学重点: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 教学难点:商业银行的业务 教学时数:6课时
第一节商业银行概述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二、商业银行的性质 ■三、商业银行的职能 四、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二、商业银行的性质 三、商业银行的职能 四、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1.商业银行的产生 涵义—专门从事货币存、贷和办理汇兑、结算业务的金 融机构。商业银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是为适应市 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而形成的一种金融组织。 起源:银行业最早的发源地是意大利。但最早的现代商业 银行产生于英格兰。 货币 兑换商 钱庄 早期银行 现代股份制 银行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1.商业银行的产生 涵义——专门从事货币存、贷和办理汇兑、结算业务的金 融机构。商业银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是为适应市 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而形成的一种金融组织。 起源:银行业最早的发源地是意大利。但最早的现代商业 银行产生于英格兰。 货币 兑换商 钱庄 早期银行 现代股份制 银 行
2.商业银行形成的途径 通过旧有的高利贷式银行 逐步转化而来 途径 通过建立新的股份银行 通过政府出资建立起来
2. 商业银行形成的途径 途径 通过旧有的高利贷式银行 逐步转化而来 通过建立新的股份银行 通过政府出资建立起来
3.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 1)以美国为代表的传统模式的商业银行 指以法律的形式对商业银行业务、证券 业务、保险业务及信托业务作原则上的划分。 1、银行可以集中精力开拓某一市场的业务: 优点 2、防止了金融业的混乱,有利于加强监管 3、有利于减少风险,增强金融体系稳定性; 1、业务较单一,收入来源少; 缺点 2、风险较集中; 3、流动性较差; 4、较难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3.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 1)以美国为代表的传统模式的商业银行 指以法律的形式对商业银行业务、证券 业务、保险业务及信托业务作原则上的划分。 1、银行可以集中精力开拓某一市场的业务; 2、防止了金融业的混乱,有利于加强监管 3、有利于减少风险,增强金融体系稳定性; 1、业务较单一,收入来源少; 2、风险较集中; 3、流动性较差; 4、较难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优点 缺点
2)以德国为代表的综合式的商业银行 可以经营一切银行业务,包括商业银行业务、 证券业务、保险业务及信托业务等。 优点 缺点 1、能提供广泛的金融商品与服务,满足 顾客各种需要,从而节约不少时问和精力; 1、 涉及面太宽,容 2、能增进银行与客户的彼此了解,密切 易形成顾此失彼、 银行与客户的关系; 经营不善的后果; 3、能使银行业务多样化,使银行风险减 2、各个专业的人才 少 难找; 4、能抽肥补瘦,以盈补亏,使银行经营 3、银行同时经营信 更加稳定; 托、证券易形成内 5、 能促进储蓄进一步增加,并能降低成 幕交易。 本,增加盈利
2)以德国为代表的综合式的商业银行 可以经营一切银行业务,包括商业银行业务、 证券业务、保险业务及信托业务等。 优点 缺点 1、能提供广泛的金融商品与服务,满足 顾客各种需要,从而节约不少时间和精力; 2、能增进银行与客户的彼此了解,密切 银行与客户的关系; 3、能使银行业务多样化,使银行风险减 少; 4、能抽肥补瘦,以盈补亏,使银行经营 更加稳定; 5、能促进储蓄进一步增加,并能降低成 本,增加盈利。 1、涉及面太宽,容 易形成顾此失彼、 经营不善的后果; 2、各个专业的人才 难找; 3、银行同时经营信 托、证券易形成内 幕交易
4、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银行业务的全能化 (1)商业银行业务全能化的主要原因: >商业银行存款结构中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比 重有所上升,为商业银行开拓新业务提供了资 金来源; >商业银行竞争加剧和金融管制放松,使商业银 行开拓新业务既有必要又有可能;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从资产管理理论发展到 负债管理理论,又进一步发展到资产负债管理 理论,为商业银行业务全能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4、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1)银行业务的全能化 (1)商业银行业务全能化的主要原因: ➢商业银行存款结构中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比 重有所上升,为商业银行开拓新业务提供了资 金来源; ➢商业银行竞争加剧和金融管制放松,使商业银 行开拓新业务既有必要又有可能;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从资产管理理论发展到 负债管理理论,又进一步发展到资产负债管理 理论,为商业银行业务全能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2)商业银行业务全能化的主要表现: >业务经营出现了证券化的趋势,各种传 统的银行信贷越来越多地被各种各样的 证券融资所取代; >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创新开发出许多新的 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非利差收入在银 行业占比大幅增加; X 商业银行已经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到证券、 保险等各个行业,金融业之间的界限日 益模糊,分业经营体制正逐渐被混业经 营体制所取代
(2)商业银行业务全能化的主要表现: ➢业务经营出现了证券化的趋势,各种传 统的银行信贷越来越多地被各种各样的 证券融资所取代; ➢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创新开发出许多新的 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非利差收入在银 行业占比大幅增加; ➢商业银行已经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到证券、 保险等各个行业,金融业之间的界限日 益模糊,分业经营体制正逐渐被混业经 营体制所取代
例表 国际资本市场融资额及各种融资方式所占比重 单位:百万美元 国际债券 国际贷款 时间 总额 金额 比重(%) 金额 比重(%) 1990 229915.1 63.61 131515.8 36.39 36140.9 1991 308730 71.38 123770.4 28.62 432500.4 1992 333693.3 72.82 124561.8 27.18 458255.1 1993 480997.8 76.86 144838.1 23.14 625835.9 1994 428628.1 64 241074.0 36 669702.6 1995 467289.6 55.55 373973.0 44.45 841262.6 1996@ 522360.5 66.24 266261.4 33.76 788621.9
时间 国际债券 国际贷款 总额 金 额 比重(%) 金 额 比重(%) 1990 229 915.1 63.61 131 515.8 36.39 36 140.9 1991 308 730 71.38 123 770.4 28.62 432 500.4 1992 333 693.3 72.82 124 561.8 27.18 458 255.1 1993 480 997.8 76.86 144 838.1 23.14 625 835.9 1994 428 628.1 64 241 074.0 36 669 702.6 1995 467 289.6 55.55 373 973.0 44.45 841 262.6 1996① 522 360.5 66.24 266 261.4 33.76 788 621.9 例表 国际资本市场融资额及各种融资方式所占比重 单位:百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