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范畴 第二章信用 RENMIN FINANCE UNIVERSITY (2)1
(2)1 第二章 信 用 第一篇 范 畴
第二章目录 第一节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第二节高利贷 第三节信用活动的基础 第四节信用的内容与形式 第五节国际信用 第六节股份公司 第七节信用缺失与建立市场经济的信用秩序 RENMIN FNANCE UNIVERSITY 中圖人学赠政融学院 (2)2
(2)2 第二章 目录 第一节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第二节 高利贷 第三节 信用活动的基础 第四节 信用的内容与形式 第五节 国际信用 第六节 股份公司 第七节 信用缺失与建立市场经济的信用秩序
第二章信用 第一节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RENMIN FNANCE UNIVERSITY 中圖人学赠政融学院 (2)3
(2)3 第二章 信 用 第一节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第二章第一节信用及其与货而的联系 什么是信用 1.作为一个经济范畴的信用,是借贷行为的集 借—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贷—以 收回为条件的付出。 2.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可以取得利息;借 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担了支付利息 的义务。 RENMIN FNANCE UNIVERSITY 中圖人学赠政融学院 (24
(2)4 第二章第一节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什么是信用 1. 作为一个经济范畴的信用,是借贷行为的集 合。 借——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贷——以 收回为条件的付出。 2. 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可以取得利息;借 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担了支付利息 的义务
第二章第一节信用及其与货而的联系 信用的产生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1.逻辑推论,私有财产的出现应是借贷关系存在 的前提条件。 2.信用与货币,它们之间自古以来就存在着紧密 的联系。如货币借贷。 3.但无论是货币,还是信用,却很难从逻辑上推 导出谁应成为谁的前提条件。 RENMIN FNANCE UNIVERSITY 中圖人学赠政融学院 (2)5
(2)5 第二章第一节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信用的产生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1. 逻辑推论,私有财产的出现应是借贷关系存在 的前提条件。 2. 信用与货币,它们之间自古以来就存在着紧密 的联系。 如货币借贷。 3. 但无论是货币,还是信用,却很难从逻辑上推 导出谁应成为谁的前提条件
第二章信用 第二节高利贷 RENMIN FNANCE UNIVERSITY 中圖人学赠政融学院 (2)6
(2)6 第二章 信 用 第二节 高 利 贷
第二章第二节高利货 高利贷的特点 1.极高的利率是界定高利贷的基本特征。它广泛 存在于古代; 2.现今,在最发达的国度中也并未销声匿迹 在现代经济中,银行体系的利率是标准; 极大地高于银行体系水平的借贷,应视为具有 高利贷性质的借贷 RENMIN FNANCE UNIVERSITY 中圖人学赠政融学院 (2)7
(2)7 第二章第二节 高利贷 高利贷的特点 1. 极高的利率是界定高利贷的基本特征。它广泛 存在于古代; 2. 现今,在最发达的国度中也并未销声匿迹。 在现代经济中,银行体系的利率是标准; 极大地高于银行体系水平的借贷,应视为具有 高利贷性质的借贷
第二章第二节高利贷 崎高利率存在的条件 1.就借者说,关系身家性命,无讨价还价的余 地(为挥霍,也不怕利率高) 2.贷者不是慈善家,是追逐回报的经济人: 向这方面贷放的货币有限,奇货可 居 极高风险的补偿 RENMIN FNANCE UNIVERSITY 中圖人学赠政融学院 (2)8
(2)8 第二章第二节 高利贷 畸高利率存在的条件 1. 就借者说,关系身家性命,无讨价还价的余 地(为挥霍,也不怕利率高); 2. 贷者不是慈善家,是追逐回报的经济人: ——向这方面贷放的货币有限,奇货可 居; ——极高风险的补偿……
第二章第二节高利货 对高利贷的态度 1.西方历史上的主流:道德上视之为罪恶;政 策上的取缔 2.中国历史上的主流:谴责贷者;救助借者; 但是却没有从根本上反对借贷。 RENMIN FNANCE UNIVERSITY 中圖人学赠政融学院 (2)9
(2)9 第二章第二节 高利贷 对高利贷的态度 1. 西方历史上的主流:道德上视之为罪恶;政 策上的取缔。 2. 中国历史上的主流:谴责贷者;救助借者; 但是却没有从根本上反对借贷
第二章第二节高利货 我国的民间借贷 1.当前的民间借贷是否是高利贷? 2.当现代的信用体系尚不足以满足经济生活中的 借贷需求时,民间借贷的存在不可避免; 蔑视、谴责,否定不了它的存在;简单禁 止必将是禁而不止。 3.应取的对策 RENMIN FNANCE UNIVERSITY 中圖人学赠政融学院 (2)10
(2)10 第二章第二节 高利贷 我国的民间借贷 1. 当前的民间借贷是否是高利贷? 2. 当现代的信用体系尚不足以满足经济生活中的 借贷需求时,民间借贷的存在不可避免; 蔑视、谴责,否定不了它的存在;简单禁 止必将是禁而不止。 3. 应取的对策