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命题猜想)-2017年髙考语文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解析版 【考向解读】 按照新课标《考试说明》的规定,“论述类文本阅读”在新课标卷中是“必考内 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出题文本主要指论文、杂文、评论等。论文主要指 比较浅显的学术类论文,杂文则可以指针对时事、热点话题的杂感文章,评论主 要可能涉及影评、书评等。 高考对论述类文本的考查,主要是考査考生获取信息的精确性、整合信息的周密 性和把握文意的准确性、时效性,是对考生理性思维素养和分析概括能力的考査 大部分考生所存在的问题在于阅读粗疏,语感迟钝,思维笼统,认知模糊,每年 的高考试题命题人也正是从上述方面设置“陷阱”的。因此,二轮复习的一个重 要任务就是把握阅读要领,切实掌握解题技巧,尤其是题文比对法。从近三年课 标全国卷论述类文本的命题情况看,试题有“三稳”:①选文风格稳定,带有考 证性的社科类文章,文本长度1000字左右;②题型稳定,客观性选择题,3小 题,每题3分;③考査点稳定,集中考查筛选信息、归纳要点、概括作者观点态 度。这些考点也应是2016年备考的重点 【命题热点突破一】正确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在论述类文本中,理解概念在文中的含义是读懂这类文本的关键,因而也是考查 的重点。“重要概念”是指与整体文意密切相关或是文章重点论述的重点信息, “重要”体现在其与全篇主旨密切相关,它直接关系到正确理解文意,把握文章 思想内容。近几年,理解概念的命题形式趋于灵活,也考査对一般性概念的理解。 例1、【2016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 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 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 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 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 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 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 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 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捧场景, 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 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 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 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 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 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 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 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于昂、张九龄、李白、韦 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 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 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 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论述类文本阅读(命题猜想)-2017 年高考语文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解析版 【考向解读】 按照新课标《考试说明》的规定,“论述类文本阅读”在新课标卷中是“必考内 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出题文本主要指论文、杂文、评论等。论文主要指 比较浅显的学术类论文,杂文则可以指针对时事、热点话题的杂感文章,评论主 要可能涉及影评、书评等。 高考对论述类文本的考查,主要是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精确性、整合信息的周密 性和把握文意的准确性、时效性,是对考生理性思维素养和分析概括能力的考查。 大部分考生所存在的问题在于阅读粗疏,语感迟钝,思维笼统,认知模糊,每年 的高考试题命题人也正是从上述方面设置“陷阱”的。因此,二轮复习的一个重 要任务就是把握阅读要领,切实掌握解题技巧,尤其是题文比对法。从近三年课 标全国卷论述类文本的命题情况看,试题有“三稳”:①选文风格稳定,带有考 证性的社科类文章,文本长度 1 000 字左右;②题型稳定,客观性选择题,3 小 题,每题 3 分;③考查点稳定,集中考查筛选信息、归纳要点、概括作者观点态 度。这些考点也应是 2016 年备考的重点。 【命题热点突破一】 正确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在论述类文本中,理解概念在文中的含义是读懂这类文本的关键,因而也是考查 的重点。“重要概念”是指与整体文意密切相关或是文章重点论述的重点信息, “重要”体现在其与全篇主旨密切相关,它直接关系到正确理解文意,把握文章 思想内容。近几年,理解概念的命题形式趋于灵活,也考查对一般性概念的理解。 例 1、【2016 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 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 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 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 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 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 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 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 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捧场景, 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 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 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 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 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 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 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 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于昂、张九龄、李白、韦 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 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 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 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 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 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 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 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 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 蒲为谁绿”(杜甫《襄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 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 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 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诵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 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如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 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 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6.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 诗后,逐渐走向衰微 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 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 为主,更似绝句律诗 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为“古体” 其实已与以往古风不同。 7.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 作古诗那样开阔。 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 古诗则更具优势。 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 古诗有意“反律化 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 古诗,失之偏颇。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 特色,其观点可谓通达。 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 感和韵律感方面的不同。 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 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 读来抑扬抗坠,铿锵成韵。 【答案】6.D7.C8.C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 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 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 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 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 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 蒲为谁绿”(杜甫《襄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 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 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 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诵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 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如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 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 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6.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 诗后,逐渐走向衰微。 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 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 为主,更似绝句律诗。 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为“古体”, 其实已与以往古风不同。 7.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 作古诗那样开阔。 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 古诗则更具优势。 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 古诗有意“反律化”。 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 古诗,失之偏颇。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 特色,其观点可谓通达。 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 感和韵律感方面的不同。 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 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 读来抑扬抗坠,铿锵成韵。 【答案】6.D 7.C 8.C
【解析】6.A项“逐渐走向衰微”无中生有。B项“因而”,强加因果,由文 中内容可知,“格律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7.C项原文是说“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 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 自然”,据此可知选项说“继承汉魏古诗”在文中没有依据。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8.C项“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不正 确,引用的诗论部分,有的是为了说明古人对唐代的古诗有偏见,如引用清朝王 士禛的“四唐古诗之望,可以略睹焉”就是为了说明王士禛对唐代古诗有偏见。 学科网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变式探究】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中国古代有仓颉造字的传说。其实,文字不是某个人一朝一夕所创造出来的,而 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方面 的尝试、实践,到约定俗成,逐步孕育、选练、发展而来的。所以,文字的发明 源远流长。 古人类学、考古学和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原始人类的思维过程大致经历三个发 展阶段:直立人阶段,原始人只有直观性思维;智人阶段,原始人已能形象思维 新石器时代的现代人,已具备抽象思维能力。原始文字一一刻画符号,就是抽象 思维的产物。 我国远古时代的人们曾用过“结绳记事”与“刻木记事”的方法来相互传递信 息。《易·系辞》记载:“上古结绳而治。”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我国许多少数 民族,如独龙族、傈僳族、高山族、怒族等,在历史上都曾使用过,有的甚至到 解放前还在使用。 距今六七千年之前,我国古代人民发明了一种刻画符号。近几十年来,考古工作 者在陕西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长安灵台、青海乐都柳湾等地的新 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许多陶器上刻有各种各样的符号。这些符号绝大 多数是陶器烧制以前刻上去的,有的是在使用过程中刻上去的。如在西安半坡出 土的陶器上就发现有一百多个。这些刻画符号,笔画简单,形状规则,共有三十 多种,竖、横、斜、叉均有。这些符号在当时表示着某种意思,已在一定的范围 内使用,比结绳记事、刻木记事等方法有了进步。 当时记事的方法很多,只要在一定的地区、范围之内,人们约定俗成,相互熟悉 就可以使用某种方法。但这些方法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每一个不同形式的绳 结、木刻、符号等,一般只能表示一个简单的意思,其事情的具体情况无法表达 清楚。 于是又出现了图画文字,借助图形以表达较为复杂的内容,如果事情复杂就可以 用几幅图来表示。在图画文字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实践、改进,有的向象形文 字方面发展,形成了象形、会意的文字,如我国的汉字等;有的向表音符号方向 发展,形成了以音符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中国的象形文字出现很早。在距今约四千多年的山东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里,出 土的陶器上发现了刻有不少各种图形的象形文字 公元前16世纪我国的商代,出现了规范化的文字—“甲骨文”。甲骨文是否 就是从西安半坡等地的刻画符号或山东大汶口的象形文字直接演变、发展而来
【解析】6. A 项“逐渐走向衰微”无中生有。B 项“因而”,强加因果,由文 中内容可知,“格律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7.C 项原文是说“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 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 自然”,据此可知选项说“继承汉魏古诗”在文中没有依据。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8.C 项“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不正 确,引用的诗论部分,有的是为了说明古人对唐代的古诗有偏见,如引用清朝王 士禛的“四唐古诗之望,可以略睹焉”就是为了说明王士禛对唐代古诗有偏见。 学科网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变式探究】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中国古代有仓颉造字的传说。其实,文字不是某个人一朝一夕所创造出来的,而 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方面 的尝试、实践,到约定俗成,逐步孕育、选练、发展而来的。所以,文字的发明 源远流长。 古人类学、考古学和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原始人类的思维过程大致经历三个发 展阶段:直立人阶段,原始人只有直观性思维;智人阶段,原始人已能形象思维; 新石器时代的现代人,已具备抽象思维能力。原始文字——刻画符号,就是抽象 思维的产物。 我国远古时代的人们曾用过“结绳记事”与“刻木记事”的方法来相互传递信 息。《易•系辞》记载:“上古结绳而治。”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我国许多少数 民族,如独龙族、傈僳族、高山族、怒族等,在历史上都曾使用过,有的甚至到 解放前还在使用。 距今六七千年之前,我国古代人民发明了一种刻画符号。近几十年来,考古工作 者在陕西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长安灵台、青海乐都柳湾等地的新 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许多陶器上刻有各种各样的符号。这些符号绝大 多数是陶器烧制以前刻上去的,有的是在使用过程中刻上去的。如在西安半坡出 土的陶器上就发现有一百多个。这些刻画符号,笔画简单,形状规则,共有三十 多种,竖、横、斜、叉均有。这些符号在当时表示着某种意思,已在一定的范围 内使用,比结绳记事、刻木记事等方法有了进步。 当时记事的方法很多,只要在一定的地区、范围之内,人们约定俗成,相互熟悉, 就可以使用某种方法。但这些方法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每一个不同形式的绳 结、木刻、符号等,一般只能表示一个简单的意思,其事情的具体情况无法表达 清楚。 于是又出现了图画文字,借助图形以表达较为复杂的内容,如果事情复杂就可以 用几幅图来表示。在图画文字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实践、改进,有的向象形文 字方面发展,形成了象形、会意的文字,如我国的汉字等;有的向表音符号方向 发展,形成了以音符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中国的象形文字出现很早。在距今约四千多年的山东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里,出 土的陶器上发现了刻有不少各种图形的象形文字。 公元前 16 世纪我国的商代,出现了规范化的文字——“甲骨文”。甲骨文是否 就是从西安半坡等地的刻画符号或山东大汶口的象形文字直接演变、发展而来
的,还需要发掘更多的资料来证明。不过像甲骨文这样成熟的文字的出现,应有 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是毫无疑问的。 总之,文字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出于互相交往、记事和传递信息 的需要,逐渐发明创造的。它有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改 进和完善。文字的发明,是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对后 来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 (节选自曾维华著《中国古史与文物考论》) 下列关于“刻画符号”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刻画符号是一种原始文字,是原始人类中新石器时代的现代人抽象思维的产 物 B.刻画符号是在陕西西安半坡等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的陶器上发现的 C.刻画符号大都是在陶器烧制以前刻上去的,也有的是在陶器使用过程中刻上 去的 D.刻画符号笔画简单,形状规则,已具有竖、横、斜、叉等三十多种基本笔画。 【答案】D 【变式探究】 商周以来的传统知识系统,实可分为两大部分:一为王官之学,它是以周公为代 表的西周文化精英,承上古知识系统并加以创造发明的礼乐祭祀文化,经后人加 工整理所形成的谱系较为完备的“六经”系统;一为诸子之学,它是以老子、孔 子等为代表的诸子百家汲取王官之学的思想精华,并结合新的时代因素独立创造 出来的子学系统。“六经”系统包含了中华学术最古老、最核心的政治智慧,因 而在历朝历代均受到重视,西汉以后一直被尊为中华文化的主流思想而传承至 今。子学系统则代表了中华文化最具创造力的部分,是个体智慧创造性地吸收王 官之学的思想精华后,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深邃思考和睿智回答,是在哲学、 美学、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技术等诸多领域多维度、多层次的深入展开。 比起经学系统,子学系统在传统观念中的地位虽有不如,但其重要性却丝毫不见 逊色。它们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的两翼,为东方文明的薪火相传奠定了深厚的思想 基础。 诸子之学的兴起,缘自先秦时期日益加深的社会危机。春秋礼乐秩序的全面崩溃, 导致了王官文化体制的解体,其剧烈程度与重要性绝不亚于殷周鼎革之际的社会 文化变革。而王官文化体制的解体,又引起了文化重心的迅速下移,士阶层由此 分化为文士与武士两类。文士中之佼佼者,为寻找社会病因,疗救世人创痛,纷 纷兴办私学、著书立说,从而出现了儒、墨、道、法、名、阴阳等诸多思想流派 “百家争鸣”的空前盛况。“百家”,说明当时人才之兴盛、思想之活跃;“争 鸣”,意味着学术批评的自由、学术思想的独立 从历史中走来的子学,其多样的思维方式、鲜活的思想内容,总与丰富多彩的现 实世界保持着交互相通的关系。以子学的思维方式为例,墨子不满儒家而另创墨 家,庄子无所不窥而恢宏道家,孟子创性善,荀子主性恶,诸子皆不依傍、不苟 且,重独得之秘,立原创之见,倡导精神上的独立与自由。百家争鸣,相互抵异 而多以天下安危为己任,不迷信,不权威,多元而有序地自觉发展。思想内容方 面,儒家以“仁”为本,积极入世,在现实世界中寻求理想,“朝闻道,夕死可 矣”;墨家尚贤,倡导兼爱节俭,刻苦自砺;道家于纷繁世界之外“清虚自 守”“澡雪精神”。这些都是诸子学中历久弥新的遗珍。过去,它曾不断催生人
的,还需要发掘更多的资料来证明。不过像甲骨文这样成熟的文字的出现,应有 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是毫无疑问的。 总之,文字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出于互相交往、记事和传递信息 的需要,逐渐发明创造的。它有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改 进和完善。文字的发明,是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对后 来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 (节选自曾维华著《中国古史与文物考论》) 下列关于“刻画符号”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刻画符号是一种原始文字,是原始人类中新石器时代的现代人抽象思维的产 物。 B.刻画符号是在陕西西安半坡等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的陶器上发现的。 C.刻画符号大都是在陶器烧制以前刻上去的,也有的是在陶器使用过程中刻上 去的。 D.刻画符号笔画简单,形状规则,已具有竖、横、斜、叉等三十多种基本笔画。 【答案】D 【变式探究】 商周以来的传统知识系统,实可分为两大部分:一为王官之学,它是以周公为代 表的西周文化精英,承上古知识系统并加以创造发明的礼乐祭祀文化,经后人加 工整理所形成的谱系较为完备的“六经”系统;一为诸子之学,它是以老子、孔 子等为代表的诸子百家汲取王官之学的思想精华,并结合新的时代因素独立创造 出来的子学系统。“六经”系统包含了中华学术最古老、最核心的政治智慧,因 而在历朝历代均受到重视,西汉以后一直被尊为中华文化的主流思想而传承至 今。子学系统则代表了中华文化最具创造力的部分,是个体智慧创造性地吸收王 官之学的思想精华后,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深邃思考和睿智回答,是在哲学、 美学、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技术等诸多领域多维度、多层次的深入展开。 比起经学系统,子学系统在传统观念中的地位虽有不如,但其重要性却丝毫不见 逊色。它们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的两翼,为东方文明的薪火相传奠定了深厚的思想 基础。 诸子之学的兴起,缘自先秦时期日益加深的社会危机。春秋礼乐秩序的全面崩溃, 导致了王官文化体制的解体,其剧烈程度与重要性绝不亚于殷周鼎革之际的社会 文化变革。而王官文化体制的解体,又引起了文化重心的迅速下移,士阶层由此 分化为文士与武士两类。文士中之佼佼者,为寻找社会病因,疗救世人创痛,纷 纷兴办私学、著书立说,从而出现了儒、墨、道、法、名、阴阳等诸多思想流派 “百家争鸣”的空前盛况。“百家”,说明当时人才之兴盛、思想之活跃;“争 鸣”,意味着学术批评的自由、学术思想的独立。 从历史中走来的子学,其多样的思维方式、鲜活的思想内容,总与丰富多彩的现 实世界保持着交互相通的关系。以子学的思维方式为例,墨子不满儒家而另创墨 家,庄子无所不窥而恢宏道家,孟子创性善,荀子主性恶,诸子皆不依傍、不苟 且,重独得之秘,立原创之见,倡导精神上的独立与自由。百家争鸣,相互抵异, 而多以天下安危为己任,不迷信,不权威,多元而有序地自觉发展。思想内容方 面,儒家以“仁”为本,积极入世,在现实世界中寻求理想,“朝闻道,夕死可 矣”;墨家尚贤,倡导兼爱节俭,刻苦自砺;道家于纷繁世界之外“清虚自 守”“澡雪精神”。这些都是诸子学中历久弥新的遗珍。过去,它曾不断催生人
们的新思维,鼓舞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而今,在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推进、国家 实力持续提升、全球化意识不断增强而国人对子学进一步发展的意愿越来越强烈 的大背景之下,子学正再一次与当下社会现实强力交融,律动出全新的生命形态 新子学” 下列对文中相关概念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王官之学,指包含了中华学术最古老、最核心的政治智慧,西汉以后一直被 尊为中华文化的主流思想而传承至今的谱系较为完备的“六经”系统 B.诸子之学,与文中出现的“子学系统”“子学”“诸子学”属同一概念,它 代表了中华文化最具创造力的部分,在传统观念中,其地位不如经学系统 C.百家争鸣,形容春秋礼乐秩序全面崩溃后,儒、墨、道、法、名、阴阳等诸 多思想流派以独立的学术思想,进行自由的学术批评所形成的空前盛况 D.新子学,是在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推进的大背景下,为催生人们的新思维,激 励仁人志士,子学与当下社会现实强力交融所律动出的全新的生命形态。 【解析】D项张冠李戴。“催生”“激励”是“子学”的作用,不是“新子学” 的目的。 【答案】D 【方法技巧】“三审法”准确理解概念含义 1.审题干,弄清考査角度。对文中概念的考查,题干的表述看似大同小异,实 则有重要的区别。如“下列对某概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表述”一词 意味着选项基本是对原文的“摘引”,可能连续摘引,也可能跳跃摘引;如果题 干表述为“下列对某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理解”一词,意味着选 项可能不是原文语句,而是对原文有关语句的转换,有可能是概括或分析 2.审文段,搜索信息区间。一般情况下,要理解的概念在材料中一定会用一定 的篇幅进行说明或者阐释,有的对概念的阐释在文中比较集中,有的则分散在文 章的段落里。解题的关键就是要寻找相关信息,弄清概念的内涵。 3.审选项,仔细比照分析。将选项与锁定区间内的相关句子进行比照,仔细分 析。结合语境,看是否有转述错误,是否存在数量、范围、程度、大小等方面的 差异,有无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断章取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问题 【命题热点突破二】解决信息的筛选整合与要点的归纳概括 “筛选信息”是对支撑作者观点的材料的提取,对与重要概念之间因果、条件 等关系的判定,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准确识别。 “归纳概括”是对具体内容加以抽象,对繁复的内容加以压缩,对芜杂的材料加 以整合。 例2、【2016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考据、批评与欣赏 朱光潜 ①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 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 ②拿我在国外大学读的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的教授整年地讲“版 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哪一年印第 次“对折本”,各有几次翻印,某一个字在第一次“四折本”怎样写,后来在“对 折本”里又改成什么样……自然他们不仅讲这一样,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 视:莎士比亚大概读过些什么书?《哈姆雷特》是根据哪些书写的?他和戏院和
们的新思维,鼓舞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而今,在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推进、国家 实力持续提升、全球化意识不断增强而国人对子学进一步发展的意愿越来越强烈 的大背景之下,子学正再一次与当下社会现实强力交融,律动出全新的生命形态 ——“新子学”。 下列对文中相关概念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王官之学,指包含了中华学术最古老、最核心的政治智慧,西汉以后一直被 尊为中华文化的主流思想而传承至今的谱系较为完备的“六经”系统。 B.诸子之学,与文中出现的“子学系统”“子学”“诸子学”属同一概念,它 代表了中华文化最具创造力的部分,在传统观念中,其地位不如经学系统。 C.百家争鸣,形容春秋礼乐秩序全面崩溃后,儒、墨、道、法、名、阴阳等诸 多思想流派以独立的学术思想,进行自由的学术批评所形成的空前盛况。 D.新子学,是在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推进的大背景下,为催生人们的新思维,激 励仁人志士,子学与当下社会现实强力交融所律动出的全新的生命形态。 【解析】D 项张冠李戴。“催生”“激励”是“子学”的作用,不是“新子学” 的目的。 【答案】D 【方法技巧】“三审法”准确理解概念含义 1.审题干,弄清考查角度。对文中概念的考查,题干的表述看似大同小异,实 则有重要的区别。如“下列对某概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表述”一词, 意味着选项基本是对原文的“摘引”,可能连续摘引,也可能跳跃摘引;如果题 干表述为“下列对某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理解”一词,意味着选 项可能不是原文语句,而是对原文有关语句的转换,有可能是概括或分析。 2.审文段,搜索信息区间。一般情况下,要理解的概念在材料中一定会用一定 的篇幅进行说明或者阐释,有的对概念的阐释在文中比较集中,有的则分散在文 章的段落里。解题的关键就是要寻找相关信息,弄清概念的内涵。 3.审选项,仔细比照分析。将选项与锁定区间内的相关句子进行比照,仔细分 析。结合语境,看是否有转述错误,是否存在数量、范围、程度、大小等方面的 差异,有无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断章取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问题。 【命题热点突破二】解决信息的筛选整合与要点的归纳概括 “筛选信息”是对支撑作者观点的材料的提取,对与重要 概念之间因果、条件 等关系的判定,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准确识别。 “归纳概括”是对具体内容加以抽象,对繁复的内容加以压缩,对芜杂的材料加 以整合。 例 2、【2016 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文,完成第 1-6 题。(17 分) 考据、批评与欣赏 朱光潜 ①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 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 ②拿我在国外大学读的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的教授整年地讲“版 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哪一年印第一 次“对折本”,各有几次翻印,某一个字在第一次“四折本”怎样写,后来在“对 折本”里又改成什么样……自然他们不仅讲这一样,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 视:莎士比亚大概读过些什么书?《哈姆雷特》是根据哪些书写的?他和戏院和
同行的关系如何?“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学者们个个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以为至宝 ③这些功夫都属于中国人说的“考据学”。这门课的教授只做这种功夫,对我们 也只讲他研究的那一套。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他并不过问。从美学观点 来说,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考据工作呢? ④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欣赏之前要有了解。 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 本身。但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的知识却非常重要,要了解《洛神赋》,就不能不 知道曹植和甄后的关系;要了解《饮酒》诗,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 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 ⑤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通常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难 免犯两种错误。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 附会它。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虽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响,却不必完全受其支 配。第二种错误是因考据而忘欣赏,他们好比食品专家,把一席菜的来源、成分 及烹调方法研究得有条有理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而我是饕餮汉,对于 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以为,最要紧的事还是伸箸把菜 取到口里来咀嚼,领略领略它的滋味 ⑥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考据就是一种文学批评,但是一般人所谓的文学批 评,意义实不仅如此。文学批评学者向来有派别的不同,所认识的文学批评的意 义也不一致。区分起来,除开上述帮助了解的文学批评,主要还有两类 ⑦第一类是“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法官”要有“法”,也便是“纪律” 法官”式的学者心中预存几条纪律,用来衡量一切作品。符合它们的就是美 违背它们的就是丑。他们向作家下批语说:“亚里士多德明明说过坏人不能做悲 剧主角,你何以要用一个杀皇帝的麦可白?”但文艺是创造的,谁能拿死纪律来 限制活作品? ⑧第二类就是近代法国印象主义的文学批评。这一派学者可说是“饕餮者”:只 贪美味,尝到美味便把印象描写出来,法郎士说:“依我看来,文学批评和历史 样,只是一种给深思好奇者看的小说;一切小说,精密地说起来,都是一种自 传。凡是真正的文学批评家都只叙述他的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这是印象派文 学批评家的信条。他们主张,文学批评应当时艺术的、主体的,各人应以自己的 嗜好为标准。 ⑨“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批评的态度”,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 “欣赏的态度”,它们是相反的。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欣赏的态度 则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批评的态度须用反省的理解;欣赏的态度则 全凭直觉,批评的态度预存美丑的标准,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欣 赏的态度则忌杂有任何成见,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遇到文艺作品 如果始终持批评的态度,则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经验 ⑩我是倾向于印象派的,不过我也明白它的缺点,比如看一幅图,内行有内行的 印象,外行有外行的印象,它们的价值是否相同呢?我小时候欢喜读《花月痕》 ①一类的东西,现在想来不禁赧颜,究竟是从前对还是现在对呢?文艺虽无普遍 的纪律,而美丑的好恶却有一个道理,遇见一个作品,只说“我觉得好”还不够 还应说出觉得好的道理
同行的关系如何?“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学者们个个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以为至宝。 ③这些功夫都属于中国人说的“考据学”。这门课的教授只做这种功夫,对我们 也只讲他研究的那一套。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他并不过问。从美学观点 来说,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考据工作呢? ④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欣赏之前要有了解。 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 本身。但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的知识却非常重要,要了解《洛神赋》,就不能不 知道曹植和甄后的关系;要了解《饮酒》诗,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 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 ⑤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通常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难 免犯两种错误。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 附会它。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虽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响,却不必完全受其支 配。第二种错误是因考据而忘欣赏,他们好比食品专家,把一席菜的来源、成分 及烹调方法研究得有条有理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而我是饕餮汉,对于 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以为,最要紧的事还是伸箸把菜 取到口里来咀嚼,领略领略它的滋味。 ⑥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考据就是一种文学批评,但是一般人所谓的文学批 评,意义实不仅如此。文学批评学者向来有派别的不同,所认识的文学批评的意 义也不一致。区分起来,除开上述帮助了解的文学批评,主要还有两类。 ⑦第一类是“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法官”要有“法”,也便是“纪律”, “法官”式的学者心中预存几条纪律,用来衡量一切作品。符合它们的就是美, 违背它们的就是丑。他们向作家下批语说:“亚里士多德明明说过坏人不能做悲 剧主角,你何以要用一个杀皇帝的麦可白?”但文艺是创造的,谁能拿死纪律来 限制活作品? ⑧第二类就是近代法国印象主义的文学批评。这一派学者可说是“饕餮者”:只 贪美味,尝到美味便把印象描写出来,法郎士说:“依我看来,文学批评和历史 一样,只是一种给深思好奇者看的小说;一切小说,精密地说起来,都是一种自 传。凡是真正的文学批评家都只叙述他的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这是印象派文 学批评家的信条。他们主张,文学批评应当时艺术的、主体的,各人应以自己的 嗜好为标准。 ⑨“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批评的态度”,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 “欣赏的态度”,它们是相反的。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欣赏的态度 则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批评的态度须用反省的理解;欣赏的态度则 全凭直觉,批评的态度预存美丑的标准,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欣 赏的态度则忌杂有任何成见,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遇到文艺作品 如果始终持批评的态度,则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经验。 ⑩我是倾向于印象派的,不过我也明白它的缺点,比如看一幅图,内行有内行的 印象,外行有外行的印象,它们的价值是否相同呢?我小时候欢喜读《花月痕》 ①一类的东西,现在想来不禁赧颜,究竟是从前对还是现在对呢?文艺虽无普遍 的纪律,而美丑的好恶却有一个道理,遇见一个作品,只说“我觉得好”还不够, 还应说出觉得好的道理
①总之,考据、批评都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有的人太看重 考据和批评的功夫,有个人又太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以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 以谈文艺,这都是很大的错误 (有删改) 【注】①《花月痕》:清代长篇小说,情调缠绵哀怨。 1.第②段画线的词语“现身说法”在文中是指」 分) 2.第②段详细列举“功课”内容,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流露出作者对纯考据工作不满的态度。 B.证明考据学者只做这种无意义的功夫。 C.有助于读者对考据工作形成感性认识。 D.为“考据对欣赏是题外事”提供证据。 3.概括“法官”式文学批评的特点。(3分) 4.以下对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第①段提出文章讨论的对象,总领全文 B.第②⑤段着重阐述了作者对考据的看法。 C.第⑨⑩段分别对第⑦⑧段进行了深入分析。 D.第①段总括了上文,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5.下列推断与文章一致的一项是()(3分) A.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的人不都是学者 B.如果不欣赏形象本身,就不能得到美感经验。 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文学批评也是一种考据。 D.“法官”式文学批评者不认为《麦可白》是一部悲剧 6.分析作者与印象派在文学批评观点上的异同。(5分) 【答案】 1.【答案】示例:将自己的经历融入哈姆雷特这一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2.B 3.【答案】示例:“法官”式的文学批评预存标准评判作品美丑,用反省的理 解,冷静而不杂个人情感 4.C 6.【答案】示例: 相同之处:文艺作品的欣赏者应通过直觉让自己的情感与作品形象产生交流,由 此得到真正的美感经验。 不同之处: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是纯粹个人的,全凭直觉。而作者认为文学批评不 是纯粹个人的,还应结合考据;也不能全凭直觉,还应说出美丑好恶的道理。 【解析】 前面的观点照应,这样【答案】就不难得出了,将自己的经历融入哈姆雷特这 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2.本题考查论据及其作用。B项“证明考据学者只做这种无意义的功夫”其中 “无意义”理解有 【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⑪总之,考据、批评都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有的人太看重 考据和批评的功夫,有个人又太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以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 以谈文艺,这都是很大的错误。 (有删改) 【注】①《花月痕》:清代长篇小说,情调缠绵哀怨。 1.第②段画线的词语“现身说法”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2.第②段详细列举“功课”内容,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流露出作者对纯考据工作不满的态度。 B.证明考据学者只做这种无意义的功夫。 C.有助于读者对考据工作形成感性认识。 D.为“考据对欣赏是题外事”提供证据。 3.概括“法官”式文学批评的特点。(3 分) 4.以下对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第①段提出文章讨论的对象,总领全文。 B.第②~⑤段着重阐述了作者对考据的看法。 C.第⑨⑩段分别对第⑦⑧段进行了深入分析。 D.第⑪段总括了上文,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5.下列推断与文章一致的一项是( )(3 分) A.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的人不都是学者。 B.如果不欣赏形象本身,就不能得到美感经验。 C.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文学批评也是一种考据。 D.“法官”式文学批评者不认为《麦可白》是一部悲剧。 6.分析作者与印象派在文学批评观点上的异同。(5 分) 【答案】 1.【答案】示例:将自己的经历融入哈姆雷特这一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2.B 3.【答案】示例:“法官”式的文学批评预存标准评判作品美丑,用反省的理 解,冷静而不杂个人情感。 4.C 5.B 6.【答案】示例: 相同之处:文艺作品的欣赏者应通过直觉让自己的情感与作品形象产生交流,由 此得到真正的美感经验。 不同之处: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是纯粹个人的,全凭直觉。而作者认为文学批评不 是纯粹个人的,还应结合考据;也不能全凭直觉,还应说出美丑好恶的道理。 【解析】 前面的观点照应,这样【答案】就不难得出了,将自己的经历融入哈姆雷特这 一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2.本题考查论据及其作用。B 项“证明考据学者只做这种无意义的功夫”其中 “无意义”理解有 【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3.本题考査学生筛选概括的能力。做这道题首先要找准范围,根据“‘法官’ 式文学批评”挑选出相关段落,即⑦⑨两段。由第⑦段最后“但文艺是创造的 谁能拿死纪律来限制活作品?”一句可以概括出一点。第⑨段主要列举“法官” 式和印象派的区别,挑选出其中有关“法官”式的即可。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本题是考査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此题要在整体感知文 章内容的基础上,将选项带回原文进行比较,辨识细微差别之处,再做取舍。第 ⑨⑩段不是分别对第⑦⑧段进行了深入分析。第⑨段主要列举“法官”式和印象 派的区别,而不是只针对印象派进行深入分析。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本题考査对文章分析理解的能力。第一段提到“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 的,就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所以A项错误;第六段提到“在考据学者们自己 看来,考据就是一种文学批评”,C项的叙述与原文不符;D.“法官”式文学 批评者不认为《麦可白》是一部悲剧。原文第七段提到“亚里士多德明明说过坏 人不能做悲剧主角,你何以要用一个杀皇帝的麦可白?”这句话是说作为坏人的 麦可白不应该做悲剧主角,而不是否定《麦可白》是一部悲剧。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本题考査学生内容理解、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 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找准范围,挑选出相关段落,即⑤⑧⑨⑩四段。 然后概括即可。第⑤段“而我是饕餮汉,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 感激,但我认为,最要紧的事还是伸箸把菜取到口里来咀嚼,领略领略它的滋 味。”第⑧段“这一派学者可说是‘饕餮者’”第⑩段“我是倾向于印象派 的”,指的是第⑨段相关内容,从这里可以筛选出二者的相同点。根据第⑩段“不 过我也明白它的缺点,比如看一幅图,内行有内行的印象,外行有外行的印象, 它们的价值是否相同呢?”,与第⑨段对比,不难得出不同点,然后分条概括即 可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变式探究】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无论是面对历史还是现实,“非虚构”所体现出来的这种现场式的介入性写作姿 态,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改变了当代作家习惯蛰居书斋的想象性写作,激 发了作家观察社会的兴趣,使作家能够带着明确的主观意愿或问题意识,深入某 些具有表征性的社会现实领域,通过田野调査的手段,获取第一手资料,也获得 最为原始的感知体验。同时,它还体现了作家对社会历史的研究意愿,以及对某 种重要问题的深入思考。像孙惠芬的《生死十日谈》,就是通过对故乡一些自杀 个案的追踪采访、记录和反思,指出巨大的医疗负担和尖锐的家庭关系,仍是威 胁中国农民生存尊严的重要因素 现在,有不少作家仅仅通过媒介资讯了解社会,只是凭借既往的经验惯性来处理 现实,由此导致很多作品因为“不接地气”而问题频仍。读这些作品,我们常常 觉得很“隔”,换句话说就是“经验的贫乏”。而“非虚构写作”的兴起,表明 了作家们置身生活现场,开始积极地介入历史或现实内部,直面复杂的生存逻辑 与伦理秩序,既展示自己的精神姿态和思想作为,也为人们了解中国社会的现代 化进程提供独特的思考。像慕容雪村的《中国,少了一味药》,以作家自己“卧 底”传销组织的亲身经历,鲜活演绎“传销”这颗社会毒瘤之所以屡除不灭的缘 由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的能力。做这道题首先要找准范围,根据“‘法官’ 式文学批评”挑选出相关段落,即⑦⑨两段。由第⑦段最后“但文艺是创造的, 谁能拿死纪律来限制活作品?”一句可以概括出一点。第⑨段主要列举“法官” 式和印象派的区别,挑选出其中有关“法官”式的即可。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4.本题是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此题要在整体感知文 章内容的基础上,将选项带回原文进行比较,辨识细微差别之处,再做取舍。第 ⑨⑩段不是分别对第⑦⑧段进行了深入分析。第⑨段主要列举“法官”式和印象 派的区别,而不是只针对印象派进行深入分析。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5.本题考查对文章分析理解的能力。第一段提到“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 的,就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所以 A 项错误;第六段提到“在考据学者们自己 看来,考据就是一种文学批评”,C 项的叙述与原文不符;D.“法官”式文学 批评者不认为《麦可白》是一部悲剧。原文第七段提到“亚里士多德明明说过坏 人不能做悲剧主角,你何以要用一个杀皇帝的麦可白?”这句话是说作为坏人的 麦可白不应该做悲剧主角,而不是否定《麦可白》是一部悲剧。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6.本题考查学生内容理解、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 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找准范围,挑选出相关段落,即⑤⑧⑨⑩四段。 然后概括即可。第⑤段“而我是饕餮汉,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 感激,但我认为,最要紧的事还是伸箸把菜取到口里来咀嚼,领略领略它的滋 味。”第⑧段“这一派学者可说是 ‘饕餮者’” 第⑩段“我是倾向于印象派 的”,指的是第⑨段相关内容,从这里可以筛选出二者的相同点。根据第⑩段“不 过我也明白它的缺点,比如看一幅图,内行有内行的印象,外行有外行的印象, 它们的价值是否相同呢?”,与第⑨段对比,不难得出不同点,然后分条概括即 可。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变式探究】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无论是面对历史还是现实,“非虚构”所体现出来的这种现场式的介入性写作姿 态,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改变了当代作家习惯蛰居书斋的想象性写作,激 发了作家观察社会的兴趣,使作家能够带着明确的主观意愿或问题意识,深入某 些具有表征性的社会现实领域,通过田野调查的手段,获取第一手资料,也获得 最为原始的感知体验。同时,它还体现了作家对社会历史的研究意愿,以及对某 种重要问题的深入思考。像孙惠芬的《生死十日谈》,就是通过对故乡一些自杀 个案的追踪采访、记录和反思,指出巨大的医疗负担和尖锐的家庭关系,仍是威 胁中国农民生存尊严的重要因素。 现在,有不少作家仅仅通过媒介资讯了解社会,只是凭借既往的经验惯性来处理 现实,由此导致很多作品因为“不接地气”而问题频仍。读这些作品,我们常常 觉得很“隔”,换句话说就是“经验的贫乏”。而“非虚构写作”的兴起,表明 了作家们置身生活现场,开始积极地介入历史或现实内部,直面复杂的生存逻辑 与伦理秩序,既展示自己的精神姿态和思想作为,也为人们了解中国社会的现代 化进程提供独特的思考。像慕容雪村的《中国,少了一味药》,以作家自己“卧 底”传销组织的亲身经历,鲜活演绎“传销”这颗社会毒瘤之所以屡除不灭的缘 由
下列对“非虚构写作”价值的认识,不准确的一项是() A.“非虚构写作”能够激发当代作家观察社会的兴趣,改变他们蛰居书斋进行 想象性写作的习惯 B.“非虚构写作”能使作家深入某些具有表征性的社会现实领域,通过调査, 获得最为原始的感知体验 C.“非虚构写作”使作家不再仅仅凭借媒介资讯和既往经验的惯性来了解社会, 进而克服作品“不接地气”的问题 D.“非虚构写作”能够让作家通过对历史或现实的细致观察和分析,为人们了解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独特的思考。 【答案】C 【变式探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美是客观的,它不以欣赏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对美的感受正是来自于客观存 在的美的事物。这种对美的感受的全部活动的综合体就是审美体验。审美体验对 认识美、创造美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这种体验与别的一般性的体验是有很大区 别的,它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要求。作为人的本质力量感性显现的美,总是不能离 开一定的物质形式,但如果把它仅仅归结为单纯的物质形式,看成一种可以离开 社会而存在的自然现象,那是不正确的。它应是美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的有机统一。 如果我们对美的认识停留在对美的事物的感知阶段,就只能处于远距离的旁观者 位置,很难把握对象的内容,只能获得一些美的形式上的感性认识。那么,我们 要想获得深刻的美感,就需要进入对象或其所处的环境中去体验、领悟对象美的 蕴含。因此说美的体验对认识美具有重要作用。美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只有 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以及人的本质力量的丰富性,在对象世界中的不断展 开,美才能不断地丰富发展起来。拿自然界来说,在人类的蛮荒时代,它是与人 们完全对立的,是完全异己的,无所谓美丑。而只有当社会实践进一步发展,自 然界成为人类生活的组成部分时,人们才获得自然的美。而且随着人的认识和实 践不断深入,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美被发现。我们对美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经 验的感性的认识上,而应当经过实践,切身体验,才能真正获得美的享受。同时 由于实践活动本身具有多种可能性和发展性,这样就使得在对美的以往经验、理 论认同的同时,使美的新的认识成为可能,这对美的创造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 作用 切实体验,才能真正地认识美、创造美,离开这一点,对美的认识就容易停留在 经验的位置上静止不前,更无从谈到美的创造。美的体验越深,对美的认识就越 深。著名画家徐悲鸿画马出神入化,美不胜收。他自己谈道:“我爱画动物,皆 对实物作过深入的观察。即以马论,速写稿不下千幅,并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 之骨架、肌肉、组织,夫然后详审其动态及神情,乃能有所得。”正是画家对绘 画对象的“美”的一次次的体验,使他获得了这一形象的美的深刻认识,从而创 造出令人难忘的“美”。因此,可以说,美的体验是认识美、创造美的关键。 (选自芦国强、王爱军《论审美体验》)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审美时,若要把握对象的内容,而不至于获得一些美的形式上的感性认识, 那就不能处在远距离旁观者位置,停留在对美的事物的感知阶段
下列对“非虚构写作”价值的认识,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非虚构写作”能够激发当代作家观察社会的兴趣,改变他们蛰居书斋进行 想象性写作的习惯。 B.“非虚构写作”能使作家深入某些具有表征性的社会现实领域,通过调查, 获得最为原始的感知体验 。 C.“非虚构写作”使作家不再仅仅凭借媒介资讯和既往经验的惯性来了解社会, 进而克服作品“不接地气”的问题。 D.“非虚构写作”能够让作家通过对历史或现实的细致观察和分析,为人们了解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独特的思考。 【答案】C 【变式探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美是客观的,它不以欣赏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对美的感受正是来自于客观存 在的美的事物。这种对美的感受的全部活动的综合体就是审美体验。审美体验对 认识美、创造美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这种体验与别的一般性的体验是有很大区 别的,它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要求。作为人的本质力量感性显现的美,总是不能离 开一定的物质形式,但如果把它仅仅归结为单纯的物质形式,看成一种可以离开 社会而存在的自然现象,那是不正确的。它应是美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的有机统一。 如果我们对美的认识停留在对美的事物的感知阶段,就只能处于远距离的旁观者 位置,很难把握对象的内容,只能获得一些美的形式上的感性认识。那么,我们 要想获得深刻的美感,就需要进入对象或其所处的环境中去体验、领悟对象美的 蕴含。因此说美的体验对认识美具有重要作用。美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只有 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以及人的本质力量的丰富性,在对象世界中的不断展 开,美才能不断地丰富发展起来。拿自然界来说,在人类的蛮荒时代,它是与人 们完全对立的,是完全异己的,无所谓美丑。而只有当社会实践进一步发展,自 然界成为人类生活的组成部分时,人们才获得自然的美。而且随着人的认识和实 践不断深入,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美被发现。我们对美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经 验的感性的认识上,而应当经过实践,切身体验,才能真正获得美的享受。同时 由于实践活动本身具有多种可能性和发展性,这样就使得在对美的以往经验、理 论认同的同时,使美的新的认识成为可能,这对美的创造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 作用。 切实体验,才能真正地认识美、创造美,离开这一点,对美的认识就容易停留在 经验的位置上静止不前,更无从谈到美的创造。美的体验越深,对美的认识就越 深。著名画家徐悲鸿画马出神入化,美不胜收。他自己谈道:“我爱画动物,皆 对实物作过深入的观察。即以马论,速写稿不下千幅,并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 之骨架、肌肉、组织,夫然后详审其动态及神情,乃能有所得。”正是画家对绘 画对象的“美”的一次次的体验,使他获得了这一形象的美的深刻认识,从而创 造出令人难忘的“美”。因此,可以说,美的体验是认识美、创造美的关键。 (选自芦国强、王爱军《论审美体验》)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审美时,若要把握对象的内容,而不至于获得一些美的形式上的感性认识, 那就不能处在远距离旁观者位置,停留在对美的事物的感知阶段
B.随着人的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入,会有越来越多的美被发现;我们对美的认识 如果只停留在经验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就不能真正获得美的享受 C.只要切实体验,就能真正地认识美、创造美;如果离开这一点,对美的认识 就容易停留在经验的位置上静止不前,也就更无从谈到美的创造。 D.徐悲鸿画马岀神入化,美不胜收,是因他对马作过深入观察,速写稿不下千 幅,并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的骨架、肌肉、组织、动态及神情。 【答案】C 【方法技巧】从四个角度突破筛选与概括 1.核心语句突破法。文章中的观点句、分论点句,往往是理解文意、概括文章 具体内容的关键。这种句子或词语大多在篇首或篇末,也有些在篇中或标题中。 2.主要线索突破法。主要线索就是文章的思路或脉络。作者论述的观点往往通 过一定的线索串联,这些线索往往通过“首先”“其次”或“一方面”“另一方 面”等标志性的语句呈现。 3.层层概括突破法。有些文章内容比较散漫,没有核心语句,对这样的文章, 只能层层概括,综合归纳,反复筛选,然后用准确、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4.隐含信息突破法。文章的关键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往往既有表层意义, 又有其深层意义(即隐含意义),只有吃透文意,才能挖掘出文章的中心 【高考真题解读】 、【2016年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26~28题。 “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简称《学》《庸》 《论》《孟》。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 《孟》单行。 最初用力提倡“四书”的是程颢、程颐兄弟。他们说:“《大学》是孔门的遗书, 只有从这部书里,还可以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从《论》《孟》里虽也可看出 些,但不如这部书的分明易晓。学者必须从这部书入手,才不会走错了路。” 这里没提到《中庸》。可是他们是很推尊《中庸》的。他们在另一处说:“《中 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 味深长: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朱子接受二程的 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四种书便贯串起来了。 朱子说,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孟》里精微的分别:融贯 了《论》《孟》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不领会《中庸》里的心法, 是不能从大处着眼,读天下的书,论天下的事的。所以,朱子将《中庸》放在第 三步,和《大学》《论》《孟》合为“四书”,作为初学者的基础教本。不过, 朱子教人读“四书”为的成人,后来人却重在猎取功名;这是不符合他提倡的本 心的。至于顺序变为《学》《庸》《论》《孟》,那是书贾因为《学》《庸》篇 页不多,合为一本的缘故;通行既久,居然约定俗成了 (节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有删改) 26.根据材料,概述“四书”的形成过程。(4分) 27.二程和朱子分别是怎样评价《大学》的?(5分) 28.请分析本文对读者研读“四书”有哪些指导意义。(6分) 【答案】
B.随着人的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入,会有越来越多的美被发现;我们对美的认识 如果只停留在经验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就不能真正获得美的享受。 C.只要切实体验,就能真正地认识美、创造美;如果离开这一点,对美的认识 就容易停留在经验的位置上静止不前,也就更无从谈到美的创造。 D.徐悲鸿画马出神入化,美不胜收,是因他对马作过深入观察,速写稿不下千 幅,并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的骨架、肌肉、组织、动态及神情。 【答案】C 【方法技巧】从四个角度突破筛选与概括 1.核心语句突破法。文章中的观点句、分论点句,往往是理解文意、概括文章 具体内容的关键。这种句子或词语大多在篇首或篇末,也有些在篇中或标题中。 2.主要线索突破法。主要线索就是文章的思路或脉络。作者论述的观点往往通 过一定的线索串联,这些线索往往通过“首先”“其次”或“一方面”“另一方 面”等标志性的语句呈现。 3.层层概括突破法。有些文章内容比较散漫,没有核心语句,对这样的文章, 只能层层概括,综合归纳,反复筛选,然后用准确、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4.隐含信息突破法。文章的关键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往往既有表层意义, 又有其深层意义(即隐含意义),只有吃透文意,才能挖掘出文章的中心。 【高考真题解读】 一、【2016 年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 26 ~ 28 题。 “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简称《学》《庸》 《论》《孟》。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 《孟》单行。 最初用力提倡“四书”的是程颢、程颐兄弟。他们说:“《大学》是孔门的遗书, 只有从这部书里,还可以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从《论》《孟》里虽也可看出 一些,但不如这部书的分明易晓。学者必须从这部书入手,才不会走错了路。” 这里没提到《中庸》。可是他们是很推尊《中庸》的。他们在另一处说:“《中 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 味深长;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朱子接受二程的 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四种书便贯串起来了。 朱子说,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孟》里精微的分别;融贯 了《论》《孟》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不领会《中庸》里的心法, 是不能从大处着眼,读天下的书,论天下的事的。所以,朱子将《中庸》放在第 三步,和《大学》《论》《孟》合为“四书”,作为初学者的基础教本。不过, 朱子教人读“四书”为的成人,后来人却重在猎取功名;这是不符合他提倡的本 心的。至于顺序变为《学》《庸》《论》《孟》,那是书贾因为《学》《庸》篇 页不多,合为一本的缘故;通行既久,居然约定俗成了。 (节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有删改) 26.根据材料,概述“四书”的形成过程。(4 分) 27.二程和朱子分别是怎样评价《大学》的? (5 分) 28.请分析本文对读者研读“四书”有哪些指导意义。(6 分)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